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於當時者”,希望有人推行他這一套主張,目的是要達到百姓富足安康,天


    下太平的理想境界。這些主張雖然是為封建國家的長治久安進行設計,而且具有濃


    厚的烏托邦色彩,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李翱思想中的民本主義和人道主義特徵,


    而且直到今天,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斥夷狄之術 中儒家利法


    和韓愈一樣,李翱也站在儒家文化正統的立場上,極力排斥佛教。他認為“佛


    法害人,甚於楊墨。論心術雖不異於中土,考較跡實有橐於生靈,浸溺人情,莫此


    之甚,為人上者所宜抑焉。”[注]他反對興造寺觀,指出“土木鋼鐵,周於四海,


    殘害生人,為逋逃之藪澤,”[注]不僅不利於人心,而且也不合封建國家的長遠利


    益。在《去佛齋》一文中,李翱較為係統地單述了他的反佛論點。他反佛的出發點


    主要是認為,佛法為夷狄之術,不合於中國禮法。


    李翱認為,佛法自傳入中國後六百多年,從漢至於今,“無辨而排之者”,使


    “夷狄之術”行於中華。特別是一些士大夫,也附會佛教之說,吉兇之禮參用佛法,


    使儒家特有的“禮”謬亂,成為“戎禮”。當時溫縣令楊垂撰集《喪儀》,其中一


    篇說:“七七齋,以其日送卒者衣服於佛寺,以申追福”,李翱認為這種說法和做


    法是以戎狄之法變亂聖人之法,傷禮害道,是不能接受的。


    在反佛的同時,李翱重申了儒家禮法不可動搖。他說:“君臣、父子、夫婦、


    兄弟、朋友存有所養,死有所歸,生物有道,費之有節,自伏羲至於仲尼,雖百代


    聖人不能革也。”這是中華文化的人倫特色,注重親情,達到上下和睦,“故可使


    天下舉而行之無弊者,此聖人之道,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而養之以道德仁


    義之謂也。”維繫這種人倫關係的紐帶即仁義道德,是儒家的聖人之道。這種“聖


    人之道”是可使“天下舉而行之”的。至於佛法,本來是印度特有的文化,是“戎


    狄之道”,不能“使天下舉而行之”。尤其不能推行於中國。佛教徒“不蠶而衣裳


    具,弗耨而飲食充,安居不作,役物以養己者至於千百萬人,推是而凍餒者幾何人,


    可知矣。”佛教徒不勞而獲,如果舉天下之人都信之從之,那麽天下之人將無衣無


    食,凍餓而死。而且興築樓殿宮閣以事佛,雕造土木銅秩以肖佛,竭盡百姓的財力,


    必然給社會經濟造成危害。


    李翱反佛的態度,顯然不像韓愈那樣斬釘截鐵。他批評人們對佛教“惑之者溺


    於其教,而排之者不知其心”,因此“雖辨不當,不能使其徒無嘩麵勸來者,故使


    其術若彼其熾也。”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就有很多人站在中華本土文化的立場


    上對它進行過排擊,但越是排擊,佛教在中土越是昌熾,終於與儒、道二教鼎足而


    三,甚至有壓倒二教之勢。李翱認為這是因為佛教對普通百姓具有一定的誘惑力,


    而批評佛教的人又沒有真正理解佛教,即“不知其心”。李翱雖然反對佛教,但同


    時也承認佛理可以正心。在《與本使楊尚書請停修寺觀錢狀》一文中,他感嘆“天


    下之人以佛理證心者寡矣”。他把佛教理論與佛教形式(土木鋼鐵)作了明顯的區


    別,從文章的口氣來看,反對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因此,李翱對佛教的態度,


    不是簡單的罵倒,而注意吸取佛教的思想營養,自覺地將這些思想營養融合到自己


    的理論係統中去。他的學說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佛學,特別是佛教禪宗的理論。據


    計有功《唐詩紀事》卷35載,李翱任朗州刺史時,有贈禪宗僧侶藥山惟儼詩二首,


    其中有“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霄水在瓶”之句,可以證明,李翱不僅與佛教禪


    宗高僧有很深的交情,而且虛心向這些高僧請教佛教義理,並深有所悟。


    李翱自覺吸取佛教的心勝學說,目的在於發展儒家的心性理論。他對佛理吸收


    的同時,強調六經之旨是“列天地、立君臣、親父子、別夫婦、明長幼、泱朋友”。


    1他讚頌孔子是“聖人之大者也”。2他服膺儒學,在《與淮南節度使書》中,他


    說:“翱自十五已後,即有誌於仁義。”與他同時的韓愈首倡振興儒學,攘斥佛老,


    李翱作為韓愈的朋友兼學生,也為儒學復興搖旗吶喊。他與韓愈所不同的是,韓愈


    攘斥佛老,主要從外在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等方麵立論,而沒有能在心性論


    方麵講行“鞭辟近裏”的闡發。韓愈在這方麵的缺陷也成了他被後人批評的主要口


    實。李翱反佛也涉及到佛教流行對封建國家政治、經濟的蠹害,對中華儒家傳統倫


    理道德的衝擊等方麵,但他能在心性方麵吸收佛教的學說,嚐試創立一套新的心性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