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事啟奏。”
趙綿澤手輕抬,“講。”
蘭子安沒有抬頭,恭聲道:“高句國使者昨夜三更抵達京師,微臣已將其安置在金陵東的江東驛。這是高句國的奏報。”
在趙綿澤的示意下,何承安將蘭子安手托的奏報呈了上去。趙綿澤看完內容,淡淡掃一眼奉天殿裏的眾人,又將它遞與何承安。
“念!”
原來,高句國自洪泰二十七年臘月起,為時半年的內亂已平息,大將軍李良驥戰敗,被高句國攆入大晏境內的毛憐衛一帶。高句國王來函稱,願履行前言,前大晏稱臣,便望大晏給個方便,擒拿反賊逆首。除此,並催促文佳公主與定安侯的婚事。
先前遼東事發,前來和親的永寧公主死,文佳公主傷。陳大牛將文佳公主帶迴京師,她一直被禮部安置在專為接待外使的晏賓樓,已有數月餘。
對於此事,朝中一直有議論。
但趙綿澤始終未有令文佳公主與陳大牛完婚,也沒有就自己登基之便利,將成為長公主的胞妹趙如娜抬成定安侯正妻。
他一直在等待高句國的戰勢結果。
一來這一樁和親之事是洪泰帝在位時定下的,他新君上位,不管內外事務,都不好公然抗衡太上皇的聖意。二來李良驥若是造反成功,高句公主自然不必再嫁與定安侯,事qing就算了結,不必他再出麵。
但沒有想到,李良驥竟是敗了。
“陛下……”
這時,殿外又傳入一個急奏。
“李良驥派人傳來急奏,願領現有兵馬十萬,向大晏永世稱臣,便在毛憐衛替大晏戍衛疆土,以防高句來犯。”
事qing趕了巧,奉天殿內一陣譁然。
先前在遼寧因高句公主的死亡,眼看高句國便要反水,再一次聯合北狄與大晏為難。那個時候,北狄托長了大晏戰線,李良驥曾拜會過大晏邊臣,他率兵還朝造反,其實給了大晏一個喘氣的機會,可以坐山觀虎鬥。
如今,北狄已和,高句稱臣,李良驥雖然戰敗,但到底曾對大晏社稷有功,這一番請求也不算過分。
在眾臣的議論裏,趙綿澤微微一笑。
“諸位臣工以為,當下應如何處置?”
呂華銘出列,欠身道:“稟陛下,高句國王早已上旨願臣服我大晏。若非李良驥攪局,此事早成。如今高句國王名正言順,而李良驥為逆賊首腦,率殘兵潛入大晏,我朝應即刻命令遼東指揮使,領兵剿滅李良驥殘部,以示我天朝上國的恢宏氣度,以令四海來朝……”
“一派胡言!”梁國公徐文龍與呂華銘素來相看兩厭,聽他說完,徐文龍哼笑出列,譏諷道:“呂尚書未歷戰事,紙上彈兵,自是容易。你以為李良驥那般好打?”
說罷,他抬頭望向趙綿澤,“陛下,臣雖不知李良驥為何會輸掉此戰,但此人非池中物,我朝隻需助他一臂之力,他定可再取高句,屆時,高句由他主政,必會長久為我所用,不會像眼下這般,在大晏與北狄之間搖擺不定。請陛下聖斷。”
徐文龍是武將出身,論軍事策略自非呂華銘這文臣可比。但呂華銘能為吏部尚書,亦非等閑之輩。二人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在奉天大殿上爭執不休。
一個要助高句國王擒李良驥。
一個要助李良驥拿下高國政權。
明麵上,仿若是徐呂二人的爭執。
可私下裏誰都清楚,呂華銘的女兒呂繡為趙綿澤寵妃,他即為國丈,自是趙綿澤一黨。梁國公徐文龍雖是勛戚,但對趙綿澤素來不喜,如今正是“構黨”中的肱股人物。
一場對高句國逆首李良驥的處置,很快便演變成了“保皇派”與“構黨”之間的黨爭。而這樣的事qing,幾乎每日都會在朝堂上演一次,日趨白熾化。
那二人說得激憤若狂。
臣工們私下惴惴,或各自站隊,或保守不語。
趙綿澤高居金鑾椅上,眸子半眯著,突地輕輕一笑。
“十九皇叔,此事你怎麽看?”
