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朱雪也不驚慌,微微一笑,道:“先生以前教過‘君子行事,不拘小節’。”
風挽華聞言不由得掩唇一笑,“你這無賴行徑倒是一點也沒變。”
檀朱雪這迴卻沒有反駁,移步走近她,近到可看清她的眼睛,然後輕輕的溫柔的說:“其實我隻是想看看你。”
風挽華不語,隻是看著他,所有的話都在那一泓盈盈清波裏。
看著那雙時間最美的眼睛,檀朱雪癡癡輕嘆,“我剛才從窗口看到月色很好,雖然知道你從你的窗口看到的是同樣的月色,可我還是想和你一塊兒看。”
風挽華抬頭,忽然覺得剛才還清輝素淡的彎月,這一刻似乎變得格外的明亮耀人。
檀朱雪亦抬頭望著天幕上的明月,過得片刻,忽道:“挽華,我們去屋頂賞月。”
風挽華看著高高的屋頂,“我可爬不上去。”
檀朱雪一笑,走進她身邊。風挽華隻覺腰間一緊,緊接著身體一輕,耳邊有颯颯風聲,待反應過來時,人已站在了屋頂上。
腳下,庭院花樹都沐浴在銀色的月輝裏;頭頂,明月如玉疏星如棋,似伸手可掬。
身後,一件帶著體溫的外衣輕輕披上,那人在她耳邊說:“這樣才是良辰美景。”
那一夜,好風如水,明月如霜,清景無限。
無論過去多少年,無論看過多少明月,那一晚的星月是風挽華看過的最美的。
檀朱雪在風府住了一月。
這一月裏,兩人依舊不改少時習xing,隻是與往昔又有了些不同。
檀朱雪寫一篇文章,風挽華看過後會寫另一篇,不是反駁,卻是另一番觀點,再拓眼界。
風挽華雖為女子,作詩卻一貫曠達而飄逸,嚮往的是隱士的出塵與高潔。而檀朱雪看過後,總會在旁再寫一首,不是山林野趣,是民間有疾苦,百姓有哀樂。
而更多的時候,風挽華彈琴,檀朱雪便舞劍;檀朱雪作畫,風挽華便體式……
當然,檀朱雪也不隻是每日裏與風挽華風花雪月。
有學子來拜訪風鴻騫時,風鴻騫總帶著檀朱雪在身邊,讓他與他們一道談文論武,品評時政,jiāo流彼此意見觀點,從中受益匪淺。而到了夜間,便在書房看書,或是聆聽風鴻騫的指點,有時風挽華會提一壺茶來看他,兩人靜靜的各看各的書,或者說說話。檀朱雪將白日裏某人寫的好文章拿來與她共賞共評,或者某人說了什麽jing妙的話語說與她聽,又或者說說結jiāo的那些人。比如有個燕文琮,xing格古板頑固,但正直而有才gān,又比如還有個秋遠山,雖是個武人,卻與燕文琮是好友,每次來了從不發言,隻坐在一旁聽……
這樣的日子快樂無憂,所以這樣的日子過得極快,眨眼間,便一月過去了。
四月底時,檀朱雪說他要去邊關投軍。
風鴻騫聽了沒有多話,隻是吩咐夫人為他準備行裝。
風挽華亦沒有多話,隻是吩咐巧善、鈴語買來了許多布,chun夏秋冬四季的衣裳各fèng了四套。
離開前夜,檀朱雪擁著風挽華坐在屋頂上,頭頂上依舊一輪明月如霜,隻是這一次兩人心裏盡是離愁別緒難分難捨。
