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隨著由外地遷入的人戶漸次減少,因這類事引起的議論漸漸止息。可就在衙後街的居民以為再不會有什麽新情況發生時,一戶人家的遷來又在坊間產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震蕩:蔡立民的夫人、那個在縣文化館工作的標致女人潘豔萍也將家搬進了衙後街。與他人不同的是,鎮上房管會給她家安排的房子不僅較一般人家要大得多,而且在她家搬進前還給用心翻修了一遍。
目睹房管會技術員喬大興領著工匠們頻繁地進進出出,打量著一堆堆建築材料不斷運進宅子,尤其是看著在施工隊的忙活中,新居日趨完工,衙後街的居民又有話題了。
“你們說說,她為什麽搬到這裏來,難道縣政府家屬宿舍沒有她住的地方?再說她與這裏沒有任何淵源啊!”由於事起突然,平時很少參加坪場聊天的中年男人榮德韶遠望著就要成為蔡宅的院子,發提出了疑問。
“搬來也就算了,可這樣個修法,過去可沒有過”聽著榮德韶的話語,與他一樣平素不探閑事的施壽保亦忍不住了。本也是,盡管鑒於衙後街有很多房子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古建築,房管處斷不了給予修繕,但對房子這樣大興土木,在衙後街卻是第一次。不講別的,單是庭院前,就新起了花台,種上了月季、薔薇等多種花卉。至於住房內新鋪的實木地板,更是錚明瓦亮、光可鑒影。
“所以吧,當官的就是當官的。”聽著施壽保發出的不平之聲,斜刺中,不知是誰很不以為然地“哼哼”連聲了。
“住在財政局好端端地,卻要搬到這裏來,就是房子再好,也難得折騰啊!”有人感歎起來。
“這你就錯了,隻要能沾到脈氣,再費心盡力也是值得的。”這次說話的是個女人。熟悉那聲音的一聽就知道是和鄭文淑一個院子住著的晁嬸。
“你怎麽知道這家人到這裏是為了沾脈氣?”有人提出疑問了。
“這家的女主人對相好的說過,丈夫前妻生的大女兒去年隻考進了二中。如果以前在衙後街住,早就進一中了。所以,為自己所生的小兒子前途著想,怎麽也要來個亡羊補牢。”
原來如此!聽著這話,眾人恍然大悟,但馬上又覺得不對勁了:所謂脈氣,也就那麽一說,還真當那麽迴事啊?要知道衙後街讀書的孩子不老少,可並非個個成績都好。到底能不能上學,還是要看個人的天資如何、勤奮不勤奮的。如果以為沾著脈氣便能上進,那衙後街的學生伢子個個都成了大學生了。
但街坊們還有想不到的,那就是無論他們怎樣議論,潘豔萍不講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會當迴事。憑借丈夫的地位、聲望尤其是權力,她不僅過上了較一般百姓要滋潤得多的日子,還養成了傲視他們的脾氣。這不,搬來衙後街已一個月了,她從未主動和街坊們搭過話,好幾迴有人衝她微笑,她都像沒看見一般。她才不管他們怎樣看待自己,隻要自己活得舒坦就行。
“豔萍,我說你是不是對街坊們客氣點,既然做了鄰居,那就要和諧相處。”
這天早上起來,看著妻子一邊梳著頭發,一邊哼哼唱唱的,顯得心情很好,蔡立民開口勸說起來。對於搬到衙後街,蔡立民原本是不太同意的:在以往任職的財政局家屬宿舍住得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麽要這樣折騰,但挨不過妻子執撓的性子,又聽人說這裏確實是塊風水寶地,便同意了。隻是搬過來後,方發現街坊們對自己和家人竟是敬而遠之,除了居委會主任閔蘭珍和縣委辦副主任洪達軒的老婆羊瓊華外,再無其他鄰居串門,真有點門庭冷落的味道。經過一番觀察,他認為與妻子潘豔萍的行為舉止有很大的關係。這女子,仗著自己長得漂亮,又在機關工作,一舉手一投足總端著個架子,對旁人愛理不理,誰敢親近?
“我對他們怎麽不客氣了?”聽到丈夫這樣說,剛才還很高興的潘豔萍馬上拉下臉來,“依你的,要拿自己的熱臉去貼他們的冷屁股?”
