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蒙古另類史:超級帝國 作者:未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將黎族人民先進的棉紡織生產經驗與漢族紡織傳統工藝結合起來,係統地改進了從軋籽、彈花到紡紗、織布的全部生產工序,創造出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把自己掌握的織造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家鄉人民,迅速把鬆江地區的棉紡織技術提高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鬆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鬆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對人類的貢獻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穿”在人們心裏的位置可能是僅次於“吃”。“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黃道婆把美麗帶給人間,同時人們也把崇敬讚美的詞語留給她。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高度評價了黃道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稱她為世界級的科學家。1957年中國又在上海為黃道婆建墓園並立紀念碑。吳信辰題聯曰:改草衣卉服之觀,人間溫暖;極錯彩縷金之妙,天下文明。
第四章 “西方玄奘”馬可·波羅
我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談歐美對我紡織品設限看法時說:“義大利的馬可·波羅在那麽早的時候就眼光長遠地跑到中國做生意,如果馬可·波羅先生突然醒過來,得知義大利現在要對中國優質、物美價廉的紡織品設限,他一定會感到很驚奇或者感到很遺憾。”
馬可·波羅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似的人物。他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做出報導的人,他在他的遊記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記載了我國40多處的城市地方,對當時中國的自然和社會情況作了詳細描述。因此,馬可·波羅被譽為“中世紀的偉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關係史上的友好使者。
馬可·波羅的父親名尼古剌,他的叔父名瑪竇,都以經商為生。公元1260年,尼古剌和瑪竇兄弟二人經商於君士坦丁堡,後由此過黑海至克裏米亞半島貿易,當他們到達當時的欽察汗國境內時,正好遇到波斯的旭烈兀與欽察別兒哥汗發生戰爭,他們不能迴國,尼古剌兄弟於是決計東行。
尼古剌兄弟大約於公元1266年到達大汗住處,大汗即元世祖忽必烈。大汗見到他們很高興。據說蒙古大汗後來命尼古剌兄弟帶了他的致羅馬教皇的書信迴到歐洲去,要教皇派遣100個熟悉基督教律和通曉七藝的人到中國來。並要他們到耶路撒冷取迴耶穌聖墓上的燈油,如果這些人能證明基督教勝於其他宗教,忽必烈就可以改信基督教等等。這是《馬可·波羅遊記》裏的話,恐怕多少有點誇大,不過尼古剌兄弟畢竟奉大汗之命迴到歐洲去了。
尼古剌兄弟在外的經商和旅行,特別是從東方帶迴的動人見聞,使得馬可·波羅既羨慕又敬仰,他也很想做一個商人漫遊東方。當他把這個願望告訴他父親的時候,得到了熱情的支持和鼓勵。後來,馬可·波羅這個美好的願望實現了。
公元1271年,他的父親和叔父再次動身去中國,決定帶馬可·波羅同行,於是年輕的馬可·波羅以義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懷著了解東方的心情,踏上了東行之途。馬可·波羅到達大都時已經21歲,風華正茂,由父親和叔父帶著覲見忽必烈大汗。
忽必烈非常高興,在宮內設宴歡迎,並留他們在朝中居住下來,馬可·波羅善於學習,很快熟悉了朝廷禮儀,掌握了蒙古語等語言。忽必烈在和馬可·波羅的接觸中,發現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因此對他很器重,除了在京城大都應差外,還幾次安排他到國內各地和一些鄰近國家,進行遊覽和訪問。
公元1295年,馬可·波羅返迴故鄉威尼斯,口述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馬可·波羅生命的歷程在人們看來實在是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講述,比薩作家魯思蒂謙諾筆錄的這本遊記,輕易成了中古歐洲最暢銷的著作。
遊記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異錄》作者,這樣評論他的“故事人”:“從上帝創造亞當到現在,從沒有人,無論是基督徒、異教徒、韃靼、印度人或任何種族的人,像馬可·波羅那樣到過世界那麽多地方觀察和探險,知道那麽多的奇風異俗。”在這部影響歐洲數個世紀的名作中,作者描繪了北京、杭州等富庶繁華的中國城市,引發了西方世界對遙遠、神秘的東方世界的遐想。
帶迴許多東方珍寶的馬可·波羅成了富豪,人稱“百萬君”。但同時也得了“百萬謊言的人”的稱號,因為很多威尼斯人認為他的“天方夜譚”不可盡信。但自稱看過馬可·波羅拿出珠寶的船主佐羅說:“如果不是韃靼的國王,誰能給這麽多財富?”
