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宮門前受阻
去秦國當個美男公務員 作者:顏胖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子的脖子……”先前呂不韋隻顧著看趙政的樣貌,並沒有注意到他脖子上的傷,眼下同趙姬三人坐在一起仔細打量就發現了問題。趙政不願和他多言,但趙姬卻主動說道:“昨日險些被歹人攔下,若非阿政……”
呂不韋被趙姬的話頭吸引,往下追問。趙政看見二人如此熟稔,而自己的母親似乎很倚重這個人,沒來由地,心中煩亂不已,索性閉上眼睛,背對著他們靠在車裏的軟墊上休息。
趙姬娓娓講著昨日驚心動魄的事情,呂不韋眸光忽明忽暗,聽到最後臉上已出現十分讚賞的神情。還一直誇:“公子今後大有作為,定不會讓我們失望。”又說:“這傷受得正是時候,稍後同大王父子相見,少不得要賺他些愧疚,對公子往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趙姬聽呂不韋這樣說,很是欣喜,當下伸出手按住呂不韋的手腕凝眸看他,用懇求的語氣道:“不韋,以後阿政這孩子還要指望你……”呂不韋見幾根蔥白纖細的手指搭在自己手腕上,想起二人從前的種種,突然有些心猿意馬,當下反手將其握在掌心婆娑,並且打斷道:“說的哪裏話,從前離開邯鄲我就說過,我是這孩子的假父,從那時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又何須如此客氣?”
趙政將他們的話聽在耳中,如此被呂不韋誇讚卻沒有半分歡喜,而聽到最後,先前還閉著的鳳眸緩緩睜開,看著馬車的車壁,不覺出起神來,麵上完全是一派沉抑。幸而他是背對著母親和呂不韋的,否則被看到他臉上出現同年齡如此不符的神色,隻怕會橫生出什麽枝節。那一刻他竟生出了一個想法:原來趙國才是最讓人安心的地方……
這想法在心裏轉了一圈,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心中自嘲一笑:自己果真沒有小高的那份淡然超脫。
不知過了多久,他們行至涇水、渭水交匯處,忽然聽得遠處有人敲著棗木梆子高聲唱道:“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從前趙政就聽秦國的先生提過,這是秦人一種特有的唱腔,其間苦音激越悲壯,而歡音明朗剛健,或可大喜,或可大悲,情由心生,皆率性而發。其間承載著的,是濃厚的老秦遺風。
今日親耳聽聞,趙政隻覺先前壓在胸中的沉鷙抑鬱一掃而空,涼風從簾外擠進來吹在身上,竟也舒爽愜意起來。
“公子對秦腔【1】感興趣?”呂不韋見他聽到歌聲便微微撐起身子,也大致猜到了他的喜好。趙政垂下眼眸,再次轉身看向呂不韋時,麵上的神情已經能保持得滴水不漏了,連語氣也沒有任何破綻:“嗯。”
“來人。”呂不韋喚來侍從,從懷裏拿出個物件隨手遞給他吩咐道:“有賞。”那侍從立馬拿著東西,將其賞給了適才的歌者。對於呂不韋的示好,趙政如何看不出來,雖然心中不願意,但卻知道眼下他們母子想要在秦國站穩腳跟,的確需要有人從中周旋,所以強忍著不舒服,恢複了小孩該有的樣子向他道謝。
秦地風俗的確與趙國不同。趙國最興飲酒悲歌,恣意起舞,放浪遊俠,鬥雞走狗,也向來是酒烈人狂。而秦地人質直尚義,歌謠慷慨,人多耿介,雖也喜好飲酒,但酒酸苦耐飲。趙政一路所見情景也大抵如此,自覺心中與之殊為相適。
正當趙政望著車外悠然遠想之際,有人在車外稟報:“稟上大夫,我們布的疑車被襲,那邊已經發現馬車中的人是假的了。是否……”呂不韋一聽,冷笑一聲道:“傳令,換馬車,加快速度,務必趕在天黑前進鹹陽城。”