“挽華,你等我。到時候我捧著鳳冠霞帔來迎你做一品夫人。”
“國家安危,匹夫有責。你去戍邊,我不阻攔,我隻要你記著,無論有沒有功名,無論你缺胳膊斷腿了,我隻要你活著迴到我身邊。”
五月初,檀朱雪啟程赴邊。此後便一直在邊城,不曾迴來過,隻有每月的書信從未斷過。
書信裏,檀朱雪描繪著邊關的荒涼與冷峻,這裏有殘陽如血,這裏有金戈鐵馬,這裏有糙原láng煙,有浴血奮戰的悲壯,有軍營的艱苦,亦有將兵的雄邁,這裏以盔盛酒以手抓食,這裏雪大如席刀劍光寒,這裏的人粗豪而樸實,這裏的女子不識琴棋書畫卻可揚鞭縱馬飛馳千裏……
而風挽華信中亦不言相思蜜語,隻是記一些身邊瑣事,如記著父母說的話,或是今日見了何人、看了何書,彈了何曲、又寫了什麽詩文,寄一朵早開的蓮花,畫一副江邊秋水紅日,又或者描繪著帝都的繁華與人事……
彼此信中所述皆是細小平淡卻真實,每每讀罷信,便如同看著了她(他)每日的生活,有一種人近在眼前的感覺。雖是相隔千裏,彼此亦嚐相思甚苦,可心裏更多的卻是兩qing相悅的甜美。
鴻雁飛傳裏,chun花秋實夏風冬雪裏,光yin悄悄流轉。
元愷三十四年,六月。
這日,風鴻騫自宮中歸來,眉頭微鎖,神qing間略有憂色。
“老爺怎麽啦?”自與丈夫成親以來,其向來xingqing闊朗,從未曾見過他煩憂,今日這等神qing實屬罕見,風夫人亦不由微有擔憂。
風鴻騫卻不答她,隻對一旁的侍女道:“你去請小姐過來。”
“是。”侍女應聲去了。
“老爺?”風夫人在他身邊坐下。
“唉!”風鴻騫未語先嘆。
“老爺,是有什麽事嗎?”風夫人問他。
風鴻騫道:“明日是皇後壽辰,陛下要為皇後慶壽,特下旨命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明日攜妻女申時入宮為皇後祝壽。”
“嗯?”風夫人疑惑,“皇後壽辰,按例有品階的夫人都會入宮祝壽,但為何一定要攜女兒,難道是……”她看著丈夫,眉間亦微微皺起。
風鴻騫點頭,“雖然說是說皇後聞得朝中諸位臣子家的小姐皆多才多藝,yu趁此機會一見。但真正的意思,想來是要在這些大臣的女兒中挑選三位皇子妃。”
“哦?”風夫人不解,“三位皇子早已成年,一直不曾立妃,卻為何要在這是時候?”
風鴻騫道:“這亦是陛下的一片苦心。雖說三位皇子名分早定,但陛下為防三人立妃後,外戚為私yu而慫恿、離間三人,是以三位皇子府中一直隻有最微末的宮人相侍。而今陛下年事已高,隱有退位之意,因此才會在這個時刻為皇子們選立妃子。”
“原來如此。”風夫人點頭,“隻是,挽華已與朱雪定親……”
“唉!”風鴻騫又嘆一口氣,“挽華與朱雪的親事除我們自家人知曉外有不曾對外宣揚。而我亦不能預知今日之事,早早地跑至陛下麵前對陛下說我家女兒已定親了。而我們的女兒……”說到這他一嘆氣沒說了。以風挽華的才華容色,若入了宮那有極大的可能……不,該說幾乎會被選中!
