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又一次做起了那個噩夢。過去的幾年裏,她反反複複地夢到那張蒼白的臉。可一旦醒來,夢裏的人又記不真切了。
沉重的夢讓她透不過氣來,下一刻卻忽然看到了白謖的麵容。他俯下身來,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玉般的麵龐,刀削般的五官,眉眼如畫,可發卻是白的,隨意地綁在腦後,散下的發梢落在她的臉上,癢得讓人伸手想撓。
幹涸的喉頭撕裂般地痛,綁滿了紗布的四肢全無知覺。她不能言語,不能動作,隻呆呆地看著白謖給她灌藥,舌尖卻嚐不出一點味道。灌完藥,白謖刮了刮她的鼻子,變戲法般拈出顆梅子塞進她的嘴裏,俊好的麵上露出個舒心的笑來。他輕輕拉上薄被,蓋到她的肩上,翻身上榻躺在了她的外側,雙臂枕在腦後,兩腿隨意地交疊。他輕聲說道:“再睡一會兒,要是身上痛就叫我。”
滴答的雨聲漸漸清晰起來,她緩緩睜開眼,一道黑色的身影背向自己坐在身側。畢剝的聲響從火堆傳來,昏黃的火光將影子在石壁上拖得老長。
倦怠的身上涼意襲來,左肩傳來隱隱的鈍痛,她伸出右手想要拉一拉那個身影,卻發現手腕上也包了厚厚的白布。不過是極小的動靜,那身影卻已轉了過來。映著火光的半張臉輪廓英挺,他俯下身來摸了摸她的額頭。
“還有點燙,再躺會兒,我燒了熱水給你喝。”李隨豫用袖子擦了擦她額上的冷汗,迴過身去向火堆裏添了些柴。不一會兒,他便擱了個石碗在地上,俯身過來將千尋小心地扶起,靠在鋪了幹草的岩石上,再端起碗湊到她的嘴邊。
蓋在她身上的緞袍輕輕滑落,千尋喝了一整碗熱水,仍覺得四肢冰涼。許是喝得太急,嗆了起來,重重咳了幾聲牽動了肩上的傷,頓時疼得麵色發白。
李隨豫小心地撫了撫她的背脊幫她順氣,輕聲說道:“慢點喝,是不是肩上疼?”
千尋咳了一會兒才緩過來,刺骨的疼痛讓她完全清醒起來。看了看隻穿著單衣的李隨豫,她歉然道:“這下倒是連累你了,你沒傷到吧?”
李隨豫又從火上的石鍋裏倒了碗水來,火光映照下的麵容神情凝重。“再喝一點,你身上的燒還沒退。”
石碗裏飄著幾棵鳳毛菊,想來是他特地摘的。千尋從善如流地又喝了一碗藥茶,卻不肯再躺下。見李隨豫動作輕柔,麵上卻始終板著,隻覺氣氛有些凝重,不由伸出裹了白布的手,拽了拽他的袖子,笑道:“生氣了?”
李隨豫看了她一會兒,終究還是歎了口氣,說道:“我沒事,現在生病的是你。到山上滾了一身傷迴來,還受了涼,寒氣入體。”他見她實在不願躺下,隻好拉了拉蓋在她身上的緞袍。“何況你身上有舊傷。”
千尋見他鬆動,笑著辯駁道:“修羅掌的傷已經大好,沒事的。你倒是命大,又是山崩又是雪崩的,居然一點傷也沒有。嗯,說了我也不信的,不如你讓我把脈看看?”說著,她又伸手去拉他手腕,卻被李隨豫輕輕避開。再看手腕上裹著的白布時,她不由愣住,麵上忽青一陣白一陣,當著李隨豫的麵就去掀自己的領子,看了一眼便麵色不善地轉頭瞪著李隨豫,說道:“你怎麽將我束胸的布拆下來裹傷了?”
李隨豫輕咳一聲別過頭去,耳朵卻紅了起來,隔了半晌,他才背著身答道:“之前你氣血不暢,臉都發紫了,我就替你解下了……恰好你的手腕扭傷了急需固定,肩上也是……”他用樹枝撥著火堆,耳朵卻捕捉著千尋的動靜。隔了許久沒聽她開口,心裏越發沉重起來,小心翼翼地迴過頭去,卻見她已靠著石壁睡著了。他起身走了過去,見她麵上留著倦容,眼下有些青黑,氣息綿長均勻,睡得似比方才要安穩。他無奈地輕歎一聲,輕輕托起她平躺迴去,蓋好緞袍。
又向火裏添了些柴,李隨豫緩步走到棲身的洞口,等了一會兒,忽開口道:“阿爻,找到路了麽?”