他突兀的問話,把問題甩給趙樽。
很顯然,他是要藉由此事讓趙樽表現立場。
趙樽唇角一勾,眉宇間看似有幾分為國事的憂色,可仔細一看,又什麽qing緒都無,始終平淡如水。
爭吵聲停下來了,奉天殿上的眾臣都把視線落在趙樽的臉上,都想看看這個閑散了這樣久的大晏親王對時局究竟如何看。
趙樽出列,走到徐品二人的前麵,目光略深,就像不察眾人正在窺視他一般,抬頭望向趙綿澤,冷肅開口,有條不紊的分析。
“窮兵黷武,烽煙過處將血流成河。一旦開戰,百姓將會飽受戰亂之苦。死的是我大晏將士,耗的是我大晏庫銀,陛下新皇繼位,當以海晏河清四海昇平為緊要,切莫東征西討,自損其身。”
“我大晏國富民qiáng,素來海納百川,寬仁大度,豈能連一個小小的李良驥都容不下?量小非君子,且不說他曾緩解過大晏僵局,就如今他歸順我朝,便容他留守鴨綠江,為大晏戍邊又有何防?至於高句國,除了李良驥之事,其餘一一應允,即揚我大晏天朝寬厚風範,也得讓他知曉,大晏從不受他人左右,自有主張。”
“再者,高句國雖臣我朝,但其心卻是姓北狄的,他們親北狄,遠大晏,這是事實。如今雖暫與北狄結盟,但諸位臣工皆知,非長久計。李良驥在毛憐衛可牽製高句,也可令高句不得不稱臣。如今一來,我朝不必費一兵一馬,便可令他二虎相爭。豈不快哉?”
他的言詞與保皇黨和構黨都不同。
大抵來說,屬於第三方言詞。
可任誰都能聽出,他真的隻是基於客觀與中立的態度,就目前的各方形勢做了一個最好的處置方法。不得不說,他這般處理極妙,也可謂一心為趙綿澤的江山社稷著想的。
趙綿澤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來。
於他先前想的不一樣,趙樽並未推諉敷衍,而是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他jiāo予的事務。這樣的他,越發讓他看不懂了。
殿內沉寂片刻,久久無人說話。
這時,久不言語的秦王趙構突地欠身,麵露欽佩之色。
“十九弟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為兄佩服。”
呂華銘目光一閃,亦是點頭,“晉王殿下說得極有道理!”
“構黨”紛紛附議,保皇派觀皇帝麵孔,亦是會意地點頭,一gān人皆道:“臣附議!請陛下聖斷!”
一場gān戈好像就這般化解了。
可其間湧動的暗流,更為澎湃。
趙綿澤微微勾唇,目露欣慰的笑意。
“十九皇叔所言極是。”
他拖曳著聲音,隨即道,“發公文與高句使者,李良驥既已投誠大晏,便是有悔改之心,天子新繼大統,大赦天下,當以仁政為要,未免再有流血烽煙,禍害民生,朕做主,令與其把手言和。從此睦鄰,隔江為好。至於文佳公主的婚事……”
他的視線慢慢掠過大殿上的陳大牛,目光一眯。
“前一陣子因朝中事務繁雜,未急給文佳公主過大禮。但親事既是太上皇先時許下的,朕自當遵從。即日起,著禮部籌備,欽天監擇吉日良辰……”
“陛下!”
不等趙綿澤說話,陳大牛大喊一聲打斷了他,出列掀了一下衣擺,便跪下去,“臣有話說。”
趙綿澤眼睛微眯,並未因他的打斷生鬱,語氣溫和。
“定安侯有何話說?”
陳大牛抬起頭來,看他一眼,聲音渾厚毅然,“臣隻有一句話,想問陛下和諸位臣工,難道堂堂大晏天朝上國的長公主,竟不如高句一蛋丸小國的公主麽?”
他鏗鏘有力的話音一落,奉天殿上的人麵麵相覷一眼,大抵都知曉他的意思了。他在為趙如娜鳴屈,想為趙如娜抬正妻。
趙綿澤麵上露出微笑,似乎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長公主當初嫁與侯府為妾,是定安侯親自在太上皇麵前請的旨。隻如今……定安侯是要朕撤迴太上皇當即的旨意,還是定安侯悔悟了?”
他不輕不重的話,並不狠戾,卻字字如刺地蜇在陳大牛的身上。陳大牛曉得這個皇帝其實一直恨他當初讓他妹子為妾,還三跪九叩入府,就是想讓他丟一個醜。
說起來,他不是一個輕易服軟的人。
但屬實是他欠趙如娜的,男子漢大丈夫,認錯何妨?
