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局勢,也需要一個統一的認識,一整套具體的措施。所以,在他的奏議和偽
造的《孔子家語》《孔叢子》中,煞費苦心地進行設計。在他的設計中,首先要解
決的是禮義道德的問題,其次才是人君的作為和人才的選拔與任用。
對於禮義道德,他發展了儒家的觀點。孔子的禮,主要指禮儀、禮製、禮法等
方麵。王肅則把它提高到哲學的高度,用老子思想去解釋它。提出禮有五至、三無、
三無私的性質。五至是什麽呢?他說:“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傾耳而聽之,
不可得而聞,誌氣塞於天地,行之充於四海:此之謂五至矣。”(《孔子家語·論
禮》)即指誌、詩、禮、樂、哀五至。什麽是三無呢?他說:“無聲之樂,無體之
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同上)把“無”作為樂、禮、喪等的根本,明顯
地利用了老子的思想。什麽是三無私呢?他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
照。”(同上)這就是說,禮是無私、無為、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的。這個
“禮”,已不是禮製、禮法的禮了。它與老子的“道”和“無”很相似。目不可見、
耳不可聞,卻無處不在,似乎是產生一切的根本,是宇宙的本源。
解決了根本的問題,作為人君,自然要循禮、崇德、尊道、重才。國家才能得
到治理。“當今所急,在修仁尚義,崇德敦禮。”(《孔叢子·陳士義》)禮既是
無所不在的根本,人君治國自然必須遵禮、敦禮。要講究道與德。他的道,重在思
想上的精神境界,德,重在行為方麵的倫理觀念。從為人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做到
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與滿足。他強調:“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明道也。
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孔子家語·王言解》)道與德二者相為表裏,
不可或缺。他又說:“唯能不憂世之亂,而患身之不治者,可與言道矣。”(《孔
叢子·抗誌》)不為塵世所擾,加強修身,才能談到道的問題。這就表明了修身的
重要性。如何修身呢?他強調:“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孔子家
語。困誓》)在逆境中可以激發人們的意誌,使人得到鍛鍊。修身的目的是為了
“道”。“與屈己以富貴,不若抗誌以貧賤,屈己則製於人,抗誌則不愧於道。”
(《孔叢子·抗誌》)突出一個人要追求?不愧於道”的精神境界,而不必“屈己”
以求富貴,求利喪誌,終將失去人本身的自由和價值。一個完善的人,應該是:
“夫清高之節,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煩意,擇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同
上)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人們生存最重要的支柱。普通人如此,
國君尤應首先做到。“明君必寬裕以容其民,慈愛以優柔之,而民自得矣。”(
《孔子家語·入官》)“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孔子家語·大昏解》)對人
民寬容、慈愛、尊敬,是治國的根本。“古人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有其
身。”(同上)“夫損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孔子家語·正論》)不能愛
民,自己也將不復存在。所以,國君尤應嚴格要求自己,因為他是一國人的表率。
“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君不為正,
百姓何所從乎?”(《孔子家語·大昏解》)君正臣隨,上行下效。然而仍不可能
無誤,所以他又強調人君聽諫的重要。他認為國君必須聽取不同意見,尤其是相反
的意見,他以衛國為例說:“君出言皆自以為是,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卿大夫亦
皆自以為是,而士庶人莫敢矯其非。君臣既自賢矣,而群下同聲賢之。賢之則順而
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孔叢子·抗誌》)君臣都自以為是,聽不到、也聽
不進糾正自己錯誤的好意見,最終將導致國家的衰敗。這就從正反兩方麵來提醒國
君,治理國家,完善自身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要求,看似有為,實際與他無為而治
的思想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國家的人員、機構也就應精簡。他上書皇帝說:“除無事之位,損
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並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
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官寡而祿厚,則公家之費鮮,進仕之誌勸。各
展其力,莫相倚仗。”(《三國誌·魏誌·壬肅傳》)去掉那些有位無事,或因人
設官、隻享受薪棒的官員,讓每一個有事的官員都有豐厚的薪俸而各盡其責。結果
不隻會減少國家的財政開支,還可避免無事扯皮、互相爭鬥,或互相倚仗,朋比為
