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歸途遇墨者
去秦國當個美男公務員 作者:顏胖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馬車外變換的風景娃娃心中百感交集,從今天起,他就是大人了,大人就要獨當一麵,不能再像從前一樣萬事依賴小高、依賴母親。
他們的車馬換了數次,晝夜不止地奔馳了近三天三夜,趙姬受不住舟車勞頓也吐了三天三夜。護送他們母子的四個人臉色都不怎麽好,但這時候沒有任何人敢隨便下令讓隊伍停下來緩一緩,隻因進入秦國國境在即,這時候若是被追兵趕上,以他們眼下兵疲糧盡的情形,絕無半分抵抗的能力。
娃娃正靠在馬車裏休息,有人遞進來一個皮囊:“公子,這是屬下從河邊打來的清水。”趙政聽遞水進來的這個士兵說話嗓音沙啞,並沒有立即接下水囊,那士兵起初還道他嫌棄水囊是自己用過的。誰知他卻抬手指指另外三人問道:“他們都喝過了麽?”未料他會問這個,那士兵一愣之後,木然搖頭。
“你們拿去喝過了,再重新打一囊進來罷。”趙政說著又放下簾子,小小的身子靠了迴去,其實此刻他自己的聲音也不見得……這年輕的士兵看起來也不過二十出頭,此番家中為了讓他出來曆練,不由分說從太子那裏給他接下了這個差事。
原本他道隻是護送對母子迴國,沒有什麽難度,卻不想一路上趙國追兵窮追不舍,身上的重擔越發重了起來。
此番著看稚童弱母隨著他們這些大老爺們兒晝夜奔波,卻從無抱怨,一切都聽從他們的指揮,不擺架子不鬧脾氣,身子不適白著臉自己忍耐也不會拖他們的後腿。年輕士兵覺得他們母子委實可憐,便離隊盛了些清水過來給他們喝,好歹讓他們潤潤喉,沒想到卻得到了這樣的答複,一時間他也說不出心裏是個什麽滋味來。
“接著,公子賞的。”眾人一愣,得了他的命令,旋即接過水囊輪流喝了起來。那年輕的士兵不多時又重新打了新的水遞進馬車。接過水囊趙政一麵服侍母親喝下,一麵問他:“你叫什麽名字?”年輕士兵又是一愣,旋即答道:“屬下李信。”娃娃衝他點點頭道:“記住了,多謝。”
然而,那之後不久,他們卻不得不操縱著馬車停下來。隻因麵的路被砍下來的樹枝阻斷,周遭跳出來十幾個身披鎧甲手持長劍的趙國士兵將他們攔了下來。“可算讓兄弟們抓住了。”
誠然他們四人已經精疲力竭,但是大義當前,他們的職責就是守護馬車裏的人。重情貴義,忘死輕生不正老秦人的傳統?既不能眼睜睜見著受自己保護的娃娃和女人引頸受戮,那便隻有殊死一搏。李信做了一個手勢,其餘三人會意,迅速拔出腰前佩劍擋在馬車外。
雙方頓時殺作一團。說也奇怪,十幾個趙兵原本仗著人數和力量優勢並不怎麽認真,卻見對方紅了眼越戰越勇,一個不察竟被他們放倒了兩個人,於是忙著下令:“都給我打起精神。”畢竟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很快四人節節敗退,身上或輕或重都負了傷,眼見再打下去隻怕就沒命了,趙政不顧母親阻止,徑自掀開簾子跳下了馬車。
緊接著他朗聲道:“等等。”原本對方還道他不過是個十歲的娃娃,翻不起什麽大風大浪,誰也沒有注意到他手上多了一把匕首。此時他安安靜靜地拔出匕首,波瀾不驚地橫在自己脖子上,身後的趙姬勸他不住,早嚇得渾身癱軟。娃娃又一次重複道:“等等。”
這迴真的所有人都停下動作怔怔地看著他。身形雖小,但一身黑衣無懼無畏的他筆直地站在那裏,也帶了幾分震懾人心的力量:“我身為秦國質子,若是死在趙國,你們迴去必然無法交差,屆時兩國若因此交戰,你們以為趙國還會留你們性命?”
