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岑新銳怎麽也沒有想到,當他從郝治國手中接過書籍的時候,此刻他母親鄭文淑亦在和鄰居馮舒華交接著物什,隻不過她接受的不是書籍,而是後者從鄉下帶來的土產品。
“我還是給你錢吧。”看著馮舒華指揮著一個隨來的後生將一個裝著鮮魚和胡蘿卜、苦瓜之類物品的蛇皮袋搬進堂屋,說是要送給自己,鄭文淑大感意外了。她覺得這份禮物太重了,盡管後者住進這院子後和自己相處得不錯。
“這有什麽,一點蔬菜。”看著鄭文淑提出要付錢,馮舒華不樂意了,“您要這樣,就是瞧我不起了。”
“好,好,我收下。”見馮舒華貌似生氣的樣子,鄭文淑隻能妥協。不過,她告誡自己:無功不受祿,這份好意,今後無論如何得還上。
“這就對了。”看著鄭文淑收下自己的饋贈,馮舒華非常高興了,“實話對您說吧,這也不是我買的,是鄉下親戚送來的,您看我不是保姆一直沒找好,開火做飯也是斷斷續續的嗎,所以便送您了——當然,您如果喜歡,我還可以送的,反正斷不了有人給我送。”
“那多不好意思?”聽她這樣說,鄭文淑更是覺得無法承受了。見她提到開火做飯,又看到已到了吃中飯的時候,便順勢邀請道:“要不,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頓便飯?”
“不了,先前接到老桂的電話,要我去他那裏,孩子也接過去了。”馮舒華辭謝道,跟著又補上一句:“我們住在一個大院內,以後少不了機會,我早就聽人說過,您做的飯菜在衙後街是數一數二的。”
“那也行。”見她這樣說,鄭文淑也沒有堅持。可就在對方即將走出堂屋的時候,卻又鬼使神差般地叫了一聲:“馮主任,我想問你個事。”
“您說。”馮舒華轉過身來。
“你知道病退是怎麽迴事嗎?”鄭文淑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問道。
“您問這事啊,我知道一些,”馮舒華注意地看了她一眼,“縣裏傳達上麵精神說,這幾年有的地方下到農村的城鎮人員身體有病,幹不了農活,還要分當地的口糧,弄得農民意見很大,所以情況如果屬實,就將他們收迴城市,減輕生產隊的壓力。”
“那,迴收的人員有沒有工作安排呢?”鄭文淑跟著問道。
“好像沒講這事。”馮舒華迴憶著。縣裏發下的文件她看過,但由於與自己沒有直接的關係,也就匆匆一覽。
“那,有人說經濟不是太好,這幾年都不在下鄉的知青中招工,也不知是真是假?”鄭文淑又問道。
“不會吧?這麽大的國家,總要發展,要發展就得有人幹事呀。”馮舒華隨口迴答道,但話一出口,馬上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您是在為新銳擔心吧。”
鄭文淑沒有吱聲。但是人便知,在這種情況下,沉默便是承認。
“新銳下去已有——”馮舒華試探著問道。
“快四年了,”鄭文淑不無擔憂地說道,“其實,他表現頂好的,從公社起,縣裏、地區、省裏的知青積極分子代表大會都參加過,隻是由於他爸爸還在受審查,所以招工、招生都沒份。”
“新銳是個好小夥,我一看就知道。”聽著鄭文淑的這番話,馮舒華連連點頭。本也是,剛一迴家,便給家裏幹活,這樣的孩子還是不多見的。見她愁眉不展,便又安慰道:“新銳會有辦法的,會讀書,能幹活,這樣的青年,到哪裏都受歡迎。雖然參加工作比別人要晚一些,但最後的結果說不定還會好一些。這事按我們老家的說法,叫什麽來著——對了,叫梢頭結大瓜。”
“那就要借你的吉言了。”聽她這樣說,鄭文淑心裏稍微寬鬆了點,隨即說道:“看,我又耽誤你了,你還是快點走吧,孩子也餓了。”
“好的,您也準備給奶奶和麗敏開飯吧。”馮舒華聞言,轉身向院外走去,臨走時丟下一句:“您別擔心,我沒到場,他們爺倆自己會開動的。”