究竟是誰不願他們母子進城呢……一坐上新馬車,趙政就微微歪著頭以手支頤,神思遊離起來,所思泰半是關於他那未曾謀麵的阿翁,和不待見他們母子的人,許久才浩歎一聲,在心裏對自己說道:小高總說多想無益,既然入城在即,那便拭目以待罷。
當他們的馬車終於到達往來人口絡繹不絕的鹹陽城下,趙政望著城門牌匾上書的“鹹陽”二字,心中卻不知是喜是悲。人一多,那些不願意讓他們進城的人也不好再動手,留了一兩個眼線便四散離去。這時有人按呂不韋吩咐,遞進來兩件喪服,呂不韋下車前讓他母子二人換好,自己則騎上了侍從牽來的馬,並在另一個侍從耳邊說了句什麽,等那侍從領命離開,才讓重新下令啟程。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鹹陽宮門前,趙政小心翼翼扶著母親下了馬車。而一旁的呂不韋見王宮大門緊閉,遂揚聲道:“臣呂不韋奉大王之命迎公子迴國,請開城門。”那邊卻斷然拒絕道:“宮中有令,國喪期間提早宵禁,上大夫請迴罷。”
“他不想見我們?”那個從趙政記事起就從未出現過的男人,會不會早把他們母子忘了?呂不韋眉頭一皺,低聲道:“什麽‘他’,要稱父王。”趙政自覺失言,微微頷首。“若非國喪其間你父王不能隨意離開,必然在此迎接我們。”
呂不韋說完,將一封書信自袖中拿出托在掌心舉過頭頂抗聲道:“大王手書在此,爾等安敢妄言?”城門上的士兵聞言疊手行了一禮,卻仍不鬆口:“我等奉的是華陽太後的命令。”呂不韋心頭道了句:果然。接著便厲聲道:“先王有令後宮不得幹政,今日我有大王手書,自當以手書為尊。”
“上大夫說笑了,不過是宮中宵禁,如何談得上政事?”呂不韋卻冷笑一聲,凜然道:“王嗣乃國之根本,呂不韋身負王命,攜王嗣入宮,如何不算政事。”對方被他駁得啞口無言,卻仍然有些猶豫,偏巧這時宮門內出現了異動,十幾個寺人婢女簇擁著一個步輦正往宮門處趕來,看樣子是……
“快開城門。”宮門外的呂不韋雖然看不清裏麵的情形,但此時聽到門內響動心中一喜,知道交給屬下的事情辦成了,低歎一聲:來得正好。“夏太後親至,爾等還不速速開門?”那城門上的守卒一個頭兩個大,今日他們夾在大王和兩個太後之間,著實為難,不過眼下是大王和生母夏太後這邊占了優勢,嫡母華陽太後那邊的命令就隻好……
趙政一直靜靜地站在呂不韋身旁,見他做事如此有手段,對他的印象也改觀了不少。並且今日之事,他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計較。隨著城門發出“嘎吱”的一聲巨響,鹹陽宮前又高又長的階梯緩緩映入他的眼簾,緊接著就是高處恢弘雄偉的宮殿卷軸一般地在他眼中鋪排開來。
饒是在趙王宮已經住了五載的他,見到這座壯麗巍峨的宮城也不禁看失了神。鹹陽宮和趙王宮相比雖然輸了奢華,卻比趙王宮更為雄渾壯闊,此刻僅僅是他站在宮門外這麽望去,胸中也激蕩著萬千豪情,更不用說進到裏麵,他的雙手就開始控製不住有些微的顫抖。
“妾見過太後。”趙姬也是個聰明人,當即就拉著兒子向夏太後行禮。“快向祖母王太後問好。”呂不韋見趙政沒有動,推了推他,低聲提醒道。“孫兒見過祖母王太後。”總算迴過神來,趙政看著麵前慈眉善目的老人,又想起這是他歸秦見到的第一個親人,下跪時就跪得格外鄭重了些。
嫡孫成蛟同華陽太後親近對自己卻時常敷衍,一直是夏太後心中的一根刺,眼下看著另一個孫兒乖巧地跪在自己麵前,沒有敷衍沒有勉強,心中著實歡喜,忍不住摸摸他的頭,又親手把人給攙了起來。