黑漆漆的洞口閃出個人影,抱劍站在暗處,道:“下麵是一片紅樺林,穿出去沿著瀑布走,就有山道。”
“嗯,這幾日閣裏有什麽消息?”李隨豫迴頭看了千尋一眼,見她並無動靜。
“人已經到虞州城了,隻說需小心。雲夢崖那裏已經有人盯著了。”
李隨豫沉默片刻,忽道:“我記得你那裏還有顆碧落丹。”
“是。”阿爻抱劍站著,一動不動。
李隨豫向他伸出手來,說道:“拿來。”
阿爻依舊不動,定定地看了李隨豫一會兒,才從懷裏掏出個玉瓶來,卻並不給他。
李隨豫仍伸著手看他。兩人僵持了一會兒,阿爻才將玉瓶放到了他的手上,別開頭去,輕輕說道:“再要就沒了。”
李隨豫有些好笑地收迴手,不再理他,走迴洞裏,從玉瓶裏倒出顆赤紅的丹藥,塞進千尋嘴裏。
天明時,雨已停了。千尋醒來,卻不見李隨豫的身影。身上的燒已退了,肩上的傷也不怎麽痛。她撐著手肘坐起身來,微微運氣,訝然地發現丹田氣息充盈。
抬頭看了看四周,才發現身在一處山洞。她索性起身,扶著石壁緩緩走到洞口,外麵是深不見底的懸崖,整個山洞竟是鏤在垂直的山壁上。稍加細思,不由苦笑起來。李隨豫能帶著昏迷的她躲到這個地方,想來身手也是不錯的。
洞外長著交錯的藤蔓,在山壁上織出個錯落的網來。千尋在洞口的岩石上坐下,靠在石壁上,看著遠處天際的濃雲。
李隨豫早在天未亮時就出了石洞。他沿著藤蔓攀爬而上,在山岩上收集了半夜的露水,直到天亮時,才揣著一瓷瓶的露水向山洞攀去。剛攀過一個拐角,就見一道白影掠過,一隻通體雪白的海東青貼著山壁低飛而下,他剛要伸手去捉,那白影已加速飛下,遠遠將他甩在後頭。他也跟著踏出,足下輕點,落下數丈,在藤上借力減速,繼續下落,一直到了洞口附近,他才收了輕功,抓著藤蔓一步一步攀下。下一刻,就見洞口坐著個白色的身影。
那隻海東青收了羽翅,乖巧地蹲在她的膝頭。她伸手解下了一隻細竹筒,從裏麵抽出一黑一白兩張信箋,讀了一會兒,眉間微微擰起,另一隻手輕輕摩挲著海東青背脊。過了一會兒,她從腰間口袋裏取出支炭筆,在白色信箋的背後寫了些字,折好後塞迴細竹筒,綁在海東青的腳上,卻並未急著將它放飛,而是走迴洞中找到包袱,翻出幹糧捏了些碎屑放在手上喂它。
李隨豫緩緩攀到洞口,弄出了些聲響,就聽千尋在洞裏哄道:“吃吧吃吧,這些幹糧我都吃了好幾天了,沒道理你比我還嬌貴的。”
那隻海東青聽到了洞口的動靜,立即豎起了脖子上的羽毛,雙目盯著進來的李隨豫,帶著些猛禽的狠厲。千尋見到李隨豫,微微一笑,說道:“阿雪認生,你慢慢進來。”說著,她又去安撫那隻海東青。
李隨豫見她麵色好了許多,也微微一笑,緩步走到火堆旁,架起石鍋開始溫露水,一邊問道:“難怪你上次認錯,方才我也差點以為是來找我的。”
“可不是,我的這隻叫阿雪,你的那隻叫什麽?以後見到了可以喚一喚名字。”
李隨豫手上微微一頓,答道:“青玄。”
“青玄?”千尋詫異地抬頭看他,“對著隻白鳥喊這麽個烏漆墨黑的名字,你倒是挺有想法的。”
李隨豫垂目撥著火,半晌才轉頭向她笑道:“正好不會弄錯了。你的阿雪名字倒也好記。”
“嗯,雪地裏撿來的,應景。”千尋逗了會兒阿雪,才托著它走到洞口放飛。“師門交代了事情,恐怕得快些趕路了。”
李隨豫頷首,將瓷瓶遞給千尋,“喝點露水潤喉,我們立刻就走。”
從山洞出去隻能攀爬藤蔓,李隨豫顧忌千尋肩上有傷,站在洞口不動聲色地說道:“我背著你下去,可以節省些功夫。”
千尋已知他功夫不錯,嘴角一扯,一縱身就跳到他背上,指著山下說道:“走穩了。”
李隨豫一笑,抓過她的手繞在自己的胸前,足下輕點就躍上了藤蔓。本以為她會質問自己為何昨日瞞著輕功不用,害她跟著苦苦攀爬,不料她一頭靠在他的肩上,開始打盹,不由有些氣悶。他放慢了下落的速度,微微側過頭問道:“你昨天找到雪蓮了?”
