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聲驚雷,仲夏七月的雨如豆子般倒下來。
迴春堂的胡老爹擱下手裏筆,走到門前望了望層疊的黑雲,頃刻間大雨便作傾盆之勢。酉時將過,街上早無人影。胡老爹捋了捋略微汗濕的袖子,掩門打烊,心裏卻想著後廚爐灶上煨著的枸杞黃酒。若是早早將帳算好,還能趕在睡前咪上一杯。
雨水擊打在瓦上,隆隆作響。胡老爹迴身正要伸展筋骨,卻聽嘩啦一聲,剛閂上的木門已整扇倒在腳邊,未等他迴頭便覺喉間微涼,一把寸許厚的大刀抵上他的脖子,刀上血腥之氣撲鼻。身後一人嘶啞道:“此間可有大夫?”
胡老爹早已嚇得雙腿發顫,卻一動不敢動,生怕刀刃抹了脖子。乍聽之下,僵硬地點了點頭,戰戰兢兢地答道:“小……小人懂些岐黃,不知壯士傷了哪裏?”
“進去再說。”身後那人推了他一把,似乎看出這老頭不懂武,撤了刀,迴身卻扶起了地上的木門。
胡老爹迴頭,見那八尺高的壯漢身邊,還站著一手抱孩童的布衣女子,頭上淩亂的發髻鬆散,因淋了雨,發梢和染血的衣襟滴著水,麵色煞白,雙眉緊蹙地望著胡老爹。“請先生替小兒看看。”說著,她將懷裏的孩童遞了過來。
既是有求於己,胡老爹雖還有些餘悸,卻也稍加心安。接過那蹲身孩子放在地上,開始把脈。那孩子約莫十來歲,身上穿著絲衣,膚色白皙,想來是富貴人家的孩子。雙眼緊緊閉著,麵上有些發青。
“這是寒毒之症。”胡老爹習慣性地捋了捋胡子。
“是,傷在背上。請先生救治。”那女子跪坐在地上,紅腫的雙眼殷殷地看著胡老爹。那耍刀的漢子仍守在門邊,卻也急切地望著這裏。
胡老爹扶起孩子,查看他背上的傷口。創口不大,已敷過藥,卻腫得發紫。脈象虛浮阻滯,指尖的皮膚冰冷。胡老爹無奈地歎了口氣,道:“老朽未見過這樣的毒,隻怕難治。”說到這裏,隻覺周身一冷,門口那漢子已雙眼冷峻地剜著他,那女子更是瞪大了眼睛。胡老爹低咳一聲,連忙安撫:“夫人莫急,老朽雖治不好令郎,但卻能暫緩此毒發作。”見氣氛未有緩和,他隻好直言,“老朽有位友人在臨川,他應當能解此毒。待施針後,夫人趕緊帶令郎去找他,帶上老朽的信。”
說完這些,胡老爹已一身濕汗,不等那女子迴應,便起身去櫃子裏翻尋針石。迴來時還帶了一個白瓷瓶塞給那女子,邊除下孩子的衣衫,邊道:“這是此處最好的解毒丹藥了,夫人每日給他服兩顆,可保命。”
屋外悶雷滾滾,簷下雨水劈啪作響。
那漢子突然身形一動,已掠至胡老爹身後。“宛娘,他們來了!”話音未落,就扛起胡老爹向後堂走去。宛娘抱起孩子,一揮掌滅了前廳的蠟燭,迅速跟上。
“雨中不易追蹤,宛娘,你帶阿淩先走。我在這裏拖他們一拖。”
“七哥!”宛娘剛要辯駁,盧七刀便阻住她,轉頭對胡老爹說,“煩請胡先生速速寫信,拿了信我就走。”說著,行至後院,低嘯一聲,便可聽到院外有馬跺踢相應。盧七刀一推宛娘,扛著胡老爹向裏屋走去。
宛娘情知拖延不得,一咬牙便抱著孩子縱身掠出圍牆,落在院外的馬上。除了一件外衣裹在孩子身上,打馬疾行。
夜間暴雨中難以視物,宛娘打馬按照記憶中的方向狂奔,行入後山林間,才阻了些雨勢。忽懷中一動,一直冰涼的小手探了出來。方才還昏迷不醒的孩童軟軟地喊了一聲“娘”,頃刻便被吞噬在了電閃雷鳴間。宛娘一手緊緊攥著馬韁,一手輕撫他後背,柔聲道:“阿淩,娘在。抱緊娘,別掉下去。”孩子聽罷便一聲不吭地伸手圈上了宛娘的腰。
