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荀冉和王維早早來到府宅正門,東宮派來的馬車已經等候良久。荀冉見昨日傳令的那個小太監站在馬車前,便上前主動打起了招唿:“區區小事怎敢勞煩中官親自跑一趟。”
那小太監對荀冉頗有好感,擺了擺手笑道:“荀大人哪裏話,奴子職責所在,必定要把您和王大人帶到太子殿下跟前。再說,您第一次進宮若是沒個人引領,耽誤了事情,吃罪的不還是奴子。”
“如此便有勞中官了。”
荀冉和王維上了馬車,那小太監輕巧一跳上了馬車,揮鞭驅車朝坊門而去。
永興坊距離皇城很近,沒過多久馬車便停了下來。荀冉下了馬車抬頭一望,城門上赫然寫著延春門三個大字。
“荀大人,王大人進了這延春門便算是進了東宮了。”
荀冉點了點頭,邁開步子朝門洞走去。
大唐長安城宮城的布局十分對稱,居中的是太極宮,也叫西大內。太極宮的左側是掖庭宮,右側便是東宮。東宮最近的地方距離太極宮隻有一牆之隔,怪不得曆朝皇帝都對太子防備有加,臥榻之側要是出現問題那可是致命的。
宮門當值的是千牛曹巡,他衝荀冉抱拳道:“想必兩位便是荀大人和王大人吧?卑職職責所在,還請見諒。”
說完他便示意手下對荀冉和王維搜身。荀冉倒是無所謂,索性伸開雙臂任由守衛搜查。一番搜查後,曹巡淡淡道:“二位大人請!”
進入東宮後,迎麵便是一條用青石板鋪就的寬闊道路。道路的左側便是太極宮,雖然自仁宗厚大唐的天子就移居大明宮,但太極宮畢竟也是宮禁,守衛絲毫沒有鬆懈。小太監囑咐二人勿要多言,便佝僂著身子在前引路。荀冉和王維一前一後跟著小太監,沿著宮牆前行。
東宮的建築布局多仿自大內,也是前朝後宮的格局。東宮之中,明德殿乃是最大的建築,也是太子接見朝臣的地方。但本朝太子酷愛讀書,起居多在離崇文館較近的麗正殿,接見朝臣也就順其自然選在了麗正殿。從東宮正門嘉福門到麗正殿距離並不算近,荀冉一行人繞過明德、崇教兩處大殿才來到麗正殿前。
小太監笑了笑:“二位大人且稍等,容奴才前去稟報一聲。”
“勞煩中官了。”
不久隻聽立政殿上一個中官高聲道:“宣校書郎、太子伴讀荀冉王維進殿!”
荀冉與王維互一對視,相繼走上殿去。
......
......
麗正殿正中,擺著一張寬大的案幾,太子李貞端坐在前,兀自讀著書。太子太傅蕭綱,祭酒孔方分侍左右。
“校書郎,荀冉、王維到!”伴著內侍尖聲唱頌,二人先後來到殿上。
“臣荀冉,臣王維拜見太子殿下。”
李貞放下手中書卷,微微笑道:“兩位郎君快快請起。”(注1)
荀冉起身朝上首望去,隻見太子李貞正饒有興致的打量著自己。丹鳳眼,臥蠶眉,麵龐極為清秀,隻不過有些慘白......李貞本來就身材瘦削,今日又穿了一件藏青色圓領長袍,更是顯得清瘦。荀冉細細觀察著這個不過和自己同歲的年輕人,心中不免有些唏噓。
所謂天潢貴胄,極致也不過如此了吧。
便是尊貴如大唐太子,也得每日殫精竭慮,謹小慎微,稍錯一步便會惹人非議,毫無自由可言。在荀冉看來,這太子雖不至於是個病秧子,但身體一定不會太好,而且看李貞的臉色多半是嗜好女色,被掏空了身子。荀冉隻能祈禱太子殿下的身體不要出大問題,至少也要等自己三年任期結束......
“兩位是朝廷為孤遴選的伴讀,必是才德兼備,還望今後對孤多行規勸諫言,為大唐出謀劃策。”
“謹遵殿下之命!”
