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始,故曰“親親為大”;故曰“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愛人集中體現在忠恕的情感上,忠恕有兩層含義,從積極意義看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從遜守意義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


    仁德表現出高尚的成全之心和不忍人之心,是人性的高度自覺與自律。仁,包括很


    多優秀品德,它幾乎是一切人間美德的總和。若孝若悌[注],若“剛毅木訥”[注],


    若“恭寬信敏惠”[注],若“智勇”[注]“不佞”[注]……都是仁德的表現形式或


    個性修養。有了這些仁德,君子才成其為君子,如進而將這種仁愛精神施諸天下,


    那也就成了聖人[注]。因此,孔子要求人們“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裏仁》)。


    一刻也不要放棄仁德,放棄對成仁的追求,甚至號召:“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


    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義是宜;即恰當、適宜,是處事的原則性。其標準是等級製,是“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顏淵》),是“貴貴、尊尊”(《劄記·喪服四製》)。如果說,


    仁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社會血緣親族關係殘餘意識的話,那麽,義的思想則反映了


    階級社會的等級關係。對個人而言,仁是內在人性的自覺,義是外在道德的自律。


    正如董仲舒所雲:“仁之為言人(他人)也,義之為言我也。”[注]“仁之法在愛


    人,不在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春秋繁露·仁義法》)


    即將義定義為自律,深得孔子原意。義是一切得失與行為最高、最後的準則,一切


    仁人、君子,必須“見利思義”(《憲問》)、“見得思義”(《季氏》),作到


    “義然後取”(《憲問》)。盡管孔子一生困頓,四處碰壁,但卻始終堅持“臨財


    毋苛得,臨難毋苟免”的取予之道,認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述兩》)寧願“飯疏食飲水,曲肽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利義


    之間,真是一絲不苟!


    仁是主觀的友愛精神,義是外在的合理原則,禮就是這些精神和原則的具體規


    定。那些行仁的區別(“殺”)、講義的等級(“等”),都在禮的規定中得到了


    體現。仁義是內容,禮樂是形式,仁義、禮樂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分言之則辭義


    各別,合言之則二者為一。因此,他一則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


    樂何?”(《八佾》)“禮之所尊,尊其義也。”(《禮記·郊特牲》)“君子義


    以為質,禮以行之。”(《衛靈公》)一則又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


    無下歸仁焉。”(《顏淵》)都說明仁義與禮樂是一體的,互相依存。


    中庸之道中庸是方法論。中有中正、中和、適中、時中之義;庸,即用也。中


    庸即用中。用中的第一義為處適中,行中正,就是無過與不及。子貢問顓孫師與卜


    商孰賢,孔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曰:“然則師愈(優)乎?”孔子


    曰:“過猶不及。”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質之穩定性的度,超過度就是“過”,達


    不到就是“不及”,過分與不及都不好。這是對矛盾轉化規律和質量互變規律的正


    確理解。孔子認為,妥善地把握度,人為地控製過與不及,可以促成事物向理想方


    向發展,此即他的“因材施教法”。“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


    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


    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取問。’子曰: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針對兩種極端,予以分


    別調節,使之符合度,這就是行中正,又叫行中道。


    中庸的第二義為中和。中和是行中正後達到的一種和諧境界。孔子貴中,亦貴


    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學而》)“有子之言似


    孔子”,此語可代表孔子思想。“和”,不是矛盾的調和,而是矛盾的對立統一,


    矛盾雙方在力量對比上達到均勢,同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無原則的調和叫“同”,


    和同之辨,孔子是區別嚴格的,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


    路》)與孔子同時的齊國大賢晏嬰對此有形象的說明:譬之調羹,五味相劑叫和,


    以鹽濟鹽,以水濟水叫同。君臣之間,不同意見的互相匡補叫和,阿諛奉承叫同


    (《左傳》昭公二十年)。和之與同,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