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整個荔川的麵貌也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
看著種種現狀,岑新銳心裏很不是滋味了。但他沒有想到,還有比這更厲害的。事態和行為越來越嚴重。我還是找個機會迴家裏去吧,手腳冰涼、心情沉重的岑新銳暗暗地念叨著。他覺得自己實在無法直麵這個場景。
但岑新銳沒有想到,覆巢之下,無有完卵,向以安寧幽靜著稱的衙後街也已不是一塊淨土。這天,他剛迴到家裏,江一貞便將他叫到了居委會的辦公間。
“您是叫我寫什麽東西吧?”看著辦公桌上已準備好了文房四寶,岑新銳問道。
“不是我叫你,是閔主任。她要你給寫幾幅大字,寫什麽她都想好了。”江一貞從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兩張信箋。
是嗎?岑新銳從江一貞手中接過信箋,一看,發現原來是居委會關於所辦學習班的紀律規定。
學習班?都什麽人參加?岑新銳有點疑惑了。
江一貞知道他想什麽,故此對他說道:“參加的人員等下你就知道了。”
是嗎?岑新銳覺得江媽媽今天有點反常,神神秘秘的。但既然她說參加的人員就要來了,那就先給寫下來吧。這幾年,他的字可以說有很大的進步,盡管與父親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柳、顏、歐幾種字體都已練得有模有樣。隻是寫著寫著,他便覺得有點不對勁了:閔主任交給的稿子措辭非常嚴厲,對參加學習班的人員來說差不多就是限製行動自由。
岑新銳有點不安了,也就在此時,房外天井中傳來一陣喧嘩聲。他探過頭去一看,發現來了七、八個家住衙後街的居民,都是向來被居委會視為不安分守己的人。自然,其中包括周八斤、秦得利、魏五六等。
“憑什麽要辦我們的學習班?”被居委會叫過來,周、秦、魏等很是惱火。
“因為人人都要學習。”聞聽他們這樣吵嚷,一個威嚴的女聲從他們身後傳了過來。
這不是閔主任嗎?岑新銳心中一動。他從虛掩的門裏看去,果然,是閔蘭珍,那位非常幹練的中年女人,正從院外走進來。
人們常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周、秦、魏等人先前當著幾個兼著居委會差事的家庭婦女麵,還吵吵嚷嚷的,現在一看閔蘭珍來了,氣焰一下便消了大半。隻是,平白無故地被通知進學習班,而偏偏在普通老百姓心裏,學習班可做多種理解,便不能不使他們很窩火,故此囁嚅一會後,還是忍不住小聲說道:“那——為什麽孟懷仁他們不來學習班。”
“他們不夠格。”聞聽他們這樣說,閔蘭珍想都不想地迴答道。
“那——為什麽沒有其他的人?”瞬間靜默之後,周、秦、魏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們的表現比你們好!”閔蘭珍有點來火了,“叫你們學習就學習,哪有這麽多問題?”頓了頓,又話語嚴厲地說道:“你們不願學習也可以,隻是不要因為覺悟低在用工單位、街坊鄰居那裏混不下去又來找居委會,那時我們就不好辦了。”
聽著閔蘭珍這話,周、秦、魏無語了。他們都曉得,自己時下所幹的活都是居委會給介紹的,閔蘭珍就是他們的薦頭,她的話不能不聽。
即便秦得利是收破爛的,但由於孩子多,老婆常年患病,亦斷不了要通過居委會向鎮裏申請民政救濟,她這尊菩薩是得罪不起的。隻是就這幾個人被關進居委會大院,在他們仍不甘心。抓耳撓腮地想了一會,他們終於想起了什麽——
“其他人不來,鞠半仙總該來吧,他一貫的裝神弄鬼,搞封建迷信那一套。”
“對,前天他還坐在巷口牌坊下,口中念念有詞。我悄悄靠近聽了一下,發現他竟然說什麽什麽要遭殃了。”
“吵什麽?”聞聽周、秦、魏一夥仍不情願被辦學習班,還抬出個鞠半仙作為借口,閔蘭珍大怒了,“你說你聽見鞠半仙說了,誰能作證?沒人作證,我就當你是誣告,那話就是你自己說的!”
