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何進便領著百官進宮麵聖,這才知道漢帝已經駕崩,當下何進以大將軍的身份聯合皇後何氏宣布由皇長子劉辯登基稱帝。
蹇碩等人見何進等人勢大,不能強來,隻能答應,皇子劉辯得以順利登基。
劉辯當天於嘉德殿登基稱帝,宣布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後臨朝稱製,並大赦天下,改元為初平,封七歲的皇弟劉協為渤海王。
蹇碩在少帝即位後仍然想改立皇子協,又害怕何進掌權後會殺了自己,乃求助於趙忠等其它宦官,但他們或與何進親近,或為了自保,不聽從蹇碩的話,反而向何進出賣了蹇碩。
不久,何進乃命令黃門令逮捕蹇碩並誅殺之,張讓等十常侍因為何太後相保,得以幸免。
消息傳到朔方,張峰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天,但是當這一天真的到了的時候,心中還是不免忐忑,接下來將會上演董卓霸京師,諸侯討董,群雄割據等大爭大亂之勢……
自己穿越優勢將會越來越小,得盡快籌謀!
………
何進大將軍府,何進正匍匐在一名妙齡女子的身上,做著歡愉之事,突然上麵的瓦片墜落,一名黑衣人從屋頂竄入房間,手持利刃衝向何進。
何進嚇了一跳,連忙爬了起來,大喊“有刺客”,門外的衛士立馬衝了進來,那黑衣人接連刺了何進幾下,都沒有傷及要害。
這時候衛士衝了進來,刺客準備逃走,可是被衛士踢翻在地,刺客連忙自刎而死。
何進當下氣憤不已,拿刀將刺客砍了十幾下,這才停了下來。
“大人,嚇死奴家了!”
那女子裹著被子,也是花容失色。
何進當下想起了兩天前曾收到的一封密信,說是十常侍準備對他不利,原本何進沒有相信,但是經過這件刺殺的事情,何進開始相信了,覺著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十常侍得陰謀,畢竟當今天下,與他有恩怨的人,除了十常侍,他還真的想不出別人。
“你們要老子的命,老子先殺了你們!”
何進惡狠狠的說道。
聽聞何進遇刺,當下何進的眾多心腹之人紛紛趕到了,大家聽完何進遇刺的過程,當下也是心有餘悸。
若是何進遇刺,那朝局動蕩起來,受益的將會是誰呢,自然是十常侍,現在是何太後臨朝,而何太後對十常侍又十分的親近,所以到時候又會出現十常侍亂政的情況了。
袁紹進言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耽擱。”
此言正合何進心意,聞言笑道:“此計大妙。”
主簿陳琳連忙勸阻道:“不可!俗語雲:‘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誌,況國家大事?今大將軍依仗皇威,手掌兵要,龍驤虎步,群臣服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乃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何進笑道:“此懦夫之見也。”
旁邊一人鼓掌大笑,眾人視之,原來是曹操。
曹操對何進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進怒斥道:“孟德亦懷私意耶?”
曹操聞言,心中不悅,拂袖自言歎道:“亂天下者,必進也。”
何進乃暗差使命持密詔,星夜往各鎮去。
盧植聽到消息,連夜趕來勸諫:“外臣擁兵,引入京城,必亂朝局矣。”
何進卻置若罔聞,笑道:“汝多疑了,不足謀大事。”
盧植再次苦諫道:“外鎮諸侯,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
何進不聽,盧植憤然辭官而去,何進也不挽留,坐等外鎮諸侯前來勤王除賊。
張讓卻早已遣人監視大將軍府,迴報說大將軍日夜都有人來往,還派人前往各地去了。
張讓連忙聯絡趙忠、段珪等人,共議道:“此何進不容我等,我等不能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否則我等將皆被滅族。”
於是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入告何太後道:“今大將軍聽信士人之言,欲滅奴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
何太後不知其中詳細,對他們說道:“你們肯定是衝撞了大將軍,大將軍向來仁厚,你們可以前往大將軍府謝罪,大將軍必會寬恕你們的。”
張讓聞言,伏地哭訴道:“若到大將軍府,那些士人必會勸大將軍殺我等,到時候骨肉皆為齏粉矣。還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我等於娘娘麵前向大將軍叩罪,到時候還請娘娘相勸之,如大將軍不原諒,奴臣等就隻有娘娘前請死。”
何太後當下也沒有多想,於是降詔宣何進進宮。
何進得太後之詔,不疑有他,準備入宮見駕。
主簿陳琳思慮之後,覺得不對勁,勸何進道:“太後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不然太後為何無故宣大將軍入宮,有事可遣人前來告知即可,大將軍切不可去,去必有大禍。”
何進一向看不起陳琳,加上前番陳琳勸阻自己,心中不悅,嗬斥道:“太後詔我,哪有什麽禍事?真是杞人憂天。”
袁紹當下也勸說道:“今密謀之事看來已經泄露了,大將軍難道還要入宮嗎?陳琳所言不無道理啊!”
