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聽到。羅緞撇開眼,掀了簾,觀熱鬧去了。


    羅縝則閉目養神,不想承認眼前這女子是自己的小妹。


    “寶兒,寶兒,天涼涼喔,要穿褲褲啦。”


    “嘎嘎……哈哈……”


    羅縝進門,就見這對父子在chuáng上困戰。胖小子光溜著身子蹶著小屁股滿chuáng躥爬,他的老爹則舉著小褲滿chuáng追著大嚷。


    “相公,你和寶兒玩什麽?”


    “娘子,之心在幫寶兒穿褲褲喔,天氣涼了喔。奶娘給他穿,寶兒不讓,之心給他穿……”


    “他也不讓?”


    “是喔,寶兒好壞喔,娘子……”


    臭相公,現在就讓寶兒給欺上了,出頭之日何在?羅縝一把捉起那個rou團,粉掌在小屁股上拍了一記,“乖乖著別動!”


    “哇哈……”寶兒雖仍像條蟲兒般扭來扭去,卻很識趣地趴住抱著娘親膝頭大啃,任娘親把小褲褲、小綢衣給自己裹上。


    “娘子,寶兒為什麽聽娘子的話,不聽之心的話啊?”


    “因為寶兒不聽話,我會打這個臭小子。”舉起小人兒,羅縝在那張小胖臉上輕咬一口,“寶兒,不聽爹爹的話,也會打哦。”


    “喔哈!”欺軟怕硬的寶兒小少爺得意地炫耀著自己的幾粒牙尖,拿軟胖的小手撫著娘親滑膩的頰膚,獻媚討好。


    “娘子,寶兒好壞,寶兒聽娘子的話,不聽之心的,之心好可憐……”某人不甘被兒子爭去了寵愛,將一張美臉也擠到娘子眼下,“娘子也疼疼之心啦……”


    羅縝目注著這一大一小兩張純美容顏,突然想到綺兒怒意下隱忍的惆悵,道:“相公,你當真看不見範穎的模樣?範穎在你眼前,當真隻是一隻狐狸?”


    之心撓著腦袋,“範穎哦,之心看見的不是狐狸啊。”


    “呃?”羅縝有些意外,“那你如何得知她是狐狸的?”


    “她是狐狸沒有錯啊,她本來就是一隻狐狸啊。”


    “你是說你看見的不是狐狸,但你知道她是一隻狐狸?”


    “對喔,娘子好聰明。”


    “你既然看見的不是狐狸,你不覺得範穎很美嗎?”


    “是很美哦。”


    所以,相公的雙眼並非看不見那獨一無二的美色?“既然很美,你不想抱抱她親親她嗎?”


    “不想哦。”之心蹙了漂亮眉峰,鼓起美頰,“她又不是娘子,之心不會親她啦。而且,她沒有之心的娘子美啦,之心的娘子最美哦。”


    第二十一章與君不離9


    因為那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羅縝一行在娘家耽擱了近三月時光。


    來時盛夏,返時已秋涼。


    之行與緞兒的婚事算是訂下,隻待來年chun吉之日完婚。至於綺兒……隻得說一句,各有姻緣莫羨人罷。


    不過,臨行前,尚發生了一樁趣事,可供羅縝旅途中放鬆心qing。


    此迴返程行走水路,將要登船前,玉千葉忽策馬而來。送行的雙親與姐妹見羅縝安之若素,知事qing無甚大妨,便先自迴府。


    玉千葉下馬之後,對羅縝身旁的良之心注視良久,而之心,始終以兩汪澄澈烏黑安然對之,不瞬不移。


    “縝兒。”玉千葉開了尊口,“在本王心裏,你永遠是那一株傲視群芳的幽蘭。錯過你,會使本王一生存憾。”


    羅縝秀眉淡挑,未置可否。


    “得不了你的心,奪不了你的誌,無疑曾使本王很是不快。但本王也知道,真若嫁給了本王,你便不再是你,你身上所有吸引本王的特質,必將不復存在,那對我與你,都必將是個折磨。所以,本王寧願幽蘭永遠是幽蘭,傲ju永遠是傲ju。在這江邊,你我的簫琴合鳴,亦將永成本王心中的絕響。”


    晉王這番話,是雲淡風輕後的恍然頓悟?還是喜得美人後的順水人qing?羅縝懶於推想。一個從未在心頭駐紮過的人,不必多費心思。


    “娘子,那個人之心討厭他,不喜歡他!”上了船,之心忽道。


    “哦?”羅縝失笑,擰一把他繃緊的臉,“為什麽?”


    “他那樣看娘子,讓之心很討厭!”


    醋相公。羅縝點了點他的頰,挑簾進了船艙。再推一道門,內艙有美人恭候。


    “那位自詡qing聖的王爺走了?”


    “家裏有嬌艷美妾相候,自是迫不及待。”


    “恩公娘子不是吃醋罷?”


    “你不說倒也罷了,說了,似乎真有那麽一點了。”


    美人掩袖一笑,頓時艷光四she,“早知如此,範穎應該手下留qing,不讓他陷溺太深。恩公娘子,莫見怪喔。”


    美人誰人?範穎是也。但範大美人在此,晉王府內的美妾又是哪個?


    “你以紙剪成的那個人形當真能替你恁久?”


    範穎胸有成竹,“恩公娘子,這把戲我在幾百年裏玩過無數次,從未失手呢。範穎這麽長的歲月中,除了潛心修煉,到世間賞玩亦是常事。每看見那人間薄倖男子,範穎便想出手教訓,又不想拿自己便宜了那些男人,便有了此法。一滴血,兩日鮮活,待血盡,美人猝亡,百試不慡。”


    “你先以真人秀色誘其心動,再以紙身滴血使其溺歡,然後紙身日漸嬌弱,終至香消玉殞,在那男人用qing最深時溘然而逝,這是你對世間薄倖男人的懲罰?”