“唉。”風夫人也嘆起氣來,“若挽華沒有與朱雪定親,那今日你我聞得此消息該是歡喜,畢竟我們的女兒說不定要做皇後或王妃,隻是而今,這予我們家極有可能是一件禍事。”
“娘說什麽禍事?”門邊傳來風挽華的聲音。
夫妻兩人齊齊轉頭看去,便見女兒亭亭立於門邊,想來是剛午睡起來,著一件淡紫羅衣,烏髮未挽披至兩肩,如此簡單素淨,卻周身如有艷華盈繞,美不可言。夫妻兩人心頭又添了兩份沉重。
“挽華,你過來,爹有話要與你說。”風鴻騫喚過女兒。
風挽華入內,在父母身前坐下。
風鴻騫便將入宮之事說理一遍,風挽華聽著,端麗的眉頭漸漸攏起。
風夫人在風鴻騫說話時一直看著女兒,等他說完了,她道:“女兒,要不明日你濃妝艷抹一番讓人看著便覺生厭,言行舉止間再粗俗些顯得很沒有教養,這樣一來,陛下肯定不敢選你為皇子妃了。”
風挽華聞言噗嗤一笑,風鴻騫亦看著夫人搖頭而笑。想來二十年前,江小姐極有可能曾以此招來拒絕她不喜的求親者。
“娘,女兒照你那般做,許能騙得些人,但是陛下又怎會相信爹會教出如此女兒。不要忘了,爹是陛下親自為皇子青來的太傅,況且女兒小的時候陛下還見過一次呢”
風夫人睨了丈夫一眼,然後轉頭,看著女兒,道:“這不行的話,那難道你願意嫁為皇子妃?”
風挽華搖頭。
風夫人望向丈夫,意思叫他快快想個辦法。風鴻騫卻是一臉苦笑,他是有想些法子的,可沒有一個合適,此刻無論是做什麽,都會太著痕跡。
“此刻女兒無論是病了、傷了、瘸了等等,都會顯得太過刻意,而令陛下生疑,亦是對皇後大不敬。”果然,風挽華也道,“女兒明日還是入宮,到時再隨機應變。萬一不成時,女兒自會言明與朱雪的親事,陛下非昏君,更不可能當著朝中眾臣的麵qiáng選女兒為皇子妃。況且,也不一定會選中女兒呢。”那一日的決定,日後令得風挽華悔恨終生,若早知結果,她願一生幽居風府,絕不會踏出府門半步,更不要入得皇宮。
“嗯。”風鴻騫點頭,“也隻能如此。”
元愷三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皇宮裏為賀皇後壽誕,顯得格外的喜氣富麗。
慶華宮裏,賓客滿座。
正殿之首,玉座上帝後端坐。皇後的下首垂下熟道珠簾,那裏坐著各妃嬪及公主,而皇帝的下首則是三位皇子依次而坐,然後是皇家宗室。再而下,左側是各文武大臣的坐席,右側與妃嬪坐席隔開丈餘距亦垂下珠簾,是各階貴婦及小姐的坐席。
群臣按禮恭賀皇後壽誕後,壽宴開始,一時殿中觥籌jiāo錯,絲竹輕歌,宮娥翩舞。
酒宴行至一半時,禦府台的左大人起身,向帝後請示,道:“小女自幼研習舞藝,今yu趁此良辰為皇後一舞,以恭賀娘娘壽誕。”
皇帝、皇後自是點頭應允。
然後,以為著粉色羅衣的少女裊裊至殿中,盈盈下拜,“禦府台之女左曼奴拜見皇上、皇後。”
“平身。”
皇帝、皇後看著殿下明艷照人的少女不由頷首微笑。
“曼奴獻舞一支恭賀皇後娘娘壽誕,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左曼奴音如銀鈴,十分動聽。
皇後看著很是喜歡,問道:“不知左家小姐要跳什麽舞?”
