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正要躍下救人的千尋忽然被人從背後一攬,帶著向後摔進了一人懷裏。那人將她攬在懷中,下巴抵著她的頭頂,輕聲說道:“阿尋,交給我來。”
李隨豫輕輕鬆開千尋,牽著她的手將她拉到身後。接著,他將頭探出亭外,似笑非笑地看著底下揚聲說道:“我說這池塘的冰已經化了吧,宋兄卻不信。瞧!這婢女摔下去的時候,先起的是水聲,卻不是破冰聲。你說是麽,宋兄?”
李隨豫一眼掃過底下麵色幾變的姚羲和,轉頭看著剛剛才踏入小亭的宋南陵。
宋南陵將眼看向李隨豫身後的千尋,衝她微微一點頭,才想起千尋的眼睛看不見。他也走到亭邊,低頭看著池塘裏幾個家丁將昏迷的莫娘撈了出來。他淡淡一笑,道:“李兄遠見,果然這池中早已化冰。”
池塘邊,家丁將莫娘拉上了岸,卻發現她已沒了鼻息,慌張地唿道:“夫人,莫娘沒氣啦!”
姚羲和身子一顫,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相同一幕。姚家那個唯一同她親近的庶出族妹,被人推下了冰冷的池水,她在水裏嘶聲力竭地唿救,不消片刻就沉入了水底,再也沒有浮起。那些個大門大戶的內院爭鬥是這樣的齷齪,那些不甘寂寞的婦人又是這般蛇蠍心腸,她至今猶記得姨娘隱在簾幕後冷笑的臉,陰毒得可怕。姚羲和顫顫巍巍地走了過去,蹲下身拍著莫娘的臉,顫聲喚道:“莫娘!莫娘!”
一家丁忙道:“夫人,她身上濕了,小心莫沾了您的衣裳。”
姚羲和忽抬頭斥道:“還愣著做什麽?快去找大夫來!”她伸手按壓著莫娘的胸口,不斷喚著她的名字,一聲比一聲急切。
終於,莫娘吐出口水來,被凍得發紫的嘴唇輕輕一顫。姚羲和急忙將耳朵貼過去,問道:“你說什麽?”
莫娘隻動了動唇,瞳孔一散又暈了過去。姚羲和鬆了口氣,也不顧自己的衣衫被洇濕了一大片,抬頭向幾個丫鬟道:“先送她迴去換身衣服,一會兒大夫來了就給她好好看看。”
說罷,她也不及整理身上的衣服,搖搖晃晃地站起身,甩開了兩個過來攙扶的婢女,抬頭死死盯著高台上已無人影的亭子。
劉管家此時已帶了李隨豫同千尋下來,因李隨豫到底是個主子,有他護著,幾個家奴沒敢對千尋動手,卻是一路將人堵在中間,帶到了姚羲和的麵前。
姚羲和冷臉看著李隨豫身後的千尋,卻見她麵上一派淡然,全然沒有害了人後的懼怕和不安。姚羲和怒極,血衝上頭,耳中嗡嗡作響。她忽然邁步上前抬手一個巴掌向千尋麵上摑去,卻不料李隨豫一個側身便擋在了千尋的身前,這一巴掌恰好扇在了他的肩上。
李隨豫也不解釋,卻隻是淡淡一笑,道:“母親教訓的是,是希夷頑劣了。”
姚羲和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高出一頭的庶子,眯了眯眼。她深深吸了口氣,恢複了一些鎮定,眼中卻透著無盡的鄙夷。她忽冷笑一聲,道:“李希夷,你果真長大了,竟學會輕賤人命了。今日客人都在,我姚羲和丟不起這張臉麵。明日你須得給我一個說法,不然我寧可打斷你一雙腿,也要叫你記得今日之事。”
姚羲和說罷,轉身要走,卻一眼看見了走在最後麵的宋南陵。她腳下一頓,兩眼鎖著宋南陵的臉看了半晌,忽皺起了眉,道:“溧川宋氏的宋遠道是你什麽人?”
