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錦州到沈陽的距離有近五百裏地,大風雪天即便是騎兵也得走個四五天,但幾乎沒有軍隊能扛的下來,硬著頭皮死扛傷損必然慘重到了地頭也無所作為甚至是送人頭上門。
所以李過的這支鐵騎想要搞事情搞大事情就要先找個落腳點,補給點,畢竟這不是春夏秋時節,可以翻山鑽林子隻要有的吃就行,眼下這可是冰天雪地,除了有的吃還要有地方避風禦寒。
在出發之前他原計劃是一日夜急行至遼河入海口無人區潛伏修整,然後順河之上拿下盤山驛,以此為據點。
但困難遠出他想象,雖然他也曾在風雪天行軍但那是南方,而且南方山林,村鎮都比較密集,隨時隨地都能休整補給,可北方的嚴寒超出了他的想象,這裏也沒有山林和村鎮讓他休整,而且這裏是敵後,即便遇到村鎮他也不敢光明正大的休整。
隻有像刀子一樣的寒風不停地刮不停地刺,在這裏隊伍根本沒有可能連續急行一日夜到達預定地點休整。
所以隻有聽從許仲康的建議,在大淩河正東的海邊冒風雪歇那麽一口氣!
但這也更加堅定要找個落腳點想法。
三人不謀而同,盤山驛!
可如何拿下盤山驛?
驛城不是個小村子也不是小院子是一個軍堡!
若有攻城輜重兩千兵馬一場酣戰說不定能速戰速決拿下,問題是李過這兩千鐵騎都是單兵,所攜之物大多是幹糧和禦寒之物,根本就沒有攻城的家夥什。
怎麽打?
沒關係,李過和宋獻策抬頭望天的那一刻就露出了笑意,天公作美,那就演一出戲,能否拿下那就要看演技了。
低聲將計劃給許仲康說了,這貨捂嘴笑了好一會:“俺也是這麽想的,這年頭打仗不是偷就是搶,不是騙就是誆,眼下搶是搶不得,偷又無從下手那咱就誆他”。
“許將軍打算如何誆?”李過問他。
許仲康斜眼看宋獻策:“有宋大仙在這,俺可不敢胡言亂語”。
宋獻策苦笑擺擺手:“這裏地界你熟,也是你帶兵,如何騙下這驛城全指望你呢,小老兒隻會裝神弄鬼,這事做不得”。
許仲康雖不知宋獻策是謙虛還是揶揄他但也不矯情了:“在雪地上劃了一個圓,這驛城裏駐兵不會太多,三五百頂到天了,這風雪天他們也不會出來巡查,甚至城上當值的了望哨都懶得探頭朝外邊看一眼……”
“說重點”李過打斷他。
許仲康一怔,幹笑兩聲便道:“咱們就冒充韃子兵從城外經過,遣數十人去叫門便可,一旦裏頭開了門,立刻殺人奪門,大軍趁機衝進去……”
“為何隻遣數十人去叫門?”李過隨口問道,許仲康抬頭看了他一眼:“又考量俺呢,若數千兵馬齊至,裏頭人必有防備查驗嚴格不一定騙的開,但咱若大軍在城外行軍,十餘數十人去叫門,他們則會放下戒備”。
“所言極是”李過點點頭:“隻是不知裏頭是漢軍還是韃子兵,咱們又如何冒充才能不露出破綻?”
“這個極其簡單”許仲康嘿了一聲:“不管裏頭是漢軍還是韃子兵,咱們就冒充韃子的漢軍,話說迴來咱們這摸樣也冒充不了韃子啊,至於如何不露破綻,那就越兇越不容易被看破”。
李岩想了一下:“軍中可有會說韃子話的?”
“有不少,邊軍大多都會說些,連俺都能整幾句”許仲康明白李過的意思:“就這麽辦如何?”