行了一炷香的時間,山勢漸高。宛娘見盧七刀還沒趕來,有些焦急,卻不敢放緩馬速,手卻不由自主地撫向了腰間的短劍。
夜半,宛娘已行至山林深處。雨勢漸弱,四周青皮樹的枝葉上,吧嗒之聲漸緩。腹中的饑餓和身上的酸軟襲來,除了日中在馬上啃過半塊餅,所有時間都用來殺敵和趕路了。肩上的傷口早已裂開,淋了雨傷勢隻怕更糟,身上有些起燒。座下的馬喘息漸粗,山路間疾行耗費了大量體力。宛娘勒了韁繩,決定下馬暫歇。
阿淩睡眼惺忪地喊了一聲“娘”,宛娘抱著他在一塊石上坐下,自己靠在一棵樹幹上,從袖子裏取出白瓷瓶。“阿淩,吃藥。”
阿淩乖乖吞了藥,仍覺身上冷得厲害,便往宛娘懷裏鑽了鑽。似又覺得哪裏不對,抬頭看著宛娘問道:“娘,七叔呢?”
宛娘也正擔憂盧七刀,對著阿淩卻隻能說:“七叔在後麵,會趕上我們的。”
阿淩點點頭,困倦地將頭埋了迴去。
宛娘有些暈眩,坐在石上運氣調息。腦中卻翻滾著將軍府殘肢亂飛的景象,不男不女的太監尖聲細氣地誦讀聖旨,還有盧七刀滿麵蒼白地對她說,將軍死了。
韓雲起死了,他的死訊是和兵敗的消息一起傳來的。帶領二十萬軍馬討伐西戎的武威將軍,在函穀關外三十裏的峽穀裏遇襲,當日所帶的七萬兵馬全軍覆沒。軍報傳來不過三天,朝廷竟給他安上了通敵的罪名。
一陣腥甜上湧,心煩意亂正是調息的大忌。宛娘即刻收了心思,心中卻止不住悲慟。
耳邊傳來遠處樹葉的沙沙聲響。她迅速睜開眼睛,右手握住短劍。無風的夜裏,殺手竟這麽快追來了。兩人一馬,等在原地隻怕很快就會被找到。轉念間,她已抱著阿淩跳上馬背,拍馬疾行,不敢去想七哥為何還沒趕上。
身後的沙沙聲漸近,她握劍的手已汗濕。破風之聲響起,她拔劍迴挑,擊落了兩枚射來的飛星鏢,雙腿一夾催馬。後方又響起破風聲,數十飛星鏢從不同方向襲來。她扭身一錯,帶著阿淩避開了三枚,劍花一挽擊落了其餘的,卻已覺手腕發麻,知這批刺客功力不淺。這一耽擱,沙沙聲又近,破風聲此起彼伏。宛娘緊緊咬唇,勉力聽風辨位。漆黑一片的葉林間,劍擊飛鏢的叮叮身隻會暴露她的位置,但她卻毫無辦法。
又一次迴劍,招式不過使了一半,身下的馬突然長嘶一聲立起前蹄,後腿一曲側翻下去。宛娘心知馬匹已中鏢,飛身而起,一踏馬頭借力前行。阿淩早已清醒,雙臂緊緊環著她,也不抬頭張望。然她身負一人,身形受阻,隻得真氣灌注雙腿,竭力向前跑著。
跑了不過一丈遠,已有劍氣襲向後心。宛娘迴劍格開,腳下不停。不料身後那黑衣人身形了得,第二劍逼來,人已掠至她身側。待她翻手擊格時,才發現隻是虛招,轉瞬間黑衣人已閃至她身前,飛劍直刺她咽喉。
宛娘側身避開,心裏卻想,隻有這一人麽?劍勢一蕩,想要將他逼開。那人似知她意圖,一閃身又至她身後,手中劍狠厲起來,斜斜刺向她身後三處大穴。引得她迴身閃避。
林中沙沙聲又起,黑衣人一閃身,便有四枚飛星鏢飛至眼前。然方才格擋黑衣人的劍法已使老,再要迴劍擊鏢已無可能。宛娘咬唇屈膝後仰,堪堪避過兩枚,另兩枚已釘入左臂,擊碎臂骨。鑽心的疼痛襲來,她眼前一黑,腳下卻仍錯步調整,心下冷然。那黑衣人的劍已襲向心口。
忽聽林間一聲馬嘶,叮叮之聲響起,一人大喊:“宛娘!”