這——說話者一下子就被鎮住了。
“鞠老頭是個盲人,孤苦伶仃,你們竟然還要和他攀比,好意思啵?你怎麽不說他享受‘五保'',你也要享受?”
現場一時鴉雀無聲了。
“真厲害!”聽著閔蘭珍對周、秦、魏等人的訓斥,又看到後者乖乖地走進居委會給安排的學習場所,岑新銳很是佩服,不由得說出了聲。他知道,在衙後街,周、秦、魏等盡管都是難纏的主,可還是有鎮得住他們的人,那就是閔主任,當然,還有賈玲的媽媽、居民組長江一貞。
“新銳,你說誰厲害?”恰在這時,江一貞從屋外走了進來,聽到他這樣說,順口問了一句。隻是不待他迴答,又說道:“管著他們的飯碗,閔主任當然厲害啦。”
可不?岑新銳聽著江一貞這樣說,覺得甚有道理:以周、秦、魏等人的秉性,不是被別人拿住命門,是不會規規矩矩的。
“你寫完了吧。”岑新銳想著什麽,江一貞無暇顧及,她此刻關心的是他抄好了閔主任交下的稿子沒有。
“隻剩一行字了。”
“那好,抄完了我就去貼。”聽到這樣的迴答,江一貞很滿意。她走到桌邊,端詳著岑新銳的作品,口裏稱讚道:“新銳,你的字寫得還真漂亮啊。”停了停,又說道:“玲玲和蘭子能寫得你這樣一筆字就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玲姐是沒有練,要練,準寫得好。”岑新銳由衷地說道,“再說,她的書讀得比我好。”他沒有提褚蘭。在他心目中,這二人從來是有區別的,而且現在褚蘭的表現更是加重了這種感覺。
“原先還可以,現在不成了。”江一貞聞言,先是頷頷首,隨即又搖搖頭,“尤其是蘭子,像走火入魔了一樣。”。
聽江一貞這樣說,岑新銳的眼前立地閃過了褚蘭一些瘋狂的畫麵,心裏不由得翻騰起來:江媽媽她知不知道自己的外甥女做的這些呢?如果知道,隻怕會很擔心甚至很傷心的。他知道,江媽媽是個很有是非感的人,曆來看不得蠻不講理、恃強逞兇的人、偏偏在這些蠻不講理、恃強逞兇的人當中,就有她盡心盡力照顧了七、八年的外甥女褚蘭。
“哎,什麽時候可以開始上課啊?”江一貞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對於岑新銳來說,這是個無從談起的話題,隻能歸於緘默。
江一貞見狀,自覺失言。隻是,她素來是個憋不住話的人,停了一會,又還是自言自語一般地說道:“這兩個丫頭,現在也不知走到哪裏了。”
岑新銳知道她是為賈玲和褚蘭擔心。現在治安情況雖說不錯,但兩個女孩子被裹在那麽多的男同學中,去的又都是從沒去過的地方,怎麽說都是不能讓做母親的放心的。他想安慰她一下,又不知說什麽好。
“新銳,你最近不會去別的地方吧?”看著岑新銳寫完規定,江一貞小心拿起,輕輕吹了吹未幹的墨跡。但就在此時,她好像想起了什麽。
“不會。”岑新銳將毛筆仔細地套進筆帽中,肯定地迴答道。
“那你在家裏幹什麽呢?”
“還沒想好,隻是,總不能讓時間白過才是。”
“說的是,”江一貞表示讚成,隨即說道:“那,我給你介紹一份臨時工做做,怎樣?”
