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精彩無彈窗免費!內閣評定的名次最終還是出來了。


    試卷名次評定完畢,這才可以拆開彌封,解開糊名,這是定製。


    拆解糊名之後官員這就唱名,比如一甲第一名陶大臨雲雲,此時成績已經評定完畢,這再根據考生的名字填寫登科錄和呈送給皇上的名單等,一通事務說來也是輕車熟路。


    唱名的時候徐階刻意側棱著耳朵聽了一下,方才擬定的三甲末尾名次的姓甚名誰?


    這人的卷子給了徐階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此他非常想知道這個考生的名字。


    嘉靖皇帝好方士、修仙,滿朝文武也是置聖人文章於不顧,專心去研究青詞,夏言、嚴嵩、徐階、袁煒等人都是依靠青詞這才飛黃騰達的,而這個李衛國一首青詞寫的更是信手拈來,頗為寫意,由此徐階尋摸著這樣的才子日後說不定會用得上,這就留意一下。


    按說這等學子是該重點培養的,而且殿試盞卷,說來也是天方奇譚,徐階隱隱感覺這其中一定是有何變故,可他仍舊選擇緘口不言,畢竟,當下的內閣,還是嚴嵩說了算。


    自己如今還得仰仗嚴嵩的鼻息生存,得罪了他,自然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已然在官場打磨了這麽久,好多次都是身臨險境,險些掉了烏紗、腦袋,如今的徐階已經不再是那個義氣方剛的年輕人,他要做的,隻是隱忍和待機而動。


    三甲第二百零三名,李衛國!


    官員唱著唱著這就唱到了最後,登科錄已然填寫完畢。


    徐階輕輕歎了口氣。


    內閣擬定的名次,最終敲定。


    一般來說隻要內閣擬定了科舉名次,這考生名次就不會再有太大變化了。


    雖說進士名次都是皇帝欽定,不過人皇帝日理萬機,自然沒時間一份卷子一份卷子的去細細查看,尤其本朝,皇帝有時候為了煉丹,連國事都懶得理會,還會去關注你一個考生的名次?


    由此隻要這擬定的名單遞上去,考生的名次就算定下了,一輩子的前途,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科舉的名次對考生來說極為重要,若是能考中一甲前三名,直接可以授予官職,狀元授六品,榜眼、探花大多是七品官兒,然後再到翰林院修習幾年,仕途上可說順風順水,升遷一般也都是較快的。


    不過二甲和三甲就不同了。


    這樣名次的考生一般都是下放地方為官,做個推官之類的芝麻官慢慢的等著磨勘、升遷,雖也算是吃皇糧的朝廷命官,不過基本上一輩子很難出頭,可能做到個七品芝麻官任上幾十年也就那樣了,很難有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


    要說完全沒有機會了倒也不是,過幾天朝廷還是組織二甲三甲的學子們進行一次朝考,許多殿試名次不好的考生也是因為朝考名次名列前茅得了庶吉士這才得以飛黃騰達。


    尤其明朝,入內閣的都必須是當年的庶吉士,那些在翰林院鍍了金的學子。


    不過這人看來定是在朝中得罪人了,估摸著就算朝考,唉……


    徐階忽然有些痛心。


    這人心思細膩,為人精明異常,朝中有些彎彎繞繞可以瞞得過別人,卻很難瞞得過此人,此人此時正在蟄伏期,處處隱忍,由此在觀察力上也更占上風,他幾乎可以斷定,李衛國定是得罪了嚴家人!


    一般考生盞卷也都是習慣性的末尾一個頓筆一點,為何這個考生盞卷是在字跡之上的?不認真看根本就無法察覺啊!試想殿試是考生一生中最大的事,誰人會沒事兒在字跡頂上點上一點?難不成還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盞卷不成?


    事情有些蹊蹺,不過徐階也是有口難言,自己如今還是泥菩薩過江呢,自然也顧不了這個李衛國,有機會稍加關照一下就是了,還能如何?


    “好了,登科錄已然填寫完畢了,該呈送聖上禦覽了!”


    嚴嵩笑著說道。


    瘦了吧唧的嚴嵩如今已經是耄耋之年,可這老頭兒精神很好,忙活了半天,總算完事了,這人縷著胡子一臉輕鬆的說道。


    方才瞅了一下,倒也沒見有何不對,可是不知為何,嚴嵩隱隱覺得今年的科考似乎有些不同,可再三查看也未見有什麽紕漏,嚴嵩倒也釋然了,該是自己有些疑神疑鬼了吧。


    算命的說自己這幾年家裏會遇見煞星,加之嚴嵩最近聖眷大不如前,所以這老頭兒也是非常謹慎,往往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查看一下並未有些不妥,嚴嵩這才稍稍心安。


    越是心術不正的人,心裏越是有鬼,這叫鬼也怕鬼。


    幾個閣老同時點頭,袁煒亦道:“那就有勞公公送去西苑了!”袁煒對著一個小黃門說道。


    皇上自然還是在西苑丹房的,自宮變以後,嘉靖皇帝變得尤為厭惡紫禁城,所以極少在紫禁城居住,一般都是在西苑。


    小黃門應了一聲,這就拿起登科錄,躬身出了這文淵閣。


    嘉靖三十五年的丙辰科的進士名單,最終敲定了,隻等禦覽之後,這再昭告天下!


    明代自朱元璋立國以來就給這個國家定下了許多圈圈繞繞,打仗的有軍戶,軍戶的兒子一般也都當兵;做農活兒的是農戶,農戶的兒子,一般也是種田……


    這個國家組織裏非常注重出身,一般來說看你戶籍就可以定下你這一輩子需要做什麽!


    朱元璋是個占有欲和控製欲都非常強的人,個人能力強,自然要求人也多,由此明代的社會,是一個家長製的社會。


    在這個社會裏,你隻要跟著統治者的路子走就可以,不需要你有什麽創造性。


    你幹什麽應該怎麽幹,什麽時候去幹,國家都給你定了一整套的圈圈繞繞,就差告訴你走路的時候應該邁哪隻腳了!


    用這樣的辦法大明把老百姓或是禁錮在土地上,或是禁錮在自己的職業圈子裏,想要打破這個階級藩籬,很難!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人老朱倒也沒那麽不通情達理,想要突破這個階級藩籬,向上攀登,那你就來科舉!


    隻有科舉,可以讓你做官,可以讓你不必禁錮在沒頭沒腦的田間勞作中;隻有科舉,你才可以光宗耀祖,得萬人敬仰!


    隻有科舉,你才可以鯉魚跳龍門。


    由此每屆的科舉都是大明的大事,更是學子們的頭等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巨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大利腫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大利腫馬並收藏寒門巨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