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岑新銳怎麽也想不到,同為衙後街人,他在為自己的前途深深擔憂,可有的卻能憑借權勢巧取豪奪。
這不,一番上下其手,洪達軒就為自己的兒子洪小勇鎖定了武漢工學院建築學專業,真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不過,他和老婆羊瓊華也有憂慮,那就是由於上學名額是走後門的結果,一直擔心會走漏消息,致好事多磨,甚至最終砸鍋。
要說,這一家子的擔心還真不是多餘。盡管羊瓊華一直擔心兒子上大學的事情會遭遇不測,不斷敦促洪達軒招唿夏立中盡量封鎖消息,不要讓稍多一點的人知道,但天下從來沒有不漏風的牆,故此最終還是走漏了消息,以至很多人都知道了。這當中,既有身為國家幹部的桂青林、馮舒華夫婦,也有在鄉下苦熬的岑新銳。
“青林,你告訴我,”無意中從朋友那裏得知這個消息後,馮舒華委實不舒服了,這天晚上,臨入睡前,她問丈夫:“那個羊瓊華的兒子是不是要上大學了?”
“好像是吧。”突被妻子問到這個問題,桂青林正脫著衣服的手停了一下。他雖然不在縣宣傳教育戰線工作,但消息還是靈通的。
“她不是說知識越多越反動嗎,怎麽要將自己的兒子弄進大學?”從丈夫那裏得到肯定的答複,馮舒華更是不快了。她坐在床沿上,將腳上的鞋子甩出去,大聲說道:“她兒子該下鄉不下鄉,在水利局也沒混上兩年,憑什麽?這種人就是打旗號打得響,幹著謀私利的勾當!”
看著妻子不滿的神情,桂青林隻能報以沉默。說實話,他對洪達軒營私牟利的行為也看不慣,但對方是縣革委辦事組組長,又深得縣革委穆主任的信任,他一個縣人民銀行負責人有什麽辦法?就算不久將要出任縣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兼縣革委會副主任,但要把對方怎麽樣,也是很難的,更何況依官場的規矩,一天不上任,就一天管不了事。
“我說的沒錯吧。”見丈夫無語,馮舒華更是對羊瓊華、姚顯賢之流大加撻伐開了:“這夥人,除了想著法子整人、為自己撈好處,還有什麽?偏他們還上了位,反倒是岑校長這些真正聽黨的話、老老實實幹事的,經常被顛來簸去,到現在還被關在五七幹校裏。這成個什麽道理?”
“你這話隻能在家裏講,在外麵還是注意點。”桂青林上得床來,一邊拉過被子蓋上,一邊提醒她。
“我說的不是事實嗎?”馮舒華邊說邊將他擠進床內。
桂青林看了她一眼,無言以對。他不能不承認她說的有道理。入住衙後街以來,根據自己的觀察,他發現,鄭文淑一家確乎善良樸實,由此可以推及那位沒見麵的岑華年亦是好人。俗話說得好:一床被子,蓋不出兩樣夫妻。
“要我說,真正應被推薦上大學,是岑新銳這樣的青年。”見丈夫默認自己所說的,馮舒華更是來勁了,“不僅有水平,而且表現好。”
桂青林望著他,嘴巴動了動,但最終還是將一句很想說的話咽進了肚裏。他了解到的情況是,其實岑新銳是被巴陵湖公社——確切地說,是被周海淵——推薦了的,因為他下鄉後表現確實不錯,接連出席了縣、地區和省裏的知青“積代會”,但公社報到縣教育局的初擬名單中卻沒有他。估計有人在這裏麵做了手腳,而且是乘周海淵不在家。
為推薦上大學的事情,馮舒華在家中替岑新銳打抱不平。可她沒有想到,後者雖遠在距縣城一百多裏外的巴陵湖,也知道了消息。這天上午,岑新銳剛剛上完一、二節課,就在自己的宿舍門邊遇見了從集體戶過來的闕仁東。
“你今天怎麽有空來的?”看著站在門邊等著自己的好友,岑新銳有點奇怪了。他知道最近生產隊上忙得很,作為一個從來就守規矩的人,又是壯勞力,闕仁東不會輕易不出工,盡管他多次捎口信要好友來玩。
“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看著岑新銳打開房門,闕仁東相跟著走了進去,一屁股坐在桌旁的靠椅上。
“來,先喝點水,”岑新銳給倒上一杯水,“慢慢說。”
由於走得急,闕仁東也是真渴了,接過杯子,“咕嚕咕嚕”地喝了個精光,當放下杯子時,發現桌上堆滿了數理化方麵的書籍和演算稿紙。