</br>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鬆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鬆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對人類的貢獻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穿”在人們心裏的位置可能是僅次於“吃”。“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黃道婆把美麗帶給人間,同時人們也把崇敬讚美的詞語留給她。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高度評價了黃道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稱她為世界級的科學家。1957年中國又在上海為黃道婆建墓園並立紀念碑。吳信辰題聯曰:改草衣卉服之觀,人間溫暖;極錯彩縷金之妙,天下文明。
第四章 “西方玄奘”馬可·波羅
我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談歐美對我紡織品設限看法時說:“義大利的馬可·波羅在那麽早的時候就眼光長遠地跑到中國做生意,如果馬可·波羅先生突然醒過來,得知義大利現在要對中國優質、物美價廉的紡織品設限,他一定會感到很驚奇或者感到很遺憾。”
馬可·波羅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似的人物。他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做出報導的人,他在他的遊記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記載了我國40多處的城市地方,對當時中國的自然和社會情況作了詳細描述。因此,馬可·波羅被譽為“中世紀的偉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關係史上的友好使者。
馬可·波羅的父親名尼古剌,他的叔父名瑪竇,都以經商為生。公元1260年,尼古剌和瑪竇兄弟二人經商於君士坦丁堡,後由此過黑海至克裏米亞半島貿易,當他們到達當時的欽察汗國境內時,正好遇到波斯的旭烈兀與欽察別兒哥汗發生戰爭,他們不能迴國,尼古剌兄弟於是決計東行。
尼古剌兄弟大約於公元1266年到達大汗住處,大汗即元世祖忽必烈。大汗見到他們很高興。據說蒙古大汗後來命尼古剌兄弟帶了他的致羅馬教皇的書信迴到歐洲去,要教皇派遣100個熟悉基督教律和通曉七藝的人到中國來。並要他們到耶路撒冷取迴耶穌聖墓上的燈油,如果這些人能證明基督教勝於其他宗教,忽必烈就可以改信基督教等等。這是《馬可·波羅遊記》裏的話,恐怕多少有點誇大,不過尼古剌兄弟畢竟奉大汗之命迴到歐洲去了。
尼古剌兄弟在外的經商和旅行,特別是從東方帶迴的動人見聞,使得馬可·波羅既羨慕又敬仰,他也很想做一個商人漫遊東方。當他把這個願望告訴他父親的時候,得到了熱情的支持和鼓勵。後來,馬可·波羅這個美好的願望實現了。
公元1271年,他的父親和叔父再次動身去中國,決定帶馬可·波羅同行,於是年輕的馬可·波羅以義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懷著了解東方的心情,踏上了東行之途。馬可·波羅到達大都時已經21歲,風華正茂,由父親和叔父帶著覲見忽必烈大汗。
忽必烈非常高興,在宮內設宴歡迎,並留他們在朝中居住下來,馬可·波羅善於學習,很快熟悉了朝廷禮儀,掌握了蒙古語等語言。忽必烈在和馬可·波羅的接觸中,發現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因此對他很器重,除了在京城大都應差外,還幾次安排他到國內各地和一些鄰近國家,進行遊覽和訪問。
公元1295年,馬可·波羅返迴故鄉威尼斯,口述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馬可·波羅生命的歷程在人們看來實在是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講述,比薩作家魯思蒂謙諾筆錄的這本遊記,輕易成了中古歐洲最暢銷的著作。
遊記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異錄》作者,這樣評論他的“故事人”:“從上帝創造亞當到現在,從沒有人,無論是基督徒、異教徒、韃靼、印度人或任何種族的人,像馬可·波羅那樣到過世界那麽多地方觀察和探險,知道那麽多的奇風異俗。”在這部影響歐洲數個世紀的名作中,作者描繪了北京、杭州等富庶繁華的中國城市,引發了西方世界對遙遠、神秘的東方世界的遐想。
帶迴許多東方珍寶的馬可·波羅成了富豪,人稱“百萬君”。但同時也得了“百萬謊言的人”的稱號,因為很多威尼斯人認為他的“天方夜譚”不可盡信。但自稱看過馬可·波羅拿出珠寶的船主佐羅說:“如果不是韃靼的國王,誰能給這麽多財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