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韓裏正,既然如此為何不向官府上報呢?”


    韓裏正顯然對這個問題很無語,不過他還得盡量把臉色放的和善一些。


    “您有所不知,這裏的蝗災情況某向縣衙州衙都說過隻是他們一句知道了就把某擋了迴去。”


    韓裏正雖然不是官府中人,但整日都是與官府的人打交道,對裏麵的彎彎繞比陳德可是要清楚多了。


    大唐官員的命門是什麽?當然是考評了!吏部考評司的官員別看品級不大,但可都是手握重權的主。每年各地官員送到他們手上的銀錢湊起來說不準都有數州稅賦。官員們都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


    因為獲得上等考評的就那麽幾個人都是給世家大族子弟預備的,何況即便真的獲得了上等考評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升遷,與投入的銀錢實在不成比例。


    可若是獲得了下等考評,是一定會受到責斥甚至降級的。


    這些官員都是寒窗苦讀多年的人,自然知道避重就輕,故而往往都是求個中等,中上的考評蒙混過去。


    吃一日也是吃,吃十日自然也是吃,既然都是吃,便索性混吃等死好了。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很可能一輩子便要這麽三年一地的顛沛任職,畢生可能都沒有希望進入六部或者更重要的位置。


    既然這樣,在有限時間內謀求更多有利於子孫後代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韓裏正便是看清楚了其中關節,最後也不再去問。


    “韓裏正你恐怕是誤會陳某的意思了,陳某所說的官府並不是指縣衙州衙。”


    陳德知道對方會錯了意思,忙上前解釋


    “哦?那您的意思是?”


    陳德搓了搓手掌笑聲道:“節度使對這件事情很看中,故而才命某來問問情況。如今看來事情真的有些糟糕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韓裏正你且放心,某這便迴去向節度使奏報。”


    道州縣三級行政製度在唐朝實際隻存在了一小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道都是虛設的。


    但劍南道不同,因為總領全道軍政的是節度使。


    聽說荀將軍要親自過問此事,韓裏正總算出了一口氣。


    “這便好,這便好啊。如此一來,全村老幼婦孺便有救了。”


    他這話說的倒也是實在,農戶是黃土地裏刨食吃的,完全是看天吃飯。


    一旦出現像這次蝗災般嚴重的災情,他們的生產模式便麵臨崩潰。壯年勞力出去給富戶做工也隻能討一時口糧,可地若是荒了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天道昭昭,這一切老天爺都看著呢。”


    陳德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看來這個益州刺史楊懷是做到頭了。


    ......


    ......


    荀冉在書房內對著沙盤沉思。


    與吐蕃兩次大戰,唐軍取得了碾壓式的勝利。經過此兩役後吐蕃基本喪失了與大唐叫板的實力。而南詔更是被滅國,成功並入大唐版圖。


    乍一看西南確實已經沒有威脅。


    不過整個大唐周邊真的沒有威脅了嗎?


    荀冉敲擊著手指,在腦海中仔細搜檢著。


    曆史上唐朝由盛轉衰公認是因為安史之亂。在這個世界裏荀冉不知道會不會有類似節度使叛變,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突厥和大食肯定是兩大強敵。


    突厥自不必說,在河中盤踞多年,對安西一直虎視眈眈。要不是程昱武大將軍鎮守安西,荀冉還真不怎麽放心。


    至於大食則是荀冉最擔心的,曆史上安西軍在怛羅斯之戰慘敗便可以說明相當一部分問題。


    要知道那支軍隊可是安西軍的精銳主力。雖然戰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孤軍深入,比如葛邏祿叛變,比如敵眾我寡......


    不過輸了就是輸了,至少說明在絕對戰鬥力上大食是並不輸給唐朝的。


    大食此時應該處於強盛期,再之後便是瘋狂的東進。


    曆史上大食東進之所以受阻,是因為遇到了同樣強盛的吐蕃。


    可如今吐蕃式微,顯然已經無法阻止大食,那麽大食在解決掉突厥這個攔路虎後,將直接麵對大唐。


    可以說大唐和大食兩大帝國因為利益紛爭勢必會有一仗,隻是時間問題。


    隻是荀冉現在是劍南節度使,有些事情不便擬寫條陳像以前那樣直接呈遞給皇帝陛下。


    還是等吏部考評下來再作計較,若是能夠調迴長安自然是最好的。


    說不準皇帝陛下一高興,便把他派到安西去了呢。


    相比於劍南荀冉更喜歡安西。


    也許是他前世是關中人的緣故,一直對絲綢之路有種莫名的情愫。


    現下好不容易有機會了,他一定要親眼去看看玉門關,陽關,以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個小城鎮。


    當然如今他身居高位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他,盼著他出錯。他當然不會主動提出來,但是他有直覺皇帝陛下一定會把他派往安西的。


    想到這裏,荀冉竟然有些想程明道了,這家夥和常子鄴那小子也不知道在長安過得如何。


    王維肯定一直在禮佛修身,至於高適或許又起了戎馬的心思?


    長安啊長安,在那裏的時候尚不覺得有什麽,可一旦離開了便會真真切切的懷念起來。


    長安不見使人愁,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便在荀冉惆悵之時,梅萱兒端著一壺酸梅湯走了進來。


    她為荀冉倒了滿滿一杯道:“郎君也喝一杯消消暑吧,妾身準備了吃食,一會郎君便去享用。”


    荀冉笑道:“為何不是現在?”


    梅萱兒淡淡道:“那陳德來找郎君了,郎君不要見見嗎?”


    荀冉奇道:“這麽快?這小子不會也是隨意問了問糊弄我吧。”


    雖然如是說,荀冉還是擺了擺手道:“叫他進來吧。”


    梅萱兒點了點頭起身款款朝屋外走去。


    不一會陳德便推門而入。


    荀冉笑吟吟的說道:“怎麽,事情都已經問清楚了?”


    陳德衝荀冉抱拳道:“迴荀將軍的話,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是楊刺史在壓著。某特地走訪了幾處村裏,裏正都說他們已經將蝗災情況報到州衙,但都被一句話打發了迴來!”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嶽為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嶽為輕並收藏盛唐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