千尋原本將頭埋在他肩上,悶悶地嗯了聲。
“這般危險的事情,下次你莫要一個人來了。”
千尋見他有意攀談,隻好抬起頭來,答道:“一迴生兩迴熟,頭一次自己來,難免生疏。”
李隨豫無奈一笑,道:“阿淩真是好福氣,有你這樣照顧他。”頓了頓,他又問道:“你家裏還有別的人嗎?”
“家裏?自師父離家出走後,就剩下些灑掃的藥童了。”
“難怪中秋了也沒見你迴去。你是出來找你師父的?”
“師門的事情多,我沒工夫找他。說起中秋,倒也沒見你迴去。堂堂少東家,居然還要親自進山采藥。”千尋終究沒忍住,問了出來。
李隨豫足下輕點,身法沉穩,沒多久已躍下數十丈。隔了半晌,才聽他低低說道:“我父母已不在了。”
千尋聞言,有些歉然,可還是好奇,問道:“那他們喊你少東家,這是?”
“我嫡母還在。”
嫡母?千尋微微思量,想起高門大戶妻妾成群,嫡庶分明。李隨豫若是庶子做了少東家,也不知是怎樣一番境遇。白謖向來不與權貴世家往來,每年飛來涵淵穀的信鴿裏,求醫問藥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可白謖卻從未答應出診。千尋幾次嘲諷他故作姿態,不料白謖不以為意,隻說高門大戶的病都不是用藥能治好的。此後,涵淵穀的信鴿他更是不再過問,隻讓藥童自己看著迴複藥方,唯獨用黑色信箋寫來的,他必要親自看了出診。
千尋想得出神,李隨豫卻又問道:“你身上經脈脆弱,昨日給你輸了些真氣,卻差點傷了你。是以前受過傷?”
千尋將尖尖的下巴抵在他的肩上,百無聊賴地歪頭看著山間的紅樺樹,說道:“好像是吧,記不清了。”
沉重的夢讓她透不過氣來,下一刻卻忽然看到了白謖的麵容。他俯下身來,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玉般的麵龐,刀削般的五官,眉眼如畫,可發卻是白的,隨意地綁在腦後,散下的發梢落在她的臉上,癢得讓人伸手想撓。
幹涸的喉頭撕裂般地痛,綁滿了紗布的四肢全無知覺。她不能言語,不能動作,隻呆呆地看著白謖給她灌藥,舌尖卻嚐不出一點味道。灌完藥,白謖刮了刮她的鼻子,變戲法般拈出顆梅子塞進她的嘴裏,俊好的麵上露出個舒心的笑來。他輕輕拉上薄被,蓋到她的肩上,翻身上榻躺在了她的外側,雙臂枕在腦後,兩腿隨意地交疊。他輕聲說道:“再睡一會兒,要是身上痛就叫我。”
滴答的雨聲漸漸清晰起來,她緩緩睜開眼,一道黑色的身影背向自己坐在身側。畢剝的聲響從火堆傳來,昏黃的火光將影子在石壁上拖得老長。
倦怠的身上涼意襲來,左肩傳來隱隱的鈍痛,她伸出右手想要拉一拉那個身影,卻發現手腕上也包了厚厚的白布。不過是極小的動靜,那身影卻已轉了過來。映著火光的半張臉輪廓英挺,他俯下身來摸了摸她的額頭。
“還有點燙,再躺會兒,我燒了熱水給你喝。”李隨豫用袖子擦了擦她額上的冷汗,迴過身去向火堆裏添了些柴。不一會兒,他便擱了個石碗在地上,俯身過來將千尋小心地扶起,靠在鋪了幹草的岩石上,再端起碗湊到她的嘴邊。
蓋在她身上的緞袍輕輕滑落,千尋喝了一整碗熱水,仍覺得四肢冰涼。許是喝得太急,嗆了起來,重重咳了幾聲牽動了肩上的傷,頓時疼得麵色發白。
李隨豫小心地撫了撫她的背脊幫她順氣,輕聲說道:“慢點喝,是不是肩上疼?”
千尋咳了一會兒才緩過來,刺骨的疼痛讓她完全清醒起來。看了看隻穿著單衣的李隨豫,她歉然道:“這下倒是連累你了,你沒傷到吧?”
