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類則新舊雜陳,細細看去,常令人生發觸目驚心之感


    慨。原因是:裏麵聚集了大量我國史學界的名人名著和教科書。翻開來再看,就會發現,


    從史實的選取,到史識的應用,如教師爺一般,充滿了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不


    容置疑的結論,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用毛主席的話說,真正是語言幹癟,麵目可憎,的


    確稱得上不忍卒讀。由此明白了這些書為什麽會來到這裏。


    而另一類歷史讀物,老幾代的如王國維、陳寅恪、費正清、


    史景遷、黃仁宇、唐德剛的著作,新一代的如李零、吳思、茅海建、張鳴、於濤等人的作


    品,在那裏則全無蹤影。數年間,我在潘家園細細搜尋,於此基本沒有斬獲。和攤主們聊


    天時,他們告訴我,其基本貨源,以廢品迴收站和在居民小區走街串巷收破爛的為主。由


    此可知,潘家園舊書攤相當準確地傳達和體現出了首都居民圖書閱讀中的好惡與淘汰機製。


    其間,讓人無法不產生時代演進之滄桑感慨。讀書、寫書、出書者實在不可不察。


    我體會,“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有兩層含義:其


    一是說今天的生活是歷史的延續;其二則說今日的人們應該用更新、更符合當代人類智慧


    發展水平的眼光來看待歷史。隻有這樣,以往發生的一切對今天的生活才會有借鑑意義。


    或者換句話說,如此,歷史才會給人們提供更多的智慧。


    這就要求從事歷史寫作的人,必須忠實於已經發生過的歷


    史事實,從真實的、活生生的史實出發去描述與理解歷史,而不是用固有的概念和理論去


    圖解歷史。那種不由分說地愣把史實往概念中生搬硬套的歷史著作和教科書,就像文化大


    革命中那些“高大全”式的文學作品一樣,不太可能會有生命力。


    我在寫作《帝國政界往事》係列時,如果說遵循了什麽寫


    作原則的話,那就是時時刻刻警告自己:不要為潘家園舊書攤提供甩賣的貨。


    二


    曾經有人問一位西方的學問大家:如果讓他在十個不同的


    時代和國家生活,他會怎樣選擇。這位金髮碧眼的大學問家第一誌願就是希望生活在中國


    的北宋時代。我想,我同意這位大學者的選擇。但要加一個限定詞:就是我的第一誌願是


    選擇生活在北宋的仁宗年間。


    寫《帝國政界往事》的大宋篇時,和閱讀宋史時的感受很


    像:大喜大悲,亦喜亦悲,由喜到悲。


    這個朝代的農業、手工業、科學技術進步、對外貿易與國


    際交往、城市建設與發展、文化事業、教育事業差不多都達到了我國古代社會的巔峰。我


    國的四大發明有三項是在宋代大規模投入使用的,當時最大的私立大學可能達到了上萬人


    的規模。宋代文化輝煌燦爛,所產生的歷史文化名人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稱得上是前無


    古人,後無來者。


    而同樣是在宋代,釀成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大冤案——嶽


    飛;產生了我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壞蛋——秦檜;形成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大的恥辱—


    —靖康之恥,兩代國家元首成為敵人的俘虜。還有許多許多。在我國所有大一統帝國中,


    宋代又是最為“積貧積弱”的一個朝代。


    這一切是怎麽形成的?


    我理解,歷史寫作的任務,就是不但要告訴人們歷史真實


    是怎樣的,還要告訴人們,為什麽是這樣的。過去,我們讀到了太多對上述問題的解釋。


    至少在我看來,那些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解釋中,有許多是虛假的偽歷史。它


    們隻會使人越讀越糊塗,越讀越愚蠢,越讀越庸俗——如果你還能讀得下去的話。這是我


    寫作《帝國政界往事——公元 1127 年大宋實錄》的基本動機。


    而閱讀明史時的感覺,則特別不好。


    翻開書來,不管是官修正史,還是野史筆記,一個揮之不


    去的印象就是:在那兩百七十六年時間裏,中國人的生活特別七扭八歪,想要看到活得堂


    堂正正、神采飛揚的人物與故事,不是特別容易——


    比如為王朝打下了大半個江山、最後吃皇帝賞賜的蒸鵝死


    掉的徐達;


    比如劉伯溫,在我國民間名氣極大,簡直是個前知五百年


    後知五百年的神仙一流人物,卻隻能吃下毒藥、肚子裏長個大疙瘩、在輾轉反側中痛苦地


    死去;


    那個天下公認的讀書種子、滿腦袋忠孝仁義的方孝儒,愣


    是被皇帝滅了十族;


    在永樂皇帝朱棣的旨意下,不願意順從他的臣子們的妻子


    女兒,遭到了無休止的輪姦——隻有最壞、最下流的流氓和惡棍才能想出這樣的主意;


    比如於謙、袁崇煥慘烈的冤死;戚繼光、張居正極度扭曲


    的生前身後;還有在監獄浸透鮮血的稻草堆中輾轉掙紮的李贄……


    就連家喻戶曉的風流才子唐伯虎,國人似乎沒有人不知道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亞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亞平並收藏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