“荀郎君,孤聽聞你博學多才,創立了一種樂器名曰吉他,可有此事?”
荀冉不曾想李貞竟會突然問起此事,心中不由得一沉。
“迴稟殿下,在崖州時微臣確是令人做出了吉他這種樂器,不過這乃是奇淫技巧,怕是入不得殿下之眼啊。”
李貞卻是擺了擺手:“此言差矣,樂乃六藝之一,君子不不擅樂理,怎能用奇淫技藝貶之,你且繼續說來。”
荀冉心中頗為感歎。所謂伶人樂手皆下賤,指的是那些出身卑微的人。而讀書人,官員若是精通樂理,則會被視為有君子之風。如此看來,古人對門戶出身真是十分看重啊。不過自己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將老本行發揮出來,為自己的仕途謀求更多便利。
“這吉他共有六弦,與琵琶類似,臣此行正好帶了一隻吉他,若殿下感興趣,明日臣便敬獻給殿下。”
李貞滿意的點了點頭,又轉向了王維:“王郎君,孤聽聞你精研佛法,不知對於愛字怎麽看?佛說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那麽孤到底應該愛還是不愛呢?”
王維衝李貞行了一禮:“迴稟殿下,在微臣看來,愛對於不同的人意義不同。天子之愛當是恩澤天下,父兄之愛當是惠澤子弟,殿下身為儲君,應是胸懷天下,普愛萬民。佛所說愛欲燒身,乃是指****,這等欲望若不克製便會傷身勞神,但大愛卻不會如此,常懷大愛反而會修神凝氣。”
“原來如此,孤受教了。”
李貞笑道:“起初孔祭酒還擔心二位學士不足以輔佐孤,如今看來兩位郎君皆是大才。孤能得兩位郎君侍奉,實是幸事。”
孔方衝李貞拱了拱手,拍起了馬屁:“殿下得兩英才,真乃社稷之幸,大唐之幸。”
蕭綱則是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從明日起,逢十日大講,兩位郎君便到東宮崇文館侍奉殿下聽取大儒講學。孔祭酒是我大唐國子監祭酒,乃國之棟梁,二位郎君應多虛心向他求教。”
荀冉衝孔方躬身一拜:“學生拜見祭酒大人,還望祭酒大人今後不吝賜教。”唐朝極重視儒學,作為最高學府的國子監囊括了全國頂尖學子。而作為國子監的祭酒,這孔方必定學識淵博。荀冉也是一個尊師重道之人,如今有機會聽取國子監祭酒講學,自然心情大好。
王維也衝孔方行禮:“學生在蒲州時就聽聞孔先生大名,日後儒學經典上有什麽疑惑,怕是要叨擾先生了。”
孔方對二人的恭維顯然很受用,輕捋胡須笑道:“好說,好說。我大唐才德兼備的大儒不勝枚舉,兩位郎君若是有心,虛心求教之下定能大獲裨益。”
便在這時,李貞話鋒一轉:“荀郎君,孤聽聞你們在長安還沒有住所?”
“迴稟殿下,微臣和王校郞已分得一處吏部提供的跨院暫住,便在永興坊。”
他這話說的極是穩妥,卻不曾想一直溫和的李貞瞬時暴怒。
“這幫混賬,倒真是沒把孤放在眼裏了。”李貞緊攥拳頭,咬牙道:“荀郎君,從即日起,那處宅子你和王郎君也不需再住了。孤恰巧在永昌坊有兩處別院正好閑置,便賜予你和王小郎君。那裏離東宮比永興坊還要近些,更不似那宅子閑雜吵鬧的緊。”
“微臣叩謝殿下恩典。”荀冉雖不知太子為何一時如此反常,還是行了大禮,算是收下入仕東宮的第一份福利。王維也是拱手謝恩,眉宇間卻添了一絲憂色。
“罷了,今日孤也乏了,兩位郎君便先退下吧。”李貞一邊揉著額頭,一邊擺了擺手。
“如此,微臣便告退了。”荀冉、王維自然是不敢多言,先後行了禮,恭敬退出了麗正殿。
大殿正中,李貞攥緊了拳頭,望著麗正殿外的層層石階,眼中滿是怨毒。
......
......
