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祭酒大人要來東宮為孤講學,便宣他們一齊入宮吧。”
李貞雖然年歲尚輕,但深諳禦人之道,對於這些剛入仕途的年輕人,君父的器重比什麽金銀官位都重要。
“殿下英明,如此他們必定對殿下鞠躬盡瘁,肝腦塗地。”稍頓了頓,蕭綱衝李貞拱了拱手道:“老臣家中還有些事情要處理,如若殿下沒有別的事情老臣便先退下了。”
李貞微微一笑:“先生請便。”
蕭綱剛走出麗正殿,李貞的貼身內監張芳便追了出來。
“蕭太傅請留步。”
蕭綱衝張芳拱了拱手,和聲說道:“張中官,不知晨兒那丫頭可還令殿下滿意?”
那內監咯咯一笑:“蕭太傅實在太客氣了,您可是殿下的老師,您的話奴才可一直記在心上呢。奴才特意查了殿下的起居注,晨兒姑娘上月十三已經給殿下侍過寢了。”
蕭綱點了點頭。
“如此便好,晨兒那裏還得勞煩張中官多費些心思。”
“蕭太傅哪裏的話,這都是應該的。”張芳輕翹起一隻蘭花指:“我們這些做奴才的還不是一心為了殿下著想。若是把殿下服侍的舒坦了,奴才們也清爽了不少哩。”
蕭綱心中一陣惡心,卻不得不擠出一抹笑容:“張中官忠心耿耿,老夫佩服。”
......
......
荀冉和王維進入皇城時並沒有受到什麽刁難。守鑰官陳列知道他們是太子殿下的伴讀後態度十分恭敬,親自打開城門將他們二人迎了進去。
大唐定製,凡入東宮侍奉太子者必授予相應官職。
作為太子殿下的伴讀,荀冉他們被授予的職位是校書郎。這是個從九品下的官職,主要職責是校理書籍。當然,這不過是個散職,不會有人真傻到讓太子殿下的伴讀去做這些粗活。
去吏部領取官印後,荀冉和王維便來到朝廷為他們提供的臨時宅院休息。這宅院位於永興坊,距離東宮極近。不過據說這宅子風水不太好,原先宅子的主人沒有一個好下場。先是武安郡王因為謀反被賜死,之後刑部侍郎又因為貪墨被抄了家、砍了腦袋。不過現下荀冉和王維可不敢計較什麽,畢竟長安城裏的宅院極為稀缺,若是別人不賣你便是花出再多的銀錢也買不來。長安不僅米貴,房子也是稀缺貨啊。
這宅子極大,住的人自然也不會少。荀冉和王維被分到了最靠西的一間跨院,院子雖然不大但布置的倒是十分齊整。荀冉帶的人並不多,除了小丫鬟扶春便隻有甘願放棄校尉身份追隨自己的王勇封。王維更是孑然一人,連書童都沒有帶。四個人三間屋子,足矣。住在這裏的官員大多品級不高,家中又沒有多少銀錢,但管事可不敢因此有絲毫怠慢。正所謂莫欺少年窮,誰知道哪天這當中便有人平步青雲,進了六部三省呢?
荀冉一番梳洗後,正打算約王維去西市轉轉,卻恰好在院門遇到了東宮來傳話的小太監。
......
......
對於這些常年侍奉在皇帝太子身邊的閹人,荀冉可不敢怠慢。少年取來一袋銀錢塞給了對方,態度恭敬的衝對方拱了拱手:“不知中官來此,有何事吩咐?”
