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很快吃完了,章興華也迴幹校去了,由於岑華年隻買到明天迴縣城的車票,父子今晚還要在這過一晚。
從餐廳迴到房間,父子兩人在床上坐下來。岑新銳從背來的挎包中拿出了帶給父親的物件:幾份新近發行的《光明日報》,一雙輕便布鞋,一小袋牛皮糖。
看著這些物件,岑華年感到很溫暖。它們雖然不起眼,但都是他需要和喜歡的。他想,都說知子莫若父,其實,對父親最了解的又有誰能超過兒子呢?似新銳,雖然平時和自己交談遠少於和他媽,但與自己的心還是相通的。
思慮到這裏,他突然想起,自己昨天亦給兒子買了樣東西,於是在枕邊的提包裏掏起來。
“爸爸,您找什麽?”岑新銳有點好奇了。
“這個,給你。”岑華年掏了一會,掏出一副嶄新的剃須刀,以及一盒刀片,“我想著你的胡子應該有好多了。”
岑新銳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剃須刀和刀片。看著父親注望著自己已冒出細樁樁的下巴和臉頰,他心中暖暖的。他想,這份禮物雖然不值多少錢,但分量卻很重。因為在父親的心中,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青澀少年,更不是嬉戲打鬧的幼稚孩童了。
“出去走走?”看著兒子收好剃須刀,岑華年征求他的意見。
“好的。”岑新銳爽快地答應著。這次見麵之前,他雖然也和父親一道走過路,但由於低父親一頭,隻能是跟著走。故此,一想到此刻居然能跟父親並肩同行,他就生出了一陣小小的興奮。
父子兩人走出招待所,走上了穿鎮而過的公路。路上沒有車輛,隻有三三兩兩的行人。由於路旁的樟樹枝葉茂密,陽光透過它們,斜斜地投射在父子兩人的臉上,映現出道道光斑。
兩人靜靜地走了一氣。就在他們走出老遠,沿原路返迴的時候,岑新銳突然開口了:
“爸,有件事,以前沒有機會對您說,可我一直擱在心裏。”
“什麽事?”
“前年我不是給您寫了封信?後來聽媽媽說,就因為這封信,羊瓊華她們又找了您的麻煩!”
“哦,是有這麽迴事。”岑華年想了一會,想起來了。他記得就因為新銳在信上寫了要自己“在修正錯誤的時候亦要堅持真理”,結果信被羊瓊華和邱秉鈞搜去看了後,楞說這是與文化革命對著幹、頑抗到底的罪證,整整糾纏了他半個月。
“不過,這與你沒有關係。”他安慰著兒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任是一個字都不寫,他們還是會要找你的麻煩的。”停了停,又說道:“以前讀書,知道有‘莫須有''這迴事,可現在才真正體會到,那些被誣陷的人是何等的痛苦,他們怎麽也咽不下那口冤氣啊!”
聽著父親這番話,岑新銳心中再一次翻騰起來。這不斷是為那些被誣陷的人,更為自己。他想,哪怕自己至今仍厄居鄉下,但還是幸福的,這不僅是因為自己沒有受到父親所受到的冤屈,還因為即便自己會受到這種冤屈,亦有一個地方可以傾訴、以尋求解脫,而這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正是有他們,無論什麽時候,自己都能得到關愛和庇護,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
隻是他不知道,在輕描淡寫的背後,父親其實隱瞞了很多,包括被邱秉鈞、羊瓊華等及五七幹校工作人員的捆綁吊打,理由是他的日記中有很多“對現實極其不滿”、“發泄仇恨”的話語。至於眼下的被解放,雖是幸事,但遠非局外人想的那樣好。據消息靈通人士講,大凡進過五七幹校的人,都將被列為編外人員。也就是說,他岑華年以後雖然書還有得教,但日子不會很好過,不定哪天就會以這樣那樣的原因被除名。
“新銳,同你一樣,有句話我也一直想對你說但沒有說。”看著凝望著遠處小鎮的兒子,岑華年說道。
“您說,我聽著。”岑新銳迴過臉來,恭敬地說道。
“其實,要說對不起,是爸爸對不起你。”岑華年聲音低沉地說道,“不是因為爸爸的問題,你早就返城了。即便沒得大學上,工人總是有當的。”
“爸,這怎能怪您呢?”聽岑華年這樣說,岑新銳不能同意了。他覺得父親太善良也太可憐了,遭了那麽多的罪,可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想到這裏,他心裏一陣陣發酸,眼淚都要出來了,“沒有這場運動,什麽事都沒有。您不會挨整,我也不會仍在鄉下。”停了停,又說道:“退一萬步講,您就是有什麽問題,也永遠是我爸,和媽一樣,是我最該感恩的人。您和媽媽給了我生命。沒有你們,就沒有我。我這一輩子怎麽做,都報答不了你們的恩情。無論什麽時候,我都認您、孝敬您。我不會因為招不了工上不了學就埋怨您。真要那樣,我還是個人嗎?”