李隨豫又從火上的石鍋裏倒了碗水來,火光映照下的麵容神情凝重。“再喝一點,你身上的燒還沒退。”
石碗裏飄著幾棵鳳毛菊,想來是他特地摘的。千尋從善如流地又喝了一碗藥茶,卻不肯再躺下。見李隨豫動作輕柔,麵上卻始終板著,隻覺氣氛有些凝重,不由伸出裹了白布的手,拽了拽他的袖子,笑道:“生氣了?”
李隨豫看了她一會兒,終究還是歎了口氣,說道:“我沒事,現在生病的是你。到山上滾了一身傷迴來,還受了涼,寒氣入體。”他見她實在不願躺下,隻好拉了拉蓋在她身上的緞袍。“何況你身上有舊傷。”
千尋見他鬆動,笑著辯駁道:“修羅掌的傷已經大好,沒事的。你倒是命大,又是山崩又是雪崩的,居然一點傷也沒有。嗯,說了我也不信的,不如你讓我把脈看看?”說著,她又伸手去拉他手腕,卻被李隨豫輕輕避開。再看手腕上裹著的白布時,她不由愣住,麵上忽青一陣白一陣,當著李隨豫的麵就去掀自己的領子,看了一眼便麵色不善地轉頭瞪著李隨豫,說道:“你怎麽將我束胸的布拆下來裹傷了?”
李隨豫輕咳一聲別過頭去,耳朵卻紅了起來,隔了半晌,他才背著身答道:“之前你氣血不暢,臉都發紫了,我就替你解下了……恰好你的手腕扭傷了急需固定,肩上也是……”他用樹枝撥著火堆,耳朵卻捕捉著千尋的動靜。隔了許久沒聽她開口,心裏越發沉重起來,小心翼翼地迴過頭去,卻見她已靠著石壁睡著了。他起身走了過去,見她麵上留著倦容,眼下有些青黑,氣息綿長均勻,睡得似比方才要安穩。他無奈地輕歎一聲,輕輕托起她平躺迴去,蓋好緞袍。
又向火裏添了些柴,李隨豫緩步走到棲身的洞口,等了一會兒,忽開口道:“阿爻,找到路了麽?”
黑漆漆的洞口閃出個人影,抱劍站在暗處,道:“下麵是一片紅樺林,穿出去沿著瀑布走,就有山道。”
“嗯,這幾日閣裏有什麽消息?”李隨豫迴頭看了千尋一眼,見她並無動靜。
“人已經到虞州城了,隻說需小心。雲夢崖那裏已經有人盯著了。”
李隨豫沉默片刻,忽道:“我記得你那裏還有顆碧落丹。”
“是。”阿爻抱劍站著,一動不動。
李隨豫向他伸出手來,說道:“拿來。”
阿爻依舊不動,定定地看了李隨豫一會兒,才從懷裏掏出個玉瓶來,卻並不給他。
李隨豫仍伸著手看他。兩人僵持了一會兒,阿爻才將玉瓶放到了他的手上,別開頭去,輕輕說道:“再要就沒了。”
李隨豫有些好笑地收迴手,不再理他,走迴洞裏,從玉瓶裏倒出顆赤紅的丹藥,塞進千尋嘴裏。
天明時,雨已停了。千尋醒來,卻不見李隨豫的身影。身上的燒已退了,肩上的傷也不怎麽痛。她撐著手肘坐起身來,微微運氣,訝然地發現丹田氣息充盈。
抬頭看了看四周,才發現身在一處山洞。她索性起身,扶著石壁緩緩走到洞口,外麵是深不見底的懸崖,整個山洞竟是鏤在垂直的山壁上。稍加細思,不由苦笑起來。李隨豫能帶著昏迷的她躲到這個地方,想來身手也是不錯的。
洞外長著交錯的藤蔓,在山壁上織出個錯落的網來。千尋在洞口的岩石上坐下,靠在石壁上,看著遠處天際的濃雲。
李隨豫早在天未亮時就出了石洞。他沿著藤蔓攀爬而上,在山岩上收集了半夜的露水,直到天亮時,才揣著一瓷瓶的露水向山洞攀去。剛攀過一個拐角,就見一道白影掠過,一隻通體雪白的海東青貼著山壁低飛而下,他剛要伸手去捉,那白影已加速飛下,遠遠將他甩在後頭。他也跟著踏出,足下輕點,落下數丈,在藤上借力減速,繼續下落,一直到了洞口附近,他才收了輕功,抓著藤蔓一步一步攀下。下一刻,就見洞口坐著個白色的身影。