“你……”有人原本還想譏諷於他,笑他不敢動手,卻不料一注嫣紅的液體已經順著他的脖頸流了下來,而他的眼睛竟眨也不眨,那人當即噤聲轉而又問:“你……你待如何?”說也奇怪,他不過就是個乳臭未幹的娃娃,現下拿匕首抵在自己脖子上威脅起人來,卻比任何人都還冷靜。
趙政抬起另一隻手指了指李信四人道:“他們不過是奉命行事,將我母子送至此處,又不惜以性命相護,已然仁至義盡,我不願恩人受累,也不願母親受難,隻要你們放人,我隨你們迴去便是。”
李信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麵前這個生在趙國長在趙國的娃娃,竟也能將秦人的精髓得個十成,如此重義輕生,怎麽不令人佩服?“公子……”趙政眼睛一睨,示意李信趕緊帶著母親走。正當李信無可奈何急得握緊雙拳時,他們身後卻傳來一把洪亮的嗓音:“是誰在我墨家地盤上追殺娃娃和女人?”
趙政一聽是墨家,眼睛一亮,嘴角一勾,旋即揚聲道:“趙政曾聽老師說,墨者多是些信奉兼愛非攻之道的俠士,心慕已久,不知今日可有幸一見?”清亮的嗓音迴蕩在眾人頭頂,經久不散。
對方聽他這麽一捧,不禁嘖嘖稱奇:“小君子,竟也知曉墨家要義?”趙政坦言:“老師研讀《墨子》時,曾與趙政提起過。”對方爽朗一笑:“既是如此,那更是不得不救了。”
雙方雖未見麵,但這麽一問一答,完全視十幾個趙兵於無形。見此次墨家出動的人數眾多,兩相比較,早輸了陣仗,趙國一方十分不甘,本想遣人去送信,不料被人搶先一步攔了迴來。
墨家做事向來幹脆,很快圍上去將十幾個趙軍逼退,又主動將路邊砍斷的樹枝清理開來,要李信他們帶人先走。趙政將匕首入鞘小心翼翼地收在懷裏,對著那頭領長長一揖:“恩人可否告知名姓?”那人無所謂地擺擺手:“救你們不過是碰巧順手,十幾個大男人欺負你們幾個忒不像樣,身為墨者,總不能背了祖師爺的訓誡,你們且安心走罷。”
趙政抬頭,定定地瞧了他須臾,也釋然一笑道了聲:“多謝。”適才他握著匕首麵不改色地威脅敵人時,尚且還有那麽幾分蒼鬆勁柏的男兒氣概,眼下轉身爬上馬車卻帶了些孩童的稚嫩與笨拙,試了好幾次方才爬上去。李信他們看在眼裏,隻覺一陣恍惚。但他們也不敢再耽誤時間,匆匆向那群墨者拱拱手,便擁著馬車快馬加鞭絕塵而去。
翌日,天還未亮,他們終於跨過了秦、趙兩國的邊境,踏入秦國的土地。此時,一隊人馬已在不遠處等候了。原本精神不濟的趙姬在掀開簾子見到某人的一刹那,突然熱淚盈眶,人也恢複了些神采。
來人是個五十左右身著墨衣高冠的精神男子,趙姬一見到他,就掙紮著下了馬車,那男子見狀也三兩步走上前來,在離趙姬隻有三步之遙的地方停下來,二人脈脈相顧,良久無言。
憑直覺趙政知道這個不是自己的阿翁,卻不知他是何身份,見他與自己母親如此對視,心裏隱隱有些不悅,隻是在未摸清情況之前,他強迫自己將心中的那份不悅壓了下去。
“不韋。”還是趙姬先一步開口。呂不韋看著昔年豔冠邯鄲的趙姬如今形銷骨立滿麵風霜,心裏也是說不出的辛酸:“這些年苦了你。”說完又將目光落到一旁一言不發的趙政身上,趙政清楚地看到他在見到自己的那一刻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就語無倫次地對趙姬道:“這孩子就是……好好好,像,真像!”