也未想那麽多,他臊紅著臉,沉聲道:“陛下,當初是臣鬼迷了心竅,不知長公主賢德溫厚,慢待了她,如今臣夫婦二人和睦恩愛,臣實不忍長公主受此屈ru。”
“你待如何?”趙綿澤聲音又是一沉。
陳大牛知他怒氣未消,一咬牙,低下頭去,“臣當初是做錯了,自願領受軍杖五十,罰俸一年的處罰。但為免長公主受ru,請陛下擬旨,取消臣與文佳公主的親事,便恩準長公主為臣正妻。”
他言語間的悔意並無半分遮掩,縱是趙綿澤恨他,但妹妹到底已經是他的人了。如今的qing形看來,她早已胳膊肘彎了,一心向著她這個夫君。
趙綿澤沉吟片刻,嘆一口氣。
“定安侯知錯能改,朕亦為之動容。為此,罰俸一年就免了罷。至於軍杖五十,明日午時在奉天門外領受,眾臣觀之,以儆效尤。”
斬釘截鐵地說完,他深幽的目光明明滅滅,語氣卻又緩和不少,“但定安侯有一言極為有理,我天朝上國的長公主若是為妾,實在貽笑大方,不僅丟朕的人,也丟我大晏的人。傳朕旨意,賜菁華長公主為定安侯正妻,累加一品誥命夫人。”
陳大牛雙目一亮,如蒙大赦般,興高采烈地叩拜。
“多謝陛下成全……”
他的話未說完,趙綿澤便皺起眉頭,又道:“然文佳公主親事,是太上皇親許,朕初涉政事,不能不體太上皇之用心。故而,文佳公主與定安侯的親事不能做廢,許文佳公主為定安侯平妻。”
按《大晏律》中婚律來講,一夫一妻乃律製不可違。也便是說,律法上並無平妻之說。之所以稱為“平妻”,隻是蓋上一頂冠冕堂皇的帽子,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妾室,入了侯府,見到主母,還得執妾禮。不過稱唿上好聽一點,對得起高句國王而已。
“陛下……”
陳大牛抬起瞪圓了眼,看樣子仍是不願,可趙綿澤飛快地打斷了他,皺起俊俏的眉頭,五爪金龍袍的袖口微微一拂。
</br>
趙綿澤手輕抬,“講。”
蘭子安沒有抬頭,恭聲道:“高句國使者昨夜三更抵達京師,微臣已將其安置在金陵東的江東驛。這是高句國的奏報。”
在趙綿澤的示意下,何承安將蘭子安手托的奏報呈了上去。趙綿澤看完內容,淡淡掃一眼奉天殿裏的眾人,又將它遞與何承安。
“念!”
原來,高句國自洪泰二十七年臘月起,為時半年的內亂已平息,大將軍李良驥戰敗,被高句國攆入大晏境內的毛憐衛一帶。高句國王來函稱,願履行前言,前大晏稱臣,便望大晏給個方便,擒拿反賊逆首。除此,並催促文佳公主與定安侯的婚事。
先前遼東事發,前來和親的永寧公主死,文佳公主傷。陳大牛將文佳公主帶迴京師,她一直被禮部安置在專為接待外使的晏賓樓,已有數月餘。
對於此事,朝中一直有議論。
但趙綿澤始終未有令文佳公主與陳大牛完婚,也沒有就自己登基之便利,將成為長公主的胞妹趙如娜抬成定安侯正妻。
他一直在等待高句國的戰勢結果。
一來這一樁和親之事是洪泰帝在位時定下的,他新君上位,不管內外事務,都不好公然抗衡太上皇的聖意。二來李良驥若是造反成功,高句公主自然不必再嫁與定安侯,事qing就算了結,不必他再出麵。
但沒有想到,李良驥竟是敗了。
“陛下……”
這時,殿外又傳入一個急奏。
“李良驥派人傳來急奏,願領現有兵馬十萬,向大晏永世稱臣,便在毛憐衛替大晏戍衛疆土,以防高句來犯。”
事qing趕了巧,奉天殿內一陣譁然。
先前在遼寧因高句公主的死亡,眼看高句國便要反水,再一次聯合北狄與大晏為難。那個時候,北狄托長了大晏戰線,李良驥曾拜會過大晏邊臣,他率兵還朝造反,其實給了大晏一個喘氣的機會,可以坐山觀虎鬥。
如今,北狄已和,高句稱臣,李良驥雖然戰敗,但到底曾對大晏社稷有功,這一番請求也不算過分。
在眾臣的議論裏,趙綿澤微微一笑。
“諸位臣工以為,當下應如何處置?”