“那就好。”看著馮舒華的背影,鄭文淑應了聲。隻是她沒有想到,她對對方的提醒是對的。就在她與對方扯談的時候,數百米外,縣人民銀行的職工食堂內,馮舒華的老公桂青林和兒子桂曉軍已等了她好一會了。
“曉軍,你餓了就先吃。”看著兒子不時向門外張望,桂青林建議道。
“再等一會兒。”曉軍堅持要和媽媽一塊吃。
“那好吧。”桂青林拗不過兒子,隻能同意。
也就在此時,曉軍叫了起來:“媽媽來了。”
果然,馮舒華由餐廳門口走過來。
“快,飯菜都涼了。”桂青林招唿她坐下,順手遞過筷子。
“你們先吃嘛,不用等我的。”馮舒華將一大塊炒雞蛋夾到曉軍的碗裏,“快吃,多吃點。”
“是我要等媽媽的。”曉軍看了一眼爸爸。
“是吧,還是我兒子心疼媽媽。”馮舒華摸了一下曉軍的腦袋。
桂青林看著這母子倆,嘴角漾起了一絲微笑。但這隻是一瞬間的事情。扒了幾口飯後,看見餐廳裏的人漸漸少了許多,便壓低聲音,問道:“舒華,你大前天是不是和人民小學的羊瓊華、姚顯賢吵架了?”
和羊瓊華、姚顯賢吵架?馮舒華聞言先是一怔,隨之便想了起來,自己大前天確是和人民小學那兩個貌似負責的一男一女爭論了兩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前天下午,馮舒華從縣革委政保組開會迴來,見手下將打擊辦當天的公務都已處理停當,便提前半個小時去接剛上一年級的曉軍,滿以為可以看到兒子怎麽上課,是不是積極舉手答問,誰知看到的卻是他們被老師領著在學校後麵的空地上整地。一問孩子們,竟幹了整整一天。
“這算什麽呀?”馮舒華大為不滿了,“這還像個學校嗎?”
“你誰呀,我們這怎麽不像個學校?”聽見有人出言不遜,剛剛從辦公室內出來的羊瓊華立地走過來質問。
“你問我誰?我學生家長!”馮舒華本就不滿,現被對方質問,更生氣了,“學生不上課,這還像個學校嗎?”
“怎麽沒有上課,這不在學農嗎?”羊瓊華毫不示弱,“再說知識越多越反動,上那麽多課幹什麽?”
“知識越多越反動?”馮舒華覺得真好笑了,“你有知識嗎?”
“你什麽意思?”猛被這問,羊瓊華有點警惕了。
“你的知識比我兒子多吧?”馮舒華平靜地問道。
“那還用說?”羊瓊華覺得對方好像有毛病,不然怎麽會問出這樣弱智的問題。
“那你肯定反動咯。”馮舒華狡黠地笑了笑,突然迸出這樣一句。
“我的知識也不是很多。”羊瓊華意識到掉進了對方的圈套,連忙辯解。
“你的知識不多,那你憑什麽當老師?”馮舒華嘲笑般地望著她。
“你……”羊瓊華瞠目結舌了。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對話,邊上的人們紛紛圍了過來。他們中有來接孩子的家長,也有老師,連正在走向教室的範韻亦停住了腳步,注意聽著。
看見這麽多人注視自己,馮舒華興致越發高了。剛才對方一開口,她就認出是衙後街很多人厭惡的羊瓊華。瞧著那女人愚蠢而又蠻橫的樣子,她心裏就別扭。
……
“你是說這迴事?”想到這裏,馮舒華哈哈大笑起來。
“你還笑!”看著曆來天不怕地不怕的妻子,桂青林莫可奈何了。他看了看周圍那些還沒有用完餐的職工,小聲對她說,最近已有議論,故此要注意點。
“一派胡言!”聽著這話,馮舒華非常惱怒了。由於聲音不小,引得鄰座幾個正在用餐的職工扭過頭來。
看著妻子生氣了,桂青林不吱聲了,一是不願招致本行員工的注意,二是知道自己的規勸沒有用。相處這麽多年,他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就為著父親是離休老紅軍,她可是什麽都不怕,曆來我行我素。當然,這裏麵也有老丈人的原因。現在的很多搞法,老爺子便看不慣,而且明顯影響到了女兒。
“桂行長,電話。”正當桂青林想著怎樣結束這番談話時,辦公室年輕的辦事員匆匆跑了過來。
“哪來的?”