宋南陵一聽宋遠道的名字,眼中閃過異色,這樣的變化轉瞬即逝,他上前一步,向姚羲和一禮,道:“迴夫人,晚輩不曾聽過宋遠道的名諱。”
姚羲和看了宋南陵片刻,心道自己多疑,即便宋南陵長得同那人有些相像,故人畢竟早就不在了,連同溧川宋氏也早就死絕了。姚羲和自嘲一笑,道:“溧川宋氏遠道,如今的後生竟已全然不知他的名諱了。”她這話說得極輕,更像是在同自己說話。她忽想起方才這人也在亭台之上,心中不由起了怒火,隻當他是李隨豫結實來的狐朋狗友,便再不看他一眼,轉身走了。
等姚羲和帶著一眾家奴走遠了,李隨豫才轉過身,向宋南陵道:“方才真是多謝宋兄了。”
宋南陵尚看著姚羲和離開時的方向,此時他也轉過身,笑道:“舉手之勞罷了,蘇姑娘素來妙手仁心,又豈會對一內院的小婢下手,想來其中必有誤會。”
“如此這般,我們還是往議事廳去吧。裴欒義裴會老怕是已經在那裏等候多時了。”李隨豫說著,向宋南陵做了個請的動作,另一手依舊拉著千尋。
宋南陵一眼掃過兩人交握的手,若有所思看了眼千尋,隨即麵色如常地朝李隨豫點了點頭,轉身向著他所指的方向走去。
……
議事廳外,李隨豫拉著千尋在一處避風的石台旁坐下。此處恰能見到宋南陵同裴欒義在廳堂中說話的身影。
千尋問道:“你不進去聽聽,宋南陵要問什麽?”
李隨豫捏著她的手掌,漫不經心地答道:“他想問什麽,不重要。”
千尋見李隨豫竟對宋南陵的事一點也不上心,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想起昨日趙清商說的那些話,她不自覺地轉眼看向了堂上的宋南陵。以她的耳力,並非不能聽見裏麵的說話聲,可正當她凝神細聽時,李隨豫卻伸手抓起了她的另一隻手,放到掌上仔細看了會兒,從袖中拿出了一隻小瓷瓶,挑出些黃綠的膏藥塗抹在她的手背上。
千尋忙轉迴頭,才發現這隻手的手背上留下了一塊淡淡的紅痕,竟是方才情急之下被熱茶燙傷了。她自己沒留意,直到這會兒才剛剛覺得皮膚有些刺痛,李隨豫卻一直記得。
李隨豫仔細地替她上著藥,輕輕說道:“阿尋,你便沒話要問我麽?”
千尋微微一愣,道:“問你什麽?”
李隨豫抬頭看了千尋片刻,卻見她也正認真地望來,眼眸清澈地像是剛化的雪水。原來她的眼睛已經好了。
可千尋隻看了李隨豫一會兒,又轉了迴去,直直地望著議事廳裏的人。
“那便換我問你,方才莫娘同你說了些什麽?”李隨豫道。
千尋聽了,也不迴頭,隻輕笑道:“這莫娘垂涎你的美色呢!”
