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大家的支持決定了五嶽能夠爆更多久。畢竟五嶽也是上班族,留給碼字的時間有限!ps:推薦一下《穿越清末重生為龍》,很不錯的書,大家可以收藏看看。)
平康坊倚翠樓中,遲晨兒正捧著一本詩集品讀。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她此刻什麽都不想做,隻想靜靜的讀詩。
這集子裏有不少唐朝大儒的詩詞,當然也少不了後進晚輩的佳作。要說其中翹楚,莫過於近些時日聲名赫赫的荀冉荀徐之了。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她默讀了一遍荀冉所作的從軍行,隻覺得此刻仿佛置身安西都護府,那無數商隊經過的玉門關,那綿延千裏的黃沙廣漠,那星星點點的綠洲,那聞鈴而起的駝隊仿佛都出現在她的眼前。
轉瞬間這些景象都變得飄渺,一陣黃沙卷過,剩下的便是荒城枯骨,還有無數的突厥騎兵。
隻可惜她是個女兒身,不能從軍行伍,殺敵報國。
不知為何她對這個年歲尚輕的少年頗為欣賞。若自己沒有見過這少年,對於外界予他的盛讚或許隻會一笑置之。但偏偏自己親身跟他合作過,不說旁的,光是那個名為弗拉明戈的舞蹈,便足夠說明少年的才華了。
這可是連當今天子都讚歎有加的歌舞啊。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她不知道少年算不算自己的知己,但她確是願意為他梳洗妝容,隻為他能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麵。
“嗬。”遲晨兒唿出一口白氣,望著窗外來往的士子,突然覺得了無生趣了。在風月場這麽些年,她見過無數自詡才名無雙的士子,也侍奉過無數王孫權貴,卻從沒有為誰失過魂。這次,看來是要破例了。
“呦,我的好女兒啊,你怎麽今兒個還在樓上呢?臨淄郡王府的人都來催了兩次了,不是昨天跟你說好的嗎,恁的使起小性子了?”
阮阾兒手中揮著一塊蜀錦彩帕,扭著腰肢風風火火的上了樓。輕推開閨門,見遲晨兒望著窗外出神,她便苦口婆心的勸了起來:“我的小祖宗啊,這可是郡王爺,那是皇家的人,你若這次拂了他的意,咱們倚翠樓可就不用開了。”
遲晨兒擠出一抹笑容:“阿娘說的哪裏話,晨兒既然答應了郡王殿下,今兒個就一定會去。隻是晨兒剛剛睹物思人,有些癡了。”
遲晨兒雖然極力掩飾,但眉宇間的愁色卻出賣了她。
阮阾兒柳眉倒豎,警惕了起來:“小祖宗喲,你說的這個人不會是那姓荀的小郎君吧。你聽阿娘一句勸啊,此子非池中之物,不是你高攀的起的。”
對於荀冉,阮阾兒的全部印象就是禦史遇刺後他來調查時的冷酷形象。這樣的人,阮阾兒是萬萬不想去招惹的。但怕是一迴事,若叫她把倚翠樓的頭牌遲晨兒雙手送給這小子,便是絕無可能的。對她來說,在出了楊康盛那檔子事情後,現在最重要的是抱緊臨淄郡王的大腿。隻要遲晨兒把郡王殿下伺候的舒舒服服,便是以前那樁事掀起的風浪再大,也會被壓下去,這倚翠樓在平康坊中就能長久的生存下去。別看隻是個風月場,這裏麵的門道可多著呢,若是沒有靠山,天知道哪天倚翠樓就會被人吞的骨頭都不剩。
遲晨兒神色有些失落:“阿娘是說,荀公子從來沒有在意過晨兒?”
阮阾兒一甩彩帕:“那是肯定的,像他那樣的少年才俊,無數國公侯爺府的千金仰慕,怎麽會看上咱們這在風月場裏賣笑的姑娘?阿娘說一句實誠話你可別生氣,咱們既然落在這花柳巷,就要認命。若是把那些王孫公子伺候舒服了,等年老色衰便是做個妾小,好歹有個依靠。要不然,到時候便是阿娘想養你,旁的紅阿姑也看不下去啊。女人,尤其是像你我這樣的女人,怎麽都得為自己早作打算。”
遲晨兒輕歎一聲:“阿娘不用說了,晨兒都懂,晨兒這便畫眉梳妝。”
......
......