“他說你接電話就知道。”
“是嗎。”聞聽此言,桂青林放下筷子,對馮舒華說道:“你們先吃著,我去去就來。”
“媽媽,你和爸爸怎麽總是這樣忙?”看著爸爸這樣子,曉軍有點不滿了,“一個到了吃飯的時候都不來,一個吃著吃著又走了。”
“還不是事多唄。”馮舒華口裏迴答著兒子的問話,心裏也想著什麽人這樣隨便,吃飯的時候都要打來電話。可沒等她迴過神來,桂青林便迴來了。
“是誰?連吃頓飯都不讓你安靜。”看見桂青林端起飯碗,馮舒華問道。
“還有誰,老周、周海淵唄。”桂青林扒了一大口飯,說道。
“他那個農業局距你幾步路,上班下班都碰得著,還要打電話?”聽他這樣說,馮舒華覺得奇怪了。
“你那是舊聞了,”桂青林喝了一口湯,說道:“他兩個月前調到巴陵湖公社做革委會主任去了。”
“是嗎,那他找你什麽事?”
“什麽事?他想把幾條年久失修的輸水渠整治一下,財政沒錢,叫他來找我。”
“要你給貸款?”
“是的。”
“那你給不給?”
“這說不好。”
“不就是一筆款子?”馮舒華有點不以為然,“再說,又不是他私人借。”
“你說得輕巧。”桂青林像不認識地看了她一眼,“我們行總共就那麽點錢,最近向我開口的就有幾十家,而且他日後還不還得起還是個問題。”
“那你不會答應他了咯。”
“那也不是,我等會要信貸股去調查一下,還要問問縣裏生產指揮組的意思。”桂青林說道。
“是這樣,”聽他這樣說,馮舒華霎時像明白了很多道理,但她馬上便想到了一個問題:“我記得你和這周海淵關係很好的吧。”
“那可不,”桂青林承認,“我們是發小,又同時參加工作。”
“如果找他私人辦點事情,應當沒什麽問題吧?”馮舒華像不經意地問道。
“你有什麽事?”桂青林精明得很,知道妻子不會無緣無故地說一些不相幹的話。
馮舒華沒有迴答他,而是轉過來問著曉軍:“兒子,鄭奶奶對你好嗎?”
“可好了,經常招唿我吃飯,還陪我做作業。”提起鄭奶奶,曉軍很有好感。
“那她有難處,咱們應不應該幫她?”
“應該。”曉軍毫不猶豫。”
“好啦,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不要借著孩子的口來跟我說。”桂青林打斷了馮舒華的話語,“不過,岑校長的事可不是我管得了的,而且你也不要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放心,我還沒糊塗到那種地步,”馮舒華從兒子身上收迴目光,迴望丈夫,“我就想你給他兒子岑新銳幫點忙。”
“怎麽幫?我們行裏沒有招工的指標,而且據我所知,今年一年整個縣裏招工的事兒都給凍結了。”桂青林感到有點為難。
“這我知道,”馮舒華打斷他,“你不能暫時給他找個輕鬆一點,又能發揮特長的活兒?比如——對,在公社中學當個民辦教師也是可以的。”
“可我不是縣教育局長啊。”
“找什麽局長,跟周海淵講一下不就得了?”馮舒華覺得丈夫想事的方式有問題。
可不?聽她這樣說,桂青林笑了。他自己就做過幾年公社書記,一、二萬張嘴巴,五、六萬畝土地,什麽都是自己說了算,怎麽到銀行任職沒幾天,就把這給忘了哩。但他馬上便收斂起了臉上的笑容,嚴肅地問道:“鄭文淑找過你?”
“你把人家想成什麽了?”聽他這樣說,馮舒華有點生氣了,“告訴你,是我主動要這樣做的。”
“為什麽?”桂青林不解。
“為什麽,就為這家人善良、正直,為岑新銳沒有門路,表現比別人好很多也招不了工。”馮舒華衝口而出。
“你說的也許是事實,可這樣的事太多了,你能幫得過來嗎?”