千尋說罷,卻沒等到李隨豫接話,轉過臉卻見李隨豫依舊定定地看著她,像是要等她把話說完。
千尋一笑,忽玩心驟起,伸手捏上了李隨豫的下巴,輕輕一挑,道:“可小梁侯如今已是我的了,給金子也不換。”
李隨豫伸手捉住了她作怪的手,道:“沒想到我竟還比金子值錢些。”他頓了片刻,輕歎一口氣,道:“我最擔憂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阿尋,這種內宅鬥爭的手段,我本不願讓你看見的。可若將你放在我身邊,卻又免不了會遇上這樣的事。如今遭遇的還隻是莫娘這樣微不足道的棋子,以後恐怕……”
“棋子?”千尋衝他眨了眨眼,笑道:“原來如此,竟是夫人的意思。”
李隨豫張了張口,本想說什麽,卻還是閉上了。梁州的形勢瞬息萬變,其實早已經不是簡單的母子之爭。外間的壽宴酒席賓客滿堂,可也是暗濤洶湧,但凡今日會到侯府來的,多半都藏著別的心思,就好比京裏來的那位欽差崔大人,賬冊漏洞百出卻強借了兒子失蹤大鬧前院的孫昊,住在鬆陽居裏帶著一身麻煩的趙清商,還有眼前的這個宋南陵。
卻聽千尋又道:“你方才趕來的時候,我確實心中欣喜。可若你不在,我也絕不會任人宰割。那個叫做莫娘的,因認準了我眼睛看不見,在我麵前胡說八道的時候也少了戒備。我還不至於被她幾句話便糊弄了過去,真把她當作了你的什麽人。”
李隨豫歎了口氣,道:“我倒是希望你能來個興師問罪。”他心道,就算千尋再如何心思敏捷,也不該將心神耗費在這個她全然不知的局上。也許他一時衝動想要將她留下,便真的將她也拖入了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漩渦中。
千尋有些不耐地催促道:“有話趕緊說完,我還要聽宋南陵說話呢。你覺得不重要,我卻覺得這人一肚子壞水,隻要他在,準要壞事。”說著,她又將頭轉向了議事廳的方向。
李隨豫伸手將她的腦袋掰了迴來,道:“宋南陵這會兒說了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日為何而來,顯然他意不在裴欒義,而是那把藏在鬆陽居裏的劍。這一點,你是知道的。”
“你知道了?”千尋一驚。
李隨豫定定看著她道:“阿尋,我自己的府邸,怎麽會有我不知道的事。”
“那你不早說。”千尋見他如此氣定神閑,有些氣悶。
李隨豫卻不接她的話頭。“我今日同你說破,便是希望你有心事的時候,也能讓我知道。區區一個宋南陵不值得你冒險,昨日你從鬆陽居出來後,便是想去找他。”
“早該想到的,周彬賣了我。”
“阿尋,是你總不向我打聽我的事,又喜歡將事情悶在心裏。早在天門山的時候,你已經看出我並非普通商家,身邊帶著這許多暗衛,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可你從來沒有問過,甚至沒有想過要試探我。到了梁州,你還是如此。你不提龍淵劍,不說那是趙清商惹來的禍端,卻想著獨自一人去找宋南陵。阿尋,我隻盼著你能多倚重我一些,莫說龍淵劍正在我府上,我根本推脫不開,便是你自己的事,也莫統統一個人擔著。”
李隨豫這話說得真切,聽得千尋心中觸動。她抬頭看著李隨豫溫潤的眼,輕輕說道:“隨豫,以前我不怎麽打聽你家裏的事,那是因為我覺得同你相交,隻需了解你的為人。你的身份、家世在我看來不過是個虛影,再大的富貴榮華都能成為轉頭空。”
說著,她又覺得有些不服氣,一撇嘴道:“可我不問你,你也沒來同我說。我隻當你有你的情非得已,現在你反倒來怪我。”
李隨豫看了她片刻,輕歎一聲,道:“我一直記得你師父的‘三不醫’,不醫江湖中人,不醫朝廷中人,不醫討厭之人。阿尋,即使你說你不管這些,但我深信你受你師父影響之深,恐怕是打心眼裏瞧不起那些為了一己私欲蠅營狗苟之輩。”