</br>
造的《孔子家語》《孔叢子》中,煞費苦心地進行設計。在他的設計中,首先要解
決的是禮義道德的問題,其次才是人君的作為和人才的選拔與任用。
對於禮義道德,他發展了儒家的觀點。孔子的禮,主要指禮儀、禮製、禮法等
方麵。王肅則把它提高到哲學的高度,用老子思想去解釋它。提出禮有五至、三無、
三無私的性質。五至是什麽呢?他說:“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傾耳而聽之,
不可得而聞,誌氣塞於天地,行之充於四海:此之謂五至矣。”(《孔子家語·論
禮》)即指誌、詩、禮、樂、哀五至。什麽是三無呢?他說:“無聲之樂,無體之
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同上)把“無”作為樂、禮、喪等的根本,明顯
地利用了老子的思想。什麽是三無私呢?他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
照。”(同上)這就是說,禮是無私、無為、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的。這個
“禮”,已不是禮製、禮法的禮了。它與老子的“道”和“無”很相似。目不可見、
耳不可聞,卻無處不在,似乎是產生一切的根本,是宇宙的本源。
解決了根本的問題,作為人君,自然要循禮、崇德、尊道、重才。國家才能得
到治理。“當今所急,在修仁尚義,崇德敦禮。”(《孔叢子·陳士義》)禮既是
無所不在的根本,人君治國自然必須遵禮、敦禮。要講究道與德。他的道,重在思
想上的精神境界,德,重在行為方麵的倫理觀念。從為人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做到
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與滿足。他強調:“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明道也。
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孔子家語·王言解》)道與德二者相為表裏,
不可或缺。他又說:“唯能不憂世之亂,而患身之不治者,可與言道矣。”(《孔
叢子·抗誌》)不為塵世所擾,加強修身,才能談到道的問題。這就表明了修身的
重要性。如何修身呢?他強調:“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孔子家
語。困誓》)在逆境中可以激發人們的意誌,使人得到鍛鍊。修身的目的是為了
“道”。“與屈己以富貴,不若抗誌以貧賤,屈己則製於人,抗誌則不愧於道。”
(《孔叢子·抗誌》)突出一個人要追求?不愧於道”的精神境界,而不必“屈己”
以求富貴,求利喪誌,終將失去人本身的自由和價值。一個完善的人,應該是:
“夫清高之節,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煩意,擇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同
上)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人們生存最重要的支柱。普通人如此,
國君尤應首先做到。“明君必寬裕以容其民,慈愛以優柔之,而民自得矣。”(
《孔子家語·入官》)“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孔子家語·大昏解》)對人
民寬容、慈愛、尊敬,是治國的根本。“古人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有其
身。”(同上)“夫損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孔子家語·正論》)不能愛
民,自己也將不復存在。所以,國君尤應嚴格要求自己,因為他是一國人的表率。
“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君不為正,
百姓何所從乎?”(《孔子家語·大昏解》)君正臣隨,上行下效。然而仍不可能
無誤,所以他又強調人君聽諫的重要。他認為國君必須聽取不同意見,尤其是相反
的意見,他以衛國為例說:“君出言皆自以為是,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卿大夫亦
皆自以為是,而士庶人莫敢矯其非。君臣既自賢矣,而群下同聲賢之。賢之則順而
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孔叢子·抗誌》)君臣都自以為是,聽不到、也聽
不進糾正自己錯誤的好意見,最終將導致國家的衰敗。這就從正反兩方麵來提醒國
君,治理國家,完善自身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要求,看似有為,實際與他無為而治
的思想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國家的人員、機構也就應精簡。他上書皇帝說:“除無事之位,損
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並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
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官寡而祿厚,則公家之費鮮,進仕之誌勸。各
展其力,莫相倚仗。”(《三國誌·魏誌·壬肅傳》)去掉那些有位無事,或因人
設官、隻享受薪棒的官員,讓每一個有事的官員都有豐厚的薪俸而各盡其責。結果
不隻會減少國家的財政開支,還可避免無事扯皮、互相爭鬥,或互相倚仗,朋比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