“那真的要謝謝您了。”聽著江一貞這話,岑新銳非常高興了。這不僅是因為做零工多少能掙幾個錢補貼家用,而且自己過去在假期也做過小工,像大姐就給在副食品加工廠找過包糖果的事兒,自己也曾通過同學哥哥推薦在蠶桑試驗站采摘過桑葉,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不過,最使他接受江一貞這個建議的,是經過這段時間,他發現,盡管房子還是過去留下的老房子,人還是那些老居民,但經過那場疾風暴雨,偌大的一個街區,已看不到有多少人像以往那樣悠閑地閱讀報刊雜誌,更聽不見過去那種郎朗的讀書聲,與其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不如去打零工。
“哦,有件事我要跟你說清楚,”看著他欣然接受的樣子,江一貞也很高興,“我介紹你做的是縣印刷廠的排字工,錢不多,一個月二十八元,而且可能有點傷眼睛。”
“錢不多沒關係,”岑新銳連忙表態,“眼睛我自己會注意。”
“你最好還是和你爸媽商量一下,明天再迴我的話。”
“好的,謝謝江媽媽。”
“好,好。”聽岑新銳這樣說,江一貞很高興。不知為什麽,江一貞雖然養了兩個兒子,而且都會讀書,但她對鄭文淑的這個懂事明理的小兒子還是非常喜歡。她甚至想過,若是現在能像解放前那樣結娃娃親,她不定會向鄭文淑提出兩家做個親家,將賈玲說給新銳。她覺得他是個會讀書能幹事的孩子,今後肯定有大出息。
江一貞想什麽,岑新銳不得而知。他想的是馬上迴家,將做臨時工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他相信他們會支持自己的決定。
果然,這天晚上,聽了岑新銳的陳述後,岑華年和鄭文淑都表示接受江一貞的這份好意。隻是鄭文淑在同意之餘,想到了一個問題——
“我說老岑,新銳去撿字,會不會影響視力?”
“應當沒大礙吧?印刷廠那麽多撿字工,沒見幾個戴眼鏡的。自己注意一下就行了。”岑華年認為這不是個問題。
“也是,”鄭文淑覺得丈夫說的有道理,隻是,她馬上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你說,江一貞薦舉新銳去印刷廠,是不是為了感謝你?”
“感謝我什麽?”岑華年有點不解。
“你不是好幾次將人民小學翻修工程的小工包給了居委會嗎?”鄭文淑覺得丈夫有點年紀一大便開始忘事的味道。
“你說這個?不會吧。”岑華年覺得不像這麽迴事,“要我說,還是和你關係好,想替你做點事的緣故。”
“也是。”鄭文淑一想,是這個道理。
“倒是新銳,要對得起江媽媽的這份熱心腸,”岑華年轉過身來對伺立在一旁的兒子說道,“進廠以後要尊重領導和師傅,團結同事,遇事多請教,幹活勤快點。不然,別人不光看不上你,就是對江媽媽,也有看法的,認為她薦錯了人。”
“聽見了嗎?”鄭文淑不無期待地望著兒子。在她心目中,孩子再懂事,也有想不到的地方。
“聽見了。”麵對父母的教誨,此時已經十六歲的岑新銳老實地迴答著。在他的印象中,爸爸很少對他說做人辦事當如何如何,平日裏有什麽要注意的,都是媽媽叮囑,爸爸今天這樣語重心長,足見他對自己去印刷廠非常重視。
“還有,你做的畢竟是臨時工,不可能在印刷廠幹一輩子,而且這運動也不可能長期搞下去,故此還是要抓緊學習。”岑華年看著正用心聆聽自己講話的兒子,很是滿意,“下工以後,將哥哥讀過的課本找出來看看,數理化有不懂的,可以寫信問問他。”
“是。”
“兒子,聽爸爸的,沒錯。”對丈夫的話語,鄭文淑深感有理。她雖然插不上什麽話,但卻能通過對兒子的叮囑加強丈夫說話的效能。
聽鄭文淑這樣說,岑華年很是滿意,盡管他早已習慣了這種狀況。妻子雖然論文化隻是讀過賀龍早年開辦的貧民夜校,僅僅識得幾個字,但卻頗通事理,平日裏總是能夫唱婦隨。他因此在不無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後,繼續對兒子說道:“記住,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以為學校停課了就可以放棄學習,日後後悔的隻能是自己。”