“咦?難道你覺得自己也是蠅營狗苟之輩,所以一直拖著沒告訴我?”千尋奇道。
李隨豫輕輕摩挲著她的臉,道:“身份地位固然虛妄,卻也真真切切地桎梏著人。即使放得下金錢和名譽,但還有情義和責任無法推脫。這恐怕就是你們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雖還不至於蠅營狗苟,卻也算不上光明磊落,必要的時候我也不吝手段。但我不想讓你就此認定我是個陰險之人,對我避如蛇蠍,就像你避著宋南陵一般。阿尋,我雖不願承認,可實際上我和宋南陵是同一種人。”
千尋哈哈一笑,摸了摸鼻子道:“原來你是在擔心這個。”她隨即又認真地看了迴去,道:“隨豫,龍淵劍的事,確實是我做得不妥,可你也不地道,同我打啞謎這麽久。現在咱倆算是扯平了。至於我師父的那些破規矩,不過是他一時興起隨口胡謅的。涵淵穀雖是個世外桃源,卻還是因為一枚小小的黑玉令,沒有同外界斷了往來。世事本不必拘泥,出世固然能讓人活得輕鬆自在,可入世也有入世的活法,這我明白。”
李隨豫聽她這般說,心中慰藉,看向她的眼愈發柔和。自認識她起,便覺得她心境開闊得不似少年人,仿佛再大危險擺在她的麵前,她都是這般不動如山地坦然麵對。若說她是個未經世事、避世離居的人,那便萬萬不會有這份膽識。她的從容,倒像是曆經了太多的事,早就看破了世情。可她身上沒有那種曆經滄桑的漠然和冷酷,甚至還帶著些赤子般的純淨。她的那雙眼睛,專注地看著誰的時候,總能叫人暖洋洋的。
李隨豫“嗯”了一聲,輕聲道:“阿尋,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活得自在,切莫像我一樣瞻前顧後。”
千尋卻有點不高興,瞪了李隨豫一眼,道:“怎麽不說你呢?你心裏藏了太多的事,凡事都有自己的算計和謀劃,卻也從來沒將你的心事說給我聽。自我來了梁州,能看到的便是你在高裕侯府的困局,便是你母親不信重你,家奴也埋汰你,現在連宋南陵也來找你麻煩。”
她微微一頓,反手握住了李隨豫的手,道:“隨豫,不如你也倚重我一些?權謀上的事興許我不懂,但莫因此覺得會連累我。就像你會擔心我一樣,我也不會看著你陷入困境,卻讓自己獨善其身。”
李隨豫輕輕鬆開千尋,牽著她的手將她拉到身後。接著,他將頭探出亭外,似笑非笑地看著底下揚聲說道:“我說這池塘的冰已經化了吧,宋兄卻不信。瞧!這婢女摔下去的時候,先起的是水聲,卻不是破冰聲。你說是麽,宋兄?”
李隨豫一眼掃過底下麵色幾變的姚羲和,轉頭看著剛剛才踏入小亭的宋南陵。
宋南陵將眼看向李隨豫身後的千尋,衝她微微一點頭,才想起千尋的眼睛看不見。他也走到亭邊,低頭看著池塘裏幾個家丁將昏迷的莫娘撈了出來。他淡淡一笑,道:“李兄遠見,果然這池中早已化冰。”
池塘邊,家丁將莫娘拉上了岸,卻發現她已沒了鼻息,慌張地唿道:“夫人,莫娘沒氣啦!”
姚羲和身子一顫,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相同一幕。姚家那個唯一同她親近的庶出族妹,被人推下了冰冷的池水,她在水裏嘶聲力竭地唿救,不消片刻就沉入了水底,再也沒有浮起。那些個大門大戶的內院爭鬥是這樣的齷齪,那些不甘寂寞的婦人又是這般蛇蠍心腸,她至今猶記得姨娘隱在簾幕後冷笑的臉,陰毒得可怕。姚羲和顫顫巍巍地走了過去,蹲下身拍著莫娘的臉,顫聲喚道:“莫娘!莫娘!”
一家丁忙道:“夫人,她身上濕了,小心莫沾了您的衣裳。”
姚羲和忽抬頭斥道:“還愣著做什麽?快去找大夫來!”她伸手按壓著莫娘的胸口,不斷喚著她的名字,一聲比一聲急切。
終於,莫娘吐出口水來,被凍得發紫的嘴唇輕輕一顫。姚羲和急忙將耳朵貼過去,問道:“你說什麽?”