那小太監年歲也就和荀冉相仿,難得出一次東宮,哪裏見過什麽世麵。【ㄨ】他拿了荀冉的銀錢已經惶恐不安,又聞聽此言連忙擺手道:“荀大人折煞奴子(注1)了。奴子來不過是替太子殿下傳個話,請荀大人和王大人明日前往東宮麗正殿拜見太子殿下。”
荀冉心中頗為吃驚,他們剛剛到達長安,太子便已經知曉,看來吏部也有東宮的人啊。也難怪,吏部總領官員任選,這麽重要的部門太子怎麽可能會不安插心腹。不過這樣也好,既然早晚要麵見太子,早些見倒顯得自己態度恭敬一些。
“敢問中官大人,除此之外太子殿下可還有什麽吩咐?”王維頗為激動的攥緊拳頭,這一刻他等了太久,如今終於能夠麵見太子,直是叫人興奮不已。
那小太監心中暗暗歎息,這兩人倒真是剛入仕途的雛兒,這太子連他們麵都還沒見過、還能有什麽別的吩咐?但他仍是滿臉堆笑,朝東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殿下旁的事情什麽也沒說,奴子也不敢亂猜啊。”
荀冉知道在他身上也問不出什麽,也不想浪費時間,和聲道:“中官通知的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今日一定焚香沐浴,明日一早便去拜見太子殿下。”
“如此奴子便先迴東宮複命了。”
“有勞中官了。”
那小太監心情大悅的出了跨院,荀冉見對方走遠,長歎了一聲:“看來我帶的銀錢還是有些少啊。”
王維安慰道:“崖州距離長安路途遙遠,過多的銀錢攜帶十分不便。徐之兄攜帶的銀錢已足夠今年之用,況且下月我們便能領取朝廷的俸銀,省些花也是夠了。”
“哎,若是能發明紙幣就好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像宋朝那樣大麵積使用紙幣,若是荀冉能過發明推廣它,絕對能憑此創立一個繁盛的商業帝國。
“紙幣?這是何物?”王維顯然完全不能理解什麽是紙幣,眼神中滿是疑惑。
荀冉攤開雙手解釋道:“紙幣便是在一張紙上寫上銀錢數目,再蓋上朝廷的印信以作證明。比如你有一兩銀子,便寫一個一,有十兩銀子便寫一個十。如此,朝廷、官府發放俸祿不必再使用通寶,商賈也不用再攜帶大量的銀錢前往外地,隻需帶上一疊紙幣,便可走遍天下!”
“如此說來,徐之兄口中這個紙幣用處倒真是甚多。隻是若是用這紙幣代替通寶,又如何防止宵小偽造呢?”
王維一言點醒了荀冉,這可是在唐朝,印刷術都尚未普及,更沒有後世那樣強大的防偽技術,便是自己真的說服朝廷製作出了紙幣,如何防偽就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畢竟就連通寶都有人私鑄仿造,更不要說紙幣了。
光靠朝廷的印信是肯定不行的,民間無數能工巧匠隻要拿來一張紙幣作樣稍作研究,便可在數日內製造出一摸一樣的印信。
更何況,朝廷發放俸祿多用絹帛,糧食代替,銀錢本就極少,真要實行起來怕是阻力不少。
此刻荀冉真的是很憂傷啊。
......
......
注1:唐朝時對奴才的叫法。
ps:求收藏,推薦啊。
李貞雖然年歲尚輕,但深諳禦人之道,對於這些剛入仕途的年輕人,君父的器重比什麽金銀官位都重要。
“殿下英明,如此他們必定對殿下鞠躬盡瘁,肝腦塗地。”稍頓了頓,蕭綱衝李貞拱了拱手道:“老臣家中還有些事情要處理,如若殿下沒有別的事情老臣便先退下了。”
李貞微微一笑:“先生請便。”
蕭綱剛走出麗正殿,李貞的貼身內監張芳便追了出來。
“蕭太傅請留步。”
蕭綱衝張芳拱了拱手,和聲說道:“張中官,不知晨兒那丫頭可還令殿下滿意?”
那內監咯咯一笑:“蕭太傅實在太客氣了,您可是殿下的老師,您的話奴才可一直記在心上呢。奴才特意查了殿下的起居注,晨兒姑娘上月十三已經給殿下侍過寢了。”
蕭綱點了點頭。
“如此便好,晨兒那裏還得勞煩張中官多費些心思。”
“蕭太傅哪裏的話,這都是應該的。”張芳輕翹起一隻蘭花指:“我們這些做奴才的還不是一心為了殿下著想。若是把殿下服侍的舒坦了,奴才們也清爽了不少哩。”
蕭綱心中一陣惡心,卻不得不擠出一抹笑容:“張中官忠心耿耿,老夫佩服。”
......
......
荀冉和王維進入皇城時並沒有受到什麽刁難。守鑰官陳列知道他們是太子殿下的伴讀後態度十分恭敬,親自打開城門將他們二人迎了進去。
大唐定製,凡入東宮侍奉太子者必授予相應官職。
作為太子殿下的伴讀,荀冉他們被授予的職位是校書郎。這是個從九品下的官職,主要職責是校理書籍。當然,這不過是個散職,不會有人真傻到讓太子殿下的伴讀去做這些粗活。
去吏部領取官印後,荀冉和王維便來到朝廷為他們提供的臨時宅院休息。這宅院位於永興坊,距離東宮極近。不過據說這宅子風水不太好,原先宅子的主人沒有一個好下場。先是武安郡王因為謀反被賜死,之後刑部侍郎又因為貪墨被抄了家、砍了腦袋。不過現下荀冉和王維可不敢計較什麽,畢竟長安城裏的宅院極為稀缺,若是別人不賣你便是花出再多的銀錢也買不來。長安不僅米貴,房子也是稀缺貨啊。
這宅子極大,住的人自然也不會少。荀冉和王維被分到了最靠西的一間跨院,院子雖然不大但布置的倒是十分齊整。荀冉帶的人並不多,除了小丫鬟扶春便隻有甘願放棄校尉身份追隨自己的王勇封。王維更是孑然一人,連書童都沒有帶。四個人三間屋子,足矣。住在這裏的官員大多品級不高,家中又沒有多少銀錢,但管事可不敢因此有絲毫怠慢。正所謂莫欺少年窮,誰知道哪天這當中便有人平步青雲,進了六部三省呢?