“你怎麽這樣說?”蔡立民覺得她很有點不可理喻,而且話也說得很粗鄙。
“那你要我怎麽說?”潘豔萍拿著做工精致的牛角梳子敲著梳妝台,顯得很不耐煩。
“好好,算我多嘴,你就等著自作自受吧。”知道這一爭執起來又會像以往那樣沒個完,便選擇了休戰。
看到丈夫又一次退避三舍,潘豔萍很是得意了。說實在的,盡管蔡立民大了她很多,但她卻覺得跟著他還是頂劃算的。這不僅是為著他給她帶來了過去想都想不到的物質生活,還為著他脾氣很好,極少不依她的。不講別的,單是同意她搬進衙後街,就很遂她的心願。要知道這裏的房子不僅麵積大、起居方便,格式也很對自己的情調。不講單門獨戶的住起來自由自在,單是看著院中那蒼翠的樹木、鮮豔的花朵,心裏就甭說有多愜意了。
想著這些,潘豔萍禁不住偷偷地樂了。打扮停當,又吃了點老公給端上的早點後,她掏出手絹擦了擦紅潤的小嘴,嗲著聲音對他說道:“我今天要和吳副書記的愛人出去辦點事,中飯你就帶著兒子去縣政府食堂吃。”說畢,一扭柔軟的腰肢,走了出去,臨出房門,還不忘記用那綿軟白皙的小手再次整理一下自己那頭烏黑的秀發。
看著她那令自己又愛又恨的樣子,坐在餐桌邊的蔡立民不由得搖了搖頭。他不知道自己娶了這個漂亮妻子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了她,他在家鄉背了個陳世美的罵名,以至離開老家十多年了都不敢迴去探視日益見老的雙親。
怎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這在同事和上級都是萬萬沒有想到的。這不僅是因為蔡立民在河北老家有妻室,而且平素生活作風很正派,人們從未聽說他有什麽緋聞。當然,這事蔡立民自己是清楚的,說來說去,還是自己經不起美色的誘惑,栽倒在了潘豔萍的石榴裙下。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是怎麽和這個年紀不大但心機頗深的女子睡到一起的。
蔡立民清楚地記得,那還是一九五二年七月六日的事情。由於頭天晚上開會到半夜才迴屋上床,這天早上七點他才醒來。就在他睜開惺忪的雙眼時,聽見房外的堂屋內有人說話——
“姆媽,你看見我曬在屋頭的內衣沒有?”
“我好像替你收在你的衣櫃裏了。”
“沒有啊。”
“那到哪裏去了?”
蔡立民聽出來了,這是十七歲的潘豔萍和她四十來歲的媽媽在說話。雖然在潘家住了近兩月有餘,但他對這個俊俏女子的了解並不多,隻聽鄉上的幹部簡單提到過:她出嫁不滿一年,因丈夫病死被夫家以“克夫”的名義攆迴了娘家。由於她念過三年私塾,又生得標致,再加上沒有孩子,故此斷不了有人來提親,但不知什麽原因,都被她拒絕了。說實話,對這些情況,蔡立民不感興趣,他著急的是這個村的農民由於土改不久,對名下的土地格外珍惜,在成立初級社這件事上積極性不高,致使工作進度很慢。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不去關注潘豔萍,可潘豔萍卻注意上了他。自他入住的第一天起,她就有意拉近二人的關係,不是主動給他洗衣做飯,就是央著替他跑腿送信,即便他在閱讀文件、整理筆記的時候,亦坐在一旁,不時飛給他一個媚眼,搞的他很不自在。他有時覺得這樣不行,想和她談談,但一轉念又覺得自己很可笑:別人並沒有對你表示什麽,有什麽可談的,你這不是自作多情、自找麻煩麽?好在幾個月下來,工作就要結束了,隻等上麵一驗收,自己就可以離開這裏了。
可蔡立民沒有想到的是,該來的還是來了。這天早上,潘豔萍對她媽媽說,內衣不要你管了,我自己四下裏找找看,你還是趁早趕集去。
聞聽潘豔萍這樣說,剛從睡夢中醒過來的蔡立民起先還不太在意,但一尋思,便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四下裏,那不也包括自己住的房間麽?而且還催著她媽媽去趕集!可未等他迴過神來,便發現一個輕盈的身影飄進了房間。在往大櫃內搜尋一番之後,這個身影便直奔木床,撩開蚊帳,俯身在了他的軀體上,往枕頭邊摸索開來。
怎麽會這樣?蔡立民有點懵了,跟著便臊熱起來。(此處省略........)此情此景,任是柳下惠亦撐持不住,更何況長期和妻子分居的蔡立民。血氣亢奮之際,理智蕩然無存。在不可遏止的衝動之中,正當而立之年的他不惟沒有推開緊抱住自己身軀的潘豔萍,相反……
以後便是荔川縣黨政界很多幹部都知道的故事:為了應對潘豔萍的脅迫利誘,蔡立民費盡周折,與河北老家大自己四歲的妻子離了婚,而潘豔萍則不僅如願以償地嫁了一個當官的,還依仗他的力量,最終進了城,當了幹部。當然,蔡立民為此也付出了代價,不僅被知曉內情者歸於了喜新厭舊、道德有虧的一類人,思來想去,他覺得自己完全是中了潘豔萍的套,但由於對方一被提及此事便一哭二鬧三撒潑,他始終沒能弄清此事的始終原委。弄到最後,存留在他心中的隻有一個疑問:她即便嫁過一次人,當時亦隻有十七歲,怎麽會有那樣的心計和膽量,難道就一點都不害怕自己不吃她那一套,相反會聲嚴厲色地予以嗬斥?
