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性和楊醜為主導的兩屯一曲騎卒旬日之間成立。


    至此,張氏的六曲十二屯部曲,共計一千兩百餘人成了常備兵卒,其中以四曲步卒為主,兩曲騎卒為輔。


    張氏馬場內的良馬被消耗一空,幸虧從攻打鄔堡的胡騎手中繳獲了兩百餘匹善馬,否則的話想要成立新的騎卒部曲殊為困難。


    “兄長,我有意購買良馬充入馬場,擴大馬場的規模。”


    張遼當著張汛的麵,將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說了出來。


    “為何有此想法?”


    張汛的臉色當即一苦,無奈的道:“張氏部曲足夠自保就行了,犯不著擴大隊伍,依我之見,第六曲騎卒都沒有成立的必要,要是將武裝騎卒的良馬售賣一空,肯定能夠給家族聚攏大量的錢糧。”


    當他聽說張遼當著曹性和楊醜的麵,欲要成為騎卒的時候隻能答應,二弟說出去的話自然要兌現,不能失信於人。


    毫不誇張的說,他認為張氏現有的部曲已經足夠,沒有必要耗費錢財再去成立新的騎卒。


    即便真的要擴大部曲隊伍,外姓人為統領兩百騎卒的軍侯以及百人屯將,他的心裏甚不放心。


    說白了,張氏部曲的軍侯和屯長,甚至包括五十人隊率,基本上都以張氏族人為隊伍當中的決策者。


    這隻一支純粹的張氏部曲,外姓人無法置喙半句。


    現如今,情況大大的改變了。


    張遼知道,張戚和張刑等一幹人對他的這個決定也抱著想法,但為了維護他說話算話的人設不得不遵從。


    所以,第六曲騎卒的成立沒有遇到多大的阻礙。


    張遼跟其他族人的看法不同,曹性和楊醜的個人武勇不容置疑,他必須要讓兩人在張氏部曲裏麵有最大的施展空間。


    這份信任和看重是他必須要給曹性和楊醜的,當然了,他希望曹性和楊醜給他迴報的更多。


    即便現在有些嫌隙,他相信日後定然能夠彌補。


    在張汛看來,二弟擴大良馬的數量,肯定又在抱著擴大騎卒的心思,對此,他是予以反對。


    “兄長,這一次請你無條件的相信我,也請給我最大的支持。”張遼想要根據曆史大事件來壯大家業,必須要說服兄長,否則的話不能放開手腳行事。


    “你,到底有何想法?”


    張汛見二弟如此認真,心底頓時一緊,無奈的問道:“你就不能給我透個底嗎?”


    “請兄長相信我。”


    張遼不是不想說,能夠預料曆史事件這樣的事情對旁人來說太過詭異,他也不想給親人留下一個未卜先知這樣的神棍形象,隻能以親情為底氣爭取兄長的支持。


    張汛目露沉思,自從曲轅犁、麻辣佐料、水力風箱等出自張遼奇思妙想的東西運用以來,家族獲益良多。


    他的心底對二弟,一定程度上有一種迷之信任。


    “我會讓張刑和張天全力配合你,你想要做什麽盡管大膽去施行吧。”


    張汛撂下這句話,隻能壓下去唯恐二弟敗落家業的想法,心中懷著美好的期盼,希望二弟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張刑和張天離開了鄔堡,帶走了族中餘財以及數百部曲,張氏在周邊縣境之內的店鋪餘財也在運用範圍之內。


    兩人的目的就是購買良馬,重點目的地就是購買雁門郡、太原郡、代郡以及定襄郡四郡之內的良馬,張氏餘財不多,隻能搜羅最近範圍內的良馬,盡可能利用這次機會大賺特賺。


    張遼並沒有閑著,張氏鄔堡之內誕生了一座以香皂和肥皂為出產物的作坊。


    讓他惋惜的是,動物脂肪甚缺,無法擴大規模隻能走精品路線,將銷售目標對準了世族門閥,秉持著物以稀為貴的原則隻能將豪奢之家當作盤剝的對象。


    在物資嚴重匱乏,數量和種類極其短缺的時代,任何一種新的發明都能夠耀眼於一時。


    伴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一隊隊部曲護送著良馬進入了張氏鄔堡,同時,像香皂和肥皂這種緊俏貨被押送了出去。


    轉眼之間兩月的時間過去,張氏一共花費出去銅錢兩千四百萬枚,每皮良馬的價格從七八萬錢到十幾萬錢不等,一共搜羅到三百餘匹良馬。


    當冬雪籠蓋大地之後,張氏鄔堡就像是睡著了一般沉寂無聲。


    張遼等待著下一年,等冰雪消融之後,張氏的付出將會以數倍甚至是二十餘倍的驚人價格賺迴來。


    這年的十二月初五日,對於何氏家族來說那是一個足以彪炳史冊的偉大日子。


    何進之妹何貴人正式被冊封為皇後,這位身高七尺一寸的絕色佳人,因美色受寵於漢靈帝劉宏以來,可謂是權勢頗重,在後宮之內隻手遮天。


    正所謂母以子貴,何皇後憑借誕下劉辯的功勞,注定了她的身份將顯貴至極,後宮眾多嬪妃和佳麗采女難以媲美她分毫。


    封後大典之上,何皇後難免心緒激蕩,腦海當中不禁迴想起父親何真賄賂詔選官選她為采女時的往事,那時,父親可是耗盡家財,如果沒有當初拋家舍業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顯貴身份。


    區區一介屠戶之家的女子,可謂是卑賤之極,即便美色過人,亦沒有資格被詔選為采女。


    何皇後冷眼瞅著滿朝的文武大臣跪拜於階下,心中的得意和歡快,即便是窮盡世間所有的溢美之詞都難以描繪一二。


    漢靈帝劉宏的臉色陰沉,隻有望向曹節等宦官的神色才顯得柔和,至於看向滾滾諸臣的目光帶著壓抑不住的不滿。


    漢靈帝力排眾議,一力抗住了滿朝公卿大臣的反對意見,這才將何皇後送上了後位,至於讓他心中不快的大臣,無論是三公九卿大員,亦或者是漢室宗親長輩,都難以讓他高看一眼。


    滿朝諸公,隻能屈服於皇權之下,任由劉宏將何氏送上皇後尊位,不過,心中的抵觸和反感情緒不言而喻。


    何皇後甚至暗暗期盼,大典的禮儀越是繁重越好。


    滿朝的袞袞諸公對她越是鄙視和反感,她越想看著反對她的人跪拜的時間越長越好。


    就在這樣的詭異氣氛當中,何皇後麵懷暢快之意完成了封後大典的繁瑣程序。


    何氏一門,至此榮寵到了極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塚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度流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度流浪並收藏塚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