荀冉一番梳洗後,正打算約王維去西市轉轉,卻恰好在院門遇到了東宮來傳話的小太監。
......
......
對於這些常年侍奉在皇帝太子身邊的閹人,荀冉可不敢怠慢。少年取來一袋銀錢塞給了對方,態度恭敬的衝對方拱了拱手:“不知中官來此,有何事吩咐?”
那小太監年歲也就和荀冉相仿,難得出一次東宮,哪裏見過什麽世麵。【ㄨ】他拿了荀冉的銀錢已經惶恐不安,又聞聽此言連忙擺手道:“荀大人折煞奴子(注1)了。奴子來不過是替太子殿下傳個話,請荀大人和王大人明日前往東宮麗正殿拜見太子殿下。”
荀冉心中頗為吃驚,他們剛剛到達長安,太子便已經知曉,看來吏部也有東宮的人啊。也難怪,吏部總領官員任選,這麽重要的部門太子怎麽可能會不安插心腹。不過這樣也好,既然早晚要麵見太子,早些見倒顯得自己態度恭敬一些。
“敢問中官大人,除此之外太子殿下可還有什麽吩咐?”王維頗為激動的攥緊拳頭,這一刻他等了太久,如今終於能夠麵見太子,直是叫人興奮不已。
那小太監心中暗暗歎息,這兩人倒真是剛入仕途的雛兒,這太子連他們麵都還沒見過、還能有什麽別的吩咐?但他仍是滿臉堆笑,朝東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殿下旁的事情什麽也沒說,奴子也不敢亂猜啊。”
荀冉知道在他身上也問不出什麽,也不想浪費時間,和聲道:“中官通知的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今日一定焚香沐浴,明日一早便去拜見太子殿下。”
“如此奴子便先迴東宮複命了。”
“有勞中官了。”
那小太監心情大悅的出了跨院,荀冉見對方走遠,長歎了一聲:“看來我帶的銀錢還是有些少啊。”
王維安慰道:“崖州距離長安路途遙遠,過多的銀錢攜帶十分不便。徐之兄攜帶的銀錢已足夠今年之用,況且下月我們便能領取朝廷的俸銀,省些花也是夠了。”
“哎,若是能發明紙幣就好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像宋朝那樣大麵積使用紙幣,若是荀冉能過發明推廣它,絕對能憑此創立一個繁盛的商業帝國。
“紙幣?這是何物?”王維顯然完全不能理解什麽是紙幣,眼神中滿是疑惑。
荀冉攤開雙手解釋道:“紙幣便是在一張紙上寫上銀錢數目,再蓋上朝廷的印信以作證明。比如你有一兩銀子,便寫一個一,有十兩銀子便寫一個十。如此,朝廷、官府發放俸祿不必再使用通寶,商賈也不用再攜帶大量的銀錢前往外地,隻需帶上一疊紙幣,便可走遍天下!”
“如此說來,徐之兄口中這個紙幣用處倒真是甚多。隻是若是用這紙幣代替通寶,又如何防止宵小偽造呢?”
王維一言點醒了荀冉,這可是在唐朝,印刷術都尚未普及,更沒有後世那樣強大的防偽技術,便是自己真的說服朝廷製作出了紙幣,如何防偽就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畢竟就連通寶都有人私鑄仿造,更不要說紙幣了。
光靠朝廷的印信是肯定不行的,民間無數能工巧匠隻要拿來一張紙幣作樣稍作研究,便可在數日內製造出一摸一樣的印信。
更何況,朝廷發放俸祿多用絹帛,糧食代替,銀錢本就極少,真要實行起來怕是阻力不少。
此刻荀冉真的是很憂傷啊。
......
......
注1:唐朝時對奴才的叫法。
ps:求收藏,推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