“新銳,我就佩服你這一點,什麽時候都能堅持自學。”看著這種情況,闕仁東很有感慨了。
“你知道,你我都隻是初中畢業生,這點文化是幹不成什麽事的。”聽著好友的讚許,岑新銳不惟不開心,反而歎了口氣。停了停,又說:“你是不知道,我在這裏,日子並不像麻平他們想的那樣好過。就說這個別教師吧,總是有意無意地貶損你,不是隱諷你隻有個初中學曆,就是暗示你是個民辦的,搞的我很是憋氣。”
“這我們可沒想到。”聽岑新銳這樣說,闕仁東有點吃驚了,“我們隻知道你再不用下田,每月學校發放津貼,尤其是能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
“算了,不說這些了。”岑新銳覺得闕仁東雖然不是一個多話講的人,但即便是無意中將自己的感受傳出去,也不是好事。故此話題一轉:“說說你的事情吧。”
“哦,”經岑新銳一提醒,闕仁東想到了自己來這裏的目的,於是說道:“推薦上學的事你知道了吧?”
“知道啊,”岑新銳迴答道,“聽說我們公社有四個名額。兩個大學,兩個中專。”
“你有希望嗎?”闕仁東急切地問道。在他心目中,好友是最應該上大學深造的。不說別的,單隻看看桌上堆放著的數理化及建築類的書籍,以及桌下垃圾桶裏塞滿了的草稿紙,都可知道,他一天都沒有放棄過上大學的夢想。
聽著闕仁東的問話,岑新銳搖了搖頭。好友想什麽,他心裏很清楚,也很感動:現在這個世上,能像對方這樣為別人著想的人還真不多見了,偏闕仁東總是向著自己。
要說,對推薦上學這件事,他一直掛在心上,可奇怪得很,教革會的幾個人對此居然守口如瓶,似乎沒有這迴事一樣,以至他幾次有意去溜達一下,過往熟識的人亦待他像陌生人一樣,再不上前搭訕,就是他主動上前招唿,亦虛應一聲便匆匆走開。
隻是到了昨天,當他為此去詢問老伍時,方從她那裏得知,公社四個名額早已定到了人,其中有教革會孫世新的侄女,去向是南昌航空學院,表格都填了,隻等體檢。
老伍還告訴他,本來教革會其他同誌的意見是按縣知青辦的精神辦,即下鄉知青和迴鄉知青各占兩個名額,但作為主任的孫世新堅持要多分給迴鄉知青一個,理由是家在農村的孩子更難得到受教育的機會。可知曉內情的人私下都說,他是要以這種方法將自己的侄女推出去,因為原有的兩個迴鄉知青名額早就有了人選,而且他們的來頭都比他大。
“岑新銳,也是你不走運,”看著岑新銳聽到消息後一臉失望,老伍歎息了一聲,“如果周書記這次不是碰巧要去地區參加半個月的三級幹部會,那個南昌航空學院的名額就是你的。”
“你是說——”岑新銳突然意識到,自己極有可能被頂替了,由是臉色更是難看起來。
“不是我說,是周書記臨走有囑咐,而且當著我麵對負責此事的人說的,可他就是敢陽奉陰違。”老伍向窗外望去。窗口對麵,隔著簡易花壇的就是孫世新的辦公室。
“那周書記迴來後他怎麽辦?”岑新銳不信孫世新有這麽大的膽子,而且心裏還存著一點僥幸。
“怎麽辦?做個口頭檢查唄,”老伍看著岑新銳臉上極其複雜的神情,搖了搖頭,“可人家學早已上了,追也追不迴來了,就是檢查,也值了。”
聽著老伍這話,岑新銳這會真沮喪到了極點。至此,他方才明白,孫世新第一次和自己見麵時探問自己和周書記關係時有什麽深意,亦才知道,縣官不如現管是怎麽迴事。
……
這不,一番上下其手,洪達軒就為自己的兒子洪小勇鎖定了武漢工學院建築學專業,真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不過,他和老婆羊瓊華也有憂慮,那就是由於上學名額是走後門的結果,一直擔心會走漏消息,致好事多磨,甚至最終砸鍋。
要說,這一家子的擔心還真不是多餘。盡管羊瓊華一直擔心兒子上大學的事情會遭遇不測,不斷敦促洪達軒招唿夏立中盡量封鎖消息,不要讓稍多一點的人知道,但天下從來沒有不漏風的牆,故此最終還是走漏了消息,以至很多人都知道了。這當中,既有身為國家幹部的桂青林、馮舒華夫婦,也有在鄉下苦熬的岑新銳。
“青林,你告訴我,”無意中從朋友那裏得知這個消息後,馮舒華委實不舒服了,這天晚上,臨入睡前,她問丈夫:“那個羊瓊華的兒子是不是要上大學了?”
