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歸於一,而定其適從。”(《全集》卷36《年譜》)企圖通過互相交流來調和兩


    家之分歧。淳熙元年(1175年),邀請了陸九淵、陸九齡和朱熹一同到信州(今江


    西上饒)鵝湖寺,進行學術討論。與會者除陸氏兄弟和朱熹、呂祖謙四人之外,還


    有趙景明、劉子澄、趙景昭等人。


    “鵝湖之會”所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為學之方”,即治學和修養方法問題。據


    記載:


    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


    欲先發明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


    不合(同上)。


    討論一開始,陸氏兄弟便各做一詩以表白自己的觀點,他們在詩中稱自己的為


    學之方是“易簡功夫”,譏諷朱熹的治學方法是“支離事業”。朱熹聽了二陸的詩,


    雖然很不高興,但仍堅持討論了三天。最後,由於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討論


    沒有達到預計的目的。鵝湖之會以後,“理學”和“心學”之分就十分明顯了。


    所謂“易簡功夫”,就是教人先要樹立一個基本立場,這就是通過“切己自反”


    來“發明本心”,即所謂“先立乎其大者”。陸九淵認為,如果這樣做了,即使


    “不識一字,亦還我堂堂地做個人。”(《全集》卷34語錄上》)。所謂“支離事


    業”,是指朱熹要求通過“格物致知”和“泛觀博覽”去認識與掌握“天理”的方


    法,陸九淵稱此種方法為“支離事業”。在陸九淵看來,“易簡功夫”是經得住歷


    史考驗的“久大”功夫,“支離事業”畢竟是時浮時沉而不可靠的。


    盡管雙方在學術觀點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分歧,但他們之間的討論,仍然是一


    次自由討論,彼此都能各抒己見,並未出現水火不相容的現象。由於雙方都能求同


    存異,互相尊重,自鵝湖之會以後,朱陸二人常有書函來往,交流意見。特別應該


    提到,在鵝湖之會五年之後,陸九淵帶領了幾個學生去拜訪朱烹,當時朱在南康做


    知州,主辦了馳名全國的“白鹿洞書院”。當陸九淵到南康時,朱親率同僚、諸生


    迎接。在此期間,還對陸表示了愛慕之情,為其兄九齡撰寫了墓誌銘,還特請陸九


    淵為書院師生講學。陸九淵以《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為題,作了


    精彩發揮,聽者無不為之所動,給白鹿洞書院的師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朱熹也非


    賞讚賞陸的講演,他寫道:“至其所以發明敷暢,則又肯到明白,而皆有以切中學


    者隱微深痼之病,蓋聽者莫不棘然動心焉。”(《朱文公集》卷81)當時,又請陸


    九淵將此次講學之講詞書寫成文,作為白鹿洞書院的一分講義。


    關於朱陸之間在學術上的辯論,在前麵的《朱熹》評傳中已有所述評,這裏應


    該補述的,是他們對於王安石的評價,在評價中表現了陸九淵比朱烹更有真知灼見。


    當時的宋高宗趙構把北宋的衰微歸之於王安石的新法,他繼續了守舊派的成見,支


    持這些人對王安石的貶責。朱贏也極力攻擊王安石,陸九淵則不以為然,他在《荊


    國王文公祠堂記》中,讚揚王安石說:


    英特邁往,不屑於流俗聲色利達之習,介然無毫毛得以入其心,潔白之操寒於


    冰霜,公之質也;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術必為孔孟,勳績必為伊周,


    公之誌也。”(《全集》卷19)


    在這裏,陸九淵對王安石的品德、政績和學術成就都作了很高的評價。他用


    “不屑於流俗聲色利達之習”和“潔白之操寒於冰霜”來讚頌王安石的高尚人品,


    用“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讚揚了王安石的學說和政治改革;用“勳績必


    為伊周”高度稱頌了王安石的歷史功績;用“道術必為孔孟”肯定了王安石在學術


    造詣上的重大成就。這個評論在當時的政治氣候和濃厚的理學氣氛中,無疑是大膽


    而可貴的見解,表現了陸九淵的正直和與眾不同的見識。


    陸九淵講學活動的最盛時期,是他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主管台州崇道觀期


    間,這是一個閑差,他有機會迴到故裏,專事講學活動。《年譜》記載了當時的盛


    況說:“學者輻揍,時鄉曲長老,亦俯首聽誨。每詣城邑,環坐率二三百人,至不


    能容,徙寺觀,縣官為設講席於學宮,聽者貴賤老小,溢途巷。從遊之盛,未見有


    此。”(《全集》卷36)說明陸九淵當時的學術活動在社會上影響之大。第二年


    (1187年)他受門人彭興、宋世昌等人邀請,去到風景秀麗的貴溪縣應天山講學,


    他們在山上修建了精含,聚集了一批學生,定居下來,進行講學活動。又次年,陸


    九淵見此山狀如大象,因改應天山為“象山”。“學徒結廬,先生既居精舍,又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