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一夜色已深,徐平從案上抬起頭來,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
要擔起重擔,不是說一句話,下個決心的事,而是要付出自己幾年的辛苦。大軍過蕭關之後,戰事已經不怎麽需要徐平操心。黨項人心已散,宋軍取勝已無任何懸念,勝下的隻是怎麽勝的問題。徐平隻需要把握讎大局,指出方向,不要誤了與契丹耶律宗真秋後會獵於陰山之下的約定。
現在徐平的心力主要放在理順軍中的製度,重建軍中的文化上。這並沒有一個現成的答案放在那裏,徐平也曾經以為他前世現成的製度就是答案,然而並不是。不管是古人還是後來者,都是曆史中的一部分,都有其曆史局限性。沒有萬古不變,可以存之萬世的製度,後人怎麽笑這個年代的人愚昧,更後的人就怎麽笑後人愚昧。與其光棍承認願意被後世的人笑,何如自己就不笑古人呢?沒有萬世不變的答案,就要自己找出來。
如果讓徐平一定要說出一個自己比這個年代的人強的優點,徐平會認為,當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去向實踐要答案。而這個年代,大家還是習慣鑽到天理、人性中去。
案幾上是大量都護幕中的讀書人的書狀,徐平每天都會抽出大量時間觀看。作為一軍統帥,徐平能從宏觀上把握住全軍,但軍裏每個人怎麽想,是他不可能了解到的。徐平的辦法是從內地招大量年輕的讀書人來,讓他們做一些雜事。比如幫著軍中將士寫家信,解決他們日常需要文化上的疑難,教將士讀書識字來解決。而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把自己的見聞整理出來,呈給徐平。從他們每天這些日記一樣的文字中,徐平了解軍中所想。
這種活當然不是白幹,除了都護府發放的錢糧,徐平給他們的優待是來年開科,他們不再參加各州的發解試,而是由隴右都護府發解,直接參加省試。正月已經定下來了來年進士開科,而且錄取人數增多,解決打下黨項之後巨大的官吏缺口。
官員的選拔總要有一個考試的製度,而現在科舉無疑還無法取代。至於以後,用學校代替科舉等手段,也不用徐平去想,那本來就是曆史上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北宋曾經用過的製度。就連考試的內容,不再用經義,都不用徐平去提,自有人會提出來。古人有局限性,智力上卻不是傻子,找到了路,他們自己就會走下去。
站在窗前看著皎潔的月光,徐平無限感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本來也隻是渾渾噩噩想過一世富貴日子,直到慢慢融入這個世界,知道了自己的責任,勇於去擔起重擔,才算真的是這個世界的一分子吧。從在鎮戎軍想明白了,他就是這個世界的人了。
外麵傳來喧嘩聲,徐平信步走了出去。這就是來到隴右都護府幕中的一部分年輕讀書人,還有一部分散在軍中,他們輪流來向徐平奏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能到徐都護的幕中做事,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更不要說還有免發解試的好處。他們到軍中不擔重責,不上前線,也就沒有危險。
剛開始的時候徐平不向他們問計,不諮詢他們行軍打仗的事,還有人不滿,覺得受到了輕視,現在已經慢慢習慣了。過了幾個月,自己就知道打仗的事他們不懂,在軍中隻能做那些雜事,指揮作戰還是讓專業的人去做。他們有這個經曆,知道了軍中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同樣一輩子受用。
見到徐平進來,眾人急忙起身,躬身行禮。
讓大家落座,徐平讓譚虎找了一把椅子來,隨性地門口坐下。如果是以前,這些人剛來的時候,氣氛肯定很尷尬。以徐平的身份,應該坐在最中間,大家聆聽教誨,時常長了才習以為常。儒生最講禮儀,軍中最重階級,徐平在軍中麵對一群儒生如此隨便,剛開始可是嚇壞了不少人。還好徐都護為國為民,勞苦功高,隻好大家來將就他。
看一二十個人圍了一鍋煮爛的羊肉,隨性地喝酒,徐平對譚虎道:“雖已到暮春,西北夜裏還是冷得厲害。你去尋些好肉來,我與諸位烤了吃,隨興飲些酒,去去寒氣。”
譚虎應諾,轉身帶了兩個親兵去了。坐在人群中的王向小聲嘀咕:“羊肉烤了之後又幹又硬,如何吃得?到了西北我看胡人最喜歡這樣吃,我們漢人如何能學他們?”