曹操也勸道:“可先召十常侍出內宮,然後才可進入。”
何進不以為意,笑道:“我掌天下權柄,十常侍敢待我如何?”
袁紹等人見狀,也是無奈,於是各選精兵五百,命虎賁中郎將袁術帶領,布列於青瑣門外,袁紹與曹操帶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
小黃門傳旨道:“太後特宣大將軍入宮相敘,其他人在外等候。”
將袁紹、曹操等都阻住宮門外。
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一擁而出,左右圍住何進。
何進大驚失色,想要逃走。
張讓上前厲聲責罵道:“汝本屠豬賣酒之輩,我等向天子舉薦了你,你才有了今天的榮華富貴;你不思報答,還想謀害我等,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何進慌急,想尋出路,可是宮門盡皆關閉,埋伏的甲士齊出,將何進亂刀砍殺,將何進的首級砍下,又將首級從牆上擲出,宣諭道:“何進謀反,已經伏誅。爾等乃是被脅從的,盡皆赦免。”
袁紹看到何進的首級,心內當下就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厲聲大叫道:“閹官謀殺大將軍,罪不可恕,隨我斬殺宦官,肅清朝廷,凡我大漢之臣皆前來助戰!”
袁紹、袁術、曹操和何進的部將帶兵攻進內宮,凡事遇到白麵無須之人,紛紛斬殺,一場宮廷血變,便這樣開始了。
何進便領著百官進宮麵聖,這才知道漢帝已經駕崩,當下何進以大將軍的身份聯合皇後何氏宣布由皇長子劉辯登基稱帝。
蹇碩等人見何進等人勢大,不能強來,隻能答應,皇子劉辯得以順利登基。
劉辯當天於嘉德殿登基稱帝,宣布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後臨朝稱製,並大赦天下,改元為初平,封七歲的皇弟劉協為渤海王。
蹇碩在少帝即位後仍然想改立皇子協,又害怕何進掌權後會殺了自己,乃求助於趙忠等其它宦官,但他們或與何進親近,或為了自保,不聽從蹇碩的話,反而向何進出賣了蹇碩。
不久,何進乃命令黃門令逮捕蹇碩並誅殺之,張讓等十常侍因為何太後相保,得以幸免。
消息傳到朔方,張峰雖然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天,但是當這一天真的到了的時候,心中還是不免忐忑,接下來將會上演董卓霸京師,諸侯討董,群雄割據等大爭大亂之勢……
自己穿越優勢將會越來越小,得盡快籌謀!
………
何進大將軍府,何進正匍匐在一名妙齡女子的身上,做著歡愉之事,突然上麵的瓦片墜落,一名黑衣人從屋頂竄入房間,手持利刃衝向何進。
何進嚇了一跳,連忙爬了起來,大喊“有刺客”,門外的衛士立馬衝了進來,那黑衣人接連刺了何進幾下,都沒有傷及要害。
這時候衛士衝了進來,刺客準備逃走,可是被衛士踢翻在地,刺客連忙自刎而死。
何進當下氣憤不已,拿刀將刺客砍了十幾下,這才停了下來。
“大人,嚇死奴家了!”
那女子裹著被子,也是花容失色。
何進當下想起了兩天前曾收到的一封密信,說是十常侍準備對他不利,原本何進沒有相信,但是經過這件刺殺的事情,何進開始相信了,覺著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十常侍得陰謀,畢竟當今天下,與他有恩怨的人,除了十常侍,他還真的想不出別人。
“你們要老子的命,老子先殺了你們!”
