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談完印結費,一眾學子翌日這便來這府衙行簪花禮。【全文字閱讀】


    陽穀縣人丁較為稀少,算是中縣,今年中秀才者共三人,依照排名依次是趙有馮、李狗剩、林超。


    李狗剩也是頗替先生高興,想想先生院試參加了十幾次,今年這終於如願掄元,雖未能得個廩生秀才,不過好歹也算有了個秀才身份,倒是趙有馮今年這院試名次竟還排自己前了,不由有些吃驚。


    “狗剩兄,恭喜恭喜。”


    “同喜。”


    如今的趙有馮心花怒放,頗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思,話說自己頭次院試這便得了廩生秀才,是為其一,其二自己從未贏過這個李狗剩,這次院試排名終於在李狗剩前頭了!心中這也不由有些高興,當真蒼天有眼。


    此時縣太爺還未到,三人這就在這互為寒暄,不過李狗剩倒是當真替先生高興,想先生教書十年,今年這才終於得了一個秀才,真可說大明欠先生一個秀才欠了十年!


    “學生在此恭賀先生了。”李狗剩衷心道。


    “狗剩你小小年紀這就得了廩生,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先生院試十幾載,其實也就是一股子心氣兒,如今這才終於圓滿了,竟和自己學生一同得了秀才,說來好笑,傳出去別個都要笑話先生嘍!”


    林超有些自嘲道,不過說白了心裏更多的還是高興,那日報子臨門,婆娘簡直都要瘋了,堅持了十幾年如今終於如願,你讓誰能不高興?


    “先生說笑了。”


    李狗剩剛又要謙虛幾句,隻聽一聲差役高聲唱喏:“知縣大人到。”


    聲音一落,林再道這就走了進來。


    今日的林再道身著官服,樣子頗為嚴肅,今日可是秀才入學的簪花禮,乃是大事,自然縣太爺也不敢馬虎。


    “大人。”三人齊齊作揖,晉了秀才,眾人不再需要下跪,隻要彎腰作揖就好,根據明製,這秀才施禮,當官的也不許著便服,不許怠慢,否則傳出去都會成別人把柄,馬虎不得。


    “三位免禮。”


    林知縣笑著虛挽一下,眾人會意,這就迴身。


    一小吏跟在林知縣後,手裏端著木盤,這便要給三位生員行簪花禮。


    要說這簪花禮可是秀才入學最為光鮮的時刻了,此時三人都是身穿藍袍,頭戴儒巾,麵色肅穆。


    幾位小吏這就緊著忙活,給這大堂披紅結彩,打扮的喜氣洋洋,這是陽穀縣的老規矩了。


    打扮完畢,林知縣照例訓話:“你三人此去濟南,得了秀才功名……”


    入學嘛,不過是些勉勵學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話,李狗剩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甚介意,林知縣囉囉嗦嗦的說了一大堆,小吏再次上前,知縣大人這就抓起盤中鮮花,開始行禮。


    上官將小花插於這儒巾之上,則為簪花。


    趙有馮名次最好,首先受禮,待縣太爺簪花之後這便喜笑顏開:“多謝知縣大人。”


    “嗯,以後入了縣學,更要潛心苦讀,爭取在這科考之路上越走越遠,直至廟堂高中,一朝選在君王側!”


    “學生記住了,自是不敢怠慢。”


    “李狗剩,該你了!”行完簪花禮的趙有馮照例退到一邊,李狗剩上前。


    “你這小子,和本官可說早就熟絡了,此去濟南府可又做出何跳脫事情來?”


    “無甚,中規中矩,除了讀書這便就是考試,是為中庸,考官給麵子,這才得了孫山。”


    狗剩謙虛道。


    “哈哈,好,祝你日後也能蟾宮折桂。”林知縣笑道,隻是心裏卻是怵然一驚,前幾日身在濟南的學政大人差人將李狗剩的院試八股喊人抄了一份送給自己,好家夥,文章寫的那叫一個聰明!林知縣自度就是自己當初身在考場麵對一個圈圈的題目也寫不出如此的文章!


    況且全山東的學子都認為這人的文章比那老進士的更為高明些!策論那文章更是頗有當年科考狀元的風采!著實不易,中規中矩?哼,難說啊,就憑這幾篇文章怕是學政給你個院案首都不為過!如何又隻得了一個廩生孫山?


    你個李狗剩啊,不管走到哪裏都得雞飛狗跳!府試鬧得府城大亂,如今院試這又攪得學政和那提學禦史不得安寧,你小子,就不能消停點?


    “林先生可說十年磨一劍了!”


    林知縣說著這又給林超簪花……


    簪花禮之後是為簪花宴,伶人奏樂,杯轉輪迴,林知縣親自為幾位秀才敬酒,場麵一時熱絡非常。


    ……


    “大人,您說學政大人此舉到底是何意?”那個鼠須師爺這就疑惑道。


    主持院試的學政大人把本縣考生的卷子謄抄一份喊人送給知縣,這在以往可是少有之事,而且這文章都是精美異常,破題有力,下筆也是如有神助,可最終隻給個廩生孫山,到底何意?


    “本官也搞不懂,這個李狗剩到底幹了什麽?去一趟兗州府就弄得府城大亂,如今又去了一趟濟南府,學政大人這都坐不住了!這子,到底幹了啥?到底如何這才惹怒學政,如此精美的文章隻給個廩生末名?”


    學政大人如此懲罰狗剩,到底是何用意?


    “嗯,老夫如今也是越來越搞不懂狗剩了。”想不通幹脆也不去想,林知縣敲了敲腦袋,示意師爺退下,自己靜一會兒。


    ……


    話說身穿藍袍、頭戴簪花走在大街上當真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了,大街上的老百姓紛紛指指點點,嘖嘖稱道,縣城裏的百姓見多了這一幕,自然知道幾位都是新晉秀才,由此這也是打心眼裏尊重,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秀才那可是寶兒,陽穀偌大一縣,一年不過三五個秀才!


    “瞅瞅,這不就是李家那李狗剩?”


    “嘖嘖,想來這李狗剩在咱陽穀縣早就是名人了!如今這竟還得了秀才身份!不得了啊,少有的文曲星!”


    “是啊,看樣子還是廩生秀才,以後每月錢糧銀米這都吃不完,嘖嘖,了不得啊!這娃看樣子才不過十二三歲,日後相信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


    簪花禮之後迴李家溝拜祭,李家溝更是沸騰了,老裏長哭的稀裏嘩啦,村裏一眾老少爺們也是嘖嘖稱奇,隨著大人們一眾拜了村裏的土地廟和自家的老墳塋地,又是一頓大吃大喝,迴來的時候天色已然大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巨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大利腫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大利腫馬並收藏寒門巨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