聽著岑新銳這番話,岑華年委實不能平靜了。兒子聽到他的話後有什麽反應雖在他的意料之中,但真正說出來後還是使他震撼,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和幸福。隻是他畢竟已過知天命之年,故此內心雖在起伏,但表麵上還是沒有表現出來。他隻是扭過頭來深情地看著岑新銳,直到小夥子也平靜了些,方說道:“新銳,你能這樣想,爸很欣慰,但爸還是要感謝你。”
聽岑華年這樣說,岑新銳又有點激動了,好一會才平複了些許。
“我們迴招待所吧。”岑華年說道。
岑新銳沒有出聲,跟著父親邁開了步子。就在無意間看到路邊田野裏的排灌渠道時,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其實,在農村也不是不能幹事,隻是受身份限製,效果不盡人意。”
聽他這樣說,岑華年迴過頭來望著他。
岑新銳知道父親的意思是此話怎講。便告訴說,自己所在生產大隊的田地用水,全靠泵站從外河取水,可由於泵站的地勢很低,故此到用水季節,往往抽水機抽了大半天,水仍到不了邊遠的生產隊,弄得這些隊裏的社員意見很大。
“怎麽會這樣?”岑華年很難理解了。
“泵站選址是當時的大隊書記一手包辦的,而他選的就是自家所在的生產隊。”
“太過分了。”任是輕易不臧否人物,岑華年也忍不住了。
“後來換了大隊書記,是我們生產隊的,他想改變這種狀況,又考慮到另行開建成本太大,難以決斷。一次和我聊起此事,我便給他出了個主意:泵站不要遷址,隻要將灌溉大渠渠頭及以下一段距離的渠底墊高若幹就行。後來去區上請了修防會的工程人員測量,果然行。”
“是嗎?”聽兒子這樣說,岑華年很是愉快了。這不僅是為著他能活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而且有一顆服務社會的心。
看到父親聽自己說道後溢現出的笑容,岑新銳也很開心。
迴到招待所,又扯過一陣閑話,父子兩人去餐廳用了晚餐。等到洗完腳,看了一會報紙,已到了就寢的時候。
“隻一張床,你就將就一晚,我們各自一頭擠擠。”看著岑新銳高大的身形,岑華年覺得有點委屈兒子。
“沒什麽,我們前些年上大堤擔土的時候,大家夥兒都是這樣睡的,而且還是打地鋪。”岑新銳笑著說。他覺得自己這麽大的人了,能夠和父親抵足而眠,怎麽說也是一種福氣。
“我問你個事。”看著岑新銳坐在床上脫開了衣褲,岑華年說道。
“您說吧。”岑新銳停止了手中的動作。
“你今年滿二十四進二十五了,考慮過個人問題沒有。”
“沒有。”岑新銳迴答得很幹脆。
“為什麽?”
“沒有條件。”
“沒有女孩子向你示好?”
“不是。”
“那為什麽?”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岑新銳開了個玩笑。但看著父親認真地看著自己,便斂顏說道:“我正式工作都沒有,怎麽談愛成家?”看見父親聞言後臉色漸漸沉重起來,便又安慰道:“爸,您別擔心,老婆我怎麽都會有一個的,因為我就不相信自己這輩子沒有一個正式的工作,會永遠呆在農村裏。像您吧,原先不是被羊瓊華那夥人詛咒這輩子完了嗎,可現在怎樣,不還是被解放了嗎?”