不過,蔡立民對自己當年的舉動怎麽想,早已不是潘豔萍要考慮的問題。至於剛才他提到的要她善待衙後街的街坊,更不會為她接受。此時此刻,她想的隻是如何同吳副書記的夫人一道往清江市走一趟,麵見一中的夏校長,看看他答應的事情進行得怎樣。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剛剛走到院門口,便遇上了專來拜訪的居民組長江一貞及鄭文淑。
“有什麽話請快講,我還要和縣委吳書記的愛人去清江市辦事。”潘豔萍不想在街道幹部身上浪費時間,直直地說道。
看到她拉大旗作虎皮的樣子,江一貞很不以為然了,心想你神氣什麽,丈夫比你家老公官大得多的女人我也見過,沒一個像你。但她不想和對方置氣,便長話短說:“我們檢查過了,你家還差一口大缸、五十個沙包。”
“檢查過了,什麽時候?”潘豔萍有點懵然了。
“你不在。”江一貞瞄了一眼院內。
“大缸,還有沙包,幹什麽?”潘豔萍仍有疑問。
“鎮上消防辦規定每個院子至少要設置一口裝滿水的大缸,五十個沙包,防範火災。”江一貞耐著性子解釋道。
原來如此,潘豔萍這才意識到普通居民區也有自己的規矩。但她不願意承認自己無知,便撒了一個慌:“消防的事情我早就想到了。諾,我已購置了滅火器,商店明天下午就會送到。”
“是嗎?”江一貞不太相信。畢竟,滅火器是很貴的,從沒聽說私人買那玩意。
“我會騙你?”見江一貞這樣認真,潘豔萍不快了。但就在此時,她發現江一貞身邊的鄭文淑正靜靜地注視著她,雖然一直不曾開口,但那對黑白分明的眼睛蘊含的卻是一種沉穩得令她不能無視的神情。
“這位是——”
“她叫鄭文淑,是人民小學岑校長的愛人,也是我們這個居民片消防小組的成員。”
鄭文淑?對了,潘豔萍想起來了,就是那個兒子去年考上了複旦大學的家庭婦女。在搬進衙後街的時候,她就聽人說過,而且知道她的小兒子也很會讀書。
“哎呦,原來是鄭大姐。”想到這些,潘豔萍的臉上難得地浮上了笑容,“聽說你的兒子很會讀書啊。”
“哪裏,”鄭文淑沒想到這女子臉色變得這樣快,口中謙虛了一句,並順著她的話說道:“要說會讀書,還是江組長的兒子,一個是南開大學畢業的,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一個正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習。”
是嗎?潘豔萍這會可開了眼界了:隨便碰上兩個家庭婦女,兒子都會讀書,工作也幹得這麽好,看來這衙後街還真如人們傳說的那樣,是文脈所在啊,自己果然是搬對家了。想到這裏,她立刻換了一副神情,滿臉堆笑地說:“佩服佩服,我這迴算是搬對地方了。”
什麽,敢情她搬到這裏就是為了孩子讀書,真像人們說的沾點衙後街的脈氣?聽著這話,江一貞和鄭文淑不由得互視了一眼。
潘豔萍何等機巧之人,立地從對方表情上讀出了她們的所思所想。但她不願和她們閑聊,便說道:“還真是對不起,今天我確實有事,就暫不相陪了,以後少不了要向二位取經的。”
“你忙吧。”看著她前倨後恭的樣子,江一貞覺得真有點莫名其妙,便隨口應了聲。
“好的好的,咱們迴頭見。”潘豔萍揮了揮手,腰肢一扭,嫋嫋婷婷地向著通往縣城北大道的巷口走去。
看著這女人不無誇張的姿態,江一貞無語了。有頃,方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說給鄭文淑聽的咕嚕道:“就是這種官太太名堂多,辦什麽事反不如老百姓利索。”