何進惡狠狠的說道。
聽聞何進遇刺,當下何進的眾多心腹之人紛紛趕到了,大家聽完何進遇刺的過程,當下也是心有餘悸。
若是何進遇刺,那朝局動蕩起來,受益的將會是誰呢,自然是十常侍,現在是何太後臨朝,而何太後對十常侍又十分的親近,所以到時候又會出現十常侍亂政的情況了。
袁紹進言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耽擱。”
此言正合何進心意,聞言笑道:“此計大妙。”
主簿陳琳連忙勸阻道:“不可!俗語雲:‘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誌,況國家大事?今大將軍依仗皇威,手掌兵要,龍驤虎步,群臣服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乃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何進笑道:“此懦夫之見也。”
旁邊一人鼓掌大笑,眾人視之,原來是曹操。
曹操對何進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進怒斥道:“孟德亦懷私意耶?”
曹操聞言,心中不悅,拂袖自言歎道:“亂天下者,必進也。”
何進乃暗差使命持密詔,星夜往各鎮去。
盧植聽到消息,連夜趕來勸諫:“外臣擁兵,引入京城,必亂朝局矣。”
何進卻置若罔聞,笑道:“汝多疑了,不足謀大事。”
盧植再次苦諫道:“外鎮諸侯,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
何進不聽,盧植憤然辭官而去,何進也不挽留,坐等外鎮諸侯前來勤王除賊。
張讓卻早已遣人監視大將軍府,迴報說大將軍日夜都有人來往,還派人前往各地去了。
張讓連忙聯絡趙忠、段珪等人,共議道:“此何進不容我等,我等不能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否則我等將皆被滅族。”
於是先伏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入告何太後道:“今大將軍聽信士人之言,欲滅奴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
何太後不知其中詳細,對他們說道:“你們肯定是衝撞了大將軍,大將軍向來仁厚,你們可以前往大將軍府謝罪,大將軍必會寬恕你們的。”
張讓聞言,伏地哭訴道:“若到大將軍府,那些士人必會勸大將軍殺我等,到時候骨肉皆為齏粉矣。還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我等於娘娘麵前向大將軍叩罪,到時候還請娘娘相勸之,如大將軍不原諒,奴臣等就隻有娘娘前請死。”
何太後當下也沒有多想,於是降詔宣何進進宮。
何進得太後之詔,不疑有他,準備入宮見駕。
主簿陳琳思慮之後,覺得不對勁,勸何進道:“太後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不然太後為何無故宣大將軍入宮,有事可遣人前來告知即可,大將軍切不可去,去必有大禍。”
何進一向看不起陳琳,加上前番陳琳勸阻自己,心中不悅,嗬斥道:“太後詔我,哪有什麽禍事?真是杞人憂天。”
袁紹當下也勸說道:“今密謀之事看來已經泄露了,大將軍難道還要入宮嗎?陳琳所言不無道理啊!”
曹操也勸道:“可先召十常侍出內宮,然後才可進入。”
何進不以為意,笑道:“我掌天下權柄,十常侍敢待我如何?”
袁紹等人見狀,也是無奈,於是各選精兵五百,命虎賁中郎將袁術帶領,布列於青瑣門外,袁紹與曹操帶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
小黃門傳旨道:“太後特宣大將軍入宮相敘,其他人在外等候。”
將袁紹、曹操等都阻住宮門外。
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段珪一擁而出,左右圍住何進。
何進大驚失色,想要逃走。
張讓上前厲聲責罵道:“汝本屠豬賣酒之輩,我等向天子舉薦了你,你才有了今天的榮華富貴;你不思報答,還想謀害我等,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何進慌急,想尋出路,可是宮門盡皆關閉,埋伏的甲士齊出,將何進亂刀砍殺,將何進的首級砍下,又將首級從牆上擲出,宣諭道:“何進謀反,已經伏誅。爾等乃是被脅從的,盡皆赦免。”
袁紹看到何進的首級,心內當下就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厲聲大叫道:“閹官謀殺大將軍,罪不可恕,隨我斬殺宦官,肅清朝廷,凡我大漢之臣皆前來助戰!”
袁紹、袁術、曹操和何進的部將帶兵攻進內宮,凡事遇到白麵無須之人,紛紛斬殺,一場宮廷血變,便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