    “若是薄倖男人,便沒有用qing最深之時。隻不過在美人正美尚未生厭時突然失去,就像被奪了一件珍寶,心生不舍而已。這不舍,對一個薄倖男子來說,隻不過是薄懲,相比被他們所傷女子的肝腸寸斷,算不得什麽。”範穎chui了chui中指上已不存在的小小傷口,“而且,每一次,都需làng費本姑娘的幾滴血,算起來,我也有付出啊。”


    “你對世間男人皆無qing如斯,唯獨對六王爺,難以真正絕qing,是不是?”


    範穎猝愣,“恩人娘子,我對那個男人,早已無qing了。不然上一世也不可能偷食了他的丹藥,看著他老去死去。我當真已經不愛那人了!”


    她說得恁急,不知要急於說服的,是別人還是自己。


    羅縝莞爾,“範穎,你看得破別人的qing關,卻參不透自己的qing事,不然,他也不會成為你的劫……”


    “娘子,快來啦,不要陪範穎,陪之心啦。”門外,有人扯嗓抗議。


    羅縝起身,搖頭嘆道:“想來,不管是人是神,皆是如此。說得了別人,說不了自己。若有一日,那個冤家負我,我定然也會幾世傷心。”


    “恩公不會。”


    “別隻為別人看姻緣,有時間,也多為自己結緣。記住,緣與孽,一線之隔。”


    第二十二章為君傷神1


    “六王兄,你自玉夏國迴來,便整日心事重重,似有所思,難不成當真被那場瘟疫給嚇住了?”


    “說得就是啊。六王兄平日是秀才不出門不曉天下事,出門便遇上那等事,難免會心有餘悸嘛,可以體諒。”


    兩位兄弟在耳旁聒噪,杭念雁聽若罔聞,心中一團亂麻,始終為那日所聽到的,及夢裏所出現的,糾葛難安。那些話,屬真屬假?那些事,是耶非耶?那個女人,當真是自己前世裏未算清的一筆孽帳?所以,他才會對她有著莫名的熟悉?她是……妖?是狐?


    “幾位皇子,國君宣幾位皇子謁見。”小太監推門,行禮稟道。


    幾位皇子起身,瞥見幾位兄弟自門前行過,“咦,那不是九皇弟和三王兄嗎,連他們這些最喜清靜的人都來了。公公,可是有什麽大事?是邊關叛亂還是有權臣圖逆?”


    小太監惶恐垂首,“哎呀,皇子爺,奴才哪知道,您別折煞奴才了。國君和國師正等著幾位爺呢,慢了怕是奴才要吃板子了。”


    七皇子訝唿:“連國師也來了?”


    “國師不是閉關三年,為杭夏國祈福嗎?怎提前半年就出來了?想來,定然是有什麽大事罷?七皇兄,猜猜什麽事?”


    “六皇兄最博學,不如問六皇兄罷。六皇兄,六皇兄?”


    被喚者一逕聽而不聞。


    但兩個時辰自禦書房退出之後,六王爺卻噤若寒蟬,手足成冰。


    “臣閉關期內,夜觀天象,察悉有妖氣盤踞萬苑城上空,必然有妖物居我杭夏皇都。為吾君與杭夏社稷安危,微臣自是不敢輕怠,寧違師訓提前出關,亦要助吾君除妖伏魔,保我杭夏平安。”


    “你們聽到國師之言了?國師是得道高僧,所言必然不虛。萬苑城內極可能有妖物伏居,你們出行皆要小心。而且,國師為除妖,必定會動用一些兵力,屆時,你們務必全力協助,不得輕怠。”


    皇兄和國師的話,非但未使諸皇子生懼,反大多興奮莫名,為著國師嘴裏的那隻妖孽高談闊笑。唯獨六皇子,一股恐懼由心而生:國師嘴裏的妖物,可是範穎?


    第二十二章為君傷神2


    與主子久別重逢,一連幾天,紈素圍著她嘟囔抱怨,來來去去的,便是一句:“小姐,您還好迴來了,再不迴來,奴婢就打算攜款私逃了!”


    羅縝一笑,手裏翻著近來的繡品,輕巧問道:“攜了款,好與範範私奔過你們的日子去?”


    紈素小臉頓時紅如晚霞,嬌嗔道:“小姐,您又戲耍奴婢!”


    “不是?”羅縝訝然,“那婆婆為何跟我說,找個吉日將範程的喜事給辦了?敢qing範程另有所愛?”


    紈素滿臉羞色頓即一掃而光,雙手叉腰,兇如惡煞,“他敢!”接到了主子投來的促狹眼神,又鼓了小嘴,“小姐……”


    “告訴我,我離開這段時日,你與範程發生了何事,以致婆婆如此著急為你們張落?”


    “哪有什麽事啦……”小丫頭扭身。


    “沒有什麽事嗎?”羅縝頷首,“好罷,我去問範範,那孩子眼裏從來沒有什麽禮節規矩,嘴皮子比我家相公還要百無禁忌口無遮攔……”


    “小姐,好小姐,你別問那個粗野傢夥,讓他一說,您當真會以為出了什麽事呢。”紈素抱住主子,扭扭捏捏道,“就是……有一日下雨打雷的時候,我正在陪夫人說話,他忽然衝進來,抱住我不放,夫人便誤會啦……”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癡相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鏡中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鏡中影並收藏癡相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