江一貞的話鄭文淑當然聽見了,但沒有往心裏去。她之所以會陪江一貞上潘豔萍家,除了江說不習慣一個人與官太太打交道,還在於在邀會的問題上這個好姐妹幫了自己的大忙。說實在的,為了全家人的生活,她有操不完的心,更何況最近還有鬧心的事情,那就是牛厚懷在“四清”中的表現雖然很積極,揭發了若幹他認為“四不清”的同事,但最終隻在供職的商業局提了個副股長,黨還是沒入成,為此不少在司徒惠敏麵前埋怨,道是嶽父影響了他的進步。
“都是媒人害的!”每每被丈夫尤怨繼父,司徒慧敏便很不愉快。她也知道繼父的資本家出身確實影響了一家人。不說別的,單是大弟弟務實當年參與招飛體檢,盡管是一等一的好身體,可就是政審過不了關,眼睜睜地與當飛行員的夢想擦肩而過。但她一點都不埋怨繼父,因為繼父從小將她養大,視如己出,而且委實是個老實人。她因此隻能抱怨當年的介紹人、繼父同事上官正的妻子。如果不是嫁給牛厚懷,即便家裏生活與時下相比沒有什麽實質的不同,至少夫妻間不會摩擦不斷,話總是難得說到一塊。
“如果抗美援朝時我參軍走了,隻怕是另一種活法了。”有一次,司徒慧敏對母親說道,“隻怪外婆楞不準我去。”
聽女兒這樣說,鄭文淑沒有吱聲。她知道此事並非那麽簡單:表麵上看外婆是舍不得外孫女,實際上是老人家怕政審不過關,被刷下來後一家人麵子不好看。故此,時下的她唯一希望的就是全家尤其是老岑不要再遇上什麽不測的事情,平安度日。不是老岑平日裏謹言慎行,再加上當時主管教育的副縣長龔和平為人正派、做事公道,還真不知會不會給戴帽子。
鄭文淑所想何事,剛剛與她有過一麵之晤的潘豔萍是怎麽也想不到的。但對她這個人,太太卻記住了。這天晚上,在自清江市一中迴到衙後街的家中後,她不僅美滋滋地將夏校長的肯定答複告訴丈夫,而且對他說,她聽了他的勸說,注意改進了與鄰裏的關係,因為她與上門拜訪的鄭文淑和江一貞進行了很友好的談話,她了解到,她們的孩子都很會讀書,而且鄭文淑的丈夫是人民小學的校長岑華年。
岑華年?蔡立民的腦筋略一轉動,便想了起來,是有這麽個人。記得有一次聽縣教育局長提起過,道是人民小學不僅是縣裏辦得最好的小學,而且在地區都很有名氣,可校長岑華年卻是縣裏唯一的非黨校長。
“非黨的怎麽啦?隻要會辦學,就不錯。”聽丈夫簡單地談到岑華年的情況,潘豔萍有點不以為然了,“我今後肯定要和他們打交道,看他們是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的。”
“我不過是就我知道的告訴你,也沒說要怎麽嘛。”看到妻子這樣,蔡立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了。不過,他覺得她說的也不是沒道理,便順著她的話語說道:“你願意和他們打交道,我會有什麽意見?聯係群眾總是好事。”
丈夫說什麽,潘豔萍並沒有聽清楚。她是個情緒化的人,從來隻是順著自己的思路想問題。由於跑了一天,她感覺有點累了,故此上得床後拒絕了丈夫的求歡,將後背留給了此刻因欲望無法滿足而很難受的他。
看著妻子曼妙動人的身姿,嗅著她若有若無的體香,心裏像被蝦子節肢撓動一般。他想用強,卻又怕她鬧,一時間憋得真是難受。一想到自己在夫妻生活上毫無主動權,而她則是要他他就得服務,不要他他就得滾到一邊去,他就感到憋屈。這些年來,他越來越為當年的一時衝動感到後悔,覺得至今仍在老家侍奉公婆的前妻難能可貴。不講別的,單是兩口子之間的那種事,她就從來沒有拂逆過他的心願,盡管他的一些言語動作使她羞得不行。而她之所以如此,用她的話說,誰叫自己是他的女人呢?
