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當不得不跟著張遼一起南下,諸遊俠已經盜馬失敗驚擾了鮮卑部落,張遼又對鮮卑部落展開了覆滅,這個時候周邊百裏之內,肯定流散著大批鮮卑胡騎正在搜尋入侵者。
韓當可沒有底氣,能夠護佑著縣中義士在胡騎的搜尋中活下來,隻能暫避鋒芒另做打算。
張遼難免忍不住暢想,果真是苦心人天不負,他還自詡偷襲鮮卑部落這是一本萬利的無本買賣,無人獲悉這個商機。
可對於韓當等人來說,就是瞄準了這個絕佳的商機。
善於抓住機會且努力的人,即便在亂世當中活下去的概率也大,而且還能活得很好。
比起韓當的勇魄來說,張遼有所不如。
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韓當就是這種拿命搏福貴之人。
隨後的亂世當中,起於草莽的豪傑,全在拿命搏富貴這無可厚非。
韓當為了生計,可以冒著生命危險行事。
純粹是為了養家糊口,盜取胡馬並不是抱著為國為民的心思。
要是讓他帶領著幾十遊俠,馳騁於鮮卑部落之間盜馬為生,這需要莫大的勇氣。
張遼極其惜身,敬佩韓當為人無畏的同時,暗自決定,沒有足夠的自保措施,這樣冒險的行為要引以為戒。
他可不敢目中無人,該謹慎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行。
若是他跟韓當一樣是一窮二白之軀,還可以如此行事,但他不是,犯不著冒無法預測的風險。
張遼發現自己有些怕死,置身於戰陣之上,敵人的箭矢不會放過他,他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滋生出來的雄心壯誌,以gameover而結束。
返迴障塞的路上並未遇到任何的胡騎襲擾。
張遼一迴到障塞,就被浪潮一般的唿聲覆蓋,一個個歡唿著張司馬威武。
也是,鑽入鮮卑部落不僅安然無恙的歸來,收獲之豐讓眾人眼熱的厲害。
張遼當即吩咐張刑殺牛宰羊,用來款待韓當等一眾勇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遼當即麵向韓當暢所欲言道:“不知義公兄是否願意從軍?”
“未曾想過。”韓當言辭微閃。
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這是一種普及的價值觀念。
最不濟,也會憑借武勇投效於郡中,再聚集兩三百鄉勇,在郡中就可以任職。
對於張遼這樣的地主豪門之家,即便委身於部曲上升的空間也不大,也就不被太多的草莽豪傑看重。
亂世一旦真正的開啟,草莽豪傑將會全部起於微末,那個時候人心思變,都想著是不是要改朝換代,自己是不是也能封侯拜將,這樣的心思一旦興起,就說明時局潰爛到極點。
如今漢室天下,雖然起義頻發,但尚未動搖國本,士民之心還歸屬於漢室威儀。
“哎,義公兄無心入軍伍,我想請義公兄入我張氏為部曲,看來也要失望了。”張遼深切的感歎。
曹性即便是獵戶草莽,在張遼屈身相邀之下,這才讓曹性歸於張氏。
楊醜感念於張氏救助流民的仁義,以及對自家有活命之恩,這才投效於張氏。
像韓當這樣的寒門子弟,心中自有誌向和目標,看不起張遼這樣的地主豪門可以理解。
張遼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暫時將韓當留在邊塞,隻要韓當願意從軍,麾下四百郡卒他完全可以交給韓當統領,自己即便是作為名義上的軍司馬他都甘心。
隻可惜,他連許以韓當軍職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堵住了死路。
麾下這部郡卒,張遼最大的權限就是任命旁人為曲長,這是郡守給他的權限。
韓當目光一轉,主動詢問道:“張郎君所轄部曲堪為精銳,每副精鐵鎧甲皆是錢財堆積而成,手中所持弩具以及槍矛都是極其鋒利的精良器械,不知張郎君打造這樣一支隊伍,有何目的呢?”