“我知道。”聽著父親這話,岑新銳深有同感。這除了他看不慣曲金柏等人,不願與之為伍外,還在於他確乎愛學習,覺得書本裏有無窮的樂趣,故此,不僅將父母的囑咐牢牢記在了心裏,而且敦促自己要好好去做。不過,此時的他並沒有真正意識到父親說的這番話分量到底有多重,隻是到了他步入人生拐點時方意識到,這番話雖然極其樸實,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正是得益於父親的教誨,自己的人生之路方走得較衙後街那些夥伴們要堅實、沉穩許多。
……
看著種種現狀,岑新銳心裏很不是滋味了。但他沒有想到,還有比這更厲害的。事態和行為越來越嚴重。我還是找個機會迴家裏去吧,手腳冰涼、心情沉重的岑新銳暗暗地念叨著。他覺得自己實在無法直麵這個場景。
但岑新銳沒有想到,覆巢之下,無有完卵,向以安寧幽靜著稱的衙後街也已不是一塊淨土。這天,他剛迴到家裏,江一貞便將他叫到了居委會的辦公間。
“您是叫我寫什麽東西吧?”看著辦公桌上已準備好了文房四寶,岑新銳問道。
“不是我叫你,是閔主任。她要你給寫幾幅大字,寫什麽她都想好了。”江一貞從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兩張信箋。
是嗎?岑新銳從江一貞手中接過信箋,一看,發現原來是居委會關於所辦學習班的紀律規定。
學習班?都什麽人參加?岑新銳有點疑惑了。
江一貞知道他想什麽,故此對他說道:“參加的人員等下你就知道了。”
是嗎?岑新銳覺得江媽媽今天有點反常,神神秘秘的。但既然她說參加的人員就要來了,那就先給寫下來吧。這幾年,他的字可以說有很大的進步,盡管與父親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柳、顏、歐幾種字體都已練得有模有樣。隻是寫著寫著,他便覺得有點不對勁了:閔主任交給的稿子措辭非常嚴厲,對參加學習班的人員來說差不多就是限製行動自由。
岑新銳有點不安了,也就在此時,房外天井中傳來一陣喧嘩聲。他探過頭去一看,發現來了七、八個家住衙後街的居民,都是向來被居委會視為不安分守己的人。自然,其中包括周八斤、秦得利、魏五六等。
“憑什麽要辦我們的學習班?”被居委會叫過來,周、秦、魏等很是惱火。
“因為人人都要學習。”聞聽他們這樣吵嚷,一個威嚴的女聲從他們身後傳了過來。
這不是閔主任嗎?岑新銳心中一動。他從虛掩的門裏看去,果然,是閔蘭珍,那位非常幹練的中年女人,正從院外走進來。
人們常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周、秦、魏等人先前當著幾個兼著居委會差事的家庭婦女麵,還吵吵嚷嚷的,現在一看閔蘭珍來了,氣焰一下便消了大半。隻是,平白無故地被通知進學習班,而偏偏在普通老百姓心裏,學習班可做多種理解,便不能不使他們很窩火,故此囁嚅一會後,還是忍不住小聲說道:“那——為什麽孟懷仁他們不來學習班。”
“他們不夠格。”聞聽他們這樣說,閔蘭珍想都不想地迴答道。
“那——為什麽沒有其他的人?”瞬間靜默之後,周、秦、魏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們的表現比你們好!”閔蘭珍有點來火了,“叫你們學習就學習,哪有這麽多問題?”頓了頓,又話語嚴厲地說道:“你們不願學習也可以,隻是不要因為覺悟低在用工單位、街坊鄰居那裏混不下去又來找居委會,那時我們就不好辦了。”
聽著閔蘭珍這話,周、秦、魏無語了。他們都曉得,自己時下所幹的活都是居委會給介紹的,閔蘭珍就是他們的薦頭,她的話不能不聽。
即便秦得利是收破爛的,但由於孩子多,老婆常年患病,亦斷不了要通過居委會向鎮裏申請民政救濟,她這尊菩薩是得罪不起的。隻是就這幾個人被關進居委會大院,在他們仍不甘心。抓耳撓腮地想了一會,他們終於想起了什麽——
“其他人不來,鞠半仙總該來吧,他一貫的裝神弄鬼,搞封建迷信那一套。”
“對,前天他還坐在巷口牌坊下,口中念念有詞。我悄悄靠近聽了一下,發現他竟然說什麽什麽要遭殃了。”
“吵什麽?”聞聽周、秦、魏一夥仍不情願被辦學習班,還抬出個鞠半仙作為借口,閔蘭珍大怒了,“你說你聽見鞠半仙說了,誰能作證?沒人作證,我就當你是誣告,那話就是你自己說的!”