又一次要度過難眠之夜了,而且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這樣的日子。
隨著由外地遷入的人戶漸次減少,因這類事引起的議論漸漸止息。可就在衙後街的居民以為再不會有什麽新情況發生時,一戶人家的遷來又在坊間產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震蕩:蔡立民的夫人、那個在縣文化館工作的標致女人潘豔萍也將家搬進了衙後街。與他人不同的是,鎮上房管會給她家安排的房子不僅較一般人家要大得多,而且在她家搬進前還給用心翻修了一遍。
目睹房管會技術員喬大興領著工匠們頻繁地進進出出,打量著一堆堆建築材料不斷運進宅子,尤其是看著在施工隊的忙活中,新居日趨完工,衙後街的居民又有話題了。
“你們說說,她為什麽搬到這裏來,難道縣政府家屬宿舍沒有她住的地方?再說她與這裏沒有任何淵源啊!”由於事起突然,平時很少參加坪場聊天的中年男人榮德韶遠望著就要成為蔡宅的院子,發提出了疑問。
“搬來也就算了,可這樣個修法,過去可沒有過”聽著榮德韶的話語,與他一樣平素不探閑事的施壽保亦忍不住了。本也是,盡管鑒於衙後街有很多房子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古建築,房管處斷不了給予修繕,但對房子這樣大興土木,在衙後街卻是第一次。不講別的,單是庭院前,就新起了花台,種上了月季、薔薇等多種花卉。至於住房內新鋪的實木地板,更是錚明瓦亮、光可鑒影。
“所以吧,當官的就是當官的。”聽著施壽保發出的不平之聲,斜刺中,不知是誰很不以為然地“哼哼”連聲了。
“住在財政局好端端地,卻要搬到這裏來,就是房子再好,也難得折騰啊!”有人感歎起來。
“這你就錯了,隻要能沾到脈氣,再費心盡力也是值得的。”這次說話的是個女人。熟悉那聲音的一聽就知道是和鄭文淑一個院子住著的晁嬸。
“你怎麽知道這家人到這裏是為了沾脈氣?”有人提出疑問了。
“這家的女主人對相好的說過,丈夫前妻生的大女兒去年隻考進了二中。如果以前在衙後街住,早就進一中了。所以,為自己所生的小兒子前途著想,怎麽也要來個亡羊補牢。”
原來如此!聽著這話,眾人恍然大悟,但馬上又覺得不對勁了:所謂脈氣,也就那麽一說,還真當那麽迴事啊?要知道衙後街讀書的孩子不老少,可並非個個成績都好。到底能不能上學,還是要看個人的天資如何、勤奮不勤奮的。如果以為沾著脈氣便能上進,那衙後街的學生伢子個個都成了大學生了。
但街坊們還有想不到的,那就是無論他們怎樣議論,潘豔萍不講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會當迴事。憑借丈夫的地位、聲望尤其是權力,她不僅過上了較一般百姓要滋潤得多的日子,還養成了傲視他們的脾氣。這不,搬來衙後街已一個月了,她從未主動和街坊們搭過話,好幾迴有人衝她微笑,她都像沒看見一般。她才不管他們怎樣看待自己,隻要自己活得舒坦就行。
“豔萍,我說你是不是對街坊們客氣點,既然做了鄰居,那就要和諧相處。”
這天早上起來,看著妻子一邊梳著頭發,一邊哼哼唱唱的,顯得心情很好,蔡立民開口勸說起來。對於搬到衙後街,蔡立民原本是不太同意的:在以往任職的財政局家屬宿舍住得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麽要這樣折騰,但挨不過妻子執撓的性子,又聽人說這裏確實是塊風水寶地,便同意了。隻是搬過來後,方發現街坊們對自己和家人竟是敬而遠之,除了居委會主任閔蘭珍和縣委辦副主任洪達軒的老婆羊瓊華外,再無其他鄰居串門,真有點門庭冷落的味道。經過一番觀察,他認為與妻子潘豔萍的行為舉止有很大的關係。這女子,仗著自己長得漂亮,又在機關工作,一舉手一投足總端著個架子,對旁人愛理不理,誰敢親近?
“我對他們怎麽不客氣了?”聽到丈夫這樣說,剛才還很高興的潘豔萍馬上拉下臉來,“依你的,要拿自己的熱臉去貼他們的冷屁股?”
