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與世子的少年老成不同,小王爺李逍是個徹頭徹腦的虎小子。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蜀錦袍衫,荀冉真認為他和普通農戶家的淘氣小子沒有什麽區別。
既然要做師父自然要有師父的樣子,荀冉特地換了一件藏青色長袍,又戴了僕頭,得虧下頜沒有留有三縷長髯,不然真是一副西席先生的樣子。
不過有了教書的樣子,教什麽可不是一件容易決定的事情。
要知道李逍再怎麽調皮也是小王爺,是皇室子孫。
荀冉兩世為人,優勢卻不是那些經史子集。他的優勢毫無疑問是視角的寬廣和高屋建瓴般對局勢的理解。
換句話說在唐代有本事有學問的人多了,真正出將入相的有幾個?
在大唐官場上混,最重要的永遠是與人相處的本事。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講的便是如此。
不過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顯然不需要太過提防,荀冉發愁的是選擇一個怎樣的切入點。
蜀王府荀冉曾經路過一次,但並未進去過,這次得蜀王盛情相邀,荀冉總算得以好好一睹這座親王殿下的宅邸。
老實講進入宅邸後荀冉的第一反應是失望。
這和他想象中的蜀王府有很大不同。要知道蜀王可是先皇嫡子,當今皇帝陛下的親弟弟,這樣尊崇的身份便是獨占一坊修建王府禦史台的那些言官們也找不出理由彈劾。
何況王府規製雖有定數,但對於占地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既然沒有要求,蜀王自然可以隨意征地修葺宅院。
不過荀冉現在看到的王府最多隻占用了三分之一坊的用地,與一字王的身份地位實在相去甚遠。
那麽就隻有一個解釋了。
蜀王在藏拙!
至於藏拙的目的無外乎兩個。
其一是有所圖謀,用來麻痹敵人。
其二是圖自保,但求混吃等死。
荀冉卻是不好判斷蜀王李秀究竟是哪一種。
順著迴廊一路前行繞過一座假山荀冉便來到供小王爺李逍讀書的宅院。
李秀背負雙手淡淡笑道:“荀將軍大駕光臨,小王蓬蓽生輝啊。”
荀冉連忙擺手道:“殿下這說的是哪裏話,真是折煞荀某了。”
從品級上來說荀冉可以說和李秀平級,但真要論身份那可就差的太遠了。
李秀雖然頻頻自汙以求自保,但再怎麽說也是皇帝血親,荀冉便是位極人臣那也終究是臣,何況荀冉還不能算位極人臣......
“荀將軍剛剛替陛下痛擊吐蕃,直是大快人心,小王實在佩服。”
李秀輕捋了捋下頜短髯,淡淡笑道:“見荀將軍如此英才,小王也起了私心,想讓荀將軍替逍兒指點一二。”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很明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荀冉和李秀是一類人,都遭到朝廷或多或少的猜忌,自汙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隻要對大明宮的那把椅子沒有什麽想法,別管想要錢財美女還是什麽,皇帝陛下自然都無所謂。
荀冉此時竟然生出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來。
“既然殿下看得起荀某,荀某一定竭盡全力教好小王爺。”
蜀王李秀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朝李逍拍了拍手道:“逍兒到父王這兒來。”
李逍今年八歲,正是小孩子最可愛的時候。見李秀在招唿他,李逍邁開小短腿一顛一顛的跑向李秀。
小家夥一把撞在李秀懷裏,親昵的說道:“父王,這位便是逍兒的先生嗎?”
李秀寵溺的刮了刮李逍的鼻子,和聲說道:“是啊,這位可是威風八麵的荀將軍,逍兒你要好好聽荀將軍的話。”
李逍拿手指戳了戳腮幫子,疑惑的問道:“那麽逍兒要向荀將軍行師徒禮嗎?”