夏太後摸頭的舉動又讓趙政想起了趙高,當即腦子一片空白愣愣地由夏太後拉著上了鳳輦。“你這孩子,生得真好,像你父王,卻又比你父王小時候還漂亮,我看了就覺得親近。”手依舊被夏太後拉著,趙政也不願拂了老人的興致,隻是聽她用“漂亮”來形容自己,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孫兒見到祖母王太後也很歡喜。”這句話真真假假地說出來,直哄得老人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線,一路上更是拽著他的手不願意鬆開了,他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趙政在先王父的靈前看到他所謂的“父王”快步向他們母子走來,看到他滿目的急切時,原本以為自己不會有太大情緒波動的他,在被父王擁進懷裏的一刻,鼻子還是酸了。趙姬在久違的夫君懷中哭得梨花帶雨,異人也悲喜交加得放聲大哭,一家人抱在一起,傷痛得不能自已,竟是過了許久才堪堪止住。
哭完,異人看向記憶中美豔嬌媚的趙姬,喪服雖然寬大,但是也遮擋不住裏麵原本的粗布衣裳,單單一根木簪就是所有的頭飾,連耳洞似乎也封了許久,未用過耳飾。她臉色蒼白,身形消瘦,清雅素淡的樣子,再找不到從前的一絲痕跡,當下異人隻覺一陣辛酸,直說:“夫人受苦了,往後為夫再也不會讓你受那樣的委屈。”
趙姬哭得連連啜泣,竟是一個字也無法迴答,異人心痛地將她單手攬在懷裏,又轉而看著趙政。與此同時趙政也正打量著自己的父王,父子倆相視良久,直到異人率先開口才打破沉默:“為父離開你們母子的時候,你才幾個月大。那時候不哭不鬧,我逗你玩你就笑,我一離開你就哭,當時就那麽聰慧,分明隻有這點大。”說完攬著趙姬的異人還騰出雙手比了比。那一刻,沒有秦王,也沒有公子,隻有久別重逢的父親和兒子。
異人說的那些雖然都是趙政沒有記事時候的事,但用那樣寵溺的神情說出來,卻也足以在趙政心中掀起不小的漣漪。從前別人家的娃娃都有阿翁,就他沒有。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他被嘲笑過,被欺負過,被排擠過,起初也會覺得傷心難過,可是時日一久漸漸地就不那麽在意了,直到後來阿母提起,他都覺得阿翁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罷了。未料現下父王看著他說出那樣的話,竟引得他重新正視“阿翁”亦或是“父王”這兩個字的含義了。
正當他想得出神,就聽異人蹙眉問起:“脖子上的傷怎麽迴事?”他搖搖頭想讓父王安心,但呂不韋卻站出來將前因後果講了出來,果然他父王直說:“我兒小小年紀,真是好樣的,是父王對不住你。”他眼中的的確確是藏也藏不住的內疚自責與心痛。
當晚母子兩在先君的靈前磕了頭,就被異人安頓在了信陵殿。畢竟是曾經在邯鄲共患難的妻兒,異人對他們母子的感情自與他人不同,完完全全是打心底裏珍視他們的。之後任王後找盡借口,也堅持要留下來陪他們母子。趙政看到王後離開時的難看臉色,在心裏默默歎了一口氣,並告誡自己:今後行事定要處處小心謹慎。
那晚有異人守著他們母子,趙政終於睡了連日來的第一個好覺……
呂不韋被趙姬的話頭吸引,往下追問。趙政看見二人如此熟稔,而自己的母親似乎很倚重這個人,沒來由地,心中煩亂不已,索性閉上眼睛,背對著他們靠在車裏的軟墊上休息。
趙姬娓娓講著昨日驚心動魄的事情,呂不韋眸光忽明忽暗,聽到最後臉上已出現十分讚賞的神情。還一直誇:“公子今後大有作為,定不會讓我們失望。”又說:“這傷受得正是時候,稍後同大王父子相見,少不得要賺他些愧疚,對公子往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趙姬聽呂不韋這樣說,很是欣喜,當下伸出手按住呂不韋的手腕凝眸看他,用懇求的語氣道:“不韋,以後阿政這孩子還要指望你……”呂不韋見幾根蔥白纖細的手指搭在自己手腕上,想起二人從前的種種,突然有些心猿意馬,當下反手將其握在掌心婆娑,並且打斷道:“說的哪裏話,從前離開邯鄲我就說過,我是這孩子的假父,從那時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又何須如此客氣?”