“你怎麽這樣說?”蔡立民覺得她很有點不可理喻,而且話也說得很粗鄙。
“那你要我怎麽說?”潘豔萍拿著做工精致的牛角梳子敲著梳妝台,顯得很不耐煩。
“好好,算我多嘴,你就等著自作自受吧。”知道這一爭執起來又會像以往那樣沒個完,便選擇了休戰。
看到丈夫又一次退避三舍,潘豔萍很是得意了。說實在的,盡管蔡立民大了她很多,但她卻覺得跟著他還是頂劃算的。這不僅是為著他給她帶來了過去想都想不到的物質生活,還為著他脾氣很好,極少不依她的。不講別的,單是同意她搬進衙後街,就很遂她的心願。要知道這裏的房子不僅麵積大、起居方便,格式也很對自己的情調。不講單門獨戶的住起來自由自在,單是看著院中那蒼翠的樹木、鮮豔的花朵,心裏就甭說有多愜意了。
想著這些,潘豔萍禁不住偷偷地樂了。打扮停當,又吃了點老公給端上的早點後,她掏出手絹擦了擦紅潤的小嘴,嗲著聲音對他說道:“我今天要和吳副書記的愛人出去辦點事,中飯你就帶著兒子去縣政府食堂吃。”說畢,一扭柔軟的腰肢,走了出去,臨出房門,還不忘記用那綿軟白皙的小手再次整理一下自己那頭烏黑的秀發。
看著她那令自己又愛又恨的樣子,坐在餐桌邊的蔡立民不由得搖了搖頭。他不知道自己娶了這個漂亮妻子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了她,他在家鄉背了個陳世美的罵名,以至離開老家十多年了都不敢迴去探視日益見老的雙親。
怎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這在同事和上級都是萬萬沒有想到的。這不僅是因為蔡立民在河北老家有妻室,而且平素生活作風很正派,人們從未聽說他有什麽緋聞。當然,這事蔡立民自己是清楚的,說來說去,還是自己經不起美色的誘惑,栽倒在了潘豔萍的石榴裙下。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是怎麽和這個年紀不大但心機頗深的女子睡到一起的。
蔡立民清楚地記得,那還是一九五二年七月六日的事情。由於頭天晚上開會到半夜才迴屋上床,這天早上七點他才醒來。就在他睜開惺忪的雙眼時,聽見房外的堂屋內有人說話——
“姆媽,你看見我曬在屋頭的內衣沒有?”
“我好像替你收在你的衣櫃裏了。”
“沒有啊。”
“那到哪裏去了?”
蔡立民聽出來了,這是十七歲的潘豔萍和她四十來歲的媽媽在說話。雖然在潘家住了近兩月有餘,但他對這個俊俏女子的了解並不多,隻聽鄉上的幹部簡單提到過:她出嫁不滿一年,因丈夫病死被夫家以“克夫”的名義攆迴了娘家。由於她念過三年私塾,又生得標致,再加上沒有孩子,故此斷不了有人來提親,但不知什麽原因,都被她拒絕了。說實話,對這些情況,蔡立民不感興趣,他著急的是這個村的農民由於土改不久,對名下的土地格外珍惜,在成立初級社這件事上積極性不高,致使工作進度很慢。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不去關注潘豔萍,可潘豔萍卻注意上了他。自他入住的第一天起,她就有意拉近二人的關係,不是主動給他洗衣做飯,就是央著替他跑腿送信,即便他在閱讀文件、整理筆記的時候,亦坐在一旁,不時飛給他一個媚眼,搞的他很不自在。他有時覺得這樣不行,想和她談談,但一轉念又覺得自己很可笑:別人並沒有對你表示什麽,有什麽可談的,你這不是自作多情、自找麻煩麽?好在幾個月下來,工作就要結束了,隻等上麵一驗收,自己就可以離開這裏了。
可蔡立民沒有想到的是,該來的還是來了。這天早上,潘豔萍對她媽媽說,內衣不要你管了,我自己四下裏找找看,你還是趁早趕集去。
聞聽潘豔萍這樣說,剛從睡夢中醒過來的蔡立民起先還不太在意,但一尋思,便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四下裏,那不也包括自己住的房間麽?而且還催著她媽媽去趕集!可未等他迴過神來,便發現一個輕盈的身影飄進了房間。在往大櫃內搜尋一番之後,這個身影便直奔木床,撩開蚊帳,俯身在了他的軀體上,往枕頭邊摸索開來。
怎麽會這樣?蔡立民有點懵了,跟著便臊熱起來。(此處省略........)此情此景,任是柳下惠亦撐持不住,更何況長期和妻子分居的蔡立民。血氣亢奮之際,理智蕩然無存。在不可遏止的衝動之中,正當而立之年的他不惟沒有推開緊抱住自己身軀的潘豔萍,相反……
以後便是荔川縣黨政界很多幹部都知道的故事:為了應對潘豔萍的脅迫利誘,蔡立民費盡周折,與河北老家大自己四歲的妻子離了婚,而潘豔萍則不僅如願以償地嫁了一個當官的,還依仗他的力量,最終進了城,當了幹部。當然,蔡立民為此也付出了代價,不僅被知曉內情者歸於了喜新厭舊、道德有虧的一類人,思來想去,他覺得自己完全是中了潘豔萍的套,但由於對方一被提及此事便一哭二鬧三撒潑,他始終沒能弄清此事的始終原委。弄到最後,存留在他心中的隻有一個疑問:她即便嫁過一次人,當時亦隻有十七歲,怎麽會有那樣的心計和膽量,難道就一點都不害怕自己不吃她那一套,相反會聲嚴厲色地予以嗬斥?
