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麵對的三大災難性挑戰:饑餓、戰爭、瘟疫。


    當張遼望著散發出死亡氣息的七百餘流民時,臉色陰沉的厲害,這些人全身上下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除了一件粗布爛衫遮羞之外,拿不出任何餘財。


    眼中隻剩下惶恐不安,甚至流溢著死寂的氣息。


    張遼隱隱看出來了強盜產生的雛形,如果這些流民再絕望下去,有人再振臂一唿,那麽就誕生了一支匪寇。


    張刑和曹性跟隨在張遼的身邊,兩百餘部曲分散開來維護著秩序,這些流民對部曲的唿喝和訓斥都帶著麻木的表情。


    張遼忽視了部曲粗暴的表現,這個時候部曲兇狠一點,流民們還會多一些畏懼,不會做出不計後果的事情出來,如果部曲們溫言相向,流民們難免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人不應該這樣活。”


    張遼輕歎一聲,隻能吩咐往熬粥的鍋裏麵再加一些糧食,一碗稠粥總比稀粥要來的強一些,也能給這些流民們些許的慰藉,最起碼可以看到一點兒希望也好。


    孩童們沒有了人色,一個個睜大了無辜的眼睛瞅著陌生的世界,哆哆嗦嗦藏在大人的身後一個個如同受驚的小獸。


    大人們神色呆板,空洞的眼睛盯著張遼所在的地方,希望主家能夠仁慈一點兒,給他們一點兒活命的希望。


    望著身前鍋中的粥汁稠度,不少人的表情多少活泛了一些。


    張遼看不得太過淒慘的場麵,硬邦邦的吼道:“能活著就給我老實一點兒,張氏不會讓你們餓死,也不會讓你們凍死,誰要是生亂幹出一些禍事出來,小心自己的腦袋。”


    輕微的保證聲響起,顯得是那麽的有氣無力。


    張遼稍微遠離了人群,期望,讓他感覺到窒息的戾氣也能從心頭減少些許。


    隻可惜,他注定要失望。


    “人不應該這樣活。”


    張遼呢喃低吟,他不知道說什麽了,隻能重複著歎息。


    “能夠在戰亂當中活下來,已經是邀天之幸,等到他們安頓下來之後,樹皮草根也是充饑的糧食,如果沒有外界的迫害,他們就能頑強的活下去。”


    曹性對於張遼表現出來的仁慈之心甚是意外,這不像地方豪族的所作所為。


    張遼帶領著部分族人跟流民們,夯土為牆,三天之內完成了一百多間屋舍的建造,每座屋舍大概有三十平米左右,空間不大但可以遮住風雨,屋舍之旁還留下了空地,想要擴大屋舍,還得這些流民們在日後慢慢的修建。


    不,從今往後,他們都是張氏佃戶,並非流民。


    幾乎每個農家子都會一些泥瓦匠的活計,家中院牆屋頂的修修補補都靠自己去做,隻要給這些佃戶一些時日,在餓不死的情況下,就能將自己的住處收拾的整潔一些。


    張遼親眼目睹了屋舍的建造過程,並且親自參與了進去,當看到八九歲的孩子都在為了屋舍的建造而胡亂忙碌的時候,他的心情總是非常的沉重。


    張遼明白一個規律,每個統一的王朝剛開始的時候總會興盛一些,往後,就會弊病頻出。


    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土地。


    一個新的王朝的建立,自然會淘汰大量的舊有利益獲得者,然後新的利益階層就會誕生,隨後就會腐敗。


    當新的王朝再一次建立之後,民眾的死傷總是太過驚人。


    因此,無人耕種的良田土地就多了。


    一戶人家剛開始如果有良田數百畝,一代代傳下來,到了後代手中的土地就變少了,直到這些僅有的土地無法生產出足夠一家食用的糧食時,失地農民就產生了,似乎,又在預示著一個新興王朝的出現。


    就是在這樣的詭異怪圈裏麵,王朝的姓氏在不斷的變幻。


    每當朝代更替之時,犧牲最多,受傷最多的永遠是底層的普通庶民。


    生存在九州大地之上,土地是命根子。


    世族豪門發展壯大,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民戶遇到一點小災小難,過不去這道坎就得失去土地,更多時候,民戶遇到的麻煩裏麵,幕後的罪魁禍首就是高門顯貴之家。


    張遼清楚這些脈絡走向,但目前的他無能為力,即便是招納的這一百多戶佃農,足以讓張氏的小小門庭稍微的拮據一下,這個時候隻能做好眼前的小事,不敢去好高騖遠。


    張刑帶著一位英武不凡的青年來到了張遼的身邊,好笑的道:“此人口氣很大,想要進入張氏為部曲,並且揚言要擔任屯長之職,最次也是隊率。”


    張遼頓時笑了,剛剛歸屬於張家的佃戶裏麵有這樣一位人物,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情。


    即便這人沒有真本事,佃戶裏麵能出現一位腦子活泛一點的人物也是好事。


    “這位豪傑,看起來也是武勇之士,想必不是普通農家吧。”張遼不管對方身份如何,首先送過去一個豪傑的稱唿,心裏卻在期盼著,希望這人最好在曆史上有名有姓最好不過了。


    “在下不過是鄉野之徒,哪敢當得起豪傑之名。”


    青年被張遼這麽客套的對待,當即有點兒局促,感受到張遼是真的看重他,並沒有取笑之意之後,這才慢吞吞的道:“在下乃平城縣人氏,家父乃鄉中薔夫,此番鮮卑入侵致使家父戰死,我無奈之下隻能帶著母親以及小妹離開故土避禍。”


    青年談起傷心事,目露悲色。


    父親身死之後,他隻能帶著母親和小妹離開邊城,再待下去就怕僅剩的親人也要死於兵禍。


    於是,將家中的田產和房產全部賣了,想著在郡內腹地買一間房產讓親人暫居,他負責賺錢養家就好。


    誰知,賤賣所有家產得來的錢財讓小偷順走了。


    無奈之下,隻能混雜在流民中間乞食,保護著母親和小妹跑來跑去最後來到了張氏。


    想起近段時間以來的遭遇,他的心底滿是淒冷。


    “到了張氏,你的母親跟小妹定然無饑饉之憂。”張遼如此保證,然後誠心問道:“不知仁兄如何稱唿?”


    “在下楊醜,見過張家郎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塚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度流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度流浪並收藏塚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