未見到人之前,呂不韋擔心這孩子長得不像異人,怕若是之後他還要做些別的打算,就會變得十分棘手。畢竟夫妻分離那麽久,這中間……不過眼下這麽一看,父子倆眼睛和眼睛,鼻子和鼻子……哪裏都像,心中壓著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以致如此失態。
等迴過神來,呂不韋振振衣袖,恭恭敬敬地向趙政一禮:“臣呂不韋見過公子。”從適才見到這個人起,趙政就不怎麽高興,隻是麵上做得滴水不漏,點點頭道:“知道了。”誰知話音剛落,呂不韋神情一肅,重重糾正道:“臣下行禮,公子當稱‘免禮’。”
雖然不喜歡這個人,但知道他是在幫自己,所以趙政順著他的話點點頭,改口道:“免禮。”呂不韋滿意地看著他,又對趙姬誇讚道:“公子很懂事。”接著呂不韋主動拉住趙政的手,趙政下意識要將手從他粗糙的掌心抽出,卻被他握得死緊,一時間也難以脫開。
呂不韋的手又幹又涼,十分粗糙,這使得趙政腦子裏一時浮映出了另一個人的身影來,也就忘記再反抗。他記憶中的那人嘴角總愛掛著柔和的笑意,他的手光潔而修長,掌心總是很溫暖,握住自己時,自己心裏就會覺得很安心。眼下與趙高相隔千裏,一想起他,趙政心裏便十分地悵惘。
此時擺在他們眼前的是兩輛一模一樣馬車,呂不韋引他們坐上了其中一輛,之後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這邊的士兵分出一隊拱衛著另一輛空馬車率先駛向了鹹陽,而他們這輛,則選擇主動繞遠,換了一條路往鹹陽開去。
原來到了秦國也有人不待見他們母子。身形小小的趙政看著馬車外陌生的景物,思緒自顧飄得遠了……
他們的車馬換了數次,晝夜不止地奔馳了近三天三夜,趙姬受不住舟車勞頓也吐了三天三夜。護送他們母子的四個人臉色都不怎麽好,但這時候沒有任何人敢隨便下令讓隊伍停下來緩一緩,隻因進入秦國國境在即,這時候若是被追兵趕上,以他們眼下兵疲糧盡的情形,絕無半分抵抗的能力。
娃娃正靠在馬車裏休息,有人遞進來一個皮囊:“公子,這是屬下從河邊打來的清水。”趙政聽遞水進來的這個士兵說話嗓音沙啞,並沒有立即接下水囊,那士兵起初還道他嫌棄水囊是自己用過的。誰知他卻抬手指指另外三人問道:“他們都喝過了麽?”未料他會問這個,那士兵一愣之後,木然搖頭。
“你們拿去喝過了,再重新打一囊進來罷。”趙政說著又放下簾子,小小的身子靠了迴去,其實此刻他自己的聲音也不見得……這年輕的士兵看起來也不過二十出頭,此番家中為了讓他出來曆練,不由分說從太子那裏給他接下了這個差事。
原本他道隻是護送對母子迴國,沒有什麽難度,卻不想一路上趙國追兵窮追不舍,身上的重擔越發重了起來。
此番著看稚童弱母隨著他們這些大老爺們兒晝夜奔波,卻從無抱怨,一切都聽從他們的指揮,不擺架子不鬧脾氣,身子不適白著臉自己忍耐也不會拖他們的後腿。年輕士兵覺得他們母子委實可憐,便離隊盛了些清水過來給他們喝,好歹讓他們潤潤喉,沒想到卻得到了這樣的答複,一時間他也說不出心裏是個什麽滋味來。