宛娘精神一振,右腕翻轉護住胸前,也大喊一聲:“七哥!”
濃重的血腥味襲來,剛剛看到希望的宛娘又突然變了色。滿身血汙的盧七刀將他那把厚重的鋼刀舞得霍霍作響,牢牢纏住了那使飛星鏢的黑衣人。須臾間,沙沙聲又起,第三個黑衣人已趕至。
第三人與那第一人同時襲向了宛娘,此時她卻已力竭,踉蹌著後退,勉力抬手迴擊。盧七刀大喝一聲,撲向此處。錯身間,他砍翻了一人,卻已身中一鏢,使劍的那人刺穿了他的肩胛骨。
“跑!”他大喝一聲,左手抓住肩窩的長劍,右臂一抬疾砍。招式大開大合間,竟是要拖住所有人。宛娘麵色大慟,含淚抱著阿淩就跑。
未跑出多遠,就聽到盧七刀一聲慘唿,便沒了聲音。宛娘一之驚下又是一陣眩暈,腳下一滑,翻身滾下了山坡。
翻滾間,坡上露頭的粗糲岩石刮破了她的肩背。她抬臂護住了懷中的阿淩,無力阻止下落之勢。不知翻滾了多久,突然後心重重撞在了一棵樹幹上,渾身劇痛,雙眼一黑,腦中嗡嗡作響。
山間雨勢已收,烏雲漸漸退去。宛娘過了許久才從眩暈中緩轉,四肢全無知覺。睜開眼,隻見清冷的月色落下山林,有一白衫少年站在不遠處,麵色不虞地看著她,半晌才一字一頓道:“你壓到了我的蘑菇。”
迴春堂的胡老爹擱下手裏筆,走到門前望了望層疊的黑雲,頃刻間大雨便作傾盆之勢。酉時將過,街上早無人影。胡老爹捋了捋略微汗濕的袖子,掩門打烊,心裏卻想著後廚爐灶上煨著的枸杞黃酒。若是早早將帳算好,還能趕在睡前咪上一杯。
雨水擊打在瓦上,隆隆作響。胡老爹迴身正要伸展筋骨,卻聽嘩啦一聲,剛閂上的木門已整扇倒在腳邊,未等他迴頭便覺喉間微涼,一把寸許厚的大刀抵上他的脖子,刀上血腥之氣撲鼻。身後一人嘶啞道:“此間可有大夫?”
胡老爹早已嚇得雙腿發顫,卻一動不敢動,生怕刀刃抹了脖子。乍聽之下,僵硬地點了點頭,戰戰兢兢地答道:“小……小人懂些岐黃,不知壯士傷了哪裏?”
