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的轎子又緩緩抬起,迅速離開。
這件事的影響實在不小,杭州人傑地靈,讀書人又是極多,一旦有了爭議的話題,便一發不可收拾。
先前的時候還隻是市井之間相互對嘴,到了次日,士林清議也開始關注起來,有人捧楊清,自然也就有人捧上山打老虎,結果清議紛紛,竟也有點火藥味。
而真正點燃火藥桶的,乃是治於杭州的浙江行省布政使司的右宣布政使汪名傳汪大人。
汪大人年不過四旬,宦海生涯卻是不淺,二甲進士出身,先是在翰林院鍍了金,隨即外放為官,十幾年不到就已坐上了一省布政的高位。
甚至有人傳言,汪大人現在隻是尚缺一些資曆,隻要再熬兩年,入京掛個侍郎也是遲早的事。
如此意氣風發的人物,此時正是大有作為之時,汪大人也忍不住外頭紛紛爭議的誘惑,竟也拿了兩篇詩作來對比,結果看了上山打老虎的詩,心中很是不喜。
這兩篇詩作都帶著偏激,前者是向往功名之路,慷慨激昂,將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榮耀刻畫得淋漓盡致。
可後者恰恰相反,詞中帶著一種厭倦官場,厭倦功名的頹唐,這在汪大人眼裏未免帶了幾分幽怨之氣。
汪大人此時恰是風華正茂,大有可為,怎麽受得了別人如此厭世?因此在布政使司,他突然喚來了屬官,道:“這上山打老虎是何人?”
屬官們聽到上憲盤問,卻隻能搖頭道:“府內有種種猜測,隻是坊間俚語千頭萬緒,一時不能明察。”
汪大人冷笑道:“此等狂生矯揉造作,蠱惑人心,殊為可恨。他的詩詞,本官看過,什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太祖皇帝驅逐北元,立萬世基業是笑談?於少保拱衛京師,扶大廈將傾也是笑談?孝皇帝殫精竭力,致力中興也成了笑談嗎?此子所言大逆不道。”
一番話把屬官們嚇得膽戰心驚,如今這年代,風氣早已開放,再驚世駭俗的讀書人都有,也不見朝廷去過問,隻是不知那上山打老虎卻是不知如何,居然觸怒到了上憲,惹來上憲如此嚴厲的嗬罵。
若是這事真要較了真,右宣布政使大人要收拾一個狂生,隻要肯下功夫,罪名倒也足夠。
好在汪大人隻是適可而止,做了姿態之後,便道:“此子若敢再犯,絕不幹休,到時定要徹查到底。”
汪大人在官場上混,方寸還是拿捏得爐火純青,表麵上是要大動幹戈,結果卻是既往不咎,發泄一下心裏的怒火也就是了,難道真要徹查拿人?到時候未免會有些麻煩。
做官……本來就是和稀泥,能糊塗的盡量糊塗,千萬不要較真,隻要不涉及到自己政績,什麽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
隻是……
這位汪大人萬萬沒有想到,他馬上就遇到了麻煩。
南京那邊的幾位老大人聽聞此事,竟是狠狠地訓斥了這位汪大人一通。
南京刑部左侍郎、南京都察院巡按使,以及幾個老大人一道聯名書了一篇文章,對汪名傳大罵一通。
所罵的內容很簡單,無非就是說他要效仿酷吏,治下出了才子,本該是一件好事,可是竟不問是非地嗬罵,竟還有嚴懲的意思。
這幾位老大人對上山打老虎的詩詞也極盡追捧,將其譽為耳目一新之佳作,至於那才子楊清所作詩詞與之相比,實在是螢火與日月爭輝。
好端端的詩詞之爭居然涉及到了南京六部和浙江布政司,實在讓人一時看不透。
雙方的立場都很尖銳,甚至有劍拔弩張的氣勢。
須知那南京的官員個個都是清貴無比,品級上比之浙江的官員,大多數都要高一個甚至幾個檔次,可是論起實權,南京的官員未必及得上地方官員。
而雙方的矛盾也就在這裏,地方的主政官員,有許多都是前途似錦,雖說現下品級不高,可是未來一旦入朝,前程不可限量,自然體會不到上山打老虎那《臨江仙》的意境。
可是南京官員不同,南京的大多數官員原本都曾經曆過輝煌,可是在殘酷的鬥爭之中黯然地被發配至了南京,表麵上似乎品級未變,可是待遇卻是千差萬別,落地鳳凰不如雞,人世的世態炎涼、酸甜苦辣,那從高處跌落下來的絕望早已令他們改變了心境,因此看到上山打老虎的詩詞才頓時生出知己之感。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共鳴,雖隻是一首詩詞,卻是囊括了他們一生的榮耀,也囊括了他們一生的苦痛。