呂華銘出列,欠身道:“稟陛下,高句國王早已上旨願臣服我大晏。若非李良驥攪局,此事早成。如今高句國王名正言順,而李良驥為逆賊首腦,率殘兵潛入大晏,我朝應即刻命令遼東指揮使,領兵剿滅李良驥殘部,以示我天朝上國的恢宏氣度,以令四海來朝……”
“一派胡言!”梁國公徐文龍與呂華銘素來相看兩厭,聽他說完,徐文龍哼笑出列,譏諷道:“呂尚書未歷戰事,紙上彈兵,自是容易。你以為李良驥那般好打?”
說罷,他抬頭望向趙綿澤,“陛下,臣雖不知李良驥為何會輸掉此戰,但此人非池中物,我朝隻需助他一臂之力,他定可再取高句,屆時,高句由他主政,必會長久為我所用,不會像眼下這般,在大晏與北狄之間搖擺不定。請陛下聖斷。”
徐文龍是武將出身,論軍事策略自非呂華銘這文臣可比。但呂華銘能為吏部尚書,亦非等閑之輩。二人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在奉天大殿上爭執不休。
一個要助高句國王擒李良驥。
一個要助李良驥拿下高國政權。
明麵上,仿若是徐呂二人的爭執。
可私下裏誰都清楚,呂華銘的女兒呂繡為趙綿澤寵妃,他即為國丈,自是趙綿澤一黨。梁國公徐文龍雖是勛戚,但對趙綿澤素來不喜,如今正是“構黨”中的肱股人物。
一場對高句國逆首李良驥的處置,很快便演變成了“保皇派”與“構黨”之間的黨爭。而這樣的事qing,幾乎每日都會在朝堂上演一次,日趨白熾化。
那二人說得激憤若狂。
臣工們私下惴惴,或各自站隊,或保守不語。
趙綿澤高居金鑾椅上,眸子半眯著,突地輕輕一笑。
“十九皇叔,此事你怎麽看?”
他突兀的問話,把問題甩給趙樽。
很顯然,他是要藉由此事讓趙樽表現立場。
趙樽唇角一勾,眉宇間看似有幾分為國事的憂色,可仔細一看,又什麽qing緒都無,始終平淡如水。
爭吵聲停下來了,奉天殿上的眾臣都把視線落在趙樽的臉上,都想看看這個閑散了這樣久的大晏親王對時局究竟如何看。
趙樽出列,走到徐品二人的前麵,目光略深,就像不察眾人正在窺視他一般,抬頭望向趙綿澤,冷肅開口,有條不紊的分析。
“窮兵黷武,烽煙過處將血流成河。一旦開戰,百姓將會飽受戰亂之苦。死的是我大晏將士,耗的是我大晏庫銀,陛下新皇繼位,當以海晏河清四海昇平為緊要,切莫東征西討,自損其身。”
“我大晏國富民qiáng,素來海納百川,寬仁大度,豈能連一個小小的李良驥都容不下?量小非君子,且不說他曾緩解過大晏僵局,就如今他歸順我朝,便容他留守鴨綠江,為大晏戍邊又有何防?至於高句國,除了李良驥之事,其餘一一應允,即揚我大晏天朝寬厚風範,也得讓他知曉,大晏從不受他人左右,自有主張。”
“再者,高句國雖臣我朝,但其心卻是姓北狄的,他們親北狄,遠大晏,這是事實。如今雖暫與北狄結盟,但諸位臣工皆知,非長久計。李良驥在毛憐衛可牽製高句,也可令高句不得不稱臣。如今一來,我朝不必費一兵一馬,便可令他二虎相爭。豈不快哉?”
他的言詞與保皇黨和構黨都不同。
大抵來說,屬於第三方言詞。
可任誰都能聽出,他真的隻是基於客觀與中立的態度,就目前的各方形勢做了一個最好的處置方法。不得不說,他這般處理極妙,也可謂一心為趙綿澤的江山社稷著想的。
趙綿澤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來。
於他先前想的不一樣,趙樽並未推諉敷衍,而是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他jiāo予的事務。這樣的他,越發讓他看不懂了。
殿內沉寂片刻,久久無人說話。
這時,久不言語的秦王趙構突地欠身,麵露欽佩之色。
“十九弟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為兄佩服。”
呂華銘目光一閃,亦是點頭,“晉王殿下說得極有道理!”