“好像是吧。”突被妻子問到這個問題,桂青林正脫著衣服的手停了一下。他雖然不在縣宣傳教育戰線工作,但消息還是靈通的。
“她不是說知識越多越反動嗎,怎麽要將自己的兒子弄進大學?”從丈夫那裏得到肯定的答複,馮舒華更是不快了。她坐在床沿上,將腳上的鞋子甩出去,大聲說道:“她兒子該下鄉不下鄉,在水利局也沒混上兩年,憑什麽?這種人就是打旗號打得響,幹著謀私利的勾當!”
看著妻子不滿的神情,桂青林隻能報以沉默。說實話,他對洪達軒營私牟利的行為也看不慣,但對方是縣革委辦事組組長,又深得縣革委穆主任的信任,他一個縣人民銀行負責人有什麽辦法?就算不久將要出任縣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兼縣革委會副主任,但要把對方怎麽樣,也是很難的,更何況依官場的規矩,一天不上任,就一天管不了事。
“我說的沒錯吧。”見丈夫無語,馮舒華更是對羊瓊華、姚顯賢之流大加撻伐開了:“這夥人,除了想著法子整人、為自己撈好處,還有什麽?偏他們還上了位,反倒是岑校長這些真正聽黨的話、老老實實幹事的,經常被顛來簸去,到現在還被關在五七幹校裏。這成個什麽道理?”
“你這話隻能在家裏講,在外麵還是注意點。”桂青林上得床來,一邊拉過被子蓋上,一邊提醒她。
“我說的不是事實嗎?”馮舒華邊說邊將他擠進床內。
桂青林看了她一眼,無言以對。他不能不承認她說的有道理。入住衙後街以來,根據自己的觀察,他發現,鄭文淑一家確乎善良樸實,由此可以推及那位沒見麵的岑華年亦是好人。俗話說得好:一床被子,蓋不出兩樣夫妻。
“要我說,真正應被推薦上大學,是岑新銳這樣的青年。”見丈夫默認自己所說的,馮舒華更是來勁了,“不僅有水平,而且表現好。”
桂青林望著他,嘴巴動了動,但最終還是將一句很想說的話咽進了肚裏。他了解到的情況是,其實岑新銳是被巴陵湖公社——確切地說,是被周海淵——推薦了的,因為他下鄉後表現確實不錯,接連出席了縣、地區和省裏的知青“積代會”,但公社報到縣教育局的初擬名單中卻沒有他。估計有人在這裏麵做了手腳,而且是乘周海淵不在家。
為推薦上大學的事情,馮舒華在家中替岑新銳打抱不平。可她沒有想到,後者雖遠在距縣城一百多裏外的巴陵湖,也知道了消息。這天上午,岑新銳剛剛上完一、二節課,就在自己的宿舍門邊遇見了從集體戶過來的闕仁東。
“你今天怎麽有空來的?”看著站在門邊等著自己的好友,岑新銳有點奇怪了。他知道最近生產隊上忙得很,作為一個從來就守規矩的人,又是壯勞力,闕仁東不會輕易不出工,盡管他多次捎口信要好友來玩。
“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看著岑新銳打開房門,闕仁東相跟著走了進去,一屁股坐在桌旁的靠椅上。
“來,先喝點水,”岑新銳給倒上一杯水,“慢慢說。”
由於走得急,闕仁東也是真渴了,接過杯子,“咕嚕咕嚕”地喝了個精光,當放下杯子時,發現桌上堆滿了數理化方麵的書籍和演算稿紙。
“新銳,我就佩服你這一點,什麽時候都能堅持自學。”看著這種情況,闕仁東很有感慨了。