李秀點了點頭。
李逍這便從父王懷中下來,衝荀冉深深鞠了一躬。
荀冉連忙上前道:“荀某何德何能能夠受小王爺如此大禮,真是折煞某了。”
李秀卻是不以為意的擺手道:“既然拜師自然要有拜師的樣子,不然還有什麽意思。從今日起逍兒便托付給荀將軍了。”
荀冉心中隻覺得好笑隻是又不能真的笑出來,這種感覺實在是有些奇異。
李秀歎了一聲道:“小王的情況想必荀將軍都有所了解,如今本王隻盼望兩個兒子能夠安安穩穩的長大,這便是福分了。”
荀冉自然知道他的意思,遂點了點頭道:“殿下說的極是!”
李秀輕咳了一聲笑道:“小王還約了醉月居的紅阿姑唱曲,便不陪荀將軍了,逍兒那裏還得拜托荀將軍多費些心思。”
荀冉知道李秀是怕跟自己相處時間太多惹人猜忌,便點了點頭:“殿下請便,荀某自會盡心教好小王爺。”
李秀走後,荀冉看著虎頭虎腦的小王爺李逍,笑聲道:“怎麽樣,想要跟為師學習什麽啊?”
荀冉本以為小正太會呆萌的看著自己不出聲,誰知小正太卻神秘兮兮的把他拽到了書房,從厚厚一摞書本裏抽出了一本冊子。
荀冉湊近一瞧差點暈了過去。
這不正是他在長安用活字印刷量產的《三國演義》嗎!
他當時的目標市場是長安,最多也不過是關中怎麽現在連劍南益州都有了冊本?
照這個態勢,這小冊子版本的《三國演義》是有希望席卷大唐各州啊。
可惜這些毫無疑問是盜版,一想到無數銀錢從他手邊劃過荀冉便覺得一陣肉疼。
天殺的老天爺,怎樣才能製出一種有效的防偽手段呢。在這樣一個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顯然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為了防偽去攀科技樹?這也太不劃算了。
見荀冉愣了良久,李逍有些膽怯的問道:“先生,能教逍兒這個嗎?”
荀冉這才從中迴過神來,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學什麽不好,偏偏要學這些。”
荀冉剛想教育小王爺幾句刻苦讀書的話,卻突然想到李逍尷尬的身份。
生在王爺家還是不要那麽刻苦的好,不然若是遭到有心人構陷說不定不能善終。
......
......(未完待續。)
與世子的少年老成不同,小王爺李逍是個徹頭徹腦的虎小子。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蜀錦袍衫,荀冉真認為他和普通農戶家的淘氣小子沒有什麽區別。
既然要做師父自然要有師父的樣子,荀冉特地換了一件藏青色長袍,又戴了僕頭,得虧下頜沒有留有三縷長髯,不然真是一副西席先生的樣子。
不過有了教書的樣子,教什麽可不是一件容易決定的事情。
要知道李逍再怎麽調皮也是小王爺,是皇室子孫。
荀冉兩世為人,優勢卻不是那些經史子集。他的優勢毫無疑問是視角的寬廣和高屋建瓴般對局勢的理解。
換句話說在唐代有本事有學問的人多了,真正出將入相的有幾個?
在大唐官場上混,最重要的永遠是與人相處的本事。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講的便是如此。
不過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顯然不需要太過提防,荀冉發愁的是選擇一個怎樣的切入點。
蜀王府荀冉曾經路過一次,但並未進去過,這次得蜀王盛情相邀,荀冉總算得以好好一睹這座親王殿下的宅邸。
老實講進入宅邸後荀冉的第一反應是失望。
這和他想象中的蜀王府有很大不同。要知道蜀王可是先皇嫡子,當今皇帝陛下的親弟弟,這樣尊崇的身份便是獨占一坊修建王府禦史台的那些言官們也找不出理由彈劾。
何況王府規製雖有定數,但對於占地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既然沒有要求,蜀王自然可以隨意征地修葺宅院。
不過荀冉現在看到的王府最多隻占用了三分之一坊的用地,與一字王的身份地位實在相去甚遠。
那麽就隻有一個解釋了。
蜀王在藏拙!