也是,聽兒子這樣說,岑華年覺得有道理,心裏漸漸輕鬆了若許。
“睡吧,明天的車子開得早。”他脫開了衣褲。
“好的。”岑新銳畢竟是年輕人,動作麻利,三兩下便卸完裝,鑽進了被窩。
隨著岑華年拉滅電燈開關。房間霎時被籠罩在了黑暗之中。
目睹眼前的情景,突然,一個消失已久的圖象出現在了岑新銳的腦中:自己好像在哪裏經曆過這樣的場景——哦,對了,是在上官伯伯家中,那一次是媽媽帶著自己去上中學,也是這樣,自己睡在媽媽的腳頭,聽著她“啪”地一聲拉熄電燈。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自己距上一中就十多年了,從一個初中生變成了一個民辦中學教師,能夠自食其力,再不要父母親供養,隻是,這能算自己獨立了嗎?聽著父親輕微的鼻息聲,岑新銳在心中暗暗地問著自己。
剛才父親的問話,可能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關心,殊不知已深深地觸動了他。俗話說,哪個女兒不懷春,哪個男兒不鍾情,說他對異性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麵對那些對他有意的女孩子,有時候還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
像巴陵湖中學的那個鄒瑩,最近一段時間常常往他宿舍跑,一來就坐上半天,顯得和他很親密一樣,弄得不少教師打趣他。可她真的是他心目中的另一半嗎?記得她剛來的時候,學校裏就有風言風語傳開來,道是她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時候和學生輔導員及另一個高幹家庭出身的同學搞三角戀,弄得滿城風雨,畢業時被發配到巴陵湖這個鳥兒飛過都不歇腳的地方。有的說得更邪乎,道是她未婚先孕,刮毛毛時大出血。剛來這裏的時候臉慘白慘白的,一看就是傷了身子,沒有複原。
屋外遠處,傳來了幾聲狗吠。
猛聞叫聲,岑新銳的思緒被打斷了。當迴到現實世界中的時候,他突然覺得自己很好笑了:怎麽想到鄒瑩了,她與自己有什麽關係?不管她以前的經曆如何,她都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
盡管她長得很漂亮,但漂亮並不是自己選擇愛人的主要標準。由此,他想到了何芳菲老師。經過與何老師這麽一段時間的交往,尤其是感受到她對自己的關心,他覺得,老太太知人論世的眼光是獨到的。盡管她沒有說過鄒瑩什麽,但卻有意無意地提醒他,和身邊的異性打交道時要留神,不要輕易接過她們拋過來的情絲,尤其是在並沒有了解清楚她們的時候。
不想了,睡覺吧,聽著父親發出的輕微的鼾聲,岑新銳對自己說到,於是將腦袋調整了一個方向。也不知是初到一個新地方,還是幾年後終於能和父親相處一室而感到高興,他好長一段時間都睡不著,直到夜半方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從餐廳迴到房間,父子兩人在床上坐下來。岑新銳從背來的挎包中拿出了帶給父親的物件:幾份新近發行的《光明日報》,一雙輕便布鞋,一小袋牛皮糖。
看著這些物件,岑華年感到很溫暖。它們雖然不起眼,但都是他需要和喜歡的。他想,都說知子莫若父,其實,對父親最了解的又有誰能超過兒子呢?似新銳,雖然平時和自己交談遠少於和他媽,但與自己的心還是相通的。
思慮到這裏,他突然想起,自己昨天亦給兒子買了樣東西,於是在枕邊的提包裏掏起來。
“爸爸,您找什麽?”岑新銳有點好奇了。
“這個,給你。”岑華年掏了一會,掏出一副嶄新的剃須刀,以及一盒刀片,“我想著你的胡子應該有好多了。”
岑新銳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剃須刀和刀片。看著父親注望著自己已冒出細樁樁的下巴和臉頰,他心中暖暖的。他想,這份禮物雖然不值多少錢,但分量卻很重。因為在父親的心中,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青澀少年,更不是嬉戲打鬧的幼稚孩童了。
“出去走走?”看著兒子收好剃須刀,岑華年征求他的意見。
“好的。”岑新銳爽快地答應著。這次見麵之前,他雖然也和父親一道走過路,但由於低父親一頭,隻能是跟著走。故此,一想到此刻居然能跟父親並肩同行,他就生出了一陣小小的興奮。
父子兩人走出招待所,走上了穿鎮而過的公路。路上沒有車輛,隻有三三兩兩的行人。由於路旁的樟樹枝葉茂密,陽光透過它們,斜斜地投射在父子兩人的臉上,映現出道道光斑。
兩人靜靜地走了一氣。就在他們走出老遠,沿原路返迴的時候,岑新銳突然開口了:
“爸,有件事,以前沒有機會對您說,可我一直擱在心裏。”
“什麽事?”
“前年我不是給您寫了封信?後來聽媽媽說,就因為這封信,羊瓊華她們又找了您的麻煩!”
