即所謂天理也”,認為求“理”不在於“格物”,而在於“致知”,即“致吾心良


    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答顧東橋書》)。王守仁公開宣


    稱:“聖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授受”(《象山文集序》)。他以“心即理”


    作為“立言宗旨”,否定了朱熹分裂“心”與“理”為二的理論;以“求理於吾心”


    作為“致知”途徑,否定了朱熹“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的觀點;又以


    “心之本體”說擴充了“心”的內涵,修正了陸九淵的“本心”說。這樣,便形成


    較為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


    王守仁認定:吾心便是天理,便是世界的本體,它既是萬物產生的根源,又是


    事物變化的歸宿。因此,天地間諸事萬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等


    等,無一不是根於吾心而森然畢具。所以,他反覆強調:“心外無物,心外無義,


    心外無善”(《與王純甫(二)》),“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答顧東橋


    書》),提倡求“理需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傳習錄上》)。


    王守仁“心即理”之說,是其“知行合一”論的基礎,它充分肯定了認識主體


    的能動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聖潛在能力,反對迷信外在權威,否定


    用現成規範和書本教條來禁錮人的身心,而主張依靠自我的“心之本體”(良知)


    來主宰和支配一切行為,在道德實踐中努力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然而,王守仁的“心即理”之說,把人類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存在等同起來,斷


    然否定了有離開心而獨立存在的物質世界。王守仁所謂“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


    之物”,從反映論的角度來看,就是把人類認識的能動作用片麵誇大和過分神化,


    以致用吾心之主觀精神吞併了客觀存在之物理。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加以批判的。


    知行合一“知行”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範疇,曾為歷代哲學家所關注和探討。


    從先秦《左傳·昭公十年》的“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道家的“不行而知”,


    到宋代程、朱的“知先行後”,再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乃是“知行”範疇發


    展的重要階段。


    “知行合一”論是陽明學說的核心,是其理論體係的主體結構,所以王守仁自


    始至終以此作為“立教宗旨”。這種“知行觀”隻是把認識問題局限在倫理道德的


    範疇上,主要是揭櫫道德修養層麵的認識與實踐問題,其價值取向則是道德實踐的


    實際作用。因此,它充分體現了儒家的實學精神,具有經世致用的功利主義傾向和


    人本主義意義。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論,是以“心即理”之說作為理論基礎的。他在《答顧


    東橋書》中說:“晦庵謂:‘人之所以為學者,心與理而已。’心雖主乎一身,而


    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


    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王守仁認為,“知行”問題與


    “心理”關係緊相聯結,朱熹學說之失就在於分“心”與“理”為二,因而導致分


    “知”、“行”為二。他一反朱熹“外心以求理”之說,主張“求理於吾心”,大


    力倡導“知行合一”。


    王守仁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論,主要是因時而發。明代中葉宦官專權,政


    治腐敗,貪官汙吏肆意橫行,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這嚴重威脅著封建政權的穩固,


    有力衝擊了封建王朝的倫理綱常,大大加深了明代潛伏已久的社會危機。由此,王


    守仁痛感:“今天下波頹風靡,為日已久,何異於病革臨絕之時。然而人是己見,


    莫肯相下求正。”(《答儲柴墟(二)》)於是,他以治天下之病的“醫國手”自


    詡,幾經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一個自以為救治此病的“良方”,這就是“知行合一”。


    在王守仁看來,人們想的與其做的基本上是相合的,如果徹底去掉人們對於封建倫


    理經常的違戾意識,就不會發生違反和破壞封建倫理綱常的行為。如果分“知”、


    “行”為二,其危害甚大。所以他曾明確指出:“今人學問,隻因知行分作兩件,


    故有一念發動雖有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


    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


    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著重從“知行”的同一性方麵較為深入地進行了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