臨淄郡王府,郡王爺李隆義倚在床榻上,閉目凝神。
五尺之外,遲晨兒輕拂吉他,彈奏一曲高山流水。
一曲罷了,李隆義拊掌讚道:“佳人一曲高山流水,本王仿佛找到了知音。”
遲晨兒放下手中吉他,衝李隆義行了一禮道:“郡王殿下謬讚了,這曲雖好,也得良琴相襯。晨兒能奏出其中精髓,也多虧了這把吉他。”
李隆義淡淡道:“這麽說,倒是荀冉的功勞了,晨兒的意思,荀冉才是你的知音?”
“晨兒不敢。”
“不敢?”
李隆義倏地起身一把捏住遲晨兒的下巴,寒聲道:“這天底下還有你遲晨兒不敢的事情?本王多次派人去倚翠樓請你,你卻一再推脫,這可曾給過本王麵子?或者你從來就沒把本王放在眼裏,你的眼中隻有那姓荀的?”
遲晨兒隻覺唿吸困難,喃喃道:“殿下快饒了晨兒吧。”
李隆義冷哼一聲,一把將她甩開。遲晨兒跌倒時額頭撞上了桌角,鮮血如汩汩泉水淌了出來。
“血!”遲晨兒險些昏倒過去,李隆義卻是毫不在乎,丟下一方帕子道:“死不了人。”
遲晨兒用帕子掩住傷口,顫聲道:“謝殿下。”
李隆義冷冷道;“別說隻是個區區太樂署令,便是太常寺卿也要給本王幾分薄麵。本王看上的人,誰敢起半分心思?本王勸你最好早些斷了念想。踏踏實實的跟著本王,自不會虧待你。”
歎了一聲,李隆義擺了擺手道:“罷了,你既然喜歡他的詩詞,本王便讓你唱。”
他丟下一張薄紙,遲晨兒顫聲念了起來。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
迴首邊頭。
欲寄鱗遊,
九曲寒波不溯流。”
“本王叫你唱,你是啞巴嗎!”
李隆義的目光很冷,遲晨兒下意識的朝後退了一步。
“殿下,這曲子還沒譜出,晨兒......”
李隆義笑道:“你們幹的不就是賣唱賣笑的生意嗎,難不成你還等著本王給你譜曲?”
“晨兒這便唱,這便唱......”
遲晨兒兩行清淚劃過麵頰,染透了一層紅妝。
......
......
平康坊倚翠樓中,遲晨兒正捧著一本詩集品讀。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她此刻什麽都不想做,隻想靜靜的讀詩。
這集子裏有不少唐朝大儒的詩詞,當然也少不了後進晚輩的佳作。要說其中翹楚,莫過於近些時日聲名赫赫的荀冉荀徐之了。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她默讀了一遍荀冉所作的從軍行,隻覺得此刻仿佛置身安西都護府,那無數商隊經過的玉門關,那綿延千裏的黃沙廣漠,那星星點點的綠洲,那聞鈴而起的駝隊仿佛都出現在她的眼前。
轉瞬間這些景象都變得飄渺,一陣黃沙卷過,剩下的便是荒城枯骨,還有無數的突厥騎兵。
隻可惜她是個女兒身,不能從軍行伍,殺敵報國。
不知為何她對這個年歲尚輕的少年頗為欣賞。若自己沒有見過這少年,對於外界予他的盛讚或許隻會一笑置之。但偏偏自己親身跟他合作過,不說旁的,光是那個名為弗拉明戈的舞蹈,便足夠說明少年的才華了。
這可是連當今天子都讚歎有加的歌舞啊。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她不知道少年算不算自己的知己,但她確是願意為他梳洗妝容,隻為他能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麵。
“嗬。”遲晨兒唿出一口白氣,望著窗外來往的士子,突然覺得了無生趣了。在風月場這麽些年,她見過無數自詡才名無雙的士子,也侍奉過無數王孫權貴,卻從沒有為誰失過魂。這次,看來是要破例了。
“呦,我的好女兒啊,你怎麽今兒個還在樓上呢?臨淄郡王府的人都來催了兩次了,不是昨天跟你說好的嗎,恁的使起小性子了?”