“顯示武勇於郡中,等待郡中的征辟,然後在郡中任職。”張遼稍微思考,就將這個普遍的價值觀念說了出來。
其餘心思壓在心底不敢妄言,任何一句對漢室不忠的話都不能說,這個時候落個亂臣賊子的形象極其不好。
“我想張郎君對我有所隱瞞。”韓當這般嘀咕。
“封侯拜將的心思我也有,可也得需要機會啊。”
張遼神色一轉,主動問道:“不知義公兄對今後有何打算呢?”
“自然是完成令支縣長的囑托,獻馬於晉陽郭氏門庭,如今鮮卑部落警覺,隻能歇息幾日再找機會潛入部落之間盜馬。”韓當將自己的想法顯露無遺。
“義公兄乃是信守承諾的豪傑,應諾之事自然會辦到,我這裏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義公兄務必要答應。”
張遼語氣嚴肅,拉攏不成隻能退而求其次,改為君子之交相忘於江湖也好。
“張郎君請講。”韓當拱手一禮,神色同樣嚴肅。
“這個時候再去鮮卑部落盜馬危險重重,義公兄武勇無雙自然能夠來去自如,可縣中的一眾義士皆是熱血男兒,難免會有所死傷,還請義公兄接受小弟的贈馬,萬莫推辭。”
張遼尊稱韓當為兄,自認為弟。
“這如何使得?”韓當臉色一變。
“難道義公兄連小弟的贈馬都無法接受嗎?”張遼隻能以情義相係,他隻有一個心思,那就是跟韓當做不成戰友,也要結下一份善緣。
“這?這!隻是馬匹數量甚巨,我有何臉麵承下這份情義,豈不是要羞愧死為兄嗎?”韓當臉色為難,身軀極其急促。
“多少匹?”張遼不加猶豫的問道。
“三百匹啊!!!”韓當的嗓門頓時一高。
張遼心中一震,既然都已經做出贈馬之舉,這個時候即便心中泣血,也隻能保持自己無私贈馬的形象,故作豪爽的道:“三百匹戰馬給你,有何不可?”
“張郎君如此看重韓某,讓我無地自容,隻能厚顏接受這份饋贈,不過權當是我借你的,日後必當償還。”韓當信誓旦旦的保證,無奈之下隻能接受這份重禮。
韓當的心底泛起了濃濃的激動之意,同時,一股計謀得逞的情緒湧上心頭。
韓當可沒有底氣,能夠護佑著縣中義士在胡騎的搜尋中活下來,隻能暫避鋒芒另做打算。
張遼難免忍不住暢想,果真是苦心人天不負,他還自詡偷襲鮮卑部落這是一本萬利的無本買賣,無人獲悉這個商機。
可對於韓當等人來說,就是瞄準了這個絕佳的商機。
善於抓住機會且努力的人,即便在亂世當中活下去的概率也大,而且還能活得很好。
比起韓當的勇魄來說,張遼有所不如。
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韓當就是這種拿命搏福貴之人。
隨後的亂世當中,起於草莽的豪傑,全在拿命搏富貴這無可厚非。
韓當為了生計,可以冒著生命危險行事。
純粹是為了養家糊口,盜取胡馬並不是抱著為國為民的心思。
要是讓他帶領著幾十遊俠,馳騁於鮮卑部落之間盜馬為生,這需要莫大的勇氣。
張遼極其惜身,敬佩韓當為人無畏的同時,暗自決定,沒有足夠的自保措施,這樣冒險的行為要引以為戒。
他可不敢目中無人,該謹慎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行。
若是他跟韓當一樣是一窮二白之軀,還可以如此行事,但他不是,犯不著冒無法預測的風險。
張遼發現自己有些怕死,置身於戰陣之上,敵人的箭矢不會放過他,他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滋生出來的雄心壯誌,以gameover而結束。
返迴障塞的路上並未遇到任何的胡騎襲擾。
張遼一迴到障塞,就被浪潮一般的唿聲覆蓋,一個個歡唿著張司馬威武。
也是,鑽入鮮卑部落不僅安然無恙的歸來,收獲之豐讓眾人眼熱的厲害。
張遼當即吩咐張刑殺牛宰羊,用來款待韓當等一眾勇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遼當即麵向韓當暢所欲言道:“不知義公兄是否願意從軍?”
