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禮是鄭學”,這無異說禮是鄭學的精髓和主幹。自古以來研究鄭宮禮學的著作
浩如煙海,並分為“中鄭”、“駁鄭”兩派,這正說明鄭玄禮學無可替代的歷史地
位。清初大學者顧炎武有《述古詩》稱讚鄭玄說:“大哉鄭康成,探賾靡不舉。六
藝既該通,百家亦兼取。至今三禮存,其學非小補。”顧氏是從不輕易讚頌古人的,
但卻對鄭玄稱揚備至,由此也可見鄭玄禮學成就之大、影響之深。
現存的《毛詩箋》也是鄭注中的力作。箋與注釋不同,箋是宗一家之說而又有
所引申發明。鄭箋以《毛詩故訓傳》為主,《毛詩》講的簡略之處,便加以補充,
有不同的見解,則另加標明,即“若有不同,便下己意”(鄭玄語),實際上也是
融會今古經,兼采三家詩說。《詩經》在史學上與文學上都屬極重要的一部經典,
但由於時代久遠,其中許多內容我們今天已經不易理解了。若要真正讀懂它,非借
助前人的注釋不可,而鄭箋正是最好的古注本,是《詩經》研究的第一個裏程碑。
鄭箋的成就是多方麵的,簡括地說,一是對《詩》義的理解較為深刻和符合原意;
二是花大力氣點明詩的象徵特性,突現詩的文學意味;三是在文字、音韻、訓詁、
博物等方麵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漢人傳詩有齊。魯、韓、毛四家,但前三家詩相繼
亡佚,《毛詩》在魏晉以後盛行,鄭玄作箋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的。鄭玄所注群經,
經過長時期的流傳,現在保存在《十三經註疏》中的,尚存四部,那就是《毛詩箋》
與《三禮注》。在《十三經註疏》中,也以這四部注最為淵博詳明,明顯優於其他
各家。宋人劉克莊有《雜詠一百首·鄭司農》稱讚《毛詩箋》說:“新箋傳後學,
古詩在先儒。不擬狂年少,燈前罵老奴。”宋人尊鄭玄者不多,但《毛詩箋》的成
就卻是誰也抹殺不了的。
鄭玄注《易》,用的是費氏古文,他把象、象與經文合在一起,並在其前麵加
上“象曰”、“彖曰”字樣,以與經文相區分。鄭氏易學兼采義理、象數之說。在
象數學方麵,除用互卦、消息等方法外,還力主五行生成說與交辰說。在義理方麵,
多采三禮的觀點,據禮以證易道廣大,凡涉及嫁娶、祭把、朝聘等項,所注皆與禮
經所說相合,這一特點與後來易學義理派的治易特點相通。鄭玄所注古文費氏《易》
流行,今文經的施、孟、梁邱三家《易》便廢止了,後世王弼、韓康伯注《易》都
用鄭玄本,孔穎達《五經正義》即採用王、韓注本,通行至今。
鄭玄所注《尚書》用的是古文,但與馬融不同,也兼采今文。鄭注的《古文尚
書》流行,”今文經的歐陽與大小夏侯三家《尚書》”便散失了。至於《春秋》,
鄭玄本“欲注《春秋傳》”,後因與服虔觀點多相同,故未成之,但著有駁難公羊
家何休的《發墨守》、《針膏盲》、《起廢疾》,表明其揚左氏抑公羊的態度。鄭
學於魏晉南北朝時極受重視。這也是以後《左傳》大興的一個原因。
此外,鄭玄還注釋過漢代律令。《晉書·刑法誌》記載,秦漢舊律諸儒章句十
有餘家,魏明帝曾下詔但用鄭氏章句,不得採用餘家。鄭玄還注過《孝經》與《論
語》,都有較大影響。至於他注釋緯書,並用緯書解經,無論對緯書本身,還是對
經今文學、古文學、訓詁學,也都是有貢獻的。
總之,鄭玄以其豐富的著述創立了“鄭學”,破除了過去今古文經學的家法,
初步統一了今古文經學,使經學進入了一統時代,對經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卓越的古籍整理學家
鄭玄畢生隱居不仕,以整理古籍為職誌。他能不拘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
幾乎整理了前此的儒家全部重要經典,其數目達60餘種。他進行的這項古籍整理工
作,包括校勘文字,訓釋詞語,鉤玄提要,著為目錄,其成就是顯赫的。他不愧為
卓越的古籍整理學家。
首先看鄭玄的校讎學成就。鄭玄注經,不僅兼錄異文,考訂疑誤,而且致力於
考鏡源流,厘析篇帙。所以,精擅於校除學的清人段玉裁,曾在《經義雜記序》中
稱讚鄭玄成校讎學千古之大業。今人張舜徽先生著有《鄭氏校讎學發微》,認為鄭
玄的校”學成就表現在如下12個方麵:一是辨章六藝,即明辨六經之體用;二是注
述舊典,理查群書;三是條理禮書,使之部秩井然;四是敘次篇目,在目錄學方麵
有突出創見;五是廣羅異本,比較異同,細心讎對;六是擇善而從,不拘於師法家
法和今古文;七是博綜眾說,捨短取長,不以先入者為主;八是求同存異,自申己
見;九是考辨遺編,審定真偽;十是校正錯簡;十一是補脫訂偽;十二是審音定字。
