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耀而光,製作參乎天地,變化合乎陰陽,雖有情也,未嚐有情也。”也就是說,
聖人之“性”不為“情”所動,所以雖然“有情”,但“未嚐有情”。這句話有些
晦澀,不妨再看一下《復性書》中所言:
問曰:堯舜豈不有情邪?曰:聖人至誠而已矣。堯舜之舉十六相,非喜也;流
共工,放囗兜,殛鯀,竄三苗,非怒也;中於節而已矣。其所以皆中節者,設教於
天下故也。
可見,李翱認為,普通人所理解的“情”,在聖人身上是沒有的,聖人非喜非
怒,動作都出於至誠,都是“中節”的。他引《中庸》的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李翱的論述開啟了後來理學家常說的“已發未發”
的先聲。
2.復性的方法:
聖人之性“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進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無
不處於極也”,既然是先天不被情所動,也就不必“復性”了。而普通人則不然,
“性”即為“邪情”所蔽,那麽就需要加以修煉,復其性以歸其源,使“妄情滅息,
本性清明。”因此,李翱提出了一些“復性滅情”的方法。
第一,弗慮弗思,情則不生。
這是“復性”的第一步。所謂“弗慮弗思”,就是要擺脫思慮活動對清靜本性
的煩擾,斬斷思慮活動與妄情之間的聯繫,這樣,妄情就難以產生和發展,這就是
“正思”,即“無慮無思”。這一步就是“齋戒其心”,即以寂靜的方法使思慮不
動,以達到需心滅情的目的。這種“齋心”說實際上來源於《莊子》,要求用主觀
的方法,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迫使自己的思慮活動不與外界接觸。
第二,本無有思,動靜皆離。
“弗慮弗思”還僅僅是消滅妄情的第一步,遠不徹底。李翱認為“弗慮弗思”
是“猶未離於靜焉。有靜必有動,有動必有靜,動靜不息,是乃情也。”也就是說,
還沒有超出有動有靜的層次。靜和動是一對矛盾,由靜可以生動,由動可以生靜,
因此,以靜製動,無異於“以情止情”,是不能真正達到“復性”目的的。而且
“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情互相止,其有已乎!”因此在第一步之後,必須還要
接著完成第二步、第三步,即:“方靜之時,知心無思者,是齋戒也;知本無有思,
動靜皆離,是至誠也。”這樣,李翱把“復性”的過程分為循序漸進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即“弗思弗慮”,將思慮活動排除在心外;第二步即“知心無思”,就是要
明白心本無思,是外在事物引起心的思慮活動。這二步“思”雖不存於心,但還沒
有否認“思”在心外的客觀存在,正如禪宗北支神秀所說要對心“時時勤拂拭,莫
使有塵埃”。第三步即“知本無有思”,思慮不僅不存在於心中,連它在心外也不
存在了。正如禪宗南派慧能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靜,何處
染塵埃。”[注]心外的思(塵埃)都不存在了,當然就沒有邪情來汙染真性,“復
性”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用佛教術語說,是由“漸悟”達到
“頓悟”的過程,達到“至誠”的神秘境界。這樣,就與聖人相差無幾了。
第三,視聽言行,循禮而動。
李翱講“復性”,具有明顯的宗教神秘主義色彩。“動靜皆離,寂然不動”的
神秘方法,無異於教人不暗不聞,閉目塞聰,難免使人糊塗。李翱本人也有所覺察,
所以他解釋說:“不睹不聞,是非人也。視聽昭昭,而不起於見聞者,斯可矣。無
不知也,無弗為也,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既視聽昭昭,又不起於見聞,要達到
“無不知”“無弗為”,這顯然又是一種超凡的境界。在《復性書》的另一處,他
用通俗得多的語言說:
聖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於聖也,故製禮以節之,作樂以和之。
安於和樂,樂之本也;動而中禮,禮之本也。故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步則聞珮玉
之音,無故不廢琴瑟,視聽言行循禮而動。所以教人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也。
聖人製禮作樂,目的就是教人循禮而動,忘記嗜欲,而歸於性命之道,也就是
“復其性”而“歸其源”,用禮教約束自己,使妄情消減,真性復明,由格物致知
達到正心誠意。李翱引《大學》的話說,致知在格物,“知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
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參天地者也。”
這樣,他的“復性”論由神秘的體驗最終落實到了人倫日用,關係到了現實的社會、