注1:郎君為唐代對少年男子的稱唿,此外也能直接用他們姓氏加官職指代。
推薦一下龍王的《篡秦》絕對好書!
那小太監對荀冉頗有好感,擺了擺手笑道:“荀大人哪裏話,奴子職責所在,必定要把您和王大人帶到太子殿下跟前。再說,您第一次進宮若是沒個人引領,耽誤了事情,吃罪的不還是奴子。”
“如此便有勞中官了。”
荀冉和王維上了馬車,那小太監輕巧一跳上了馬車,揮鞭驅車朝坊門而去。
永興坊距離皇城很近,沒過多久馬車便停了下來。荀冉下了馬車抬頭一望,城門上赫然寫著延春門三個大字。
“荀大人,王大人進了這延春門便算是進了東宮了。”
荀冉點了點頭,邁開步子朝門洞走去。
大唐長安城宮城的布局十分對稱,居中的是太極宮,也叫西大內。太極宮的左側是掖庭宮,右側便是東宮。東宮最近的地方距離太極宮隻有一牆之隔,怪不得曆朝皇帝都對太子防備有加,臥榻之側要是出現問題那可是致命的。
宮門當值的是千牛曹巡,他衝荀冉抱拳道:“想必兩位便是荀大人和王大人吧?卑職職責所在,還請見諒。”
說完他便示意手下對荀冉和王維搜身。荀冉倒是無所謂,索性伸開雙臂任由守衛搜查。一番搜查後,曹巡淡淡道:“二位大人請!”
進入東宮後,迎麵便是一條用青石板鋪就的寬闊道路。道路的左側便是太極宮,雖然自仁宗厚大唐的天子就移居大明宮,但太極宮畢竟也是宮禁,守衛絲毫沒有鬆懈。小太監囑咐二人勿要多言,便佝僂著身子在前引路。荀冉和王維一前一後跟著小太監,沿著宮牆前行。
東宮的建築布局多仿自大內,也是前朝後宮的格局。東宮之中,明德殿乃是最大的建築,也是太子接見朝臣的地方。但本朝太子酷愛讀書,起居多在離崇文館較近的麗正殿,接見朝臣也就順其自然選在了麗正殿。從東宮正門嘉福門到麗正殿距離並不算近,荀冉一行人繞過明德、崇教兩處大殿才來到麗正殿前。
小太監笑了笑:“二位大人且稍等,容奴才前去稟報一聲。”
“勞煩中官了。”
不久隻聽立政殿上一個中官高聲道:“宣校書郎、太子伴讀荀冉王維進殿!”
荀冉與王維互一對視,相繼走上殿去。
......
......
麗正殿正中,擺著一張寬大的案幾,太子李貞端坐在前,兀自讀著書。太子太傅蕭綱,祭酒孔方分侍左右。
“校書郎,荀冉、王維到!”伴著內侍尖聲唱頌,二人先後來到殿上。
“臣荀冉,臣王維拜見太子殿下。”
李貞放下手中書卷,微微笑道:“兩位郎君快快請起。”(注1)
荀冉起身朝上首望去,隻見太子李貞正饒有興致的打量著自己。丹鳳眼,臥蠶眉,麵龐極為清秀,隻不過有些慘白......李貞本來就身材瘦削,今日又穿了一件藏青色圓領長袍,更是顯得清瘦。荀冉細細觀察著這個不過和自己同歲的年輕人,心中不免有些唏噓。
所謂天潢貴胄,極致也不過如此了吧。
便是尊貴如大唐太子,也得每日殫精竭慮,謹小慎微,稍錯一步便會惹人非議,毫無自由可言。在荀冉看來,這太子雖不至於是個病秧子,但身體一定不會太好,而且看李貞的臉色多半是嗜好女色,被掏空了身子。荀冉隻能祈禱太子殿下的身體不要出大問題,至少也要等自己三年任期結束......
“兩位是朝廷為孤遴選的伴讀,必是才德兼備,還望今後對孤多行規勸諫言,為大唐出謀劃策。”
“謹遵殿下之命!”
“荀郎君,孤聽聞你博學多才,創立了一種樂器名曰吉他,可有此事?”