“你讓大部隊在城外行軍,去往何處?”一旁的宋獻策突然問道?許仲康一怔:“自然往北行,裝作去沈陽嘛”。
宋獻策微微搖頭,伸出手指東西劃了一條線:“,往北會引入懷疑,往東,咱們往東行軍”。
嗯?許仲康一怔,皺起眉頭:“往東去哪兒,去遼陽?”
還是李過反應的快,立時睜大眼睛看了宋獻策一眼:“先生妙計啊”。
這時許仲康也反應過來了,嘴巴張的大大的:“厲害,厲害,此番他們必上當!”
阿巴依是駐防盤山驛的蒙古佐領,手底下有個兩百清軍加上驛城裏其他的驛卒,包衣等等有個三百餘,在盤山驛他說的算。
驛城的日常非常繁忙,各地往來的信使,探子,小股巡邏隊伍,過路兵馬,官員都會到這兒歇腳休整。
但除了一些大官需要阿巴依親自接待外,其他時間他都是窩在自己的院子裏深居簡出,畢竟這麽冷的天,滴水成冰誰特麽有病出來瞎溜達,窩在暖乎乎的屋裏喝茶哼曲多舒坦。
至於接待,巡邏等瑣事自由手下人去做,根本用不著他多操心,他操心的是如何多撈油水,如果去掠個新鮮的小娘子,如何攀高枝。
再者說了,這兒又不是前線兵堡,隻是後方的驛城中轉站,閑著也是閑著自然想的都是那些花花事。
特別是如今世道有些亂,兩個朝廷鬥個不停,從上到下那些心眼活的人都在打著小算盤為自己謀好處,他也不例外。
為什麽說兩個朝廷?
這其實是清廷治下的公開秘密,無論是老百姓還是軍中將領或普通小卒都會偷偷聊的話題,用他們的話來說,沈陽是北朝廷,錦州是南朝廷。
兩個朝廷之間的醃臢事那是三天三夜說不完,每每有往來的信使,探子經過總會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八卦,他的手下都會複述給他聽,什麽沈陽那邊站隊豪格的人怎麽怎麽的多,什麽濟爾哈朗被封為叔父攝政王,什麽多爾袞在錦州遇刺差點嗝屁,什麽朝鮮那邊反了,什麽豫親王在朝鮮被俘為人質……
每每聽得津津樂道。
但這些八卦也隻能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對他的仕途沒啥幫助也沒啥改變,驛城每天還在忙碌著,他每天也依舊清閑著。
當然了,他的清閑都是建立在手下人的忙碌上,每天按部就班的巡查,接待……這邊雖然是後方,但因為地處平原使的沈陽無所屏障,所以清廷對這塊區域還是比較上心,以周邊遼陽,廣寧等地的兵力不定時交叉巡邏,這些巡邏隊多在兩處驛城歇腳,增大了驛卒們的工作量。
隻不過這些日子也不是特別的忙,主要是接連下了幾場雪,往來的都是些沈陽和錦州的信使途徑於此歇腳,平日那些到處亂竄的探子和巡邏人馬少見人影,想當然是這大冷天的偷懶了,畢竟這裏是後方,天天就是那麽溜達也沒發現啥事,時間久了就麻痹了,有時候晃蕩一下打個卡就走了,有時甚至連打卡都懶得來了,到了風雪天索性就不出來。
驛城有南北兩個城門,上邊有了望哨,東西南北各一個,每個了望哨裏兩個兵,平日在城上晃蕩一下瞅幾眼,可是入冬之後就窩在了望哨裏閑扯淡,連露頭都不願露,畢竟是十幾米的城上風大啊,冷徹入骨誰受得了,更不用說下雪天了。
隻有憋不住屎尿的時候鑽出來忍著嚴寒解決一下趁機張望幾眼。
這不巧了,出來撒尿的哨兵就是抬頭那麽一看,飛雪漫天的西南方向有黑影緩緩而來,經驗告訴他這是有人馬過境,而且是大部隊!
