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諸位豪傑是何方人氏?”


    張遼驅馬來到遊俠們麵前,然後跳下馬背關切的詢問。


    “在下韓當韓義公,遼西郡令支縣人氏,身旁諸位都是縣中義士。”


    韓當簡單介紹了一下,這才謙虛的道:“豪傑之名不敢當,反倒被鮮卑胡騎追的狼狽逃竄,倒是讓小將軍見笑了。”


    “在下馬邑縣張遼,今日能見到諸位豪傑實乃人生幸事。”


    張遼心底的震驚無以言表,他隻能勉強壓下沒出息的情緒,盡量讓自己保持寵辱不驚的儀態。


    眼前這位著甲猛士可是韓當,輔佐孫氏父子三人轉戰天下,奠定孫吳基業的江表虎臣之一,吳國開國功勳。


    其長於弓箭和騎術,且膂力驚人,大名鼎鼎的世之悍將,又是統帥三軍的大才。


    麵對這樣的一位絕世猛將,曹性和楊醜的勇武隻能黯然失色。


    張遼秉持著真情實意輕笑道:“諸位英傑一時不察,這才讓鮮卑胡兒逞勇於一時,有何自慚之處,我反而認為,諸位遊刃有餘馳騁於胡騎亂馬中間,乃是真正的邊塞豪傑。”


    見張遼真情實意的如此表態,包括韓當在內的眾位遊俠都對張遼大為親近。


    “不知這位小將軍是何職務?如何遊蕩於鮮卑部落之間?”韓當粗狂的麵孔露出好奇之色。


    “去年鮮卑入侵,雁門郡多受波及,我借助家族部曲以斬首兩百餘胡騎首級為功,求得白登山障塞尉一職拱衛於邊地,不敢說為國盡忠,隻要能為郡中鄉民減輕一分胡騎的入侵之苦,也算是不枉身為邊塞男兒。”


    張遼盡量給自己安置一些光輝的形象,繼續說道:“周邊健兒,皆是我張氏部曲,說起張氏,不過是地主豪門之家,隻有一些錢財,隻在縣中有一點兒權勢。”


    韓當等人已然知曉,張遼是障塞小尉,能有這麽一部精銳的部曲,家業想必不簡單,同時,張遼為郡中鄉民而戰的舉動讓他們極其敬佩,大家同為邊塞男兒自然敬重張遼為人。


    飽受胡騎入侵之苦的他們,可對朝廷沒有歸屬感,這都是朝廷在邊郡武事上沒有作為帶來的惡果。


    作為遊俠,自有一份柔情,自然悲痛鄉中的宗族親人和同鄉所遭受的苦難。


    如今碰到一位為鄉民而戰的邊塞豪傑,豈有不佩服的道理,他們也想跟張遼這樣為鄉民而戰,隻可惜沒有出路。


    去年鮮卑入侵,他們也曾戰鬥,隻不過斬獲平平,為了保護鄉民他們處於防禦狀態,無法同鮮卑胡騎甩開膀子廝殺。


    “小將軍為了郡中鄉民而戰的行為,讓我等汗顏,同為邊塞男兒,我們不如小將軍多矣。”一位遊俠甚是歎服的道。


    “不敢當小將軍稱唿,諸位莫要謬讚。”張遼言語懇切的表態,這是眾位遊俠對他的尊稱,他自然一清二楚。


    張遼跟韓當等人有不少共同之處,他在竭盡全力拉近跟對方的關係,當然了,這都要自己禮下於人慢慢去接觸。


    要論家世,他比韓當等人尊崇,


    要論職位,他怎麽著也是統領雁門郡四百郡卒的軍司馬,更是韓當等人無法企及的職位。


    就這邊塞的障塞尉一職,都是借助家族聲望好不容易求來,像韓當這樣的寒門子弟,比起張遼地主豪門的身份來論大大不如。


    “義公兄遠居遼西郡,為何出現在雁門郡以北?”張遼主動詢問,連稱唿上都發生了改變。


    雁門郡以東依次是代郡、上穀郡、漁陽郡以及右北平郡,然後才會抵達遼西郡。


    張遼不相信,這是主角光環的原因將韓當吸引了過來,必然有其他的原因。


    他還知道一位猛將,那就是公孫瓚,其人也是遼西郡令支縣人氏,說起來跟韓當可是真正的老鄉。


    “令支縣長郭德,想要給族內獻馬,就派家中仆役找到了我們,由於我們時常進入鮮卑部落盜馬,這份差事就落在了我們頭上。”


    韓當緩聲解釋,對於張遼主動示好的稱唿以及態度,他隻能收下,並且報以同樣的善意。


    不管如何,張遼是地主豪門的身份,更在郡中擔任武職,這樣的人掌握著一定的權勢,能夠看重他一介落魄的寒門子弟這是幸事,他如今迫於生計無奈之下隻能以盜馬為生,乃是郡縣官吏痛恨的不法遊俠,自然十分感激張遼的真誠相交。


    更不要說身為燕趙男兒,本就是慷慨悲歌之士,怎麽會不識好歹呢?


    再說了,他有什麽能耐對別人的善意置之不理呢?


    “這位郭縣尊是何人?”張遼不解。


    “太原郡晉陽郭氏族人,想必也是旁支,否則不會去邊塞苦寒之地為官,這一次向族中獻馬,隻怕是希望郭氏能夠幫他升遷一下官職,即便稍微動一動到大漢州郡內部當一個縣長也是極大的殊榮。”韓當麵無表情的解釋。


    晉陽郭氏這又是太原郡的世家大族。


    跟馬邑縣尊郭澤一樣,都是太原郡的世家大族,不過郭澤出自介休郭氏。


    張遼明白了韓當出現在這裏的用意,想必抱著盜取鮮卑的戰馬之後,然後順著雁門郡南下進入太原郡。


    他目光一閃,很是認真的問道:“不知義公兄接下來有何打算?”


    “隻能另找機會盜取戰馬,然後送到晉陽郭氏。”韓當隱隱猜到張遼這麽問的原因。


    “義公兄和諸位豪傑也殺掉了不少鮮卑胡騎,所繳獲的戰馬自然也有你們的一份,何不取走自己所需的戰馬離開這裏?”


    張遼認真的說道:“此番我率領部曲覆滅了四個鮮卑部落,要是等到其他部落警覺你們再想盜馬就更加困難了。”


    “不可,我們之所以脫險,全賴張郎君相助,正所謂無功不受祿,我們已經身受張郎君的搭救之恩,如何還有臉麵再拿走張郎君繳獲的戰馬呢?”


    韓當甚是執拗,對於張遼的建議不加考慮就予以否決。


    不過,對於張遼的稱唿就親切多了。


    張遼理解韓當的堅持,但凡是有誌之士,都有自己的堅持,不可過分強求。


    韓當也明白,這個時候再去盜馬已經再無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塚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度流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度流浪並收藏塚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