不過,蔡立民對自己當年的舉動怎麽想,早已不是潘豔萍要考慮的問題。至於剛才他提到的要她善待衙後街的街坊,更不會為她接受。此時此刻,她想的隻是如何同吳副書記的夫人一道往清江市走一趟,麵見一中的夏校長,看看他答應的事情進行得怎樣。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剛剛走到院門口,便遇上了專來拜訪的居民組長江一貞及鄭文淑。
“有什麽話請快講,我還要和縣委吳書記的愛人去清江市辦事。”潘豔萍不想在街道幹部身上浪費時間,直直地說道。
看到她拉大旗作虎皮的樣子,江一貞很不以為然了,心想你神氣什麽,丈夫比你家老公官大得多的女人我也見過,沒一個像你。但她不想和對方置氣,便長話短說:“我們檢查過了,你家還差一口大缸、五十個沙包。”
“檢查過了,什麽時候?”潘豔萍有點懵然了。
“你不在。”江一貞瞄了一眼院內。
“大缸,還有沙包,幹什麽?”潘豔萍仍有疑問。
“鎮上消防辦規定每個院子至少要設置一口裝滿水的大缸,五十個沙包,防範火災。”江一貞耐著性子解釋道。
原來如此,潘豔萍這才意識到普通居民區也有自己的規矩。但她不願意承認自己無知,便撒了一個慌:“消防的事情我早就想到了。諾,我已購置了滅火器,商店明天下午就會送到。”
“是嗎?”江一貞不太相信。畢竟,滅火器是很貴的,從沒聽說私人買那玩意。
“我會騙你?”見江一貞這樣認真,潘豔萍不快了。但就在此時,她發現江一貞身邊的鄭文淑正靜靜地注視著她,雖然一直不曾開口,但那對黑白分明的眼睛蘊含的卻是一種沉穩得令她不能無視的神情。
“這位是——”
“她叫鄭文淑,是人民小學岑校長的愛人,也是我們這個居民片消防小組的成員。”
鄭文淑?對了,潘豔萍想起來了,就是那個兒子去年考上了複旦大學的家庭婦女。在搬進衙後街的時候,她就聽人說過,而且知道她的小兒子也很會讀書。
“哎呦,原來是鄭大姐。”想到這些,潘豔萍的臉上難得地浮上了笑容,“聽說你的兒子很會讀書啊。”
“哪裏,”鄭文淑沒想到這女子臉色變得這樣快,口中謙虛了一句,並順著她的話說道:“要說會讀書,還是江組長的兒子,一個是南開大學畢業的,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一個正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習。”
是嗎?潘豔萍這會可開了眼界了:隨便碰上兩個家庭婦女,兒子都會讀書,工作也幹得這麽好,看來這衙後街還真如人們傳說的那樣,是文脈所在啊,自己果然是搬對家了。想到這裏,她立刻換了一副神情,滿臉堆笑地說:“佩服佩服,我這迴算是搬對地方了。”
什麽,敢情她搬到這裏就是為了孩子讀書,真像人們說的沾點衙後街的脈氣?聽著這話,江一貞和鄭文淑不由得互視了一眼。
潘豔萍何等機巧之人,立地從對方表情上讀出了她們的所思所想。但她不願和她們閑聊,便說道:“還真是對不起,今天我確實有事,就暫不相陪了,以後少不了要向二位取經的。”
“你忙吧。”看著她前倨後恭的樣子,江一貞覺得真有點莫名其妙,便隨口應了聲。
“好的好的,咱們迴頭見。”潘豔萍揮了揮手,腰肢一扭,嫋嫋婷婷地向著通往縣城北大道的巷口走去。
看著這女人不無誇張的姿態,江一貞無語了。有頃,方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是說給鄭文淑聽的咕嚕道:“就是這種官太太名堂多,辦什麽事反不如老百姓利索。”