“但我們是鄰居,彼此間總該有個照應吧,就像他媽媽照應我們曉軍一樣。”
“那,我就給周海淵說一下吧,不過,”他瞧了瞧此時隻剩下他們一家三口的餐廳和廚間等著收拾碗筷的炊事員,說道:“這搞不好是給周海淵貸款的一個籌碼。”
“你真有難處,我也不麻煩你,另找他人。”聽他這樣說,馮舒華故意激了他一下。
“別,別,你就偃旗息鼓吧,”桂青林聞言,連忙製止她,“本來一件小事,還想弄得盡人皆知怎麽的?”
看著他著急的樣子,馮舒華忍不住笑了起來。
“真拿你沒辦法。”看著她那得意的樣子,桂青林也忍不住笑了。
“爸爸媽媽,你們都笑些什麽呀?”看著他倆這副模樣,邊旁的曉軍很是不解了。
“笑什麽,笑你媽媽太有本事了。”桂青林愛憐地扯了扯兒子的耳朵。說內心話,他很愛妻子,這不僅是因為妻子對他很是關心體貼,還在於她給他生了個乖巧的兒子。當然,因為丈人的關係,他的仕途一直很順利,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想想也就五、六年的時間,自己就從一個信用社主任,做到了公社書記,又調進城裏擔任銀行行長。尤其是前不久,地區組織組派人和他談話,告訴他,省裏已同意地區的提議,他下半年出任縣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兼任縣革委會副主任。
“好了好了,快吃吧,就要上學了。”馮舒華敦促著嘴裏含著飯菜的曉軍。
“吃過飯,媽媽送我。”曉軍提著要求。
“好,我送。”馮舒華似是無可奈何,但心裏甜的可以。看著兒子,她不知怎地又想到了鄭文淑的兒子岑新銳。她想,當他迴到巴陵湖,突然接到要他擔任公社中學民辦教師的通知,又不知道這個安排從何而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麽樣的感覺。
想到這裏,馮舒華得意地笑了。
看著妻子這模樣,桂青林知道她又想起了什麽事。但他不想打聽,在他看來,這是妻子的隱私,而且這時候的妻子是最好看的,他不願意因為自己使這種狀態從眼前消失。
“我還是給你錢吧。”看著馮舒華指揮著一個隨來的後生將一個裝著鮮魚和胡蘿卜、苦瓜之類物品的蛇皮袋搬進堂屋,說是要送給自己,鄭文淑大感意外了。她覺得這份禮物太重了,盡管後者住進這院子後和自己相處得不錯。
“這有什麽,一點蔬菜。”看著鄭文淑提出要付錢,馮舒華不樂意了,“您要這樣,就是瞧我不起了。”
“好,好,我收下。”見馮舒華貌似生氣的樣子,鄭文淑隻能妥協。不過,她告誡自己:無功不受祿,這份好意,今後無論如何得還上。
“這就對了。”看著鄭文淑收下自己的饋贈,馮舒華非常高興了,“實話對您說吧,這也不是我買的,是鄉下親戚送來的,您看我不是保姆一直沒找好,開火做飯也是斷斷續續的嗎,所以便送您了——當然,您如果喜歡,我還可以送的,反正斷不了有人給我送。”
“那多不好意思?”聽她這樣說,鄭文淑更是覺得無法承受了。見她提到開火做飯,又看到已到了吃中飯的時候,便順勢邀請道:“要不,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頓便飯?”