他一臉困惑眯起眼睛仔細一瞧,蜿蜒黑龍少則上千,許久沒見過大規模的部隊過境了,心中疑惑這是從哪來的,錦州的?
錦州的兵馬去往沈陽?
不太可能吧,不是說錦州那位爺爺死死攥著兵權不讓一兵一卒北上麽!
哨兵招唿同伴出來觀望,來人嘀咕一翻一人下去通報。
阿巴依得到通報雖有些疑惑,怎麽會有兵馬北上?上一次見這麽大部隊時候還是豫親王率部東去朝鮮途徑此地。
但真沒遇到北上的大部隊,莫不是沈陽那邊出了什麽亂子?
畢竟大老爺們的事他也猜不到,也沒那個資格知道內情,隻想著一下來上千口子那不得把驛城給吃空了,是決然沒往是不是自己人那方麵去想,畢竟多爾袞坐鎮錦州,明軍怎麽可能從他眼皮底下繞到後邊,何況風雪天,就是繞過來又能幹啥!
剛交代手下人做好接待準備,他自個也穿戴整齊準備親自露個臉,畢竟能率千人的隊伍的武將身份比他高多了,他得去奉承一下。
可還沒等他出院子,上頭了望哨又來報了,那支上千兵馬掉頭東去了,但十餘騎奔這邊來了,行軍隊伍距離驛城數百米,因為下雪緣故看不清軍旗所以也不知道是哪個旗的兵。
往東去?阿巴依一怔,一臉疑惑,去遼陽的?錦州遣兵去遼陽作甚?臥槽,他們不會是去……走走,趕緊去城門,畢竟能派往那邊的人絕對是個大人物!
於此同時,在城門洞裏正在烤火的五六個清兵聽到外邊的吼聲以及擂門聲,他們還沒來及應聲,就聽到城頭那哨兵用滿語大唿:“你們從何而來,可有令牌?”
這是慣例,來往信差,探子,以及巡邏隊得報出身份或者出示令牌又或者能刷臉。
所以李過的這支鐵騎想要搞事情搞大事情就要先找個落腳點,補給點,畢竟這不是春夏秋時節,可以翻山鑽林子隻要有的吃就行,眼下這可是冰天雪地,除了有的吃還要有地方避風禦寒。
在出發之前他原計劃是一日夜急行至遼河入海口無人區潛伏修整,然後順河之上拿下盤山驛,以此為據點。
但困難遠出他想象,雖然他也曾在風雪天行軍但那是南方,而且南方山林,村鎮都比較密集,隨時隨地都能休整補給,可北方的嚴寒超出了他的想象,這裏也沒有山林和村鎮讓他休整,而且這裏是敵後,即便遇到村鎮他也不敢光明正大的休整。
隻有像刀子一樣的寒風不停地刮不停地刺,在這裏隊伍根本沒有可能連續急行一日夜到達預定地點休整。
所以隻有聽從許仲康的建議,在大淩河正東的海邊冒風雪歇那麽一口氣!
但這也更加堅定要找個落腳點想法。
三人不謀而同,盤山驛!
可如何拿下盤山驛?
驛城不是個小村子也不是小院子是一個軍堡!
若有攻城輜重兩千兵馬一場酣戰說不定能速戰速決拿下,問題是李過這兩千鐵騎都是單兵,所攜之物大多是幹糧和禦寒之物,根本就沒有攻城的家夥什。
怎麽打?