那隻海東青收了羽翅,乖巧地蹲在她的膝頭。她伸手解下了一隻細竹筒,從裏麵抽出一黑一白兩張信箋,讀了一會兒,眉間微微擰起,另一隻手輕輕摩挲著海東青背脊。過了一會兒,她從腰間口袋裏取出支炭筆,在白色信箋的背後寫了些字,折好後塞迴細竹筒,綁在海東青的腳上,卻並未急著將它放飛,而是走迴洞中找到包袱,翻出幹糧捏了些碎屑放在手上喂它。
李隨豫緩緩攀到洞口,弄出了些聲響,就聽千尋在洞裏哄道:“吃吧吃吧,這些幹糧我都吃了好幾天了,沒道理你比我還嬌貴的。”
那隻海東青聽到了洞口的動靜,立即豎起了脖子上的羽毛,雙目盯著進來的李隨豫,帶著些猛禽的狠厲。千尋見到李隨豫,微微一笑,說道:“阿雪認生,你慢慢進來。”說著,她又去安撫那隻海東青。
李隨豫見她麵色好了許多,也微微一笑,緩步走到火堆旁,架起石鍋開始溫露水,一邊問道:“難怪你上次認錯,方才我也差點以為是來找我的。”
“可不是,我的這隻叫阿雪,你的那隻叫什麽?以後見到了可以喚一喚名字。”
李隨豫手上微微一頓,答道:“青玄。”
“青玄?”千尋詫異地抬頭看他,“對著隻白鳥喊這麽個烏漆墨黑的名字,你倒是挺有想法的。”
李隨豫垂目撥著火,半晌才轉頭向她笑道:“正好不會弄錯了。你的阿雪名字倒也好記。”
“嗯,雪地裏撿來的,應景。”千尋逗了會兒阿雪,才托著它走到洞口放飛。“師門交代了事情,恐怕得快些趕路了。”
李隨豫頷首,將瓷瓶遞給千尋,“喝點露水潤喉,我們立刻就走。”
從山洞出去隻能攀爬藤蔓,李隨豫顧忌千尋肩上有傷,站在洞口不動聲色地說道:“我背著你下去,可以節省些功夫。”
千尋已知他功夫不錯,嘴角一扯,一縱身就跳到他背上,指著山下說道:“走穩了。”
李隨豫一笑,抓過她的手繞在自己的胸前,足下輕點就躍上了藤蔓。本以為她會質問自己為何昨日瞞著輕功不用,害她跟著苦苦攀爬,不料她一頭靠在他的肩上,開始打盹,不由有些氣悶。他放慢了下落的速度,微微側過頭問道:“你昨天找到雪蓮了?”
千尋原本將頭埋在他肩上,悶悶地嗯了聲。
“這般危險的事情,下次你莫要一個人來了。”
千尋見他有意攀談,隻好抬起頭來,答道:“一迴生兩迴熟,頭一次自己來,難免生疏。”
李隨豫無奈一笑,道:“阿淩真是好福氣,有你這樣照顧他。”頓了頓,他又問道:“你家裏還有別的人嗎?”
“家裏?自師父離家出走後,就剩下些灑掃的藥童了。”
“難怪中秋了也沒見你迴去。你是出來找你師父的?”
“師門的事情多,我沒工夫找他。說起中秋,倒也沒見你迴去。堂堂少東家,居然還要親自進山采藥。”千尋終究沒忍住,問了出來。
李隨豫足下輕點,身法沉穩,沒多久已躍下數十丈。隔了半晌,才聽他低低說道:“我父母已不在了。”
千尋聞言,有些歉然,可還是好奇,問道:“那他們喊你少東家,這是?”
“我嫡母還在。”
嫡母?千尋微微思量,想起高門大戶妻妾成群,嫡庶分明。李隨豫若是庶子做了少東家,也不知是怎樣一番境遇。白謖向來不與權貴世家往來,每年飛來涵淵穀的信鴿裏,求醫問藥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可白謖卻從未答應出診。千尋幾次嘲諷他故作姿態,不料白謖不以為意,隻說高門大戶的病都不是用藥能治好的。此後,涵淵穀的信鴿他更是不再過問,隻讓藥童自己看著迴複藥方,唯獨用黑色信箋寫來的,他必要親自看了出診。
千尋想得出神,李隨豫卻又問道:“你身上經脈脆弱,昨日給你輸了些真氣,卻差點傷了你。是以前受過傷?”
千尋將尖尖的下巴抵在他的肩上,百無聊賴地歪頭看著山間的紅樺樹,說道:“好像是吧,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