對麵的張載正色道:“子直如何這樣說?這本是八珍之一,漢人數千年之食,豈是胡風!”
徐平見雙方意動,有辨論的意思,急忙止住。這些人從小讀的不知道什麽書,這種小事也能遠追上古,深探人性,一旦開了頭,不知道要吵到什麽時候去。飲食要看地氣,你在這個地方,還非要吃江南美食,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這群人大致來分,可以分成兩個來源。一是關中士子,再一個是江南是特別是福建路來的讀書人。關中士子是地利,福建路的讀書人則與蘇頌有關。
蘇頌己經二十二歲,這幾年因為徐平的推薦,一直在崇文院讀書。兩家都有讓他與盼盼結親的意思,不過沒有定下來。徐平是因為盼盼還隻有十五歲,年齡太小,小孩子心誌不定,最好再等個一年兩年,盼盼自己覺得好才好。素娘則是因為蘇頌學問雖好,但終歸還沒有中進士,有些猶豫。以現在徐家地位,不說非要狀元才子,最少也要進士甲科吧。
蘇家是想攀這門親的,所以隴右都護府一說招募讀書人到幕中做事,他們立即把蘇頌派了過來。徐家終歸還是徐平說了算的,徐平隻要同意了,其他人不好說什麽。
蘇家是福建大族,書香門第,蘇頌一來,跟著來了一大批同鄉的讀書人。他們很多都是關係聯著關係,親戚扯著親戚,從小一起讀書,有前程也一起搏一搏。
幾個月的時間,這些人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派。關中士子以張載為首,福建路的讀書人因為蘇頌性格關係,比較恬淡,並不是以他為首,而是以劉敞為核心。
劉敞是王堯臣的表弟,王洙的外甥,跟徐平從好多方麵都能扯上關係。他是蘇家的世交,從小時候就曾經與蘇頌在一起讀書,來到西北不但有蘇頌引見,還帶著王堯臣和王洙的推薦信。兩個群體,福建路的讀書人親友關係複雜,關中士子則意氣飛揚,平時免不了鬧點小矛盾出來。不過年輕人正是上進的時候,小摩擦天天有,但也沒什麽大的矛盾,關係總體還是融洽的。他們在最意氣風發的年紀,一起在隴右幕中見識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chapter;
一夜色已深,徐平從案上抬起頭來,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
要擔起重擔,不是說一句話,下個決心的事,而是要付出自己幾年的辛苦。大軍過蕭關之後,戰事已經不怎麽需要徐平操心。黨項人心已散,宋軍取勝已無任何懸念,勝下的隻是怎麽勝的問題。徐平隻需要把握讎大局,指出方向,不要誤了與契丹耶律宗真秋後會獵於陰山之下的約定。
現在徐平的心力主要放在理順軍中的製度,重建軍中的文化上。這並沒有一個現成的答案放在那裏,徐平也曾經以為他前世現成的製度就是答案,然而並不是。不管是古人還是後來者,都是曆史中的一部分,都有其曆史局限性。沒有萬古不變,可以存之萬世的製度,後人怎麽笑這個年代的人愚昧,更後的人就怎麽笑後人愚昧。與其光棍承認願意被後世的人笑,何如自己就不笑古人呢?沒有萬世不變的答案,就要自己找出來。
如果讓徐平一定要說出一個自己比這個年代的人強的優點,徐平會認為,當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去向實踐要答案。而這個年代,大家還是習慣鑽到天理、人性中去。
案幾上是大量都護幕中的讀書人的書狀,徐平每天都會抽出大量時間觀看。作為一軍統帥,徐平能從宏觀上把握住全軍,但軍裏每個人怎麽想,是他不可能了解到的。徐平的辦法是從內地招大量年輕的讀書人來,讓他們做一些雜事。比如幫著軍中將士寫家信,解決他們日常需要文化上的疑難,教將士讀書識字來解決。而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把自己的見聞整理出來,呈給徐平。從他們每天這些日記一樣的文字中,徐平了解軍中所想。
這種活當然不是白幹,除了都護府發放的錢糧,徐平給他們的優待是來年開科,他們不再參加各州的發解試,而是由隴右都護府發解,直接參加省試。正月已經定下來了來年進士開科,而且錄取人數增多,解決打下黨項之後巨大的官吏缺口。
官員的選拔總要有一個考試的製度,而現在科舉無疑還無法取代。至於以後,用學校代替科舉等手段,也不用徐平去想,那本來就是曆史上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北宋曾經用過的製度。就連考試的內容,不再用經義,都不用徐平去提,自有人會提出來。古人有局限性,智力上卻不是傻子,找到了路,他們自己就會走下去。