莫娘隻動了動唇,瞳孔一散又暈了過去。姚羲和鬆了口氣,也不顧自己的衣衫被洇濕了一大片,抬頭向幾個丫鬟道:“先送她迴去換身衣服,一會兒大夫來了就給她好好看看。”
說罷,她也不及整理身上的衣服,搖搖晃晃地站起身,甩開了兩個過來攙扶的婢女,抬頭死死盯著高台上已無人影的亭子。
劉管家此時已帶了李隨豫同千尋下來,因李隨豫到底是個主子,有他護著,幾個家奴沒敢對千尋動手,卻是一路將人堵在中間,帶到了姚羲和的麵前。
姚羲和冷臉看著李隨豫身後的千尋,卻見她麵上一派淡然,全然沒有害了人後的懼怕和不安。姚羲和怒極,血衝上頭,耳中嗡嗡作響。她忽然邁步上前抬手一個巴掌向千尋麵上摑去,卻不料李隨豫一個側身便擋在了千尋的身前,這一巴掌恰好扇在了他的肩上。
李隨豫也不解釋,卻隻是淡淡一笑,道:“母親教訓的是,是希夷頑劣了。”
姚羲和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高出一頭的庶子,眯了眯眼。她深深吸了口氣,恢複了一些鎮定,眼中卻透著無盡的鄙夷。她忽冷笑一聲,道:“李希夷,你果真長大了,竟學會輕賤人命了。今日客人都在,我姚羲和丟不起這張臉麵。明日你須得給我一個說法,不然我寧可打斷你一雙腿,也要叫你記得今日之事。”
姚羲和說罷,轉身要走,卻一眼看見了走在最後麵的宋南陵。她腳下一頓,兩眼鎖著宋南陵的臉看了半晌,忽皺起了眉,道:“溧川宋氏的宋遠道是你什麽人?”
宋南陵一聽宋遠道的名字,眼中閃過異色,這樣的變化轉瞬即逝,他上前一步,向姚羲和一禮,道:“迴夫人,晚輩不曾聽過宋遠道的名諱。”
姚羲和看了宋南陵片刻,心道自己多疑,即便宋南陵長得同那人有些相像,故人畢竟早就不在了,連同溧川宋氏也早就死絕了。姚羲和自嘲一笑,道:“溧川宋氏遠道,如今的後生竟已全然不知他的名諱了。”她這話說得極輕,更像是在同自己說話。她忽想起方才這人也在亭台之上,心中不由起了怒火,隻當他是李隨豫結實來的狐朋狗友,便再不看他一眼,轉身走了。
等姚羲和帶著一眾家奴走遠了,李隨豫才轉過身,向宋南陵道:“方才真是多謝宋兄了。”
宋南陵尚看著姚羲和離開時的方向,此時他也轉過身,笑道:“舉手之勞罷了,蘇姑娘素來妙手仁心,又豈會對一內院的小婢下手,想來其中必有誤會。”
“如此這般,我們還是往議事廳去吧。裴欒義裴會老怕是已經在那裏等候多時了。”李隨豫說著,向宋南陵做了個請的動作,另一手依舊拉著千尋。
宋南陵一眼掃過兩人交握的手,若有所思看了眼千尋,隨即麵色如常地朝李隨豫點了點頭,轉身向著他所指的方向走去。
……
議事廳外,李隨豫拉著千尋在一處避風的石台旁坐下。此處恰能見到宋南陵同裴欒義在廳堂中說話的身影。
千尋問道:“你不進去聽聽,宋南陵要問什麽?”
