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樹立起自己不可動搖的地位。早在青年時代,韓愈就在文學上獨樹一幟,創作出


    許多高水平的散文。如《原道》、《原毀》、《送孟東野序》、《進學解》、《師


    說》等,都堪稱散文的典範。他反對六朝以來文學上的形式主義,提倡形式與內容


    的統一,主張文藝形式要服從思想內容,文章要反映事理,反對單純追求形式的唯


    美主義傾向,不講排比,不工對偶,推動著新古文運動的前進。在這一時期,他更


    為新古文運動思潮的掀起推波助瀾。在他周圍,散文家有張籍、李翱、皇甫提、孫


    樵等,詩人有張籍、孟郊、賈島、樊宗師、盧仝、李賀等,形成了韓門學派,對當


    時文壇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大膽拋棄驕文


    艷語,不因襲陳詞濫調,而貴獨創,實踐著韓愈的文學主張,形成百花爭艷的局麵,


    韓愈則是他們的領袖。他繼承了孟(軻)文的雄辯,荀(況)文的謹嚴,韓(非)


    文的犀利,遷(司馬遷)文的生動,揚(雄)文的簡練,在繼承前代優秀文學遺產


    的基礎上,韓愈主張“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即不蹈襲前人的陳舊語


    言格式。韓愈與文壇上另一位巨匠柳宗元始終保持著很深的友誼,他們在文學上的


    基本主張是一致的,彼此都非常推崇,互相關懷、鼓勵和支持。柳宗元因事遭貶,


    韓愈給予了深切的同情。柳宗元也曾讚揚過韓愈不隨波逐流的精神,並在去世前將


    子女託付給韓愈關照。柳宗元死後,韓愈以深情的筆觸,對他的文章和道德予以很


    高的評價。韓、柳二人的文學聯盟,增強了新古文運動的陣容,使古文運動逐漸成


    為文壇的主流。韓柳並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穆宗即位,召韓愈為國子祭酒。這是韓愈一生中第三次任學官。祭酒是國子監


    的負責人之一,韓愈作為一代名師來作祭酒,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人們奔走相


    告,說:“韓公來為祭酒,國子監不寂寞矣!”國子監的學官大多是豪族子弟,這


    是門閥製度殘餘在唐代教育中的反映。韓愈任職期間,有一位國子監直講精通禮學,


    但不修邊幅,那些出身高貴的學官們就看不起他,連吃飯都不與他在一處。韓愈認


    為這不利於團結,就讓人把那位直講找來與自己一起就餐,從此那些學宮再也不敢


    輕視直講了。韓愈還注意獎拔人材。在《雜說》一文中,他寫道:“世有伯樂,然


    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批評那些不識才的人:“策之不以


    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卻反而“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他認為人才


    總是有的,關鍵在於有無慧眼去識別和選拔。他推薦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儒生當學官,


    讓他們與諸生一道研討儒家學說,教育諸生,從此國子監學風大變,諸生向學蔚然


    成風。如張籍原為校書郎,經韓愈推薦、提拔為國子博士。經韓愈舉薦而為學官的


    就有十六、七人。這些人對唐代教育和文化都作出過不同程度的貢獻。


    長慶元年,韓愈轉為兵部侍郎。這一年,鎮州發生兵亂,亂兵殺節度使田弘正


    而立王廷湊,圍深州刺史牛元翼。穆宗派韓愈前去宣撫。朝臣們認為此行險惡,恐


    怕性命難保,都替他擔憂,元稹嘆道:“韓愈可惜”,以為他一定有去無迴。穆宗


    也詔示韓愈見機行事,不一定要入城。但韓愈認為既受君命,就應該勇往直前,臨


    危不懼。他騎馬奔入亂軍陣中;勸王廷湊解除對牛元翼的圍困。韓愈此行有智有勇,


    取得了成功,兵亂被撫平。穆宗非常高興,將他升為吏部侍郎。韓愈後來又一度卷


    入政治鬥爭之中,擔任過京兆尹,兼禦史大夫,復為吏部侍郎,官位時有沉浮,但


    沒有什麽大的起落[注]


    長慶四年,韓愈去世,終年57歲。韓愈坎坷的生命歷程並不長,但他不怨天尤


    人,對生死有著清醒、達觀的認識,體現了儒家的理性主義精神。他臨死時很平靜,


    迴顧自己的一生,欣慰地說,以我的伯兄韓會那樣高的德行,又懂得養生,也隻活


    了43歲,而我天資不高,卻官至侍郎,享年比伯兄還高出15歲,如果還不滿足,要


    怎麽才滿足?並且我能在家裏壽終正寢,又沒有失去為人臣、為人子的大節,在九


    泉下麵對先人也可以無愧了[注]。他還告訴家人,喪葬要按儒家傳統禮數舉行,


    “俗習夷狄、畫寫浮圖、日以七數之,及拘陰陽所謂吉兇,一無汙我”[注]。由此


    事可見他對儒家傳統的維護,對佛教的排拒,至死不渝。


    二、排斥異端 攘擊佛老


    韓愈的歷史地位,並不是因為他是一位有影響的政治家而取得的。他在文學上


    和思想上的建樹,遠遠超過了他在政治上的建樹。他除了以一代文宗著稱外,還力


    排釋老,“扶樹教道”,挽救儒家文化的危機,致力於儒學創新。在文學革新與儒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