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張浚,字德遠,徽宗時進士,做過南宋高宗、孝宗兩期的丞相,一生以恢復中


    原為職誌,在他主持政務和執行軍務時期,力主抗金,反對議和,並選拔重用韓世


    忠和嶽飛等抗金名將,對穩定南宋統治作出了貢獻。張栻從小就隨父輾轉各地,後


    來才定居於衡陽。出生於這樣家庭的張栻,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薰陶。


    公元1163年,孝宗繼位,張栻“慨然以奮戰仇虜,克服神州為己任”(《宗文


    公集》卷89,《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這時他父親再被起用(這以前受秦檜


    等主和派的排斥,被謫貶20年)開府治兵,都督軍事,張栻“時以少年,內贊密謀,


    外參庶務,其可綜畫,幕府之人皆自以為不及也。”(《宋史·道學三》)他秉承


    父誌,反對和議,力主抗金。曾因軍事入奏,進言孝宗,激勵孝宗“上念宗社之仇


    恥,下閔中原之塗炭”(同上),要求孝宗勵精圖治,革除因循之弊,報仇雪恥,


    匡復社稷。這次入奏,得到孝宗賞識,於是“乃定君臣之契”。公元1163年,張浚


    再度被主和派排斥下台,於第二年含恨去世。張栻辦完喪事,又屢次上疏言事,鼓


    勵孝宗堅持抗戰決心,總結失敗之教訓,明賞罰,悅人心,充士氣,“誓不言和,


    專務自強,雖折不撓。”(同上)其後,又多次上疏,要求堅持抗金,反對和議。


    他說:“自虜入中國,專以‘和’之字誤我大機……謀國者不可以不知也。”(


    《南軒全集》卷34)他指出,抗金之所以屢遭失敗,是因為朝廷的抗戰決心不堅定。


    他要求孝宗“誓不言和”,“雖折不撓”,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張栻的主戰,


    同那些不切實際空喊抗金或寄希望於僥倖取勝者不同,他認為,要取得抗金戰爭的


    勝利,必須增強自己的實力,要“專務自強”,其關鍵是得民心,他說:“夫欲復


    中原之地,先有以得中原之心,欲得中原之心,先有以得吾民心。求所以得吾民心


    者,豈有它哉,不盡其力,不傷其財而已矣。今日之事,固當以明大義,正人心為


    本。”(《宋史》本傳)這樣的戰略思想,是從根本上考慮問題,不單純從軍事上


    考慮問題。從根本上考慮問題,就是要得到人民的支持,而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就


    必須愛護民力,減輕其勞役負擔,並且“不傷其財”,減輕其經濟負擔,讓老百姓


    好好生活下去,如果不愛護民力,減輕人民負擔,使老百姓生活不下去,大後方不


    穩,就談不上抗金復仇。由此可見,張栻的建議是很有卓識遠見的。據《來史》記


    載;宋孝宗幹道元年(1165年)張栻受湖南安撫使劉珙之聘,主管嶽麓書院教事,


    在此苦心經營三年,使書院聞名於遐邇,從學者達幾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之


    規模。幹道五年(1169年)又由劉珙推薦,除知撫州,未及上任,又改知嚴州(今


    屬江西),次年招為吏部員外侍郎,並暫時兼任起居郎侍立官,兼待講。在京一年,


    得孝宗召對達六七次之多,所言“大抵皆修身務學,畏天恤民,抑僥倖,屏讒談。”


    (同上)在這段時間,他做了幾件很出色的事。第一件是在宋孝宗幹道元年(1170


    年),虞允文認為敵勢衰弱可圖,建議派遣使者前往金國,以索取徽、欽二帝陵寢


    為名,要金人歸還洛陽、鞏縣等失地,“士大夫有憂其無備而召兵者,輒斥去之”


    (同上)。獨張栻不怕打擊排斥,進見孝宗皇帝,陳述了自己不贊同虞允文貿然出


    兵之理由。當時的孝宗本想支持虞的建議,他問張栻:一卿知敵國事乎,金國饑饉


    連年,盜賊四起”(同上),張栻答對說:“金人之事臣雖不知,境中之事卻知之


    矣。”孝宗曰:“何也?”張栻答曰:


    臣切見比年諸道多水旱,民貧日盛,而國家兵弱財匾,官吏誕漫,不足倚賴,


    正使彼實可圖,臣懼我之未足以圖彼也。……今日當下哀痛之詔,明復仇之義,顯


    絕金人,不與通使,然後修德立政,用賢養民,選將帥,練甲兵……且必治其實而


    不為虛處,則必勝之形隱然可見”(同上)。


    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國內連年天災嚴重,民貧日盛,國家兵弱財匾,並


    且官吏荒誕很不可靠。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因而沒有足以屈服敵人的實力。正確


    的做法應該是修德立政,用兵養民,選將帥,練甲兵,先作好準備,使自身有了足


    夠的實力,才可戰服敵人,收復失地。孝宗為他的高見所折服,便否定了虞允文不


    切實際的錯誤意圖。


    第二件事是虞允文重用史正誌為發運使,名為均輸,實際是大量掠取州縣財賦,


    致使遠近騷然,士大夫爭相指責其為害,張栻也向皇帝陳述其害,但孝宗因受了史


    正誌的蠱惑,認為隻是取之於諸郡縣的財賦,不是取之於民。張栻說:“今日州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