沒關係,李過和宋獻策抬頭望天的那一刻就露出了笑意,天公作美,那就演一出戲,能否拿下那就要看演技了。
低聲將計劃給許仲康說了,這貨捂嘴笑了好一會:“俺也是這麽想的,這年頭打仗不是偷就是搶,不是騙就是誆,眼下搶是搶不得,偷又無從下手那咱就誆他”。
“許將軍打算如何誆?”李過問他。
許仲康斜眼看宋獻策:“有宋大仙在這,俺可不敢胡言亂語”。
宋獻策苦笑擺擺手:“這裏地界你熟,也是你帶兵,如何騙下這驛城全指望你呢,小老兒隻會裝神弄鬼,這事做不得”。
許仲康雖不知宋獻策是謙虛還是揶揄他但也不矯情了:“在雪地上劃了一個圓,這驛城裏駐兵不會太多,三五百頂到天了,這風雪天他們也不會出來巡查,甚至城上當值的了望哨都懶得探頭朝外邊看一眼……”
“說重點”李過打斷他。
許仲康一怔,幹笑兩聲便道:“咱們就冒充韃子兵從城外經過,遣數十人去叫門便可,一旦裏頭開了門,立刻殺人奪門,大軍趁機衝進去……”
“為何隻遣數十人去叫門?”李過隨口問道,許仲康抬頭看了他一眼:“又考量俺呢,若數千兵馬齊至,裏頭人必有防備查驗嚴格不一定騙的開,但咱若大軍在城外行軍,十餘數十人去叫門,他們則會放下戒備”。
“所言極是”李過點點頭:“隻是不知裏頭是漢軍還是韃子兵,咱們又如何冒充才能不露出破綻?”
“這個極其簡單”許仲康嘿了一聲:“不管裏頭是漢軍還是韃子兵,咱們就冒充韃子的漢軍,話說迴來咱們這摸樣也冒充不了韃子啊,至於如何不露破綻,那就越兇越不容易被看破”。
李岩想了一下:“軍中可有會說韃子話的?”
“有不少,邊軍大多都會說些,連俺都能整幾句”許仲康明白李過的意思:“就這麽辦如何?”
“你讓大部隊在城外行軍,去往何處?”一旁的宋獻策突然問道?許仲康一怔:“自然往北行,裝作去沈陽嘛”。
宋獻策微微搖頭,伸出手指東西劃了一條線:“,往北會引入懷疑,往東,咱們往東行軍”。
嗯?許仲康一怔,皺起眉頭:“往東去哪兒,去遼陽?”
還是李過反應的快,立時睜大眼睛看了宋獻策一眼:“先生妙計啊”。
這時許仲康也反應過來了,嘴巴張的大大的:“厲害,厲害,此番他們必上當!”
阿巴依是駐防盤山驛的蒙古佐領,手底下有個兩百清軍加上驛城裏其他的驛卒,包衣等等有個三百餘,在盤山驛他說的算。
驛城的日常非常繁忙,各地往來的信使,探子,小股巡邏隊伍,過路兵馬,官員都會到這兒歇腳休整。
但除了一些大官需要阿巴依親自接待外,其他時間他都是窩在自己的院子裏深居簡出,畢竟這麽冷的天,滴水成冰誰特麽有病出來瞎溜達,窩在暖乎乎的屋裏喝茶哼曲多舒坦。
至於接待,巡邏等瑣事自由手下人去做,根本用不著他多操心,他操心的是如何多撈油水,如果去掠個新鮮的小娘子,如何攀高枝。
再者說了,這兒又不是前線兵堡,隻是後方的驛城中轉站,閑著也是閑著自然想的都是那些花花事。
特別是如今世道有些亂,兩個朝廷鬥個不停,從上到下那些心眼活的人都在打著小算盤為自己謀好處,他也不例外。
為什麽說兩個朝廷?