“不了,先前接到老桂的電話,要我去他那裏,孩子也接過去了。”馮舒華辭謝道,跟著又補上一句:“我們住在一個大院內,以後少不了機會,我早就聽人說過,您做的飯菜在衙後街是數一數二的。”
“那也行。”見她這樣說,鄭文淑也沒有堅持。可就在對方即將走出堂屋的時候,卻又鬼使神差般地叫了一聲:“馮主任,我想問你個事。”
“您說。”馮舒華轉過身來。
“你知道病退是怎麽迴事嗎?”鄭文淑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問道。
“您問這事啊,我知道一些,”馮舒華注意地看了她一眼,“縣裏傳達上麵精神說,這幾年有的地方下到農村的城鎮人員身體有病,幹不了農活,還要分當地的口糧,弄得農民意見很大,所以情況如果屬實,就將他們收迴城市,減輕生產隊的壓力。”
“那,迴收的人員有沒有工作安排呢?”鄭文淑跟著問道。
“好像沒講這事。”馮舒華迴憶著。縣裏發下的文件她看過,但由於與自己沒有直接的關係,也就匆匆一覽。
“那,有人說經濟不是太好,這幾年都不在下鄉的知青中招工,也不知是真是假?”鄭文淑又問道。
“不會吧?這麽大的國家,總要發展,要發展就得有人幹事呀。”馮舒華隨口迴答道,但話一出口,馬上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您是在為新銳擔心吧。”
鄭文淑沒有吱聲。但是人便知,在這種情況下,沉默便是承認。
“新銳下去已有——”馮舒華試探著問道。
“快四年了,”鄭文淑不無擔憂地說道,“其實,他表現頂好的,從公社起,縣裏、地區、省裏的知青積極分子代表大會都參加過,隻是由於他爸爸還在受審查,所以招工、招生都沒份。”
“新銳是個好小夥,我一看就知道。”聽著鄭文淑的這番話,馮舒華連連點頭。本也是,剛一迴家,便給家裏幹活,這樣的孩子還是不多見的。見她愁眉不展,便又安慰道:“新銳會有辦法的,會讀書,能幹活,這樣的青年,到哪裏都受歡迎。雖然參加工作比別人要晚一些,但最後的結果說不定還會好一些。這事按我們老家的說法,叫什麽來著——對了,叫梢頭結大瓜。”
“那就要借你的吉言了。”聽她這樣說,鄭文淑心裏稍微寬鬆了點,隨即說道:“看,我又耽誤你了,你還是快點走吧,孩子也餓了。”
“好的,您也準備給奶奶和麗敏開飯吧。”馮舒華聞言,轉身向院外走去,臨走時丟下一句:“您別擔心,我沒到場,他們爺倆自己會開動的。”
“那就好。”看著馮舒華的背影,鄭文淑應了聲。隻是她沒有想到,她對對方的提醒是對的。就在她與對方扯談的時候,數百米外,縣人民銀行的職工食堂內,馮舒華的老公桂青林和兒子桂曉軍已等了她好一會了。
“曉軍,你餓了就先吃。”看著兒子不時向門外張望,桂青林建議道。
“再等一會兒。”曉軍堅持要和媽媽一塊吃。
“那好吧。”桂青林拗不過兒子,隻能同意。
也就在此時,曉軍叫了起來:“媽媽來了。”
果然,馮舒華由餐廳門口走過來。
“快,飯菜都涼了。”桂青林招唿她坐下,順手遞過筷子。
“你們先吃嘛,不用等我的。”馮舒華將一大塊炒雞蛋夾到曉軍的碗裏,“快吃,多吃點。”
“是我要等媽媽的。”曉軍看了一眼爸爸。
“是吧,還是我兒子心疼媽媽。”馮舒華摸了一下曉軍的腦袋。
桂青林看著這母子倆,嘴角漾起了一絲微笑。但這隻是一瞬間的事情。扒了幾口飯後,看見餐廳裏的人漸漸少了許多,便壓低聲音,問道:“舒華,你大前天是不是和人民小學的羊瓊華、姚顯賢吵架了?”
和羊瓊華、姚顯賢吵架?馮舒華聞言先是一怔,隨之便想了起來,自己大前天確是和人民小學那兩個貌似負責的一男一女爭論了兩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前天下午,馮舒華從縣革委政保組開會迴來,見手下將打擊辦當天的公務都已處理停當,便提前半個小時去接剛上一年級的曉軍,滿以為可以看到兒子怎麽上課,是不是積極舉手答問,誰知看到的卻是他們被老師領著在學校後麵的空地上整地。一問孩子們,竟幹了整整一天。
“這算什麽呀?”馮舒華大為不滿了,“這還像個學校嗎?”
“你誰呀,我們這怎麽不像個學校?”聽見有人出言不遜,剛剛從辦公室內出來的羊瓊華立地走過來質問。
“你問我誰?我學生家長!”馮舒華本就不滿,現被對方質問,更生氣了,“學生不上課,這還像個學校嗎?”