趙政將他們的話聽在耳中,如此被呂不韋誇讚卻沒有半分歡喜,而聽到最後,先前還閉著的鳳眸緩緩睜開,看著馬車的車壁,不覺出起神來,麵上完全是一派沉抑。幸而他是背對著母親和呂不韋的,否則被看到他臉上出現同年齡如此不符的神色,隻怕會橫生出什麽枝節。那一刻他竟生出了一個想法:原來趙國才是最讓人安心的地方……
這想法在心裏轉了一圈,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心中自嘲一笑:自己果真沒有小高的那份淡然超脫。
不知過了多久,他們行至涇水、渭水交匯處,忽然聽得遠處有人敲著棗木梆子高聲唱道:“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從前趙政就聽秦國的先生提過,這是秦人一種特有的唱腔,其間苦音激越悲壯,而歡音明朗剛健,或可大喜,或可大悲,情由心生,皆率性而發。其間承載著的,是濃厚的老秦遺風。
今日親耳聽聞,趙政隻覺先前壓在胸中的沉鷙抑鬱一掃而空,涼風從簾外擠進來吹在身上,竟也舒爽愜意起來。
“公子對秦腔【1】感興趣?”呂不韋見他聽到歌聲便微微撐起身子,也大致猜到了他的喜好。趙政垂下眼眸,再次轉身看向呂不韋時,麵上的神情已經能保持得滴水不漏了,連語氣也沒有任何破綻:“嗯。”
“來人。”呂不韋喚來侍從,從懷裏拿出個物件隨手遞給他吩咐道:“有賞。”那侍從立馬拿著東西,將其賞給了適才的歌者。對於呂不韋的示好,趙政如何看不出來,雖然心中不願意,但卻知道眼下他們母子想要在秦國站穩腳跟,的確需要有人從中周旋,所以強忍著不舒服,恢複了小孩該有的樣子向他道謝。
秦地風俗的確與趙國不同。趙國最興飲酒悲歌,恣意起舞,放浪遊俠,鬥雞走狗,也向來是酒烈人狂。而秦地人質直尚義,歌謠慷慨,人多耿介,雖也喜好飲酒,但酒酸苦耐飲。趙政一路所見情景也大抵如此,自覺心中與之殊為相適。
正當趙政望著車外悠然遠想之際,有人在車外稟報:“稟上大夫,我們布的疑車被襲,那邊已經發現馬車中的人是假的了。是否……”呂不韋一聽,冷笑一聲道:“傳令,換馬車,加快速度,務必趕在天黑前進鹹陽城。”
究竟是誰不願他們母子進城呢……一坐上新馬車,趙政就微微歪著頭以手支頤,神思遊離起來,所思泰半是關於他那未曾謀麵的阿翁,和不待見他們母子的人,許久才浩歎一聲,在心裏對自己說道:小高總說多想無益,既然入城在即,那便拭目以待罷。
當他們的馬車終於到達往來人口絡繹不絕的鹹陽城下,趙政望著城門牌匾上書的“鹹陽”二字,心中卻不知是喜是悲。人一多,那些不願意讓他們進城的人也不好再動手,留了一兩個眼線便四散離去。這時有人按呂不韋吩咐,遞進來兩件喪服,呂不韋下車前讓他母子二人換好,自己則騎上了侍從牽來的馬,並在另一個侍從耳邊說了句什麽,等那侍從領命離開,才讓重新下令啟程。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鹹陽宮門前,趙政小心翼翼扶著母親下了馬車。而一旁的呂不韋見王宮大門緊閉,遂揚聲道:“臣呂不韋奉大王之命迎公子迴國,請開城門。”那邊卻斷然拒絕道:“宮中有令,國喪期間提早宵禁,上大夫請迴罷。”
“他不想見我們?”那個從趙政記事起就從未出現過的男人,會不會早把他們母子忘了?呂不韋眉頭一皺,低聲道:“什麽‘他’,要稱父王。”趙政自覺失言,微微頷首。“若非國喪其間你父王不能隨意離開,必然在此迎接我們。”
呂不韋說完,將一封書信自袖中拿出托在掌心舉過頭頂抗聲道:“大王手書在此,爾等安敢妄言?”城門上的士兵聞言疊手行了一禮,卻仍不鬆口:“我等奉的是華陽太後的命令。”呂不韋心頭道了句:果然。接著便厲聲道:“先王有令後宮不得幹政,今日我有大王手書,自當以手書為尊。”
“上大夫說笑了,不過是宮中宵禁,如何談得上政事?”呂不韋卻冷笑一聲,凜然道:“王嗣乃國之根本,呂不韋身負王命,攜王嗣入宮,如何不算政事。”對方被他駁得啞口無言,卻仍然有些猶豫,偏巧這時宮門內出現了異動,十幾個寺人婢女簇擁著一個步輦正往宮門處趕來,看樣子是……
“快開城門。”宮門外的呂不韋雖然看不清裏麵的情形,但此時聽到門內響動心中一喜,知道交給屬下的事情辦成了,低歎一聲:來得正好。“夏太後親至,爾等還不速速開門?”那城門上的守卒一個頭兩個大,今日他們夾在大王和兩個太後之間,著實為難,不過眼下是大王和生母夏太後這邊占了優勢,嫡母華陽太後那邊的命令就隻好……