這——說話者一下子就被鎮住了。
“鞠老頭是個盲人,孤苦伶仃,你們竟然還要和他攀比,好意思啵?你怎麽不說他享受‘五保'',你也要享受?”
現場一時鴉雀無聲了。
“真厲害!”聽著閔蘭珍對周、秦、魏等人的訓斥,又看到後者乖乖地走進居委會給安排的學習場所,岑新銳很是佩服,不由得說出了聲。他知道,在衙後街,周、秦、魏等盡管都是難纏的主,可還是有鎮得住他們的人,那就是閔主任,當然,還有賈玲的媽媽、居民組長江一貞。
“新銳,你說誰厲害?”恰在這時,江一貞從屋外走了進來,聽到他這樣說,順口問了一句。隻是不待他迴答,又說道:“管著他們的飯碗,閔主任當然厲害啦。”
可不?岑新銳聽著江一貞這樣說,覺得甚有道理:以周、秦、魏等人的秉性,不是被別人拿住命門,是不會規規矩矩的。
“你寫完了吧。”岑新銳想著什麽,江一貞無暇顧及,她此刻關心的是他抄好了閔主任交下的稿子沒有。
“隻剩一行字了。”
“那好,抄完了我就去貼。”聽到這樣的迴答,江一貞很滿意。她走到桌邊,端詳著岑新銳的作品,口裏稱讚道:“新銳,你的字寫得還真漂亮啊。”停了停,又說道:“玲玲和蘭子能寫得你這樣一筆字就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玲姐是沒有練,要練,準寫得好。”岑新銳由衷地說道,“再說,她的書讀得比我好。”他沒有提褚蘭。在他心目中,這二人從來是有區別的,而且現在褚蘭的表現更是加重了這種感覺。
“原先還可以,現在不成了。”江一貞聞言,先是頷頷首,隨即又搖搖頭,“尤其是蘭子,像走火入魔了一樣。”。
聽江一貞這樣說,岑新銳的眼前立地閃過了褚蘭一些瘋狂的畫麵,心裏不由得翻騰起來:江媽媽她知不知道自己的外甥女做的這些呢?如果知道,隻怕會很擔心甚至很傷心的。他知道,江媽媽是個很有是非感的人,曆來看不得蠻不講理、恃強逞兇的人、偏偏在這些蠻不講理、恃強逞兇的人當中,就有她盡心盡力照顧了七、八年的外甥女褚蘭。
“哎,什麽時候可以開始上課啊?”江一貞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對於岑新銳來說,這是個無從談起的話題,隻能歸於緘默。
江一貞見狀,自覺失言。隻是,她素來是個憋不住話的人,停了一會,又還是自言自語一般地說道:“這兩個丫頭,現在也不知走到哪裏了。”
岑新銳知道她是為賈玲和褚蘭擔心。現在治安情況雖說不錯,但兩個女孩子被裹在那麽多的男同學中,去的又都是從沒去過的地方,怎麽說都是不能讓做母親的放心的。他想安慰她一下,又不知說什麽好。
“新銳,你最近不會去別的地方吧?”看著岑新銳寫完規定,江一貞小心拿起,輕輕吹了吹未幹的墨跡。但就在此時,她好像想起了什麽。
“不會。”岑新銳將毛筆仔細地套進筆帽中,肯定地迴答道。
“那你在家裏幹什麽呢?”
“還沒想好,隻是,總不能讓時間白過才是。”
“說的是,”江一貞表示讚成,隨即說道:“那,我給你介紹一份臨時工做做,怎樣?”