“哦,是有這麽迴事。”岑華年想了一會,想起來了。他記得就因為新銳在信上寫了要自己“在修正錯誤的時候亦要堅持真理”,結果信被羊瓊華和邱秉鈞搜去看了後,楞說這是與文化革命對著幹、頑抗到底的罪證,整整糾纏了他半個月。
“不過,這與你沒有關係。”他安慰著兒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任是一個字都不寫,他們還是會要找你的麻煩的。”停了停,又說道:“以前讀書,知道有‘莫須有''這迴事,可現在才真正體會到,那些被誣陷的人是何等的痛苦,他們怎麽也咽不下那口冤氣啊!”
聽著父親這番話,岑新銳心中再一次翻騰起來。這不斷是為那些被誣陷的人,更為自己。他想,哪怕自己至今仍厄居鄉下,但還是幸福的,這不僅是因為自己沒有受到父親所受到的冤屈,還因為即便自己會受到這種冤屈,亦有一個地方可以傾訴、以尋求解脫,而這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正是有他們,無論什麽時候,自己都能得到關愛和庇護,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
隻是他不知道,在輕描淡寫的背後,父親其實隱瞞了很多,包括被邱秉鈞、羊瓊華等及五七幹校工作人員的捆綁吊打,理由是他的日記中有很多“對現實極其不滿”、“發泄仇恨”的話語。至於眼下的被解放,雖是幸事,但遠非局外人想的那樣好。據消息靈通人士講,大凡進過五七幹校的人,都將被列為編外人員。也就是說,他岑華年以後雖然書還有得教,但日子不會很好過,不定哪天就會以這樣那樣的原因被除名。
“新銳,同你一樣,有句話我也一直想對你說但沒有說。”看著凝望著遠處小鎮的兒子,岑華年說道。
“您說,我聽著。”岑新銳迴過臉來,恭敬地說道。
“其實,要說對不起,是爸爸對不起你。”岑華年聲音低沉地說道,“不是因為爸爸的問題,你早就返城了。即便沒得大學上,工人總是有當的。”
“爸,這怎能怪您呢?”聽岑華年這樣說,岑新銳不能同意了。他覺得父親太善良也太可憐了,遭了那麽多的罪,可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想到這裏,他心裏一陣陣發酸,眼淚都要出來了,“沒有這場運動,什麽事都沒有。您不會挨整,我也不會仍在鄉下。”停了停,又說道:“退一萬步講,您就是有什麽問題,也永遠是我爸,和媽一樣,是我最該感恩的人。您和媽媽給了我生命。沒有你們,就沒有我。我這一輩子怎麽做,都報答不了你們的恩情。無論什麽時候,我都認您、孝敬您。我不會因為招不了工上不了學就埋怨您。真要那樣,我還是個人嗎?”
聽著岑新銳這番話,岑華年委實不能平靜了。兒子聽到他的話後有什麽反應雖在他的意料之中,但真正說出來後還是使他震撼,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和幸福。隻是他畢竟已過知天命之年,故此內心雖在起伏,但表麵上還是沒有表現出來。他隻是扭過頭來深情地看著岑新銳,直到小夥子也平靜了些,方說道:“新銳,你能這樣想,爸很欣慰,但爸還是要感謝你。”
聽岑華年這樣說,岑新銳又有點激動了,好一會才平複了些許。
“我們迴招待所吧。”岑華年說道。
岑新銳沒有出聲,跟著父親邁開了步子。就在無意間看到路邊田野裏的排灌渠道時,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其實,在農村也不是不能幹事,隻是受身份限製,效果不盡人意。”
聽他這樣說,岑華年迴過頭來望著他。
岑新銳知道父親的意思是此話怎講。便告訴說,自己所在生產大隊的田地用水,全靠泵站從外河取水,可由於泵站的地勢很低,故此到用水季節,往往抽水機抽了大半天,水仍到不了邊遠的生產隊,弄得這些隊裏的社員意見很大。
“怎麽會這樣?”岑華年很難理解了。
“泵站選址是當時的大隊書記一手包辦的,而他選的就是自家所在的生產隊。”
“太過分了。”任是輕易不臧否人物,岑華年也忍不住了。
“後來換了大隊書記,是我們生產隊的,他想改變這種狀況,又考慮到另行開建成本太大,難以決斷。一次和我聊起此事,我便給他出了個主意:泵站不要遷址,隻要將灌溉大渠渠頭及以下一段距離的渠底墊高若幹就行。後來去區上請了修防會的工程人員測量,果然行。”
“是嗎?”聽兒子這樣說,岑華年很是愉快了。這不僅是為著他能活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而且有一顆服務社會的心。
看到父親聽自己說道後溢現出的笑容,岑新銳也很開心。
迴到招待所,又扯過一陣閑話,父子兩人去餐廳用了晚餐。等到洗完腳,看了一會報紙,已到了就寢的時候。
“隻一張床,你就將就一晚,我們各自一頭擠擠。”看著岑新銳高大的身形,岑華年覺得有點委屈兒子。
“沒什麽,我們前些年上大堤擔土的時候,大家夥兒都是這樣睡的,而且還是打地鋪。”岑新銳笑著說。他覺得自己這麽大的人了,能夠和父親抵足而眠,怎麽說也是一種福氣。
“我問你個事。”看著岑新銳坐在床上脫開了衣褲,岑華年說道。
“您說吧。”岑新銳停止了手中的動作。
“你今年滿二十四進二十五了,考慮過個人問題沒有。”
“沒有。”岑新銳迴答得很幹脆。
“為什麽?”