荀冉不曾想李貞竟會突然問起此事,心中不由得一沉。
“迴稟殿下,在崖州時微臣確是令人做出了吉他這種樂器,不過這乃是奇淫技巧,怕是入不得殿下之眼啊。”
李貞卻是擺了擺手:“此言差矣,樂乃六藝之一,君子不不擅樂理,怎能用奇淫技藝貶之,你且繼續說來。”
荀冉心中頗為感歎。所謂伶人樂手皆下賤,指的是那些出身卑微的人。而讀書人,官員若是精通樂理,則會被視為有君子之風。如此看來,古人對門戶出身真是十分看重啊。不過自己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將老本行發揮出來,為自己的仕途謀求更多便利。
“這吉他共有六弦,與琵琶類似,臣此行正好帶了一隻吉他,若殿下感興趣,明日臣便敬獻給殿下。”
李貞滿意的點了點頭,又轉向了王維:“王郎君,孤聽聞你精研佛法,不知對於愛字怎麽看?佛說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那麽孤到底應該愛還是不愛呢?”
王維衝李貞行了一禮:“迴稟殿下,在微臣看來,愛對於不同的人意義不同。天子之愛當是恩澤天下,父兄之愛當是惠澤子弟,殿下身為儲君,應是胸懷天下,普愛萬民。佛所說愛欲燒身,乃是指****,這等欲望若不克製便會傷身勞神,但大愛卻不會如此,常懷大愛反而會修神凝氣。”
“原來如此,孤受教了。”
李貞笑道:“起初孔祭酒還擔心二位學士不足以輔佐孤,如今看來兩位郎君皆是大才。孤能得兩位郎君侍奉,實是幸事。”
孔方衝李貞拱了拱手,拍起了馬屁:“殿下得兩英才,真乃社稷之幸,大唐之幸。”
蕭綱則是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從明日起,逢十日大講,兩位郎君便到東宮崇文館侍奉殿下聽取大儒講學。孔祭酒是我大唐國子監祭酒,乃國之棟梁,二位郎君應多虛心向他求教。”
荀冉衝孔方躬身一拜:“學生拜見祭酒大人,還望祭酒大人今後不吝賜教。”唐朝極重視儒學,作為最高學府的國子監囊括了全國頂尖學子。而作為國子監的祭酒,這孔方必定學識淵博。荀冉也是一個尊師重道之人,如今有機會聽取國子監祭酒講學,自然心情大好。
王維也衝孔方行禮:“學生在蒲州時就聽聞孔先生大名,日後儒學經典上有什麽疑惑,怕是要叨擾先生了。”
孔方對二人的恭維顯然很受用,輕捋胡須笑道:“好說,好說。我大唐才德兼備的大儒不勝枚舉,兩位郎君若是有心,虛心求教之下定能大獲裨益。”
便在這時,李貞話鋒一轉:“荀郎君,孤聽聞你們在長安還沒有住所?”
“迴稟殿下,微臣和王校郞已分得一處吏部提供的跨院暫住,便在永興坊。”
他這話說的極是穩妥,卻不曾想一直溫和的李貞瞬時暴怒。
“這幫混賬,倒真是沒把孤放在眼裏了。”李貞緊攥拳頭,咬牙道:“荀郎君,從即日起,那處宅子你和王郎君也不需再住了。孤恰巧在永昌坊有兩處別院正好閑置,便賜予你和王小郎君。那裏離東宮比永興坊還要近些,更不似那宅子閑雜吵鬧的緊。”
“微臣叩謝殿下恩典。”荀冉雖不知太子為何一時如此反常,還是行了大禮,算是收下入仕東宮的第一份福利。王維也是拱手謝恩,眉宇間卻添了一絲憂色。
“罷了,今日孤也乏了,兩位郎君便先退下吧。”李貞一邊揉著額頭,一邊擺了擺手。
“如此,微臣便告退了。”荀冉、王維自然是不敢多言,先後行了禮,恭敬退出了麗正殿。
大殿正中,李貞攥緊了拳頭,望著麗正殿外的層層石階,眼中滿是怨毒。
......
......
注1:郎君為唐代對少年男子的稱唿,此外也能直接用他們姓氏加官職指代。
推薦一下龍王的《篡秦》絕對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