現在一個右宣布政使居然傳出話來狠狠敲打這詩詞作者,這些南京六部的老油條居然也不閑著,反正他們已經仕途無望,可是品級還在,麵子還是有的,也不擔心說錯了什麽或又做錯了什麽,直接殺氣騰騰地來興師問罪。
先是布政使,接著是南京六部的大人物,短兵交接之後,頓時引發了別人更多的興趣,熱鬧非常。
甚至聽說在提刑司衙門裏,幾個堂官為了爭出高下,竟差點在公堂上打了起來。
而處在這風暴之中的徐謙在宿醉後起來,卻是發現自己身陷小黑屋裏,先是一驚,隨即迴憶起了自己的荒唐事,也隻能苦笑以對。
好在他是絕頂聰明之人,知道這是謝家的府邸,雖然言語有些衝撞,可是謝家畢竟還要顧忌名聲,自己是童生,若是府試不出意外,那便是府學生員,已經不是那種隨意可以拉去偏僻角落想打就打、想殺就殺的人了。
因此他很快便鎮定下來,將這姓謝的罵了一千幾百遍,卻是死鴨子嘴硬,絕不肯輕易屈服求饒,期間有幾次來了個管事,徐謙也是冷漠以對。
“你是徐謙?我家老爺說了,你年紀輕輕,竟是這般狂妄,這一次給你點苦頭,讓你知曉一些厲害。”
徐謙道:“我是童生,你家老爺是何人,竟敢動用私刑?莫說是致仕的學士,便是你家老爺依舊在朝,也未免太大膽了。”
這管事對徐謙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好端端的遇到這麽個狂徒,口氣真是不小。
其實徐謙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不管怎麽說,謝家也是私自關押,他畢竟是有功名的人,現在是童生,甚至很快便是生員,到時倒要看看,這謝家怎麽下得了台。
一晃過了三天。
三天之後,正是府學放榜的日子。
徐謙依舊在柴房裏,不過此時,整個府學門口卻已是人聲鼎沸了,當有差役將榜文張貼出來,無數人激動地看向文榜,一張不起眼的紅紙竟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榜文中的每一個名字都意味著一個人的人生改變,有尋到自己的名字的便忍不住欣喜若狂,顧不得什麽讀書人的斯文體麵,忍不住大聲歡唿:“中了,中了……哈哈……”
也有人捶胸跌足,滿是悲戚,大叫不公者有之,痛心疾首者也有之,更多的則是那些心灰意冷之人,考了一次又一次,永遠都沒有盡頭,可是這紅榜似乎天生與自己無緣。
此時有人發出驚唿,道:“那姓徐的狂生,這一次竟又是府試第一,連中小二元,此人真夠運氣,難道這一次連學正大人也買通了?”
有了人提醒,大家這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榜首的位置上,徐謙的名字赫然在列,格外的刺眼,讓人又嫉又恨。
c
這件事的影響實在不小,杭州人傑地靈,讀書人又是極多,一旦有了爭議的話題,便一發不可收拾。
先前的時候還隻是市井之間相互對嘴,到了次日,士林清議也開始關注起來,有人捧楊清,自然也就有人捧上山打老虎,結果清議紛紛,竟也有點火藥味。
而真正點燃火藥桶的,乃是治於杭州的浙江行省布政使司的右宣布政使汪名傳汪大人。
汪大人年不過四旬,宦海生涯卻是不淺,二甲進士出身,先是在翰林院鍍了金,隨即外放為官,十幾年不到就已坐上了一省布政的高位。
甚至有人傳言,汪大人現在隻是尚缺一些資曆,隻要再熬兩年,入京掛個侍郎也是遲早的事。
如此意氣風發的人物,此時正是大有作為之時,汪大人也忍不住外頭紛紛爭議的誘惑,竟也拿了兩篇詩作來對比,結果看了上山打老虎的詩,心中很是不喜。
這兩篇詩作都帶著偏激,前者是向往功名之路,慷慨激昂,將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榮耀刻畫得淋漓盡致。
可後者恰恰相反,詞中帶著一種厭倦官場,厭倦功名的頹唐,這在汪大人眼裏未免帶了幾分幽怨之氣。
汪大人此時恰是風華正茂,大有可為,怎麽受得了別人如此厭世?因此在布政使司,他突然喚來了屬官,道:“這上山打老虎是何人?”