“未曾想過。”韓當言辭微閃。
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這是一種普及的價值觀念。
最不濟,也會憑借武勇投效於郡中,再聚集兩三百鄉勇,在郡中就可以任職。
對於張遼這樣的地主豪門之家,即便委身於部曲上升的空間也不大,也就不被太多的草莽豪傑看重。
亂世一旦真正的開啟,草莽豪傑將會全部起於微末,那個時候人心思變,都想著是不是要改朝換代,自己是不是也能封侯拜將,這樣的心思一旦興起,就說明時局潰爛到極點。
如今漢室天下,雖然起義頻發,但尚未動搖國本,士民之心還歸屬於漢室威儀。
“哎,義公兄無心入軍伍,我想請義公兄入我張氏為部曲,看來也要失望了。”張遼深切的感歎。
曹性即便是獵戶草莽,在張遼屈身相邀之下,這才讓曹性歸於張氏。
楊醜感念於張氏救助流民的仁義,以及對自家有活命之恩,這才投效於張氏。
像韓當這樣的寒門子弟,心中自有誌向和目標,看不起張遼這樣的地主豪門可以理解。
張遼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暫時將韓當留在邊塞,隻要韓當願意從軍,麾下四百郡卒他完全可以交給韓當統領,自己即便是作為名義上的軍司馬他都甘心。
隻可惜,他連許以韓當軍職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堵住了死路。
麾下這部郡卒,張遼最大的權限就是任命旁人為曲長,這是郡守給他的權限。
韓當目光一轉,主動詢問道:“張郎君所轄部曲堪為精銳,每副精鐵鎧甲皆是錢財堆積而成,手中所持弩具以及槍矛都是極其鋒利的精良器械,不知張郎君打造這樣一支隊伍,有何目的呢?”
“顯示武勇於郡中,等待郡中的征辟,然後在郡中任職。”張遼稍微思考,就將這個普遍的價值觀念說了出來。
其餘心思壓在心底不敢妄言,任何一句對漢室不忠的話都不能說,這個時候落個亂臣賊子的形象極其不好。
“我想張郎君對我有所隱瞞。”韓當這般嘀咕。
“封侯拜將的心思我也有,可也得需要機會啊。”
張遼神色一轉,主動問道:“不知義公兄對今後有何打算呢?”
“自然是完成令支縣長的囑托,獻馬於晉陽郭氏門庭,如今鮮卑部落警覺,隻能歇息幾日再找機會潛入部落之間盜馬。”韓當將自己的想法顯露無遺。
“義公兄乃是信守承諾的豪傑,應諾之事自然會辦到,我這裏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義公兄務必要答應。”
張遼語氣嚴肅,拉攏不成隻能退而求其次,改為君子之交相忘於江湖也好。
“張郎君請講。”韓當拱手一禮,神色同樣嚴肅。
“這個時候再去鮮卑部落盜馬危險重重,義公兄武勇無雙自然能夠來去自如,可縣中的一眾義士皆是熱血男兒,難免會有所死傷,還請義公兄接受小弟的贈馬,萬莫推辭。”
張遼尊稱韓當為兄,自認為弟。
“這如何使得?”韓當臉色一變。
“難道義公兄連小弟的贈馬都無法接受嗎?”張遼隻能以情義相係,他隻有一個心思,那就是跟韓當做不成戰友,也要結下一份善緣。
“這?這!隻是馬匹數量甚巨,我有何臉麵承下這份情義,豈不是要羞愧死為兄嗎?”韓當臉色為難,身軀極其急促。
“多少匹?”張遼不加猶豫的問道。
“三百匹啊!!!”韓當的嗓門頓時一高。
張遼心中一震,既然都已經做出贈馬之舉,這個時候即便心中泣血,也隻能保持自己無私贈馬的形象,故作豪爽的道:“三百匹戰馬給你,有何不可?”
“張郎君如此看重韓某,讓我無地自容,隻能厚顏接受這份饋贈,不過權當是我借你的,日後必當償還。”韓當信誓旦旦的保證,無奈之下隻能接受這份重禮。
韓當的心底泛起了濃濃的激動之意,同時,一股計謀得逞的情緒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