“你知道,你我都隻是初中畢業生,這點文化是幹不成什麽事的。”聽著好友的讚許,岑新銳不惟不開心,反而歎了口氣。停了停,又說:“你是不知道,我在這裏,日子並不像麻平他們想的那樣好過。就說這個別教師吧,總是有意無意地貶損你,不是隱諷你隻有個初中學曆,就是暗示你是個民辦的,搞的我很是憋氣。”
“這我們可沒想到。”聽岑新銳這樣說,闕仁東有點吃驚了,“我們隻知道你再不用下田,每月學校發放津貼,尤其是能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
“算了,不說這些了。”岑新銳覺得闕仁東雖然不是一個多話講的人,但即便是無意中將自己的感受傳出去,也不是好事。故此話題一轉:“說說你的事情吧。”
“哦,”經岑新銳一提醒,闕仁東想到了自己來這裏的目的,於是說道:“推薦上學的事你知道了吧?”
“知道啊,”岑新銳迴答道,“聽說我們公社有四個名額。兩個大學,兩個中專。”
“你有希望嗎?”闕仁東急切地問道。在他心目中,好友是最應該上大學深造的。不說別的,單隻看看桌上堆放著的數理化及建築類的書籍,以及桌下垃圾桶裏塞滿了的草稿紙,都可知道,他一天都沒有放棄過上大學的夢想。
聽著闕仁東的問話,岑新銳搖了搖頭。好友想什麽,他心裏很清楚,也很感動:現在這個世上,能像對方這樣為別人著想的人還真不多見了,偏闕仁東總是向著自己。
要說,對推薦上學這件事,他一直掛在心上,可奇怪得很,教革會的幾個人對此居然守口如瓶,似乎沒有這迴事一樣,以至他幾次有意去溜達一下,過往熟識的人亦待他像陌生人一樣,再不上前搭訕,就是他主動上前招唿,亦虛應一聲便匆匆走開。
隻是到了昨天,當他為此去詢問老伍時,方從她那裏得知,公社四個名額早已定到了人,其中有教革會孫世新的侄女,去向是南昌航空學院,表格都填了,隻等體檢。
老伍還告訴他,本來教革會其他同誌的意見是按縣知青辦的精神辦,即下鄉知青和迴鄉知青各占兩個名額,但作為主任的孫世新堅持要多分給迴鄉知青一個,理由是家在農村的孩子更難得到受教育的機會。可知曉內情的人私下都說,他是要以這種方法將自己的侄女推出去,因為原有的兩個迴鄉知青名額早就有了人選,而且他們的來頭都比他大。
“岑新銳,也是你不走運,”看著岑新銳聽到消息後一臉失望,老伍歎息了一聲,“如果周書記這次不是碰巧要去地區參加半個月的三級幹部會,那個南昌航空學院的名額就是你的。”
“你是說——”岑新銳突然意識到,自己極有可能被頂替了,由是臉色更是難看起來。
“不是我說,是周書記臨走有囑咐,而且當著我麵對負責此事的人說的,可他就是敢陽奉陰違。”老伍向窗外望去。窗口對麵,隔著簡易花壇的就是孫世新的辦公室。
“那周書記迴來後他怎麽辦?”岑新銳不信孫世新有這麽大的膽子,而且心裏還存著一點僥幸。
“怎麽辦?做個口頭檢查唄,”老伍看著岑新銳臉上極其複雜的神情,搖了搖頭,“可人家學早已上了,追也追不迴來了,就是檢查,也值了。”
聽著老伍這話,岑新銳這會真沮喪到了極點。至此,他方才明白,孫世新第一次和自己見麵時探問自己和周書記關係時有什麽深意,亦才知道,縣官不如現管是怎麽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