“《桃夭》。”左曼奴微微抬頭,一雙秋水眸似不經意地溜過座上三位皇子,剎時一張嬌容白裏透紅,正如詩上所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事家。”
“好。”皇後微笑點頭。
頓時,殿中絲竹再起,左曼奴翩然起舞,舞姿曼妙,身段優美,一張麗容半喜半嬌,翩躚旋轉間,如一朵含苞yu放的花兒,看得一殿的人頷首讚嘆。左大人亦一臉得色,見帝、後不時點頭微笑相顧,心中頓喜,目光頻頻望向三位皇子,不知哪一位會選中他的女兒,即算不是太子妃,做王妃亦是莫大的尊榮。
</br>
風挽華聞言不由得掩唇一笑,“你這無賴行徑倒是一點也沒變。”
檀朱雪這迴卻沒有反駁,移步走近她,近到可看清她的眼睛,然後輕輕的溫柔的說:“其實我隻是想看看你。”
風挽華不語,隻是看著他,所有的話都在那一泓盈盈清波裏。
看著那雙時間最美的眼睛,檀朱雪癡癡輕嘆,“我剛才從窗口看到月色很好,雖然知道你從你的窗口看到的是同樣的月色,可我還是想和你一塊兒看。”
風挽華抬頭,忽然覺得剛才還清輝素淡的彎月,這一刻似乎變得格外的明亮耀人。
檀朱雪亦抬頭望著天幕上的明月,過得片刻,忽道:“挽華,我們去屋頂賞月。”
風挽華看著高高的屋頂,“我可爬不上去。”
檀朱雪一笑,走進她身邊。風挽華隻覺腰間一緊,緊接著身體一輕,耳邊有颯颯風聲,待反應過來時,人已站在了屋頂上。
腳下,庭院花樹都沐浴在銀色的月輝裏;頭頂,明月如玉疏星如棋,似伸手可掬。
身後,一件帶著體溫的外衣輕輕披上,那人在她耳邊說:“這樣才是良辰美景。”
那一夜,好風如水,明月如霜,清景無限。
無論過去多少年,無論看過多少明月,那一晚的星月是風挽華看過的最美的。
檀朱雪在風府住了一月。
這一月裏,兩人依舊不改少時習xing,隻是與往昔又有了些不同。
檀朱雪寫一篇文章,風挽華看過後會寫另一篇,不是反駁,卻是另一番觀點,再拓眼界。
風挽華雖為女子,作詩卻一貫曠達而飄逸,嚮往的是隱士的出塵與高潔。而檀朱雪看過後,總會在旁再寫一首,不是山林野趣,是民間有疾苦,百姓有哀樂。
而更多的時候,風挽華彈琴,檀朱雪便舞劍;檀朱雪作畫,風挽華便體式……
當然,檀朱雪也不隻是每日裏與風挽華風花雪月。
有學子來拜訪風鴻騫時,風鴻騫總帶著檀朱雪在身邊,讓他與他們一道談文論武,品評時政,jiāo流彼此意見觀點,從中受益匪淺。而到了夜間,便在書房看書,或是聆聽風鴻騫的指點,有時風挽華會提一壺茶來看他,兩人靜靜的各看各的書,或者說說話。檀朱雪將白日裏某人寫的好文章拿來與她共賞共評,或者某人說了什麽jing妙的話語說與她聽,又或者說說結jiāo的那些人。比如有個燕文琮,xing格古板頑固,但正直而有才gān,又比如還有個秋遠山,雖是個武人,卻與燕文琮是好友,每次來了從不發言,隻坐在一旁聽……
這樣的日子快樂無憂,所以這樣的日子過得極快,眨眼間,便一月過去了。
四月底時,檀朱雪說他要去邊關投軍。
風鴻騫聽了沒有多話,隻是吩咐夫人為他準備行裝。