“怎麽沒有上課,這不在學農嗎?”羊瓊華毫不示弱,“再說知識越多越反動,上那麽多課幹什麽?”
“知識越多越反動?”馮舒華覺得真好笑了,“你有知識嗎?”
“你什麽意思?”猛被這問,羊瓊華有點警惕了。
“你的知識比我兒子多吧?”馮舒華平靜地問道。
“那還用說?”羊瓊華覺得對方好像有毛病,不然怎麽會問出這樣弱智的問題。
“那你肯定反動咯。”馮舒華狡黠地笑了笑,突然迸出這樣一句。
“我的知識也不是很多。”羊瓊華意識到掉進了對方的圈套,連忙辯解。
“你的知識不多,那你憑什麽當老師?”馮舒華嘲笑般地望著她。
“你……”羊瓊華瞠目結舌了。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對話,邊上的人們紛紛圍了過來。他們中有來接孩子的家長,也有老師,連正在走向教室的範韻亦停住了腳步,注意聽著。
看見這麽多人注視自己,馮舒華興致越發高了。剛才對方一開口,她就認出是衙後街很多人厭惡的羊瓊華。瞧著那女人愚蠢而又蠻橫的樣子,她心裏就別扭。
……
“你是說這迴事?”想到這裏,馮舒華哈哈大笑起來。
“你還笑!”看著曆來天不怕地不怕的妻子,桂青林莫可奈何了。他看了看周圍那些還沒有用完餐的職工,小聲對她說,最近已有議論,故此要注意點。
“一派胡言!”聽著這話,馮舒華非常惱怒了。由於聲音不小,引得鄰座幾個正在用餐的職工扭過頭來。
看著妻子生氣了,桂青林不吱聲了,一是不願招致本行員工的注意,二是知道自己的規勸沒有用。相處這麽多年,他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就為著父親是離休老紅軍,她可是什麽都不怕,曆來我行我素。當然,這裏麵也有老丈人的原因。現在的很多搞法,老爺子便看不慣,而且明顯影響到了女兒。
“桂行長,電話。”正當桂青林想著怎樣結束這番談話時,辦公室年輕的辦事員匆匆跑了過來。
“哪來的?”
“他說你接電話就知道。”
“是嗎。”聞聽此言,桂青林放下筷子,對馮舒華說道:“你們先吃著,我去去就來。”
“媽媽,你和爸爸怎麽總是這樣忙?”看著爸爸這樣子,曉軍有點不滿了,“一個到了吃飯的時候都不來,一個吃著吃著又走了。”
“還不是事多唄。”馮舒華口裏迴答著兒子的問話,心裏也想著什麽人這樣隨便,吃飯的時候都要打來電話。可沒等她迴過神來,桂青林便迴來了。
“是誰?連吃頓飯都不讓你安靜。”看見桂青林端起飯碗,馮舒華問道。
“還有誰,老周、周海淵唄。”桂青林扒了一大口飯,說道。
“他那個農業局距你幾步路,上班下班都碰得著,還要打電話?”聽他這樣說,馮舒華覺得奇怪了。
“你那是舊聞了,”桂青林喝了一口湯,說道:“他兩個月前調到巴陵湖公社做革委會主任去了。”
“是嗎,那他找你什麽事?”
“什麽事?他想把幾條年久失修的輸水渠整治一下,財政沒錢,叫他來找我。”
“要你給貸款?”
“是的。”
“那你給不給?”
“這說不好。”
“不就是一筆款子?”馮舒華有點不以為然,“再說,又不是他私人借。”
“你說得輕巧。”桂青林像不認識地看了她一眼,“我們行總共就那麽點錢,最近向我開口的就有幾十家,而且他日後還不還得起還是個問題。”
“那你不會答應他了咯。”
“那也不是,我等會要信貸股去調查一下,還要問問縣裏生產指揮組的意思。”桂青林說道。
“是這樣,”聽他這樣說,馮舒華霎時像明白了很多道理,但她馬上便想到了一個問題:“我記得你和這周海淵關係很好的吧。”
“那可不,”桂青林承認,“我們是發小,又同時參加工作。”
“如果找他私人辦點事情,應當沒什麽問題吧?”馮舒華像不經意地問道。
“你有什麽事?”桂青林精明得很,知道妻子不會無緣無故地說一些不相幹的話。
馮舒華沒有迴答他,而是轉過來問著曉軍:“兒子,鄭奶奶對你好嗎?”