李隨豫捏著她的手掌,漫不經心地答道:“他想問什麽,不重要。”
千尋見李隨豫竟對宋南陵的事一點也不上心,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想起昨日趙清商說的那些話,她不自覺地轉眼看向了堂上的宋南陵。以她的耳力,並非不能聽見裏麵的說話聲,可正當她凝神細聽時,李隨豫卻伸手抓起了她的另一隻手,放到掌上仔細看了會兒,從袖中拿出了一隻小瓷瓶,挑出些黃綠的膏藥塗抹在她的手背上。
千尋忙轉迴頭,才發現這隻手的手背上留下了一塊淡淡的紅痕,竟是方才情急之下被熱茶燙傷了。她自己沒留意,直到這會兒才剛剛覺得皮膚有些刺痛,李隨豫卻一直記得。
李隨豫仔細地替她上著藥,輕輕說道:“阿尋,你便沒話要問我麽?”
千尋微微一愣,道:“問你什麽?”
李隨豫抬頭看了千尋片刻,卻見她也正認真地望來,眼眸清澈地像是剛化的雪水。原來她的眼睛已經好了。
可千尋隻看了李隨豫一會兒,又轉了迴去,直直地望著議事廳裏的人。
“那便換我問你,方才莫娘同你說了些什麽?”李隨豫道。
千尋聽了,也不迴頭,隻輕笑道:“這莫娘垂涎你的美色呢!”
千尋說罷,卻沒等到李隨豫接話,轉過臉卻見李隨豫依舊定定地看著她,像是要等她把話說完。
千尋一笑,忽玩心驟起,伸手捏上了李隨豫的下巴,輕輕一挑,道:“可小梁侯如今已是我的了,給金子也不換。”
李隨豫伸手捉住了她作怪的手,道:“沒想到我竟還比金子值錢些。”他頓了片刻,輕歎一口氣,道:“我最擔憂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阿尋,這種內宅鬥爭的手段,我本不願讓你看見的。可若將你放在我身邊,卻又免不了會遇上這樣的事。如今遭遇的還隻是莫娘這樣微不足道的棋子,以後恐怕……”
“棋子?”千尋衝他眨了眨眼,笑道:“原來如此,竟是夫人的意思。”
李隨豫張了張口,本想說什麽,卻還是閉上了。梁州的形勢瞬息萬變,其實早已經不是簡單的母子之爭。外間的壽宴酒席賓客滿堂,可也是暗濤洶湧,但凡今日會到侯府來的,多半都藏著別的心思,就好比京裏來的那位欽差崔大人,賬冊漏洞百出卻強借了兒子失蹤大鬧前院的孫昊,住在鬆陽居裏帶著一身麻煩的趙清商,還有眼前的這個宋南陵。
卻聽千尋又道:“你方才趕來的時候,我確實心中欣喜。可若你不在,我也絕不會任人宰割。那個叫做莫娘的,因認準了我眼睛看不見,在我麵前胡說八道的時候也少了戒備。我還不至於被她幾句話便糊弄了過去,真把她當作了你的什麽人。”
李隨豫歎了口氣,道:“我倒是希望你能來個興師問罪。”他心道,就算千尋再如何心思敏捷,也不該將心神耗費在這個她全然不知的局上。也許他一時衝動想要將她留下,便真的將她也拖入了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漩渦中。
千尋有些不耐地催促道:“有話趕緊說完,我還要聽宋南陵說話呢。你覺得不重要,我卻覺得這人一肚子壞水,隻要他在,準要壞事。”說著,她又將頭轉向了議事廳的方向。
李隨豫伸手將她的腦袋掰了迴來,道:“宋南陵這會兒說了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日為何而來,顯然他意不在裴欒義,而是那把藏在鬆陽居裏的劍。這一點,你是知道的。”
“你知道了?”千尋一驚。
李隨豫定定看著她道:“阿尋,我自己的府邸,怎麽會有我不知道的事。”
“那你不早說。”千尋見他如此氣定神閑,有些氣悶。
李隨豫卻不接她的話頭。“我今日同你說破,便是希望你有心事的時候,也能讓我知道。區區一個宋南陵不值得你冒險,昨日你從鬆陽居出來後,便是想去找他。”