“接著,公子賞的。”眾人一愣,得了他的命令,旋即接過水囊輪流喝了起來。那年輕的士兵不多時又重新打了新的水遞進馬車。接過水囊趙政一麵服侍母親喝下,一麵問他:“你叫什麽名字?”年輕士兵又是一愣,旋即答道:“屬下李信。”娃娃衝他點點頭道:“記住了,多謝。”
然而,那之後不久,他們卻不得不操縱著馬車停下來。隻因麵的路被砍下來的樹枝阻斷,周遭跳出來十幾個身披鎧甲手持長劍的趙國士兵將他們攔了下來。“可算讓兄弟們抓住了。”
誠然他們四人已經精疲力竭,但是大義當前,他們的職責就是守護馬車裏的人。重情貴義,忘死輕生不正老秦人的傳統?既不能眼睜睜見著受自己保護的娃娃和女人引頸受戮,那便隻有殊死一搏。李信做了一個手勢,其餘三人會意,迅速拔出腰前佩劍擋在馬車外。
雙方頓時殺作一團。說也奇怪,十幾個趙兵原本仗著人數和力量優勢並不怎麽認真,卻見對方紅了眼越戰越勇,一個不察竟被他們放倒了兩個人,於是忙著下令:“都給我打起精神。”畢竟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很快四人節節敗退,身上或輕或重都負了傷,眼見再打下去隻怕就沒命了,趙政不顧母親阻止,徑自掀開簾子跳下了馬車。
緊接著他朗聲道:“等等。”原本對方還道他不過是個十歲的娃娃,翻不起什麽大風大浪,誰也沒有注意到他手上多了一把匕首。此時他安安靜靜地拔出匕首,波瀾不驚地橫在自己脖子上,身後的趙姬勸他不住,早嚇得渾身癱軟。娃娃又一次重複道:“等等。”
這迴真的所有人都停下動作怔怔地看著他。身形雖小,但一身黑衣無懼無畏的他筆直地站在那裏,也帶了幾分震懾人心的力量:“我身為秦國質子,若是死在趙國,你們迴去必然無法交差,屆時兩國若因此交戰,你們以為趙國還會留你們性命?”
“你……”有人原本還想譏諷於他,笑他不敢動手,卻不料一注嫣紅的液體已經順著他的脖頸流了下來,而他的眼睛竟眨也不眨,那人當即噤聲轉而又問:“你……你待如何?”說也奇怪,他不過就是個乳臭未幹的娃娃,現下拿匕首抵在自己脖子上威脅起人來,卻比任何人都還冷靜。
趙政抬起另一隻手指了指李信四人道:“他們不過是奉命行事,將我母子送至此處,又不惜以性命相護,已然仁至義盡,我不願恩人受累,也不願母親受難,隻要你們放人,我隨你們迴去便是。”
李信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麵前這個生在趙國長在趙國的娃娃,竟也能將秦人的精髓得個十成,如此重義輕生,怎麽不令人佩服?“公子……”趙政眼睛一睨,示意李信趕緊帶著母親走。正當李信無可奈何急得握緊雙拳時,他們身後卻傳來一把洪亮的嗓音:“是誰在我墨家地盤上追殺娃娃和女人?”
