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誼將此事也問了慕晏。

    慕晏隻道讓宿誼不必想,不必問即可。

    宿誼想想也是,別人家的事,自己八卦一下就成,想那麽多幹嘛。操心的事,留給皇帝老爹和太子老弟就成。

    宿誼繼續吃吃喝喝,做做實驗,給慕晏寫信說些有的沒有的事。

    宿誼卻不知道,自己這封信,居然讓王家逃過一劫。

    王家勢大,還多次跟皇帝政見上產生衝突。皇帝現在地位越來越穩固,該做些血腥之事,驚醒一下那些世家了。

    皇帝本來準備第一個拿其開刀的就是王家。

    而王稟的“投誠”,更是讓皇帝覺得找到了時機。

    至於王稟,皇帝並不信任。若他能當好一把刀,皇帝會留下他那一脈。若是他不能,就和王家一同抹去就成。

    王承來見宿誼的事,皇帝當然是知道的。隻是宿誼將其他人支開,他也不知道這兩人談了什麽。

    不過看了宿誼寫給慕晏的信,皇帝就知道了。

    宿誼的信寫的太詳細,感慨很多。皇帝不認為宿誼會拿這種顯而易見的事讓慕晏解惑,皇帝認為,宿誼是用這封信,來提醒慕晏。

    但慕晏都說了自己甚至不願意娶妻,提醒有必要嗎?

    皇帝思索之後,恍然大悟,宿誼是在為王家求情啊。

    皇帝不知道宿誼蠢到居然不知道他和慕晏往來的每封信都被拆過。他認為,宿誼為什麽要在信中對王家的事寫的這麽詳細?當然是寫給皇帝看,讓皇帝知道,王家已經萌生退意,知道王稟並非王家的障眼法,而是真的與王家背離了。

    皇帝想通之後,不由笑得很是無奈。

    宿誼真是仁善。

    皇帝信了宿誼所說之話嗎?他信了。

    因為皇帝知道王承有多驕傲。他偷偷去見宿誼,可見已經十分迷惘。他向宿誼鞠躬道謝,可見發自內心。

    都是老對手了,皇帝對王承十分了解。

    皇帝並非嗜殺之人,且他既然想第一個拿王家下手,表明他對王家的能力很是欣賞,因為太欣賞,所以認為王家如果不能收為己用,絕對是皇權的最大的威脅。

    若是王家真的服軟了,能被皇帝完全收為己用了,皇帝求之不得。

    你以為扳倒一個如此龐大的世家不需要代價嗎?

    大

    概能做大事之人,往往都有很大的賭性。皇帝看了宿誼的信後,決定賭一把。

    皇帝召來了王承下棋,在和棋之後,皇帝遞給王承一個信封,道:“愛卿要教導家人,持身以正,不能汙了愛卿家風啊。”

    王承迷惑的拿著信封迴到家中。他拆開信之後,大汗淋漓,瞬間濕透了衣袍。

    信中是王家族人一條條罪證。

    有霸占良田的,有貪汙受賄的,有害人性命的,有逼良為娼的……一條一條,累積起來,觸目驚心。

    這些罪名,其他世家的人沒有嗎?當然有。一個家族那麽大,誰管的了所有親戚?誰管得住所有下仆?

    但皇帝既然將罪名羅列起來,就表明他看到了,相信了,要處理了。

    若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有人告發,這些和王家本家又沒關係,頂多說王家治家不嚴;但皇帝若想對王家做什麽,這些都是很好的把柄。

    畢竟這其中很多罪證,都是族人下人拿著王承、王詡的印鑒去做的。王承和王詡真沒辦法說自己對此一無所知。

    王承一邊羞憤在王家族人打著自己的招牌魚肉鄉裏,自己卻被蒙在鼓裏,一邊則被皇帝此舉嚇出一身冷汗。

    王承連夜召集族人商議,最後得出結論,皇帝既然已經羅列好罪名,應該也手握證據。

    王詡深深歎了一口氣:“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王家族人感到深深悲哀。

    在易家爭奪天下的時候,王家的人是立下汗馬功勞的。但是,皇帝居然在坐穩皇位之後,第一個開刀的,就是王家。

    王承聽著族人們或悲哀,或悲憤的聲音,心裏的焦躁卻越來越少。

    他突然想到那一日見到宿誼的情景。

    他問了一個很突兀的問題,一個會讓人很為難的問題。

    王承十分疼愛王稟,因此王稟要背離王家的時候,王承受到了很大打擊。這種打擊模糊了他的判斷,讓他做出了平日不會做之事。

    他想找個人傾訴一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宿天師。

    因為宿天師方外之人,是仙人下凡,是唯一會讓求教也不會覺得屈辱之人。

    但他隻是想傾述而已,並未想到宿天師會迴答。

    宿天師卻絲毫沒有猶豫的迴答了這個本不應該迴答的問題。

    他想著宿天師那時的神情

    ,還是那麽淡然,好似他問的問題跟問今天天氣如何一樣,沒什麽大不了的。

    或許在宿天師眼中,的確沒什麽大不了的吧。

    世人汲汲於名利,甚至不滿足自身的名利,還期盼子孫萬代,無論有無能力,都能富貴一生。

    這可能嗎?

