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獨孤辰麵容有些鐵青。
荀冉也不相逼,就這麽靜靜看著他。
到底還是獨孤辰先按捺不住,長歎一聲打破了僵局。
“荀將軍果然不是凡人,某便實話告訴你吧,這米價不是某一個人定的,也不是獨孤家定的,是關隴幾大家族一起定下的。荀將軍如今便是把刀架在某脖子上,某也不可能擅自降價,更別提拿出粟米賑濟災民了。”
果不其然!
這便相當於一個利益同盟,關隴各大家族都會選出一個族人作為代表。獨孤辰不過是獨孤家選出的一個明麵上的傀儡罷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決策話語權。
既然雙方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荀冉也好做了許多。少年淡淡說道:“獨孤先生這麽說,似乎有些偏頗了。難道獨孤先生就認為獨孤家值得先生如此賣命嗎?”
“荀將軍這話是什麽意思?”
獨孤辰有些警惕的望著荀冉,似乎對方話語間隱藏了諸多玄機。
荀冉對獨孤辰的反應並不感到驚訝。畢竟隋唐人的宗族觀念極為強烈,雖然這個孤獨辰是庶出偏門,但畢竟是獨孤家的骨血,讓他一下子放棄獨孤族人的身份,實在不太容易。
“荀某的意思是,獨孤先生何不為自己謀劃一番呢?”
獨孤辰眼神閃過一絲迷茫,荀冉心道機會來了,連忙說道:“如今那些嫡出族人整日無所事事,每月就可以分得銀錢,先生卻得早起晚歸,這麽做真的值嗎?”
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這一點獨孤辰肯定也不會例外。他之所以沒有脫離獨孤家族,是因為他得倚靠獨孤家族的名望來拓展生意和人脈。換句話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給出他指出一條更光明的道路,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獨孤先生若是不棄,荀某也打算涉足米糧行,願請獨孤先生全權負責。至於分成嘛,好說好說。獨孤先生七,荀某三,如何?”
如果說荀冉之前的話隻是讓獨孤辰稍稍猶豫,現下真有些讓他動心了。
“荀將軍為何要給出如此讓利?”
荀冉卻是搖了搖頭,苦笑道:“荀某對這行懂得不多,先生理應值得如此酬勞。”
這些出身名門的人骨子裏還是很自傲的,荀冉能夠承認獨孤辰的價值,這讓他十分自得。
獨孤辰拱了拱手:“荀將軍盛情相邀,某十分感動。但某畢竟是獨孤家的人,就這麽分戶而出,怕是有些不妥了。”
荀冉也不相逼,朗聲道:“分與不分,全在先生。不過荀某也要提點先生一句,朝廷對世家可不會永遠這麽容忍。”
這句話就像一柄利劍刺入了獨孤辰的心髒,他愣在當場,不發一言。
朝廷真的要對世家動手了?前些時日便有風聲放出,言說朝廷不滿關隴世家跋扈,難得真的要動刀子了?
世家和皇權永遠就是對立在兩級的存在,不可能出現和解。但兩級有時會出現表明的平衡,這種平衡極不穩定。一強一弱,就可能引發大的變故。
如今世家權力太強大,朝中要員多是世家子弟。
世家就像一顆參天大樹,無數的寒門子弟要想出頭就隻能學做那藤蔓,攀附在這顆大樹上,期望得到一絲給養。久而久之,朝中要位都會被世家把持,皇權的旁落也在所難免,
當今天子英明神武,乾綱獨斷,尚且壓的下這些居心叵測的世家,但要是等太子繼位了呢,他能否壓得下這環飼左右的豺狼?
皇帝陛下肯定不會冒著這樣的風險,最好的辦法便是在他有生之年將這些參天大樹連根拔起。
荀冉繼續說道:“真到了那時,便是先生想要跟獨孤家撇清幹係也是沒有可能了。那些獨孤家的嫡出郎君自然是罪有餘辜,但先生不覺得自己很冤枉嗎?”
付出和迴報永遠有一個比值,當這個比值和一個人的心理期望產生過大的偏差,他的心態就會失衡。
顯然,獨孤辰認為自己應得的東西被家族拿走了太多,他的心態已經失衡。
荀冉正是抓住了這點,便大做文章,希望能夠徹底擊潰獨孤辰的心理防線。
“荀將軍的意思是,你在給我機會?”