江一貞的話鄭文淑當然聽見了,但沒有往心裏去。她之所以會陪江一貞上潘豔萍家,除了江說不習慣一個人與官太太打交道,還在於在邀會的問題上這個好姐妹幫了自己的大忙。說實在的,為了全家人的生活,她有操不完的心,更何況最近還有鬧心的事情,那就是牛厚懷在“四清”中的表現雖然很積極,揭發了若幹他認為“四不清”的同事,但最終隻在供職的商業局提了個副股長,黨還是沒入成,為此不少在司徒惠敏麵前埋怨,道是嶽父影響了他的進步。
“都是媒人害的!”每每被丈夫尤怨繼父,司徒慧敏便很不愉快。她也知道繼父的資本家出身確實影響了一家人。不說別的,單是大弟弟務實當年參與招飛體檢,盡管是一等一的好身體,可就是政審過不了關,眼睜睜地與當飛行員的夢想擦肩而過。但她一點都不埋怨繼父,因為繼父從小將她養大,視如己出,而且委實是個老實人。她因此隻能抱怨當年的介紹人、繼父同事上官正的妻子。如果不是嫁給牛厚懷,即便家裏生活與時下相比沒有什麽實質的不同,至少夫妻間不會摩擦不斷,話總是難得說到一塊。
“如果抗美援朝時我參軍走了,隻怕是另一種活法了。”有一次,司徒慧敏對母親說道,“隻怪外婆楞不準我去。”
聽女兒這樣說,鄭文淑沒有吱聲。她知道此事並非那麽簡單:表麵上看外婆是舍不得外孫女,實際上是老人家怕政審不過關,被刷下來後一家人麵子不好看。故此,時下的她唯一希望的就是全家尤其是老岑不要再遇上什麽不測的事情,平安度日。不是老岑平日裏謹言慎行,再加上當時主管教育的副縣長龔和平為人正派、做事公道,還真不知會不會給戴帽子。
鄭文淑所想何事,剛剛與她有過一麵之晤的潘豔萍是怎麽也想不到的。但對她這個人,太太卻記住了。這天晚上,在自清江市一中迴到衙後街的家中後,她不僅美滋滋地將夏校長的肯定答複告訴丈夫,而且對他說,她聽了他的勸說,注意改進了與鄰裏的關係,因為她與上門拜訪的鄭文淑和江一貞進行了很友好的談話,她了解到,她們的孩子都很會讀書,而且鄭文淑的丈夫是人民小學的校長岑華年。
岑華年?蔡立民的腦筋略一轉動,便想了起來,是有這麽個人。記得有一次聽縣教育局長提起過,道是人民小學不僅是縣裏辦得最好的小學,而且在地區都很有名氣,可校長岑華年卻是縣裏唯一的非黨校長。
“非黨的怎麽啦?隻要會辦學,就不錯。”聽丈夫簡單地談到岑華年的情況,潘豔萍有點不以為然了,“我今後肯定要和他們打交道,看他們是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的。”
“我不過是就我知道的告訴你,也沒說要怎麽嘛。”看到妻子這樣,蔡立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了。不過,他覺得她說的也不是沒道理,便順著她的話語說道:“你願意和他們打交道,我會有什麽意見?聯係群眾總是好事。”
丈夫說什麽,潘豔萍並沒有聽清楚。她是個情緒化的人,從來隻是順著自己的思路想問題。由於跑了一天,她感覺有點累了,故此上得床後拒絕了丈夫的求歡,將後背留給了此刻因欲望無法滿足而很難受的他。
看著妻子曼妙動人的身姿,嗅著她若有若無的體香,心裏像被蝦子節肢撓動一般。他想用強,卻又怕她鬧,一時間憋得真是難受。一想到自己在夫妻生活上毫無主動權,而她則是要他他就得服務,不要他他就得滾到一邊去,他就感到憋屈。這些年來,他越來越為當年的一時衝動感到後悔,覺得至今仍在老家侍奉公婆的前妻難能可貴。不講別的,單是兩口子之間的那種事,她就從來沒有拂逆過他的心願,盡管他的一些言語動作使她羞得不行。而她之所以如此,用她的話說,誰叫自己是他的女人呢?
又一次要度過難眠之夜了,而且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這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