“那真的要謝謝您了。”聽著江一貞這話,岑新銳非常高興了。這不僅是因為做零工多少能掙幾個錢補貼家用,而且自己過去在假期也做過小工,像大姐就給在副食品加工廠找過包糖果的事兒,自己也曾通過同學哥哥推薦在蠶桑試驗站采摘過桑葉,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不過,最使他接受江一貞這個建議的,是經過這段時間,他發現,盡管房子還是過去留下的老房子,人還是那些老居民,但經過那場疾風暴雨,偌大的一個街區,已看不到有多少人像以往那樣悠閑地閱讀報刊雜誌,更聽不見過去那種郎朗的讀書聲,與其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不如去打零工。
“哦,有件事我要跟你說清楚,”看著他欣然接受的樣子,江一貞也很高興,“我介紹你做的是縣印刷廠的排字工,錢不多,一個月二十八元,而且可能有點傷眼睛。”
“錢不多沒關係,”岑新銳連忙表態,“眼睛我自己會注意。”
“你最好還是和你爸媽商量一下,明天再迴我的話。”
“好的,謝謝江媽媽。”
“好,好。”聽岑新銳這樣說,江一貞很高興。不知為什麽,江一貞雖然養了兩個兒子,而且都會讀書,但她對鄭文淑的這個懂事明理的小兒子還是非常喜歡。她甚至想過,若是現在能像解放前那樣結娃娃親,她不定會向鄭文淑提出兩家做個親家,將賈玲說給新銳。她覺得他是個會讀書能幹事的孩子,今後肯定有大出息。
江一貞想什麽,岑新銳不得而知。他想的是馬上迴家,將做臨時工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他相信他們會支持自己的決定。
果然,這天晚上,聽了岑新銳的陳述後,岑華年和鄭文淑都表示接受江一貞的這份好意。隻是鄭文淑在同意之餘,想到了一個問題——
“我說老岑,新銳去撿字,會不會影響視力?”
“應當沒大礙吧?印刷廠那麽多撿字工,沒見幾個戴眼鏡的。自己注意一下就行了。”岑華年認為這不是個問題。
“也是,”鄭文淑覺得丈夫說的有道理,隻是,她馬上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你說,江一貞薦舉新銳去印刷廠,是不是為了感謝你?”
“感謝我什麽?”岑華年有點不解。
“你不是好幾次將人民小學翻修工程的小工包給了居委會嗎?”鄭文淑覺得丈夫有點年紀一大便開始忘事的味道。
“你說這個?不會吧。”岑華年覺得不像這麽迴事,“要我說,還是和你關係好,想替你做點事的緣故。”
“也是。”鄭文淑一想,是這個道理。
“倒是新銳,要對得起江媽媽的這份熱心腸,”岑華年轉過身來對伺立在一旁的兒子說道,“進廠以後要尊重領導和師傅,團結同事,遇事多請教,幹活勤快點。不然,別人不光看不上你,就是對江媽媽,也有看法的,認為她薦錯了人。”
“聽見了嗎?”鄭文淑不無期待地望著兒子。在她心目中,孩子再懂事,也有想不到的地方。
“聽見了。”麵對父母的教誨,此時已經十六歲的岑新銳老實地迴答著。在他的印象中,爸爸很少對他說做人辦事當如何如何,平日裏有什麽要注意的,都是媽媽叮囑,爸爸今天這樣語重心長,足見他對自己去印刷廠非常重視。
“還有,你做的畢竟是臨時工,不可能在印刷廠幹一輩子,而且這運動也不可能長期搞下去,故此還是要抓緊學習。”岑華年看著正用心聆聽自己講話的兒子,很是滿意,“下工以後,將哥哥讀過的課本找出來看看,數理化有不懂的,可以寫信問問他。”
“是。”
“兒子,聽爸爸的,沒錯。”對丈夫的話語,鄭文淑深感有理。她雖然插不上什麽話,但卻能通過對兒子的叮囑加強丈夫說話的效能。
聽鄭文淑這樣說,岑華年很是滿意,盡管他早已習慣了這種狀況。妻子雖然論文化隻是讀過賀龍早年開辦的貧民夜校,僅僅識得幾個字,但卻頗通事理,平日裏總是能夫唱婦隨。他因此在不無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後,繼續對兒子說道:“記住,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以為學校停課了就可以放棄學習,日後後悔的隻能是自己。”
“我知道。”聽著父親這話,岑新銳深有同感。這除了他看不慣曲金柏等人,不願與之為伍外,還在於他確乎愛學習,覺得書本裏有無窮的樂趣,故此,不僅將父母的囑咐牢牢記在了心裏,而且敦促自己要好好去做。不過,此時的他並沒有真正意識到父親說的這番話分量到底有多重,隻是到了他步入人生拐點時方意識到,這番話雖然極其樸實,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正是得益於父親的教誨,自己的人生之路方走得較衙後街那些夥伴們要堅實、沉穩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