荀冉搖頭道:“不是荀某給你機會,是陛下在給你機會,是太子殿下在給你機會。”少年衝東宮的方向拱了拱手,神色頗為輕鬆。
該說的他都已經說了,這個獨孤辰不是愚笨之人,下麵就需要他做出選擇了。
事實上,獨孤辰對獨孤家的心態十分複雜。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經商當然會被人歧視,不過也是因為獨孤家,他才能如此快的累積資源,做到長安城最大米商的地步。若說他對獨孤家完全沒有感情,肯定是不可能。但他確實對獨孤家有恨意,而這恨意如今被荀冉充分激發了出來。
仇恨這種東西有時候隱藏的很深,但就像一枚深埋的種子,一旦有清水灌下,便會瘋狂生長,成藤似蔓,絞死那些有負於己的人。
“荀將軍若是能夠保得某的安全,某倒是願意一試。”
荀冉聞言大喜,笑聲道:“這不是什麽難事,如今荀某官拜遊騎將軍,幾十人手還是調配的出來的。”
“如此,某這便去跟其餘幾家米行商量,將米價下調至五文一鬥。至於賑濟一事,還需要再做商議。不過某相信不出三日,便能給荀將軍一個答複。”
獨孤辰的迴答讓荀冉很滿意。事實上,起初他隻是想讓獨孤辰做出一個表率,其餘家族經商的庶出族人看到利益後肯定會爭相與家族劃清關係,投向自己。如今看來,獨孤辰在這米商行業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這倒是可以省去許多麻煩。
“如此,就有勞獨孤先生了。太子殿下那裏,荀某也會為先生美言的。”
荀冉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既然獨孤辰願意投向自己,他也不介意替他美言。
對於這些出身並不算好的庶出世家子弟,得蒙太子賞識無疑是一個翻身的絕好機會。
獨孤辰聞言衝荀冉拱手行了一記大禮:“荀將軍大恩,某沒齒難忘。”
......
......
獨孤辰麵容有些鐵青。
荀冉也不相逼,就這麽靜靜看著他。
到底還是獨孤辰先按捺不住,長歎一聲打破了僵局。
“荀將軍果然不是凡人,某便實話告訴你吧,這米價不是某一個人定的,也不是獨孤家定的,是關隴幾大家族一起定下的。荀將軍如今便是把刀架在某脖子上,某也不可能擅自降價,更別提拿出粟米賑濟災民了。”
果不其然!
這便相當於一個利益同盟,關隴各大家族都會選出一個族人作為代表。獨孤辰不過是獨孤家選出的一個明麵上的傀儡罷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決策話語權。
既然雙方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荀冉也好做了許多。少年淡淡說道:“獨孤先生這麽說,似乎有些偏頗了。難道獨孤先生就認為獨孤家值得先生如此賣命嗎?”
“荀將軍這話是什麽意思?”
獨孤辰有些警惕的望著荀冉,似乎對方話語間隱藏了諸多玄機。
荀冉對獨孤辰的反應並不感到驚訝。畢竟隋唐人的宗族觀念極為強烈,雖然這個孤獨辰是庶出偏門,但畢竟是獨孤家的骨血,讓他一下子放棄獨孤族人的身份,實在不太容易。
“荀某的意思是,獨孤先生何不為自己謀劃一番呢?”
獨孤辰眼神閃過一絲迷茫,荀冉心道機會來了,連忙說道:“如今那些嫡出族人整日無所事事,每月就可以分得銀錢,先生卻得早起晚歸,這麽做真的值嗎?”
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這一點獨孤辰肯定也不會例外。他之所以沒有脫離獨孤家族,是因為他得倚靠獨孤家族的名望來拓展生意和人脈。換句話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給出他指出一條更光明的道路,他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獨孤先生若是不棄,荀某也打算涉足米糧行,願請獨孤先生全權負責。至於分成嘛,好說好說。獨孤先生七,荀某三,如何?”
如果說荀冉之前的話隻是讓獨孤辰稍稍猶豫,現下真有些讓他動心了。
“荀將軍為何要給出如此讓利?”