趙政一聽是墨家,眼睛一亮,嘴角一勾,旋即揚聲道:“趙政曾聽老師說,墨者多是些信奉兼愛非攻之道的俠士,心慕已久,不知今日可有幸一見?”清亮的嗓音迴蕩在眾人頭頂,經久不散。
對方聽他這麽一捧,不禁嘖嘖稱奇:“小君子,竟也知曉墨家要義?”趙政坦言:“老師研讀《墨子》時,曾與趙政提起過。”對方爽朗一笑:“既是如此,那更是不得不救了。”
雙方雖未見麵,但這麽一問一答,完全視十幾個趙兵於無形。見此次墨家出動的人數眾多,兩相比較,早輸了陣仗,趙國一方十分不甘,本想遣人去送信,不料被人搶先一步攔了迴來。
墨家做事向來幹脆,很快圍上去將十幾個趙軍逼退,又主動將路邊砍斷的樹枝清理開來,要李信他們帶人先走。趙政將匕首入鞘小心翼翼地收在懷裏,對著那頭領長長一揖:“恩人可否告知名姓?”那人無所謂地擺擺手:“救你們不過是碰巧順手,十幾個大男人欺負你們幾個忒不像樣,身為墨者,總不能背了祖師爺的訓誡,你們且安心走罷。”
趙政抬頭,定定地瞧了他須臾,也釋然一笑道了聲:“多謝。”適才他握著匕首麵不改色地威脅敵人時,尚且還有那麽幾分蒼鬆勁柏的男兒氣概,眼下轉身爬上馬車卻帶了些孩童的稚嫩與笨拙,試了好幾次方才爬上去。李信他們看在眼裏,隻覺一陣恍惚。但他們也不敢再耽誤時間,匆匆向那群墨者拱拱手,便擁著馬車快馬加鞭絕塵而去。
翌日,天還未亮,他們終於跨過了秦、趙兩國的邊境,踏入秦國的土地。此時,一隊人馬已在不遠處等候了。原本精神不濟的趙姬在掀開簾子見到某人的一刹那,突然熱淚盈眶,人也恢複了些神采。
來人是個五十左右身著墨衣高冠的精神男子,趙姬一見到他,就掙紮著下了馬車,那男子見狀也三兩步走上前來,在離趙姬隻有三步之遙的地方停下來,二人脈脈相顧,良久無言。
憑直覺趙政知道這個不是自己的阿翁,卻不知他是何身份,見他與自己母親如此對視,心裏隱隱有些不悅,隻是在未摸清情況之前,他強迫自己將心中的那份不悅壓了下去。
“不韋。”還是趙姬先一步開口。呂不韋看著昔年豔冠邯鄲的趙姬如今形銷骨立滿麵風霜,心裏也是說不出的辛酸:“這些年苦了你。”說完又將目光落到一旁一言不發的趙政身上,趙政清楚地看到他在見到自己的那一刻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就語無倫次地對趙姬道:“這孩子就是……好好好,像,真像!”
未見到人之前,呂不韋擔心這孩子長得不像異人,怕若是之後他還要做些別的打算,就會變得十分棘手。畢竟夫妻分離那麽久,這中間……不過眼下這麽一看,父子倆眼睛和眼睛,鼻子和鼻子……哪裏都像,心中壓著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以致如此失態。
等迴過神來,呂不韋振振衣袖,恭恭敬敬地向趙政一禮:“臣呂不韋見過公子。”從適才見到這個人起,趙政就不怎麽高興,隻是麵上做得滴水不漏,點點頭道:“知道了。”誰知話音剛落,呂不韋神情一肅,重重糾正道:“臣下行禮,公子當稱‘免禮’。”
雖然不喜歡這個人,但知道他是在幫自己,所以趙政順著他的話點點頭,改口道:“免禮。”呂不韋滿意地看著他,又對趙姬誇讚道:“公子很懂事。”接著呂不韋主動拉住趙政的手,趙政下意識要將手從他粗糙的掌心抽出,卻被他握得死緊,一時間也難以脫開。
呂不韋的手又幹又涼,十分粗糙,這使得趙政腦子裏一時浮映出了另一個人的身影來,也就忘記再反抗。他記憶中的那人嘴角總愛掛著柔和的笑意,他的手光潔而修長,掌心總是很溫暖,握住自己時,自己心裏就會覺得很安心。眼下與趙高相隔千裏,一想起他,趙政心裏便十分地悵惘。
此時擺在他們眼前的是兩輛一模一樣馬車,呂不韋引他們坐上了其中一輛,之後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這邊的士兵分出一隊拱衛著另一輛空馬車率先駛向了鹹陽,而他們這輛,則選擇主動繞遠,換了一條路往鹹陽開去。
原來到了秦國也有人不待見他們母子。身形小小的趙政看著馬車外陌生的景物,思緒自顧飄得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