    從古至今,有誰做到了?

    作為所謂傳承最久的世家之一,王承比任何人都明白。

    在得知皇帝的意思之後,王承心裏是憤怒的,是悲傷的,是感覺遭到了背叛的。

    但腦海中浮現了宿誼那張淡然的臉之後,他的心突然平靜下來。

    王承伸出手,往下壓了壓。王家爭論的人立刻安靜下來。

    “陛下最終放棄了。”王承掃了一下在場所有家人,他道,“功成身退,本就是臣子的本分。至於子孫後代,自有他們自己的福分。如今王家的榮華富貴,是老夫,是你們,一點一點的拚得的。若是王家子孫想要富貴,也讓他們用自己的手去拚吧。”

    王承露出微笑:“至少老夫的兒子,孫子,應該是沒問題的。若是無能庸才,該沉寂,該落魄,那就沉寂,那就落魄吧。若連這點魄力都沒有,王家早晚也會爛了根子。”

    王家眾人沉默了。

    他們無論心裏怎麽想,但王承都說了,他們也不會反對。

    王承對王詡道:“告訴你二弟,逢年過節,該迴來還是得迴來,不要以為自己當了官忙起來了就可以不孝順了。”

    王詡連忙道:“兒子定會帶到。”

    王承點頭,他歎氣道:“陛下此為,因也有他的功勞吧。皇帝其實並非薄情之人。”

    就像皇帝了解王承,王承也了解皇帝。即使不了解,他也能推斷出皇帝做出這種事,冒了多大的險。

    若是王家不滿,心生警惕。以王家目前勢力,一邊抹消罪證,一邊串聯其他世家,要給皇帝找麻煩,一定會讓其焦頭爛額。

    如今世家的勢力還是非常大的。

    但皇帝仍舊這麽做了。

    王承並不知道他去見宿誼的事被皇帝知道了。大概是宿誼高人形象深入人心,王承這種老狐狸,也不會覺得宿誼是告密之人。

    至於宿誼身邊的人就算有皇帝的探子,但他堅信那種情況下,不會有人偷聽。

    所以皇帝做出這種冒險之事,原因隻會是王稟。

    王稟不過剛入仕,皇帝就做出這種舉動。他如此信任王稟,其實不就說明了,他其實也很信任王家嗎?

    王承細想之後,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真的。

    皇帝並非想第一個拿王家開刀,反而是想保護王家。

    皇權和世家之爭不可避免,皇帝是想拉王家作為盟友。

    那王承會怎麽做?

    如果在見宿誼之前發生這種事,王承的決定可不一定。但是見了宿誼之後,王承已經想通。

    既然王家在戰亂之時都沒有爭奪皇帝之位,既然王家已經選擇了跟隨易家,既然王家已經成為了昱的臣子,那王家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忠君愛國,那是臣子的本分。

    王家嫡係還是很團結,很能幹,也很聽王承的話的。

    王稟是異類。

    王稟看到了世家對國家的危害,但他自己卻是世家之人,受了世家諸多恩惠。政治抱負和家族期望相衝突,讓王稟選擇了自我放逐。

    直到他被宿誼“點醒”。

    但他是那麽幸運。當他下定決心叛離家族,背負千古罵名也要為自己心中理想奮鬥的時候,皇帝對王家的態度改變了,王家的對皇家的態度也改變了。

    若沒有此事,王稟的未來注定是悲劇。

    但現在,可就說不準了。

    王家一邊整治為非作歹之人,一邊悄悄收縮自己的勢力。

    看上去,王家好似和以前沒有差別,但王太傅以年老之名,除了教導太子之事,不再過問政事;王家已經出仕的人除了王詡和王稟之外,都漸漸自覺遠離權力中心;王家後輩聯姻之時,多是選擇世家旁支或者庶族能人。

    並且,王家的人開始提倡簡樸,在外麵越來越低調,一度大世家之名被其他家族壓過。

    但是,最後其他世家之名慢慢湮沒在曆史之中,隻王家在整個昱朝期間,總有人身居高位。而昱朝之後,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宿誼覺得,自家係統又抽風了。

    他一覺睡醒,瞟了一眼係統,發現兌換點猛漲。

    他什麽都沒做啊啊啊啊啊!隻是睡了一覺啊啊啊啊啊!難道睡覺也能拯救世界嗎!!!

    “肯定是出問題了,這多出來的兌換

    點會不會被收迴啊?我要不要先用了?用了之後係統會不會迴檔,把我的兌換點扣成負數?”宿誼自言自語,“不過上次鋼琴的事都沒有迴檔,這次應該也不會吧?那我得趕快想辦法把兌換點用了。”

    於是宿誼兌換了一堆東西屯在係統背包裏,將兌換點用了個一幹二淨。反正不拿出來就不會引人注意。

    宿誼覺得自己真機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盛世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