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精彩無彈窗免費!人常說七品芝麻官,不過在小老百姓眼裏可不這麽看。


    主管一縣幾萬人的官兒,出門都有招牌開路的,這還得了?


    李父一聽兒子這會兒已經可以和縣太爺平起平坐了,不由吃了一驚,差點一個腚蹲坐在那兒!


    “哈哈……你李門出了探花,了不得啊!”


    林知縣趕忙上前扶住李父。


    “本官早就說這個李衛國不得了,如今這不正言中了,哈哈……”


    縣裏出了探花,林知縣也是臉上頗有光彩。


    三年一屆的殿試,應試的可是全大明的學子!


    得了探花,可說你山東一個偌大的道都是頗為出彩的,更何況陽穀不過一個小破縣?


    進士及第,這是讀書人莫大的榮耀。


    林知縣也是喜笑顏開,一拍巴掌,一箱一箱的禮物這就往家裏抬。


    中個舉人已然是這陽穀縣的大事了,如今李衛國得了探花,那還得了?


    “本官請了戲班子,在咱縣裏大唱三天!”


    林知縣笑道,往年這是陽穀縣從未有過的榮耀,怎麽鋪張都不過分。


    李父和王氏這才慢慢反應過來,兒子科舉折了桂,得了好名次。


    “那,那俺兒子啥時候迴來?”


    高興勁兒上來了險些昏過去,王氏勉強迴過神來,頭一句這就問道。


    “這個嘛,倒不好說。”


    林知縣搖搖頭:“怕是得等過年旬休吧。”


    照例中了探花要入翰林深造,國事家事,國事自然排在家事前頭,不等過年的光景,怕是李衛國也難能迴家。


    王氏稍稍有些失落,不過兒子如今出息了,自然不能老呆家裏,強顏一笑。


    “你這婦人,兒子如今當了官兒,自然是要留在外頭的!”


    李父怒道。


    “是啊,狗剩如今中了探花,進了翰林,可說仕途一片光明,隻怕沒多少光景,本官見了狗剩都要行大禮嘍!”


    這話不虛。


    往來朝考通過的庶吉士在翰林院呆上三年之後會再考試,考試不過下放者地方上都會以翰林相待,恭敬的一塌糊塗,如今李衛國不講理的摘了探花,去了哪裏不是備受禮遇?


    一出考場這便得了七品官身,成了朝廷命官,林知縣也是羨慕的不得了呢。


    李家父母不懂官場,不過林知縣這話倒是驚煞了二人,連林知縣都要朝兒子行禮了?


    “種了一輩子的莊稼地的家門,終於這也揚眉吐氣了!”


    李父大喜,王氏一樣也高興,自己能為夫家添上這樣一個兒子,換誰能不高興?


    ……


    李衛國此時已經踏上了南下的馬車。


    懷揣吏部任命書的他此時正要去浙江,與那胡宗憲等人一道抗倭。


    或許在這裏,自己將看到許多以前隻有在書本上才能見到的大英雄。


    禦史一職說來是個以小見大的活計。


    雖說品級不高,但卻如同刺史,位卑權重。


    禦史是言官,明代的言官風聞奏事,主要任務就是給朝廷提意見。


    不管是民事還是官員抑或是皇家,這些人看不慣都可以提,可說是方方麵麵,麵麵俱到。


    明代在中央設都察院,都察院最高長官為左右都禦史,正二品,品階與六部尚書同,故這都察院也與六部平行,合稱七卿。


    都察院除了在中央有各級官吏以外,地方上也有安排。


    全國十三道每道都有若幹官員,稱為監察禦史,有先斬後奏之效。


    李衛國如今擔任的,就是這個以小見大的監察禦史!


    品級不高,七品,可是權力、作用卻不小。


    當然,這活計能不能幹好還要看你本人能耐,畢竟這禦史,從來也是個得罪人的活計。


    明代禦史整死的人不少,當然,橫死的禦史也不少,可說機遇與風險並存。


    李衛國如今坐在馬車上閉目,心中卻如海浪一般翻騰,並不平靜。


    當下滅倭一事已經刻不容緩,今年江南諸道就傳來倭寇一再肆虐的消息,估計嘉靖也都要聽煩氣了。


    自己去一趟浙江,總要幹出點動靜才好。


    馬車吱吱悠悠的前行,天兒晚了這就休息。


    因為是官車,路上可以借宿朝廷的驛站。


    明朝全國有一萬一千多個驛站,朝廷的政令經內閣票擬、聖上批紅、司禮監用印之後,這就分發六部,通行天下。


    而通行天下的手段,就是這一個又一個的驛站。


    各地的緊急軍情或者通政使司匯總上來的民報等也都是通過驛站向京師傳達,可說這一個個驛站就像是人身上一個個關節,作用不容小覷。


    如今是新官上任,馬車夫倒也不急,隻是慢悠悠的趕著,畢竟不是軍報,路上跑的慢些,人也舒服些。


    不過舒服是舒服了,車裏那位倒不幹了:“車夫,快些。”


    馬車夫原本以為這學子年輕,是急著想要去浙江施展一番事業,這也不敢怠慢,快馬加鞭。


    “及到兗州停一下,我要迴鄉。”


    李衛國靜靜的說道。


    這一出門又是幾個月。


    誰人不想繞母膝下?李衛國後世是個孤兒,更想,可是沒辦法,人總要有些抱負,為了抱負,也總要舍棄一些東西。


    爹娘,孩兒不孝,隻能看一眼就走。


    李衛國默默落淚。


    出了京師,越走李衛國心裏越是緊張,大概這就是近鄉情怯吧,及到兗州地麵的時候,李衛國甚至感覺自己的心髒撲通撲通跳個不停,緊張程度比之前見了嘉靖皇帝不知道要大上多少倍!


    有個可以替你遮風擋雨的東西,叫家。


    李衛國再也按捺不住,幹脆這就扯下馬車,坐上駿馬一路朝家中飛奔。


    這會兒沒什麽事兒比迴家更重要,沒什麽事兒比見爹娘更為重要了!


    多少個****夜夜,爹娘辛勤勞作,汗水涔涔而下而不自知;多少個****夜夜,母親為了給自己做件新衣服徹夜不眠;多少個****夜夜,父親為了給自己買條魚迴來死命的做活記以致累彎了腰杆子!


    如今爹娘再也不必受這份苦累了!


    狗剩如今出息了,有俸祿了,爹娘,狗剩要二位日後舒舒坦坦的過日子!


    家門,終於出現在了自己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巨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大利腫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大利腫馬並收藏寒門巨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