“進去再說。”身後那人推了他一把,似乎看出這老頭不懂武,撤了刀,迴身卻扶起了地上的木門。
胡老爹迴頭,見那八尺高的壯漢身邊,還站著一手抱孩童的布衣女子,頭上淩亂的發髻鬆散,因淋了雨,發梢和染血的衣襟滴著水,麵色煞白,雙眉緊蹙地望著胡老爹。“請先生替小兒看看。”說著,她將懷裏的孩童遞了過來。
既是有求於己,胡老爹雖還有些餘悸,卻也稍加心安。接過那蹲身孩子放在地上,開始把脈。那孩子約莫十來歲,身上穿著絲衣,膚色白皙,想來是富貴人家的孩子。雙眼緊緊閉著,麵上有些發青。
“這是寒毒之症。”胡老爹習慣性地捋了捋胡子。
“是,傷在背上。請先生救治。”那女子跪坐在地上,紅腫的雙眼殷殷地看著胡老爹。那耍刀的漢子仍守在門邊,卻也急切地望著這裏。
胡老爹扶起孩子,查看他背上的傷口。創口不大,已敷過藥,卻腫得發紫。脈象虛浮阻滯,指尖的皮膚冰冷。胡老爹無奈地歎了口氣,道:“老朽未見過這樣的毒,隻怕難治。”說到這裏,隻覺周身一冷,門口那漢子已雙眼冷峻地剜著他,那女子更是瞪大了眼睛。胡老爹低咳一聲,連忙安撫:“夫人莫急,老朽雖治不好令郎,但卻能暫緩此毒發作。”見氣氛未有緩和,他隻好直言,“老朽有位友人在臨川,他應當能解此毒。待施針後,夫人趕緊帶令郎去找他,帶上老朽的信。”
說完這些,胡老爹已一身濕汗,不等那女子迴應,便起身去櫃子裏翻尋針石。迴來時還帶了一個白瓷瓶塞給那女子,邊除下孩子的衣衫,邊道:“這是此處最好的解毒丹藥了,夫人每日給他服兩顆,可保命。”
屋外悶雷滾滾,簷下雨水劈啪作響。
那漢子突然身形一動,已掠至胡老爹身後。“宛娘,他們來了!”話音未落,就扛起胡老爹向後堂走去。宛娘抱起孩子,一揮掌滅了前廳的蠟燭,迅速跟上。
“雨中不易追蹤,宛娘,你帶阿淩先走。我在這裏拖他們一拖。”
“七哥!”宛娘剛要辯駁,盧七刀便阻住她,轉頭對胡老爹說,“煩請胡先生速速寫信,拿了信我就走。”說著,行至後院,低嘯一聲,便可聽到院外有馬跺踢相應。盧七刀一推宛娘,扛著胡老爹向裏屋走去。
宛娘情知拖延不得,一咬牙便抱著孩子縱身掠出圍牆,落在院外的馬上。除了一件外衣裹在孩子身上,打馬疾行。
夜間暴雨中難以視物,宛娘打馬按照記憶中的方向狂奔,行入後山林間,才阻了些雨勢。忽懷中一動,一直冰涼的小手探了出來。方才還昏迷不醒的孩童軟軟地喊了一聲“娘”,頃刻便被吞噬在了電閃雷鳴間。宛娘一手緊緊攥著馬韁,一手輕撫他後背,柔聲道:“阿淩,娘在。抱緊娘,別掉下去。”孩子聽罷便一聲不吭地伸手圈上了宛娘的腰。
行了一炷香的時間,山勢漸高。宛娘見盧七刀還沒趕來,有些焦急,卻不敢放緩馬速,手卻不由自主地撫向了腰間的短劍。
夜半,宛娘已行至山林深處。雨勢漸弱,四周青皮樹的枝葉上,吧嗒之聲漸緩。腹中的饑餓和身上的酸軟襲來,除了日中在馬上啃過半塊餅,所有時間都用來殺敵和趕路了。肩上的傷口早已裂開,淋了雨傷勢隻怕更糟,身上有些起燒。座下的馬喘息漸粗,山路間疾行耗費了大量體力。宛娘勒了韁繩,決定下馬暫歇。
阿淩睡眼惺忪地喊了一聲“娘”,宛娘抱著他在一塊石上坐下,自己靠在一棵樹幹上,從袖子裏取出白瓷瓶。“阿淩,吃藥。”
阿淩乖乖吞了藥,仍覺身上冷得厲害,便往宛娘懷裏鑽了鑽。似又覺得哪裏不對,抬頭看著宛娘問道:“娘,七叔呢?”