風挽華亦沒有多話,隻是吩咐巧善、鈴語買來了許多布,chun夏秋冬四季的衣裳各fèng了四套。
離開前夜,檀朱雪擁著風挽華坐在屋頂上,頭頂上依舊一輪明月如霜,隻是這一次兩人心裏盡是離愁別緒難分難捨。
“挽華,你等我。到時候我捧著鳳冠霞帔來迎你做一品夫人。”
“國家安危,匹夫有責。你去戍邊,我不阻攔,我隻要你記著,無論有沒有功名,無論你缺胳膊斷腿了,我隻要你活著迴到我身邊。”
五月初,檀朱雪啟程赴邊。此後便一直在邊城,不曾迴來過,隻有每月的書信從未斷過。
書信裏,檀朱雪描繪著邊關的荒涼與冷峻,這裏有殘陽如血,這裏有金戈鐵馬,這裏有糙原láng煙,有浴血奮戰的悲壯,有軍營的艱苦,亦有將兵的雄邁,這裏以盔盛酒以手抓食,這裏雪大如席刀劍光寒,這裏的人粗豪而樸實,這裏的女子不識琴棋書畫卻可揚鞭縱馬飛馳千裏……
而風挽華信中亦不言相思蜜語,隻是記一些身邊瑣事,如記著父母說的話,或是今日見了何人、看了何書,彈了何曲、又寫了什麽詩文,寄一朵早開的蓮花,畫一副江邊秋水紅日,又或者描繪著帝都的繁華與人事……
彼此信中所述皆是細小平淡卻真實,每每讀罷信,便如同看著了她(他)每日的生活,有一種人近在眼前的感覺。雖是相隔千裏,彼此亦嚐相思甚苦,可心裏更多的卻是兩qing相悅的甜美。
鴻雁飛傳裏,chun花秋實夏風冬雪裏,光yin悄悄流轉。
元愷三十四年,六月。
這日,風鴻騫自宮中歸來,眉頭微鎖,神qing間略有憂色。
“老爺怎麽啦?”自與丈夫成親以來,其向來xingqing闊朗,從未曾見過他煩憂,今日這等神qing實屬罕見,風夫人亦不由微有擔憂。
風鴻騫卻不答她,隻對一旁的侍女道:“你去請小姐過來。”
“是。”侍女應聲去了。
“老爺?”風夫人在他身邊坐下。
“唉!”風鴻騫未語先嘆。
“老爺,是有什麽事嗎?”風夫人問他。
風鴻騫道:“明日是皇後壽辰,陛下要為皇後慶壽,特下旨命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明日攜妻女申時入宮為皇後祝壽。”
“嗯?”風夫人疑惑,“皇後壽辰,按例有品階的夫人都會入宮祝壽,但為何一定要攜女兒,難道是……”她看著丈夫,眉間亦微微皺起。
風鴻騫點頭,“雖然說是說皇後聞得朝中諸位臣子家的小姐皆多才多藝,yu趁此機會一見。但真正的意思,想來是要在這些大臣的女兒中挑選三位皇子妃。”
“哦?”風夫人不解,“三位皇子早已成年,一直不曾立妃,卻為何要在這是時候?”
風鴻騫道:“這亦是陛下的一片苦心。雖說三位皇子名分早定,但陛下為防三人立妃後,外戚為私yu而慫恿、離間三人,是以三位皇子府中一直隻有最微末的宮人相侍。而今陛下年事已高,隱有退位之意,因此才會在這個時刻為皇子們選立妃子。”
“原來如此。”風夫人點頭,“隻是,挽華已與朱雪定親……”
“唉!”風鴻騫又嘆一口氣,“挽華與朱雪的親事除我們自家人知曉外有不曾對外宣揚。而我亦不能預知今日之事,早早地跑至陛下麵前對陛下說我家女兒已定親了。而我們的女兒……”說到這他一嘆氣沒說了。以風挽華的才華容色,若入了宮那有極大的可能……不,該說幾乎會被選中!