阮阾兒手中揮著一塊蜀錦彩帕,扭著腰肢風風火火的上了樓。輕推開閨門,見遲晨兒望著窗外出神,她便苦口婆心的勸了起來:“我的小祖宗啊,這可是郡王爺,那是皇家的人,你若這次拂了他的意,咱們倚翠樓可就不用開了。”
遲晨兒擠出一抹笑容:“阿娘說的哪裏話,晨兒既然答應了郡王殿下,今兒個就一定會去。隻是晨兒剛剛睹物思人,有些癡了。”
遲晨兒雖然極力掩飾,但眉宇間的愁色卻出賣了她。
阮阾兒柳眉倒豎,警惕了起來:“小祖宗喲,你說的這個人不會是那姓荀的小郎君吧。你聽阿娘一句勸啊,此子非池中之物,不是你高攀的起的。”
對於荀冉,阮阾兒的全部印象就是禦史遇刺後他來調查時的冷酷形象。這樣的人,阮阾兒是萬萬不想去招惹的。但怕是一迴事,若叫她把倚翠樓的頭牌遲晨兒雙手送給這小子,便是絕無可能的。對她來說,在出了楊康盛那檔子事情後,現在最重要的是抱緊臨淄郡王的大腿。隻要遲晨兒把郡王殿下伺候的舒舒服服,便是以前那樁事掀起的風浪再大,也會被壓下去,這倚翠樓在平康坊中就能長久的生存下去。別看隻是個風月場,這裏麵的門道可多著呢,若是沒有靠山,天知道哪天倚翠樓就會被人吞的骨頭都不剩。
遲晨兒神色有些失落:“阿娘是說,荀公子從來沒有在意過晨兒?”
阮阾兒一甩彩帕:“那是肯定的,像他那樣的少年才俊,無數國公侯爺府的千金仰慕,怎麽會看上咱們這在風月場裏賣笑的姑娘?阿娘說一句實誠話你可別生氣,咱們既然落在這花柳巷,就要認命。若是把那些王孫公子伺候舒服了,等年老色衰便是做個妾小,好歹有個依靠。要不然,到時候便是阿娘想養你,旁的紅阿姑也看不下去啊。女人,尤其是像你我這樣的女人,怎麽都得為自己早作打算。”
遲晨兒輕歎一聲:“阿娘不用說了,晨兒都懂,晨兒這便畫眉梳妝。”
......
......
臨淄郡王府,郡王爺李隆義倚在床榻上,閉目凝神。
五尺之外,遲晨兒輕拂吉他,彈奏一曲高山流水。
一曲罷了,李隆義拊掌讚道:“佳人一曲高山流水,本王仿佛找到了知音。”
遲晨兒放下手中吉他,衝李隆義行了一禮道:“郡王殿下謬讚了,這曲雖好,也得良琴相襯。晨兒能奏出其中精髓,也多虧了這把吉他。”
李隆義淡淡道:“這麽說,倒是荀冉的功勞了,晨兒的意思,荀冉才是你的知音?”
“晨兒不敢。”
“不敢?”
李隆義倏地起身一把捏住遲晨兒的下巴,寒聲道:“這天底下還有你遲晨兒不敢的事情?本王多次派人去倚翠樓請你,你卻一再推脫,這可曾給過本王麵子?或者你從來就沒把本王放在眼裏,你的眼中隻有那姓荀的?”
遲晨兒隻覺唿吸困難,喃喃道:“殿下快饒了晨兒吧。”
李隆義冷哼一聲,一把將她甩開。遲晨兒跌倒時額頭撞上了桌角,鮮血如汩汩泉水淌了出來。
“血!”遲晨兒險些昏倒過去,李隆義卻是毫不在乎,丟下一方帕子道:“死不了人。”
遲晨兒用帕子掩住傷口,顫聲道:“謝殿下。”
李隆義冷冷道;“別說隻是個區區太樂署令,便是太常寺卿也要給本王幾分薄麵。本王看上的人,誰敢起半分心思?本王勸你最好早些斷了念想。踏踏實實的跟著本王,自不會虧待你。”
歎了一聲,李隆義擺了擺手道:“罷了,你既然喜歡他的詩詞,本王便讓你唱。”
他丟下一張薄紙,遲晨兒顫聲念了起來。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
迴首邊頭。
欲寄鱗遊,
九曲寒波不溯流。”
“本王叫你唱,你是啞巴嗎!”
李隆義的目光很冷,遲晨兒下意識的朝後退了一步。
“殿下,這曲子還沒譜出,晨兒......”
李隆義笑道:“你們幹的不就是賣唱賣笑的生意嗎,難不成你還等著本王給你譜曲?”
“晨兒這便唱,這便唱......”
遲晨兒兩行清淚劃過麵頰,染透了一層紅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