這其實是清廷治下的公開秘密,無論是老百姓還是軍中將領或普通小卒都會偷偷聊的話題,用他們的話來說,沈陽是北朝廷,錦州是南朝廷。
兩個朝廷之間的醃臢事那是三天三夜說不完,每每有往來的信使,探子經過總會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八卦,他的手下都會複述給他聽,什麽沈陽那邊站隊豪格的人怎麽怎麽的多,什麽濟爾哈朗被封為叔父攝政王,什麽多爾袞在錦州遇刺差點嗝屁,什麽朝鮮那邊反了,什麽豫親王在朝鮮被俘為人質……
每每聽得津津樂道。
但這些八卦也隻能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對他的仕途沒啥幫助也沒啥改變,驛城每天還在忙碌著,他每天也依舊清閑著。
當然了,他的清閑都是建立在手下人的忙碌上,每天按部就班的巡查,接待……這邊雖然是後方,但因為地處平原使的沈陽無所屏障,所以清廷對這塊區域還是比較上心,以周邊遼陽,廣寧等地的兵力不定時交叉巡邏,這些巡邏隊多在兩處驛城歇腳,增大了驛卒們的工作量。
隻不過這些日子也不是特別的忙,主要是接連下了幾場雪,往來的都是些沈陽和錦州的信使途徑於此歇腳,平日那些到處亂竄的探子和巡邏人馬少見人影,想當然是這大冷天的偷懶了,畢竟這裏是後方,天天就是那麽溜達也沒發現啥事,時間久了就麻痹了,有時候晃蕩一下打個卡就走了,有時甚至連打卡都懶得來了,到了風雪天索性就不出來。
驛城有南北兩個城門,上邊有了望哨,東西南北各一個,每個了望哨裏兩個兵,平日在城上晃蕩一下瞅幾眼,可是入冬之後就窩在了望哨裏閑扯淡,連露頭都不願露,畢竟是十幾米的城上風大啊,冷徹入骨誰受得了,更不用說下雪天了。
隻有憋不住屎尿的時候鑽出來忍著嚴寒解決一下趁機張望幾眼。
這不巧了,出來撒尿的哨兵就是抬頭那麽一看,飛雪漫天的西南方向有黑影緩緩而來,經驗告訴他這是有人馬過境,而且是大部隊!
他一臉困惑眯起眼睛仔細一瞧,蜿蜒黑龍少則上千,許久沒見過大規模的部隊過境了,心中疑惑這是從哪來的,錦州的?
錦州的兵馬去往沈陽?
不太可能吧,不是說錦州那位爺爺死死攥著兵權不讓一兵一卒北上麽!
哨兵招唿同伴出來觀望,來人嘀咕一翻一人下去通報。
阿巴依得到通報雖有些疑惑,怎麽會有兵馬北上?上一次見這麽大部隊時候還是豫親王率部東去朝鮮途徑此地。
但真沒遇到北上的大部隊,莫不是沈陽那邊出了什麽亂子?
畢竟大老爺們的事他也猜不到,也沒那個資格知道內情,隻想著一下來上千口子那不得把驛城給吃空了,是決然沒往是不是自己人那方麵去想,畢竟多爾袞坐鎮錦州,明軍怎麽可能從他眼皮底下繞到後邊,何況風雪天,就是繞過來又能幹啥!
剛交代手下人做好接待準備,他自個也穿戴整齊準備親自露個臉,畢竟能率千人的隊伍的武將身份比他高多了,他得去奉承一下。
可還沒等他出院子,上頭了望哨又來報了,那支上千兵馬掉頭東去了,但十餘騎奔這邊來了,行軍隊伍距離驛城數百米,因為下雪緣故看不清軍旗所以也不知道是哪個旗的兵。
往東去?阿巴依一怔,一臉疑惑,去遼陽的?錦州遣兵去遼陽作甚?臥槽,他們不會是去……走走,趕緊去城門,畢竟能派往那邊的人絕對是個大人物!
於此同時,在城門洞裏正在烤火的五六個清兵聽到外邊的吼聲以及擂門聲,他們還沒來及應聲,就聽到城頭那哨兵用滿語大唿:“你們從何而來,可有令牌?”
這是慣例,來往信差,探子,以及巡邏隊得報出身份或者出示令牌又或者能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