</br>
浩如煙海,並分為“中鄭”、“駁鄭”兩派,這正說明鄭玄禮學無可替代的歷史地
位。清初大學者顧炎武有《述古詩》稱讚鄭玄說:“大哉鄭康成,探賾靡不舉。六
藝既該通,百家亦兼取。至今三禮存,其學非小補。”顧氏是從不輕易讚頌古人的,
但卻對鄭玄稱揚備至,由此也可見鄭玄禮學成就之大、影響之深。
現存的《毛詩箋》也是鄭注中的力作。箋與注釋不同,箋是宗一家之說而又有
所引申發明。鄭箋以《毛詩故訓傳》為主,《毛詩》講的簡略之處,便加以補充,
有不同的見解,則另加標明,即“若有不同,便下己意”(鄭玄語),實際上也是
融會今古經,兼采三家詩說。《詩經》在史學上與文學上都屬極重要的一部經典,
但由於時代久遠,其中許多內容我們今天已經不易理解了。若要真正讀懂它,非借
助前人的注釋不可,而鄭箋正是最好的古注本,是《詩經》研究的第一個裏程碑。
鄭箋的成就是多方麵的,簡括地說,一是對《詩》義的理解較為深刻和符合原意;
二是花大力氣點明詩的象徵特性,突現詩的文學意味;三是在文字、音韻、訓詁、
博物等方麵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漢人傳詩有齊。魯、韓、毛四家,但前三家詩相繼
亡佚,《毛詩》在魏晉以後盛行,鄭玄作箋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的。鄭玄所注群經,
經過長時期的流傳,現在保存在《十三經註疏》中的,尚存四部,那就是《毛詩箋》
與《三禮注》。在《十三經註疏》中,也以這四部注最為淵博詳明,明顯優於其他
各家。宋人劉克莊有《雜詠一百首·鄭司農》稱讚《毛詩箋》說:“新箋傳後學,
古詩在先儒。不擬狂年少,燈前罵老奴。”宋人尊鄭玄者不多,但《毛詩箋》的成
就卻是誰也抹殺不了的。
鄭玄注《易》,用的是費氏古文,他把象、象與經文合在一起,並在其前麵加
上“象曰”、“彖曰”字樣,以與經文相區分。鄭氏易學兼采義理、象數之說。在
象數學方麵,除用互卦、消息等方法外,還力主五行生成說與交辰說。在義理方麵,
多采三禮的觀點,據禮以證易道廣大,凡涉及嫁娶、祭把、朝聘等項,所注皆與禮
經所說相合,這一特點與後來易學義理派的治易特點相通。鄭玄所注古文費氏《易》
流行,今文經的施、孟、梁邱三家《易》便廢止了,後世王弼、韓康伯注《易》都
用鄭玄本,孔穎達《五經正義》即採用王、韓注本,通行至今。
鄭玄所注《尚書》用的是古文,但與馬融不同,也兼采今文。鄭注的《古文尚
書》流行,”今文經的歐陽與大小夏侯三家《尚書》”便散失了。至於《春秋》,
鄭玄本“欲注《春秋傳》”,後因與服虔觀點多相同,故未成之,但著有駁難公羊
家何休的《發墨守》、《針膏盲》、《起廢疾》,表明其揚左氏抑公羊的態度。鄭
學於魏晉南北朝時極受重視。這也是以後《左傳》大興的一個原因。
此外,鄭玄還注釋過漢代律令。《晉書·刑法誌》記載,秦漢舊律諸儒章句十
有餘家,魏明帝曾下詔但用鄭氏章句,不得採用餘家。鄭玄還注過《孝經》與《論
語》,都有較大影響。至於他注釋緯書,並用緯書解經,無論對緯書本身,還是對
經今文學、古文學、訓詁學,也都是有貢獻的。
總之,鄭玄以其豐富的著述創立了“鄭學”,破除了過去今古文經學的家法,
初步統一了今古文經學,使經學進入了一統時代,對經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卓越的古籍整理學家
鄭玄畢生隱居不仕,以整理古籍為職誌。他能不拘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
幾乎整理了前此的儒家全部重要經典,其數目達60餘種。他進行的這項古籍整理工
作,包括校勘文字,訓釋詞語,鉤玄提要,著為目錄,其成就是顯赫的。他不愧為
卓越的古籍整理學家。
首先看鄭玄的校讎學成就。鄭玄注經,不僅兼錄異文,考訂疑誤,而且致力於
考鏡源流,厘析篇帙。所以,精擅於校除學的清人段玉裁,曾在《經義雜記序》中
稱讚鄭玄成校讎學千古之大業。今人張舜徽先生著有《鄭氏校讎學發微》,認為鄭
玄的校”學成就表現在如下12個方麵:一是辨章六藝,即明辨六經之體用;二是注
述舊典,理查群書;三是條理禮書,使之部秩井然;四是敘次篇目,在目錄學方麵
有突出創見;五是廣羅異本,比較異同,細心讎對;六是擇善而從,不拘於師法家
法和今古文;七是博綜眾說,捨短取長,不以先入者為主;八是求同存異,自申己
見;九是考辨遺編,審定真偽;十是校正錯簡;十一是補脫訂偽;十二是審音定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