“唉。”風夫人也嘆起氣來,“若挽華沒有與朱雪定親,那今日你我聞得此消息該是歡喜,畢竟我們的女兒說不定要做皇後或王妃,隻是而今,這予我們家極有可能是一件禍事。”
“娘說什麽禍事?”門邊傳來風挽華的聲音。
夫妻兩人齊齊轉頭看去,便見女兒亭亭立於門邊,想來是剛午睡起來,著一件淡紫羅衣,烏髮未挽披至兩肩,如此簡單素淨,卻周身如有艷華盈繞,美不可言。夫妻兩人心頭又添了兩份沉重。
“挽華,你過來,爹有話要與你說。”風鴻騫喚過女兒。
風挽華入內,在父母身前坐下。
風鴻騫便將入宮之事說理一遍,風挽華聽著,端麗的眉頭漸漸攏起。
風夫人在風鴻騫說話時一直看著女兒,等他說完了,她道:“女兒,要不明日你濃妝艷抹一番讓人看著便覺生厭,言行舉止間再粗俗些顯得很沒有教養,這樣一來,陛下肯定不敢選你為皇子妃了。”
風挽華聞言噗嗤一笑,風鴻騫亦看著夫人搖頭而笑。想來二十年前,江小姐極有可能曾以此招來拒絕她不喜的求親者。
“娘,女兒照你那般做,許能騙得些人,但是陛下又怎會相信爹會教出如此女兒。不要忘了,爹是陛下親自為皇子青來的太傅,況且女兒小的時候陛下還見過一次呢”
風夫人睨了丈夫一眼,然後轉頭,看著女兒,道:“這不行的話,那難道你願意嫁為皇子妃?”
風挽華搖頭。
風夫人望向丈夫,意思叫他快快想個辦法。風鴻騫卻是一臉苦笑,他是有想些法子的,可沒有一個合適,此刻無論是做什麽,都會太著痕跡。
“此刻女兒無論是病了、傷了、瘸了等等,都會顯得太過刻意,而令陛下生疑,亦是對皇後大不敬。”果然,風挽華也道,“女兒明日還是入宮,到時再隨機應變。萬一不成時,女兒自會言明與朱雪的親事,陛下非昏君,更不可能當著朝中眾臣的麵qiáng選女兒為皇子妃。況且,也不一定會選中女兒呢。”那一日的決定,日後令得風挽華悔恨終生,若早知結果,她願一生幽居風府,絕不會踏出府門半步,更不要入得皇宮。
“嗯。”風鴻騫點頭,“也隻能如此。”
元愷三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皇宮裏為賀皇後壽誕,顯得格外的喜氣富麗。
慶華宮裏,賓客滿座。
正殿之首,玉座上帝後端坐。皇後的下首垂下熟道珠簾,那裏坐著各妃嬪及公主,而皇帝的下首則是三位皇子依次而坐,然後是皇家宗室。再而下,左側是各文武大臣的坐席,右側與妃嬪坐席隔開丈餘距亦垂下珠簾,是各階貴婦及小姐的坐席。
群臣按禮恭賀皇後壽誕後,壽宴開始,一時殿中觥籌jiāo錯,絲竹輕歌,宮娥翩舞。
酒宴行至一半時,禦府台的左大人起身,向帝後請示,道:“小女自幼研習舞藝,今yu趁此良辰為皇後一舞,以恭賀娘娘壽誕。”
皇帝、皇後自是點頭應允。
然後,以為著粉色羅衣的少女裊裊至殿中,盈盈下拜,“禦府台之女左曼奴拜見皇上、皇後。”
“平身。”
皇帝、皇後看著殿下明艷照人的少女不由頷首微笑。
“曼奴獻舞一支恭賀皇後娘娘壽誕,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左曼奴音如銀鈴,十分動聽。
皇後看著很是喜歡,問道:“不知左家小姐要跳什麽舞?”
“《桃夭》。”左曼奴微微抬頭,一雙秋水眸似不經意地溜過座上三位皇子,剎時一張嬌容白裏透紅,正如詩上所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事家。”
“好。”皇後微笑點頭。
頓時,殿中絲竹再起,左曼奴翩然起舞,舞姿曼妙,身段優美,一張麗容半喜半嬌,翩躚旋轉間,如一朵含苞yu放的花兒,看得一殿的人頷首讚嘆。左大人亦一臉得色,見帝、後不時點頭微笑相顧,心中頓喜,目光頻頻望向三位皇子,不知哪一位會選中他的女兒,即算不是太子妃,做王妃亦是莫大的尊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