荀冉卻是搖了搖頭,苦笑道:“荀某對這行懂得不多,先生理應值得如此酬勞。”
這些出身名門的人骨子裏還是很自傲的,荀冉能夠承認獨孤辰的價值,這讓他十分自得。
獨孤辰拱了拱手:“荀將軍盛情相邀,某十分感動。但某畢竟是獨孤家的人,就這麽分戶而出,怕是有些不妥了。”
荀冉也不相逼,朗聲道:“分與不分,全在先生。不過荀某也要提點先生一句,朝廷對世家可不會永遠這麽容忍。”
這句話就像一柄利劍刺入了獨孤辰的心髒,他愣在當場,不發一言。
朝廷真的要對世家動手了?前些時日便有風聲放出,言說朝廷不滿關隴世家跋扈,難得真的要動刀子了?
世家和皇權永遠就是對立在兩級的存在,不可能出現和解。但兩級有時會出現表明的平衡,這種平衡極不穩定。一強一弱,就可能引發大的變故。
如今世家權力太強大,朝中要員多是世家子弟。
世家就像一顆參天大樹,無數的寒門子弟要想出頭就隻能學做那藤蔓,攀附在這顆大樹上,期望得到一絲給養。久而久之,朝中要位都會被世家把持,皇權的旁落也在所難免,
當今天子英明神武,乾綱獨斷,尚且壓的下這些居心叵測的世家,但要是等太子繼位了呢,他能否壓得下這環飼左右的豺狼?
皇帝陛下肯定不會冒著這樣的風險,最好的辦法便是在他有生之年將這些參天大樹連根拔起。
荀冉繼續說道:“真到了那時,便是先生想要跟獨孤家撇清幹係也是沒有可能了。那些獨孤家的嫡出郎君自然是罪有餘辜,但先生不覺得自己很冤枉嗎?”
付出和迴報永遠有一個比值,當這個比值和一個人的心理期望產生過大的偏差,他的心態就會失衡。
顯然,獨孤辰認為自己應得的東西被家族拿走了太多,他的心態已經失衡。
荀冉正是抓住了這點,便大做文章,希望能夠徹底擊潰獨孤辰的心理防線。
“荀將軍的意思是,你在給我機會?”
荀冉搖頭道:“不是荀某給你機會,是陛下在給你機會,是太子殿下在給你機會。”少年衝東宮的方向拱了拱手,神色頗為輕鬆。
該說的他都已經說了,這個獨孤辰不是愚笨之人,下麵就需要他做出選擇了。
事實上,獨孤辰對獨孤家的心態十分複雜。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經商當然會被人歧視,不過也是因為獨孤家,他才能如此快的累積資源,做到長安城最大米商的地步。若說他對獨孤家完全沒有感情,肯定是不可能。但他確實對獨孤家有恨意,而這恨意如今被荀冉充分激發了出來。
仇恨這種東西有時候隱藏的很深,但就像一枚深埋的種子,一旦有清水灌下,便會瘋狂生長,成藤似蔓,絞死那些有負於己的人。
“荀將軍若是能夠保得某的安全,某倒是願意一試。”
荀冉聞言大喜,笑聲道:“這不是什麽難事,如今荀某官拜遊騎將軍,幾十人手還是調配的出來的。”
“如此,某這便去跟其餘幾家米行商量,將米價下調至五文一鬥。至於賑濟一事,還需要再做商議。不過某相信不出三日,便能給荀將軍一個答複。”
獨孤辰的迴答讓荀冉很滿意。事實上,起初他隻是想讓獨孤辰做出一個表率,其餘家族經商的庶出族人看到利益後肯定會爭相與家族劃清關係,投向自己。如今看來,獨孤辰在這米商行業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這倒是可以省去許多麻煩。
“如此,就有勞獨孤先生了。太子殿下那裏,荀某也會為先生美言的。”
荀冉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既然獨孤辰願意投向自己,他也不介意替他美言。
對於這些出身並不算好的庶出世家子弟,得蒙太子賞識無疑是一個翻身的絕好機會。
獨孤辰聞言衝荀冉拱手行了一記大禮:“荀將軍大恩,某沒齒難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