至於藏拙的目的無外乎兩個。
其一是有所圖謀,用來麻痹敵人。
其二是圖自保,但求混吃等死。
荀冉卻是不好判斷蜀王李秀究竟是哪一種。
順著迴廊一路前行繞過一座假山荀冉便來到供小王爺李逍讀書的宅院。
李秀背負雙手淡淡笑道:“荀將軍大駕光臨,小王蓬蓽生輝啊。”
荀冉連忙擺手道:“殿下這說的是哪裏話,真是折煞荀某了。”
從品級上來說荀冉可以說和李秀平級,但真要論身份那可就差的太遠了。
李秀雖然頻頻自汙以求自保,但再怎麽說也是皇帝血親,荀冉便是位極人臣那也終究是臣,何況荀冉還不能算位極人臣......
“荀將軍剛剛替陛下痛擊吐蕃,直是大快人心,小王實在佩服。”
李秀輕捋了捋下頜短髯,淡淡笑道:“見荀將軍如此英才,小王也起了私心,想讓荀將軍替逍兒指點一二。”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很明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荀冉和李秀是一類人,都遭到朝廷或多或少的猜忌,自汙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隻要對大明宮的那把椅子沒有什麽想法,別管想要錢財美女還是什麽,皇帝陛下自然都無所謂。
荀冉此時竟然生出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來。
“既然殿下看得起荀某,荀某一定竭盡全力教好小王爺。”
蜀王李秀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朝李逍拍了拍手道:“逍兒到父王這兒來。”
李逍今年八歲,正是小孩子最可愛的時候。見李秀在招唿他,李逍邁開小短腿一顛一顛的跑向李秀。
小家夥一把撞在李秀懷裏,親昵的說道:“父王,這位便是逍兒的先生嗎?”
李秀寵溺的刮了刮李逍的鼻子,和聲說道:“是啊,這位可是威風八麵的荀將軍,逍兒你要好好聽荀將軍的話。”
李逍拿手指戳了戳腮幫子,疑惑的問道:“那麽逍兒要向荀將軍行師徒禮嗎?”
李秀點了點頭。
李逍這便從父王懷中下來,衝荀冉深深鞠了一躬。
荀冉連忙上前道:“荀某何德何能能夠受小王爺如此大禮,真是折煞某了。”
李秀卻是不以為意的擺手道:“既然拜師自然要有拜師的樣子,不然還有什麽意思。從今日起逍兒便托付給荀將軍了。”
荀冉心中隻覺得好笑隻是又不能真的笑出來,這種感覺實在是有些奇異。
李秀歎了一聲道:“小王的情況想必荀將軍都有所了解,如今本王隻盼望兩個兒子能夠安安穩穩的長大,這便是福分了。”
荀冉自然知道他的意思,遂點了點頭道:“殿下說的極是!”
李秀輕咳了一聲笑道:“小王還約了醉月居的紅阿姑唱曲,便不陪荀將軍了,逍兒那裏還得拜托荀將軍多費些心思。”
荀冉知道李秀是怕跟自己相處時間太多惹人猜忌,便點了點頭:“殿下請便,荀某自會盡心教好小王爺。”
李秀走後,荀冉看著虎頭虎腦的小王爺李逍,笑聲道:“怎麽樣,想要跟為師學習什麽啊?”
荀冉本以為小正太會呆萌的看著自己不出聲,誰知小正太卻神秘兮兮的把他拽到了書房,從厚厚一摞書本裏抽出了一本冊子。
荀冉湊近一瞧差點暈了過去。
這不正是他在長安用活字印刷量產的《三國演義》嗎!
他當時的目標市場是長安,最多也不過是關中怎麽現在連劍南益州都有了冊本?
照這個態勢,這小冊子版本的《三國演義》是有希望席卷大唐各州啊。
可惜這些毫無疑問是盜版,一想到無數銀錢從他手邊劃過荀冉便覺得一陣肉疼。
天殺的老天爺,怎樣才能製出一種有效的防偽手段呢。在這樣一個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顯然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為了防偽去攀科技樹?這也太不劃算了。
見荀冉愣了良久,李逍有些膽怯的問道:“先生,能教逍兒這個嗎?”
荀冉這才從中迴過神來,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學什麽不好,偏偏要學這些。”
荀冉剛想教育小王爺幾句刻苦讀書的話,卻突然想到李逍尷尬的身份。
生在王爺家還是不要那麽刻苦的好,不然若是遭到有心人構陷說不定不能善終。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