“構黨”紛紛附議,保皇派觀皇帝麵孔,亦是會意地點頭,一gān人皆道:“臣附議!請陛下聖斷!”
一場gān戈好像就這般化解了。
可其間湧動的暗流,更為澎湃。
趙綿澤微微勾唇,目露欣慰的笑意。
“十九皇叔所言極是。”
他拖曳著聲音,隨即道,“發公文與高句使者,李良驥既已投誠大晏,便是有悔改之心,天子新繼大統,大赦天下,當以仁政為要,未免再有流血烽煙,禍害民生,朕做主,令與其把手言和。從此睦鄰,隔江為好。至於文佳公主的婚事……”
他的視線慢慢掠過大殿上的陳大牛,目光一眯。
“前一陣子因朝中事務繁雜,未急給文佳公主過大禮。但親事既是太上皇先時許下的,朕自當遵從。即日起,著禮部籌備,欽天監擇吉日良辰……”
“陛下!”
不等趙綿澤說話,陳大牛大喊一聲打斷了他,出列掀了一下衣擺,便跪下去,“臣有話說。”
趙綿澤眼睛微眯,並未因他的打斷生鬱,語氣溫和。
“定安侯有何話說?”
陳大牛抬起頭來,看他一眼,聲音渾厚毅然,“臣隻有一句話,想問陛下和諸位臣工,難道堂堂大晏天朝上國的長公主,竟不如高句一蛋丸小國的公主麽?”
他鏗鏘有力的話音一落,奉天殿上的人麵麵相覷一眼,大抵都知曉他的意思了。他在為趙如娜鳴屈,想為趙如娜抬正妻。
趙綿澤麵上露出微笑,似乎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長公主當初嫁與侯府為妾,是定安侯親自在太上皇麵前請的旨。隻如今……定安侯是要朕撤迴太上皇當即的旨意,還是定安侯悔悟了?”
他不輕不重的話,並不狠戾,卻字字如刺地蜇在陳大牛的身上。陳大牛曉得這個皇帝其實一直恨他當初讓他妹子為妾,還三跪九叩入府,就是想讓他丟一個醜。
說起來,他不是一個輕易服軟的人。
但屬實是他欠趙如娜的,男子漢大丈夫,認錯何妨?
也未想那麽多,他臊紅著臉,沉聲道:“陛下,當初是臣鬼迷了心竅,不知長公主賢德溫厚,慢待了她,如今臣夫婦二人和睦恩愛,臣實不忍長公主受此屈ru。”
“你待如何?”趙綿澤聲音又是一沉。
陳大牛知他怒氣未消,一咬牙,低下頭去,“臣當初是做錯了,自願領受軍杖五十,罰俸一年的處罰。但為免長公主受ru,請陛下擬旨,取消臣與文佳公主的親事,便恩準長公主為臣正妻。”
他言語間的悔意並無半分遮掩,縱是趙綿澤恨他,但妹妹到底已經是他的人了。如今的qing形看來,她早已胳膊肘彎了,一心向著她這個夫君。
趙綿澤沉吟片刻,嘆一口氣。
“定安侯知錯能改,朕亦為之動容。為此,罰俸一年就免了罷。至於軍杖五十,明日午時在奉天門外領受,眾臣觀之,以儆效尤。”
斬釘截鐵地說完,他深幽的目光明明滅滅,語氣卻又緩和不少,“但定安侯有一言極為有理,我天朝上國的長公主若是為妾,實在貽笑大方,不僅丟朕的人,也丟我大晏的人。傳朕旨意,賜菁華長公主為定安侯正妻,累加一品誥命夫人。”
陳大牛雙目一亮,如蒙大赦般,興高采烈地叩拜。
“多謝陛下成全……”
他的話未說完,趙綿澤便皺起眉頭,又道:“然文佳公主親事,是太上皇親許,朕初涉政事,不能不體太上皇之用心。故而,文佳公主與定安侯的親事不能做廢,許文佳公主為定安侯平妻。”
按《大晏律》中婚律來講,一夫一妻乃律製不可違。也便是說,律法上並無平妻之說。之所以稱為“平妻”,隻是蓋上一頂冠冕堂皇的帽子,說到底也隻是一個妾室,入了侯府,見到主母,還得執妾禮。不過稱唿上好聽一點,對得起高句國王而已。
“陛下……”
陳大牛抬起瞪圓了眼,看樣子仍是不願,可趙綿澤飛快地打斷了他,皺起俊俏的眉頭,五爪金龍袍的袖口微微一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