站在窗前看著皎潔的月光,徐平無限感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本來也隻是渾渾噩噩想過一世富貴日子,直到慢慢融入這個世界,知道了自己的責任,勇於去擔起重擔,才算真的是這個世界的一分子吧。從在鎮戎軍想明白了,他就是這個世界的人了。
外麵傳來喧嘩聲,徐平信步走了出去。這就是來到隴右都護府幕中的一部分年輕讀書人,還有一部分散在軍中,他們輪流來向徐平奏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能到徐都護的幕中做事,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更不要說還有免發解試的好處。他們到軍中不擔重責,不上前線,也就沒有危險。
剛開始的時候徐平不向他們問計,不諮詢他們行軍打仗的事,還有人不滿,覺得受到了輕視,現在已經慢慢習慣了。過了幾個月,自己就知道打仗的事他們不懂,在軍中隻能做那些雜事,指揮作戰還是讓專業的人去做。他們有這個經曆,知道了軍中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同樣一輩子受用。
見到徐平進來,眾人急忙起身,躬身行禮。
讓大家落座,徐平讓譚虎找了一把椅子來,隨性地門口坐下。如果是以前,這些人剛來的時候,氣氛肯定很尷尬。以徐平的身份,應該坐在最中間,大家聆聽教誨,時常長了才習以為常。儒生最講禮儀,軍中最重階級,徐平在軍中麵對一群儒生如此隨便,剛開始可是嚇壞了不少人。還好徐都護為國為民,勞苦功高,隻好大家來將就他。
看一二十個人圍了一鍋煮爛的羊肉,隨性地喝酒,徐平對譚虎道:“雖已到暮春,西北夜裏還是冷得厲害。你去尋些好肉來,我與諸位烤了吃,隨興飲些酒,去去寒氣。”
譚虎應諾,轉身帶了兩個親兵去了。坐在人群中的王向小聲嘀咕:“羊肉烤了之後又幹又硬,如何吃得?到了西北我看胡人最喜歡這樣吃,我們漢人如何能學他們?”
對麵的張載正色道:“子直如何這樣說?這本是八珍之一,漢人數千年之食,豈是胡風!”
徐平見雙方意動,有辨論的意思,急忙止住。這些人從小讀的不知道什麽書,這種小事也能遠追上古,深探人性,一旦開了頭,不知道要吵到什麽時候去。飲食要看地氣,你在這個地方,還非要吃江南美食,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這群人大致來分,可以分成兩個來源。一是關中士子,再一個是江南是特別是福建路來的讀書人。關中士子是地利,福建路的讀書人則與蘇頌有關。
蘇頌己經二十二歲,這幾年因為徐平的推薦,一直在崇文院讀書。兩家都有讓他與盼盼結親的意思,不過沒有定下來。徐平是因為盼盼還隻有十五歲,年齡太小,小孩子心誌不定,最好再等個一年兩年,盼盼自己覺得好才好。素娘則是因為蘇頌學問雖好,但終歸還沒有中進士,有些猶豫。以現在徐家地位,不說非要狀元才子,最少也要進士甲科吧。
蘇家是想攀這門親的,所以隴右都護府一說招募讀書人到幕中做事,他們立即把蘇頌派了過來。徐家終歸還是徐平說了算的,徐平隻要同意了,其他人不好說什麽。
蘇家是福建大族,書香門第,蘇頌一來,跟著來了一大批同鄉的讀書人。他們很多都是關係聯著關係,親戚扯著親戚,從小一起讀書,有前程也一起搏一搏。
幾個月的時間,這些人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派。關中士子以張載為首,福建路的讀書人因為蘇頌性格關係,比較恬淡,並不是以他為首,而是以劉敞為核心。
劉敞是王堯臣的表弟,王洙的外甥,跟徐平從好多方麵都能扯上關係。他是蘇家的世交,從小時候就曾經與蘇頌在一起讀書,來到西北不但有蘇頌引見,還帶著王堯臣和王洙的推薦信。兩個群體,福建路的讀書人親友關係複雜,關中士子則意氣飛揚,平時免不了鬧點小矛盾出來。不過年輕人正是上進的時候,小摩擦天天有,但也沒什麽大的矛盾,關係總體還是融洽的。他們在最意氣風發的年紀,一起在隴右幕中見識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