“早該想到的,周彬賣了我。”
“阿尋,是你總不向我打聽我的事,又喜歡將事情悶在心裏。早在天門山的時候,你已經看出我並非普通商家,身邊帶著這許多暗衛,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可你從來沒有問過,甚至沒有想過要試探我。到了梁州,你還是如此。你不提龍淵劍,不說那是趙清商惹來的禍端,卻想著獨自一人去找宋南陵。阿尋,我隻盼著你能多倚重我一些,莫說龍淵劍正在我府上,我根本推脫不開,便是你自己的事,也莫統統一個人擔著。”
李隨豫這話說得真切,聽得千尋心中觸動。她抬頭看著李隨豫溫潤的眼,輕輕說道:“隨豫,以前我不怎麽打聽你家裏的事,那是因為我覺得同你相交,隻需了解你的為人。你的身份、家世在我看來不過是個虛影,再大的富貴榮華都能成為轉頭空。”
說著,她又覺得有些不服氣,一撇嘴道:“可我不問你,你也沒來同我說。我隻當你有你的情非得已,現在你反倒來怪我。”
李隨豫看了她片刻,輕歎一聲,道:“我一直記得你師父的‘三不醫’,不醫江湖中人,不醫朝廷中人,不醫討厭之人。阿尋,即使你說你不管這些,但我深信你受你師父影響之深,恐怕是打心眼裏瞧不起那些為了一己私欲蠅營狗苟之輩。”
“咦?難道你覺得自己也是蠅營狗苟之輩,所以一直拖著沒告訴我?”千尋奇道。
李隨豫輕輕摩挲著她的臉,道:“身份地位固然虛妄,卻也真真切切地桎梏著人。即使放得下金錢和名譽,但還有情義和責任無法推脫。這恐怕就是你們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雖還不至於蠅營狗苟,卻也算不上光明磊落,必要的時候我也不吝手段。但我不想讓你就此認定我是個陰險之人,對我避如蛇蠍,就像你避著宋南陵一般。阿尋,我雖不願承認,可實際上我和宋南陵是同一種人。”
千尋哈哈一笑,摸了摸鼻子道:“原來你是在擔心這個。”她隨即又認真地看了迴去,道:“隨豫,龍淵劍的事,確實是我做得不妥,可你也不地道,同我打啞謎這麽久。現在咱倆算是扯平了。至於我師父的那些破規矩,不過是他一時興起隨口胡謅的。涵淵穀雖是個世外桃源,卻還是因為一枚小小的黑玉令,沒有同外界斷了往來。世事本不必拘泥,出世固然能讓人活得輕鬆自在,可入世也有入世的活法,這我明白。”
李隨豫聽她這般說,心中慰藉,看向她的眼愈發柔和。自認識她起,便覺得她心境開闊得不似少年人,仿佛再大危險擺在她的麵前,她都是這般不動如山地坦然麵對。若說她是個未經世事、避世離居的人,那便萬萬不會有這份膽識。她的從容,倒像是曆經了太多的事,早就看破了世情。可她身上沒有那種曆經滄桑的漠然和冷酷,甚至還帶著些赤子般的純淨。她的那雙眼睛,專注地看著誰的時候,總能叫人暖洋洋的。
李隨豫“嗯”了一聲,輕聲道:“阿尋,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活得自在,切莫像我一樣瞻前顧後。”
千尋卻有點不高興,瞪了李隨豫一眼,道:“怎麽不說你呢?你心裏藏了太多的事,凡事都有自己的算計和謀劃,卻也從來沒將你的心事說給我聽。自我來了梁州,能看到的便是你在高裕侯府的困局,便是你母親不信重你,家奴也埋汰你,現在連宋南陵也來找你麻煩。”
她微微一頓,反手握住了李隨豫的手,道:“隨豫,不如你也倚重我一些?權謀上的事興許我不懂,但莫因此覺得會連累我。就像你會擔心我一樣,我也不會看著你陷入困境,卻讓自己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