</br>
聖人之“性”不為“情”所動,所以雖然“有情”,但“未嚐有情”。這句話有些
晦澀,不妨再看一下《復性書》中所言:
問曰:堯舜豈不有情邪?曰:聖人至誠而已矣。堯舜之舉十六相,非喜也;流
共工,放囗兜,殛鯀,竄三苗,非怒也;中於節而已矣。其所以皆中節者,設教於
天下故也。
可見,李翱認為,普通人所理解的“情”,在聖人身上是沒有的,聖人非喜非
怒,動作都出於至誠,都是“中節”的。他引《中庸》的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李翱的論述開啟了後來理學家常說的“已發未發”
的先聲。
2.復性的方法:
聖人之性“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進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無
不處於極也”,既然是先天不被情所動,也就不必“復性”了。而普通人則不然,
“性”即為“邪情”所蔽,那麽就需要加以修煉,復其性以歸其源,使“妄情滅息,
本性清明。”因此,李翱提出了一些“復性滅情”的方法。
第一,弗慮弗思,情則不生。
這是“復性”的第一步。所謂“弗慮弗思”,就是要擺脫思慮活動對清靜本性
的煩擾,斬斷思慮活動與妄情之間的聯繫,這樣,妄情就難以產生和發展,這就是
“正思”,即“無慮無思”。這一步就是“齋戒其心”,即以寂靜的方法使思慮不
動,以達到需心滅情的目的。這種“齋心”說實際上來源於《莊子》,要求用主觀
的方法,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迫使自己的思慮活動不與外界接觸。
第二,本無有思,動靜皆離。
“弗慮弗思”還僅僅是消滅妄情的第一步,遠不徹底。李翱認為“弗慮弗思”
是“猶未離於靜焉。有靜必有動,有動必有靜,動靜不息,是乃情也。”也就是說,
還沒有超出有動有靜的層次。靜和動是一對矛盾,由靜可以生動,由動可以生靜,
因此,以靜製動,無異於“以情止情”,是不能真正達到“復性”目的的。而且
“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情互相止,其有已乎!”因此在第一步之後,必須還要
接著完成第二步、第三步,即:“方靜之時,知心無思者,是齋戒也;知本無有思,
動靜皆離,是至誠也。”這樣,李翱把“復性”的過程分為循序漸進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即“弗思弗慮”,將思慮活動排除在心外;第二步即“知心無思”,就是要
明白心本無思,是外在事物引起心的思慮活動。這二步“思”雖不存於心,但還沒
有否認“思”在心外的客觀存在,正如禪宗北支神秀所說要對心“時時勤拂拭,莫
使有塵埃”。第三步即“知本無有思”,思慮不僅不存在於心中,連它在心外也不
存在了。正如禪宗南派慧能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靜,何處
染塵埃。”[注]心外的思(塵埃)都不存在了,當然就沒有邪情來汙染真性,“復
性”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用佛教術語說,是由“漸悟”達到
“頓悟”的過程,達到“至誠”的神秘境界。這樣,就與聖人相差無幾了。
第三,視聽言行,循禮而動。
李翱講“復性”,具有明顯的宗教神秘主義色彩。“動靜皆離,寂然不動”的
神秘方法,無異於教人不暗不聞,閉目塞聰,難免使人糊塗。李翱本人也有所覺察,
所以他解釋說:“不睹不聞,是非人也。視聽昭昭,而不起於見聞者,斯可矣。無
不知也,無弗為也,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既視聽昭昭,又不起於見聞,要達到
“無不知”“無弗為”,這顯然又是一種超凡的境界。在《復性書》的另一處,他
用通俗得多的語言說:
聖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於聖也,故製禮以節之,作樂以和之。
安於和樂,樂之本也;動而中禮,禮之本也。故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步則聞珮玉
之音,無故不廢琴瑟,視聽言行循禮而動。所以教人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也。
聖人製禮作樂,目的就是教人循禮而動,忘記嗜欲,而歸於性命之道,也就是
“復其性”而“歸其源”,用禮教約束自己,使妄情消減,真性復明,由格物致知
達到正心誠意。李翱引《大學》的話說,致知在格物,“知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
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參天地者也。”
這樣,他的“復性”論由神秘的體驗最終落實到了人倫日用,關係到了現實的社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