“沒有條件。”
“沒有女孩子向你示好?”
“不是。”
“那為什麽?”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岑新銳開了個玩笑。但看著父親認真地看著自己,便斂顏說道:“我正式工作都沒有,怎麽談愛成家?”看見父親聞言後臉色漸漸沉重起來,便又安慰道:“爸,您別擔心,老婆我怎麽都會有一個的,因為我就不相信自己這輩子沒有一個正式的工作,會永遠呆在農村裏。像您吧,原先不是被羊瓊華那夥人詛咒這輩子完了嗎,可現在怎樣,不還是被解放了嗎?”
也是,聽兒子這樣說,岑華年覺得有道理,心裏漸漸輕鬆了若許。
“睡吧,明天的車子開得早。”他脫開了衣褲。
“好的。”岑新銳畢竟是年輕人,動作麻利,三兩下便卸完裝,鑽進了被窩。
隨著岑華年拉滅電燈開關。房間霎時被籠罩在了黑暗之中。
目睹眼前的情景,突然,一個消失已久的圖象出現在了岑新銳的腦中:自己好像在哪裏經曆過這樣的場景——哦,對了,是在上官伯伯家中,那一次是媽媽帶著自己去上中學,也是這樣,自己睡在媽媽的腳頭,聽著她“啪”地一聲拉熄電燈。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自己距上一中就十多年了,從一個初中生變成了一個民辦中學教師,能夠自食其力,再不要父母親供養,隻是,這能算自己獨立了嗎?聽著父親輕微的鼻息聲,岑新銳在心中暗暗地問著自己。
剛才父親的問話,可能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關心,殊不知已深深地觸動了他。俗話說,哪個女兒不懷春,哪個男兒不鍾情,說他對異性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麵對那些對他有意的女孩子,有時候還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
像巴陵湖中學的那個鄒瑩,最近一段時間常常往他宿舍跑,一來就坐上半天,顯得和他很親密一樣,弄得不少教師打趣他。可她真的是他心目中的另一半嗎?記得她剛來的時候,學校裏就有風言風語傳開來,道是她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時候和學生輔導員及另一個高幹家庭出身的同學搞三角戀,弄得滿城風雨,畢業時被發配到巴陵湖這個鳥兒飛過都不歇腳的地方。有的說得更邪乎,道是她未婚先孕,刮毛毛時大出血。剛來這裏的時候臉慘白慘白的,一看就是傷了身子,沒有複原。
屋外遠處,傳來了幾聲狗吠。
猛聞叫聲,岑新銳的思緒被打斷了。當迴到現實世界中的時候,他突然覺得自己很好笑了:怎麽想到鄒瑩了,她與自己有什麽關係?不管她以前的經曆如何,她都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
盡管她長得很漂亮,但漂亮並不是自己選擇愛人的主要標準。由此,他想到了何芳菲老師。經過與何老師這麽一段時間的交往,尤其是感受到她對自己的關心,他覺得,老太太知人論世的眼光是獨到的。盡管她沒有說過鄒瑩什麽,但卻有意無意地提醒他,和身邊的異性打交道時要留神,不要輕易接過她們拋過來的情絲,尤其是在並沒有了解清楚她們的時候。
不想了,睡覺吧,聽著父親發出的輕微的鼾聲,岑新銳對自己說到,於是將腦袋調整了一個方向。也不知是初到一個新地方,還是幾年後終於能和父親相處一室而感到高興,他好長一段時間都睡不著,直到夜半方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