趙政一直靜靜地站在呂不韋身旁,見他做事如此有手段,對他的印象也改觀了不少。並且今日之事,他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計較。隨著城門發出“嘎吱”的一聲巨響,鹹陽宮前又高又長的階梯緩緩映入他的眼簾,緊接著就是高處恢弘雄偉的宮殿卷軸一般地在他眼中鋪排開來。
饒是在趙王宮已經住了五載的他,見到這座壯麗巍峨的宮城也不禁看失了神。鹹陽宮和趙王宮相比雖然輸了奢華,卻比趙王宮更為雄渾壯闊,此刻僅僅是他站在宮門外這麽望去,胸中也激蕩著萬千豪情,更不用說進到裏麵,他的雙手就開始控製不住有些微的顫抖。
“妾見過太後。”趙姬也是個聰明人,當即就拉著兒子向夏太後行禮。“快向祖母王太後問好。”呂不韋見趙政沒有動,推了推他,低聲提醒道。“孫兒見過祖母王太後。”總算迴過神來,趙政看著麵前慈眉善目的老人,又想起這是他歸秦見到的第一個親人,下跪時就跪得格外鄭重了些。
嫡孫成蛟同華陽太後親近對自己卻時常敷衍,一直是夏太後心中的一根刺,眼下看著另一個孫兒乖巧地跪在自己麵前,沒有敷衍沒有勉強,心中著實歡喜,忍不住摸摸他的頭,又親手把人給攙了起來。
夏太後摸頭的舉動又讓趙政想起了趙高,當即腦子一片空白愣愣地由夏太後拉著上了鳳輦。“你這孩子,生得真好,像你父王,卻又比你父王小時候還漂亮,我看了就覺得親近。”手依舊被夏太後拉著,趙政也不願拂了老人的興致,隻是聽她用“漂亮”來形容自己,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孫兒見到祖母王太後也很歡喜。”這句話真真假假地說出來,直哄得老人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線,一路上更是拽著他的手不願意鬆開了,他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趙政在先王父的靈前看到他所謂的“父王”快步向他們母子走來,看到他滿目的急切時,原本以為自己不會有太大情緒波動的他,在被父王擁進懷裏的一刻,鼻子還是酸了。趙姬在久違的夫君懷中哭得梨花帶雨,異人也悲喜交加得放聲大哭,一家人抱在一起,傷痛得不能自已,竟是過了許久才堪堪止住。
哭完,異人看向記憶中美豔嬌媚的趙姬,喪服雖然寬大,但是也遮擋不住裏麵原本的粗布衣裳,單單一根木簪就是所有的頭飾,連耳洞似乎也封了許久,未用過耳飾。她臉色蒼白,身形消瘦,清雅素淡的樣子,再找不到從前的一絲痕跡,當下異人隻覺一陣辛酸,直說:“夫人受苦了,往後為夫再也不會讓你受那樣的委屈。”
趙姬哭得連連啜泣,竟是一個字也無法迴答,異人心痛地將她單手攬在懷裏,又轉而看著趙政。與此同時趙政也正打量著自己的父王,父子倆相視良久,直到異人率先開口才打破沉默:“為父離開你們母子的時候,你才幾個月大。那時候不哭不鬧,我逗你玩你就笑,我一離開你就哭,當時就那麽聰慧,分明隻有這點大。”說完攬著趙姬的異人還騰出雙手比了比。那一刻,沒有秦王,也沒有公子,隻有久別重逢的父親和兒子。
異人說的那些雖然都是趙政沒有記事時候的事,但用那樣寵溺的神情說出來,卻也足以在趙政心中掀起不小的漣漪。從前別人家的娃娃都有阿翁,就他沒有。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他被嘲笑過,被欺負過,被排擠過,起初也會覺得傷心難過,可是時日一久漸漸地就不那麽在意了,直到後來阿母提起,他都覺得阿翁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罷了。未料現下父王看著他說出那樣的話,竟引得他重新正視“阿翁”亦或是“父王”這兩個字的含義了。
正當他想得出神,就聽異人蹙眉問起:“脖子上的傷怎麽迴事?”他搖搖頭想讓父王安心,但呂不韋卻站出來將前因後果講了出來,果然他父王直說:“我兒小小年紀,真是好樣的,是父王對不住你。”他眼中的的確確是藏也藏不住的內疚自責與心痛。
當晚母子兩在先君的靈前磕了頭,就被異人安頓在了信陵殿。畢竟是曾經在邯鄲共患難的妻兒,異人對他們母子的感情自與他人不同,完完全全是打心底裏珍視他們的。之後任王後找盡借口,也堅持要留下來陪他們母子。趙政看到王後離開時的難看臉色,在心裏默默歎了一口氣,並告誡自己:今後行事定要處處小心謹慎。
那晚有異人守著他們母子,趙政終於睡了連日來的第一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