屬官們聽到上憲盤問,卻隻能搖頭道:“府內有種種猜測,隻是坊間俚語千頭萬緒,一時不能明察。”
汪大人冷笑道:“此等狂生矯揉造作,蠱惑人心,殊為可恨。他的詩詞,本官看過,什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太祖皇帝驅逐北元,立萬世基業是笑談?於少保拱衛京師,扶大廈將傾也是笑談?孝皇帝殫精竭力,致力中興也成了笑談嗎?此子所言大逆不道。”
一番話把屬官們嚇得膽戰心驚,如今這年代,風氣早已開放,再驚世駭俗的讀書人都有,也不見朝廷去過問,隻是不知那上山打老虎卻是不知如何,居然觸怒到了上憲,惹來上憲如此嚴厲的嗬罵。
若是這事真要較了真,右宣布政使大人要收拾一個狂生,隻要肯下功夫,罪名倒也足夠。
好在汪大人隻是適可而止,做了姿態之後,便道:“此子若敢再犯,絕不幹休,到時定要徹查到底。”
汪大人在官場上混,方寸還是拿捏得爐火純青,表麵上是要大動幹戈,結果卻是既往不咎,發泄一下心裏的怒火也就是了,難道真要徹查拿人?到時候未免會有些麻煩。
做官……本來就是和稀泥,能糊塗的盡量糊塗,千萬不要較真,隻要不涉及到自己政績,什麽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
隻是……
這位汪大人萬萬沒有想到,他馬上就遇到了麻煩。
南京那邊的幾位老大人聽聞此事,竟是狠狠地訓斥了這位汪大人一通。
南京刑部左侍郎、南京都察院巡按使,以及幾個老大人一道聯名書了一篇文章,對汪名傳大罵一通。
所罵的內容很簡單,無非就是說他要效仿酷吏,治下出了才子,本該是一件好事,可是竟不問是非地嗬罵,竟還有嚴懲的意思。
這幾位老大人對上山打老虎的詩詞也極盡追捧,將其譽為耳目一新之佳作,至於那才子楊清所作詩詞與之相比,實在是螢火與日月爭輝。
好端端的詩詞之爭居然涉及到了南京六部和浙江布政司,實在讓人一時看不透。
雙方的立場都很尖銳,甚至有劍拔弩張的氣勢。
須知那南京的官員個個都是清貴無比,品級上比之浙江的官員,大多數都要高一個甚至幾個檔次,可是論起實權,南京的官員未必及得上地方官員。
而雙方的矛盾也就在這裏,地方的主政官員,有許多都是前途似錦,雖說現下品級不高,可是未來一旦入朝,前程不可限量,自然體會不到上山打老虎那《臨江仙》的意境。
可是南京官員不同,南京的大多數官員原本都曾經曆過輝煌,可是在殘酷的鬥爭之中黯然地被發配至了南京,表麵上似乎品級未變,可是待遇卻是千差萬別,落地鳳凰不如雞,人世的世態炎涼、酸甜苦辣,那從高處跌落下來的絕望早已令他們改變了心境,因此看到上山打老虎的詩詞才頓時生出知己之感。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共鳴,雖隻是一首詩詞,卻是囊括了他們一生的榮耀,也囊括了他們一生的苦痛。
現在一個右宣布政使居然傳出話來狠狠敲打這詩詞作者,這些南京六部的老油條居然也不閑著,反正他們已經仕途無望,可是品級還在,麵子還是有的,也不擔心說錯了什麽或又做錯了什麽,直接殺氣騰騰地來興師問罪。
先是布政使,接著是南京六部的大人物,短兵交接之後,頓時引發了別人更多的興趣,熱鬧非常。
甚至聽說在提刑司衙門裏,幾個堂官為了爭出高下,竟差點在公堂上打了起來。
而處在這風暴之中的徐謙在宿醉後起來,卻是發現自己身陷小黑屋裏,先是一驚,隨即迴憶起了自己的荒唐事,也隻能苦笑以對。
好在他是絕頂聰明之人,知道這是謝家的府邸,雖然言語有些衝撞,可是謝家畢竟還要顧忌名聲,自己是童生,若是府試不出意外,那便是府學生員,已經不是那種隨意可以拉去偏僻角落想打就打、想殺就殺的人了。
因此他很快便鎮定下來,將這姓謝的罵了一千幾百遍,卻是死鴨子嘴硬,絕不肯輕易屈服求饒,期間有幾次來了個管事,徐謙也是冷漠以對。
“你是徐謙?我家老爺說了,你年紀輕輕,竟是這般狂妄,這一次給你點苦頭,讓你知曉一些厲害。”
徐謙道:“我是童生,你家老爺是何人,竟敢動用私刑?莫說是致仕的學士,便是你家老爺依舊在朝,也未免太大膽了。”
這管事對徐謙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好端端的遇到這麽個狂徒,口氣真是不小。
其實徐謙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不管怎麽說,謝家也是私自關押,他畢竟是有功名的人,現在是童生,甚至很快便是生員,到時倒要看看,這謝家怎麽下得了台。
一晃過了三天。
三天之後,正是府學放榜的日子。
徐謙依舊在柴房裏,不過此時,整個府學門口卻已是人聲鼎沸了,當有差役將榜文張貼出來,無數人激動地看向文榜,一張不起眼的紅紙竟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榜文中的每一個名字都意味著一個人的人生改變,有尋到自己的名字的便忍不住欣喜若狂,顧不得什麽讀書人的斯文體麵,忍不住大聲歡唿:“中了,中了……哈哈……”
也有人捶胸跌足,滿是悲戚,大叫不公者有之,痛心疾首者也有之,更多的則是那些心灰意冷之人,考了一次又一次,永遠都沒有盡頭,可是這紅榜似乎天生與自己無緣。
此時有人發出驚唿,道:“那姓徐的狂生,這一次竟又是府試第一,連中小二元,此人真夠運氣,難道這一次連學正大人也買通了?”
有了人提醒,大家這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榜首的位置上,徐謙的名字赫然在列,格外的刺眼,讓人又嫉又恨。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