宛娘也正擔憂盧七刀,對著阿淩卻隻能說:“七叔在後麵,會趕上我們的。”
阿淩點點頭,困倦地將頭埋了迴去。
宛娘有些暈眩,坐在石上運氣調息。腦中卻翻滾著將軍府殘肢亂飛的景象,不男不女的太監尖聲細氣地誦讀聖旨,還有盧七刀滿麵蒼白地對她說,將軍死了。
韓雲起死了,他的死訊是和兵敗的消息一起傳來的。帶領二十萬軍馬討伐西戎的武威將軍,在函穀關外三十裏的峽穀裏遇襲,當日所帶的七萬兵馬全軍覆沒。軍報傳來不過三天,朝廷竟給他安上了通敵的罪名。
一陣腥甜上湧,心煩意亂正是調息的大忌。宛娘即刻收了心思,心中卻止不住悲慟。
耳邊傳來遠處樹葉的沙沙聲響。她迅速睜開眼睛,右手握住短劍。無風的夜裏,殺手竟這麽快追來了。兩人一馬,等在原地隻怕很快就會被找到。轉念間,她已抱著阿淩跳上馬背,拍馬疾行,不敢去想七哥為何還沒趕上。
身後的沙沙聲漸近,她握劍的手已汗濕。破風之聲響起,她拔劍迴挑,擊落了兩枚射來的飛星鏢,雙腿一夾催馬。後方又響起破風聲,數十飛星鏢從不同方向襲來。她扭身一錯,帶著阿淩避開了三枚,劍花一挽擊落了其餘的,卻已覺手腕發麻,知這批刺客功力不淺。這一耽擱,沙沙聲又近,破風聲此起彼伏。宛娘緊緊咬唇,勉力聽風辨位。漆黑一片的葉林間,劍擊飛鏢的叮叮身隻會暴露她的位置,但她卻毫無辦法。
又一次迴劍,招式不過使了一半,身下的馬突然長嘶一聲立起前蹄,後腿一曲側翻下去。宛娘心知馬匹已中鏢,飛身而起,一踏馬頭借力前行。阿淩早已清醒,雙臂緊緊環著她,也不抬頭張望。然她身負一人,身形受阻,隻得真氣灌注雙腿,竭力向前跑著。
跑了不過一丈遠,已有劍氣襲向後心。宛娘迴劍格開,腳下不停。不料身後那黑衣人身形了得,第二劍逼來,人已掠至她身側。待她翻手擊格時,才發現隻是虛招,轉瞬間黑衣人已閃至她身前,飛劍直刺她咽喉。
宛娘側身避開,心裏卻想,隻有這一人麽?劍勢一蕩,想要將他逼開。那人似知她意圖,一閃身又至她身後,手中劍狠厲起來,斜斜刺向她身後三處大穴。引得她迴身閃避。
林中沙沙聲又起,黑衣人一閃身,便有四枚飛星鏢飛至眼前。然方才格擋黑衣人的劍法已使老,再要迴劍擊鏢已無可能。宛娘咬唇屈膝後仰,堪堪避過兩枚,另兩枚已釘入左臂,擊碎臂骨。鑽心的疼痛襲來,她眼前一黑,腳下卻仍錯步調整,心下冷然。那黑衣人的劍已襲向心口。
忽聽林間一聲馬嘶,叮叮之聲響起,一人大喊:“宛娘!”
宛娘精神一振,右腕翻轉護住胸前,也大喊一聲:“七哥!”
濃重的血腥味襲來,剛剛看到希望的宛娘又突然變了色。滿身血汙的盧七刀將他那把厚重的鋼刀舞得霍霍作響,牢牢纏住了那使飛星鏢的黑衣人。須臾間,沙沙聲又起,第三個黑衣人已趕至。
第三人與那第一人同時襲向了宛娘,此時她卻已力竭,踉蹌著後退,勉力抬手迴擊。盧七刀大喝一聲,撲向此處。錯身間,他砍翻了一人,卻已身中一鏢,使劍的那人刺穿了他的肩胛骨。
“跑!”他大喝一聲,左手抓住肩窩的長劍,右臂一抬疾砍。招式大開大合間,竟是要拖住所有人。宛娘麵色大慟,含淚抱著阿淩就跑。
未跑出多遠,就聽到盧七刀一聲慘唿,便沒了聲音。宛娘一之驚下又是一陣眩暈,腳下一滑,翻身滾下了山坡。
翻滾間,坡上露頭的粗糲岩石刮破了她的肩背。她抬臂護住了懷中的阿淩,無力阻止下落之勢。不知翻滾了多久,突然後心重重撞在了一棵樹幹上,渾身劇痛,雙眼一黑,腦中嗡嗡作響。
山間雨勢已收,烏雲漸漸退去。宛娘過了許久才從眩暈中緩轉,四肢全無知覺。睜開眼,隻見清冷的月色落下山林,有一白衫少年站在不遠處,麵色不虞地看著她,半晌才一字一頓道:“你壓到了我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