“可好了,經常招唿我吃飯,還陪我做作業。”提起鄭奶奶,曉軍很有好感。
“那她有難處,咱們應不應該幫她?”
“應該。”曉軍毫不猶豫。”
“好啦,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不要借著孩子的口來跟我說。”桂青林打斷了馮舒華的話語,“不過,岑校長的事可不是我管得了的,而且你也不要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放心,我還沒糊塗到那種地步,”馮舒華從兒子身上收迴目光,迴望丈夫,“我就想你給他兒子岑新銳幫點忙。”
“怎麽幫?我們行裏沒有招工的指標,而且據我所知,今年一年整個縣裏招工的事兒都給凍結了。”桂青林感到有點為難。
“這我知道,”馮舒華打斷他,“你不能暫時給他找個輕鬆一點,又能發揮特長的活兒?比如——對,在公社中學當個民辦教師也是可以的。”
“可我不是縣教育局長啊。”
“找什麽局長,跟周海淵講一下不就得了?”馮舒華覺得丈夫想事的方式有問題。
可不?聽她這樣說,桂青林笑了。他自己就做過幾年公社書記,一、二萬張嘴巴,五、六萬畝土地,什麽都是自己說了算,怎麽到銀行任職沒幾天,就把這給忘了哩。但他馬上便收斂起了臉上的笑容,嚴肅地問道:“鄭文淑找過你?”
“你把人家想成什麽了?”聽他這樣說,馮舒華有點生氣了,“告訴你,是我主動要這樣做的。”
“為什麽?”桂青林不解。
“為什麽,就為這家人善良、正直,為岑新銳沒有門路,表現比別人好很多也招不了工。”馮舒華衝口而出。
“你說的也許是事實,可這樣的事太多了,你能幫得過來嗎?”
“但我們是鄰居,彼此間總該有個照應吧,就像他媽媽照應我們曉軍一樣。”
“那,我就給周海淵說一下吧,不過,”他瞧了瞧此時隻剩下他們一家三口的餐廳和廚間等著收拾碗筷的炊事員,說道:“這搞不好是給周海淵貸款的一個籌碼。”
“你真有難處,我也不麻煩你,另找他人。”聽他這樣說,馮舒華故意激了他一下。
“別,別,你就偃旗息鼓吧,”桂青林聞言,連忙製止她,“本來一件小事,還想弄得盡人皆知怎麽的?”
看著他著急的樣子,馮舒華忍不住笑了起來。
“真拿你沒辦法。”看著她那得意的樣子,桂青林也忍不住笑了。
“爸爸媽媽,你們都笑些什麽呀?”看著他倆這副模樣,邊旁的曉軍很是不解了。
“笑什麽,笑你媽媽太有本事了。”桂青林愛憐地扯了扯兒子的耳朵。說內心話,他很愛妻子,這不僅是因為妻子對他很是關心體貼,還在於她給他生了個乖巧的兒子。當然,因為丈人的關係,他的仕途一直很順利,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想想也就五、六年的時間,自己就從一個信用社主任,做到了公社書記,又調進城裏擔任銀行行長。尤其是前不久,地區組織組派人和他談話,告訴他,省裏已同意地區的提議,他下半年出任縣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兼任縣革委會副主任。
“好了好了,快吃吧,就要上學了。”馮舒華敦促著嘴裏含著飯菜的曉軍。
“吃過飯,媽媽送我。”曉軍提著要求。
“好,我送。”馮舒華似是無可奈何,但心裏甜的可以。看著兒子,她不知怎地又想到了鄭文淑的兒子岑新銳。她想,當他迴到巴陵湖,突然接到要他擔任公社中學民辦教師的通知,又不知道這個安排從何而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麽樣的感覺。
想到這裏,馮舒華得意地笑了。
看著妻子這模樣,桂青林知道她又想起了什麽事。但他不想打聽,在他看來,這是妻子的隱私,而且這時候的妻子是最好看的,他不願意因為自己使這種狀態從眼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