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馬邑縣城的流民靠著郭澤的恩惠勉強度日,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養著一批不事生產,坐吃等喝的流民,即便馬邑縣城之內有一些人獻糧為郭澤分憂解難,可是,時日長了終究是個隱患。
郭澤也不可能看著這個情況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縣城之內稍有家資的人,也不允許這些流民為禍一方,事情總需要解決,一旦矛盾加深肯定難免流血事件。
“一百多戶流民,我張家願意為縣尊分憂,全部納為佃戶。”
張遼稍微思考了一下就下了這個決定,如果連一百戶民眾都無法安撫的話,以後想要成事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不行!”
張汛嚴詞拒絕,臉色難看的道:“這個口子不能開,以後若是遇上同樣的事情,縣尊將流民往我們家一扔,豈不是要榨幹家財。”
“眼下付出一些,未來可以得到更多的迴報。”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必要去做,當下體恤那些流民,對於家族無益。”
“一百多戶人家可以為我張氏增加一百多部曲。”
“想要部曲拿出錢糧招募即可,為這些流民的付出,足以供養數百部曲一年。”
“如此善行,可以讓張氏在郡內積聚名望。”
當張遼將這個理由拿出來之後,張汛陷入了沉思。
張舞看著張汛和張遼兩兄弟爭執,隻能在一邊傻看著。
張舞早就聽聞張遼變化極大,如今親眼目睹張遼的出眾大為驚奇,放在以前,張遼斷不會如此同兄長爭執。
“我聽說曲轅犁運用之後,已經為家族開辟出來了近萬畝耕田,比起往年多產了近三萬石糧食,隻要拿出來一部分就可以養活七百餘流民,斷然不會傷及家族根基。”
張舞及時的插嘴,將聽到的這個消息適當的提了出來。
“冶鐵作坊需要大量鐵料,所費錢糧甚多,想要製造鐵鎧及精良武器,即便是武裝一千部曲,那都是莫大的無底洞,三萬石糧食能有多少助益。”
張汛沒好氣的白了一眼張舞,這才看著張遼道:“家族正在更換兵器裝備,這都是你的方針,若是減少冶鐵作坊的投入,損失將會更大。”
“我聽說麻辣佐料出售以來,效果驚人,馬邑縣境內的商家店肆大多喜歡這種味道,擴散到的其他地方相信反響也不錯,肯定為家族聚集了大批家財。”
張舞為了完成郭澤的重托,隻能想著損失家族的錢糧。
為此,他將家族新近發展起來的產業所產生的利益點破。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麻辣佐料的利潤確實驚人,不過為了囤積香料,增加店鋪數量,所花費出去的錢財還沒有收攏迴來。”
張汛蹬著張舞道:“你要是不信你來當家,看一看家族的財產是否允許讓你這麽去敗壞。”
“不敢!”
張舞當即低頭,恨不得將腦袋杵進褲襠裏。
張汛執拗起來,張遼都無法勸說,對於張汛來說吸納佃戶肯定要做,但並不是全部招納,這會起到一個很壞的開頭,以後若是遇到同樣的事情,豈不是會累及到家族。
那些無法承擔朝廷賦稅,不得不破產的民戶都跑來了張氏甘為佃戶,那個時候情況可就險峻了。
必須要讓大多數地方豪門一起承擔,才能減少風險。
張遼知道,家族的財產在不斷擴大,並不像兄長說得這麽誇張,身為一族之長,考慮事情的方向比較深遠一點,要是張氏收納佃戶的名聲傳遞開來,自動甘為佃戶的人會更多,這樣做有可能會撐死家族。
隻有讓所有地方豪門,根據自己的實力吸納一部分佃戶,才能起到利益均沾的結果,如果有風險也是大家一起承擔。
董卓拋給郭澤的這個雷,不可謂不大,用心不可謂不毒。
張氏下麵的佃戶,也是承擔不住朝廷的賦稅以及郡縣的勞役攤派,這才變為破產者成為張氏的佃戶。
跟其他地方豪門一樣,佃戶的吸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突然之間暴漲的結果。
“要做,就要做獨一份,吸納一部分佃戶不夠增加家族聲望,還不如全部吸納才顯得獨特,方能在郡內引起反響。”
張遼為了勸解兄長,可謂是絞盡腦汁,繼續以利益為前提道:“趁著接納這部分流民,我們可以向縣尊討要更多的土地,打造農具的鐵料縣裏不缺,這也是不錯的進益,一切交給張舞去跟縣尊協商,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就好。”
“你既然打定了主意,那就去辦吧。”
張汛妥協了,無奈的道:“張氏斬首胡騎首級的功勞上報上去之後了無音訊,希望這次借助招納流民之舉獲得一個良善之家的評價,對你日後大有助益。”
他之所以輕視那些流民,完全是認為那七百餘人純粹是多餘。
張遼在這一點上麵並不這麽想,如果在家族承受範圍之內多增加一些佃戶,對他以後的助益哪怕多一絲也是劃算的。
想要立足於亂世,何其困難,任何一點微末之處都要計算在內。
一個部曲,一石糧食,都是助益。
像張氏這樣的地方豪門,想要真的有所作為真的很難,即便給你一個郡守的位置,能不能做好這是巨大的挑戰。
張氏雖然豪富一方,但是族內連個像樣的教書先生都沒有,並不是能否請得起的問題,實在是才學之士看不上地主之家,寧願投身於世家大族門下為賓客,成全主人家養士的雅趣,也不會接受鄉野之間的地主邀請成為座上賓。
張汛之所以同意了張遼想要招納全部流民的想法,完全是為了幫助張遼增加一點兒聲望,並不是真的對那些流民有任何看重的心思。
張舞見此行的目的達到了,當即笑著道:“我這就去向縣尊大人報喜,然後,爭取最大的可能,給家族爭取更多的土地和鐵料作為補償。”
張舞離開鄔堡奔向了縣城。
張汛看著張遼,語氣無奈的道:“七百餘流民,你自己親自去安置,不讓你親身體驗一下耗費之巨,你就不明白損失有多大。”
張遼隻能答應。
郭澤也不可能看著這個情況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縣城之內稍有家資的人,也不允許這些流民為禍一方,事情總需要解決,一旦矛盾加深肯定難免流血事件。
“一百多戶流民,我張家願意為縣尊分憂,全部納為佃戶。”
張遼稍微思考了一下就下了這個決定,如果連一百戶民眾都無法安撫的話,以後想要成事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不行!”
張汛嚴詞拒絕,臉色難看的道:“這個口子不能開,以後若是遇上同樣的事情,縣尊將流民往我們家一扔,豈不是要榨幹家財。”
“眼下付出一些,未來可以得到更多的迴報。”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必要去做,當下體恤那些流民,對於家族無益。”
“一百多戶人家可以為我張氏增加一百多部曲。”
“想要部曲拿出錢糧招募即可,為這些流民的付出,足以供養數百部曲一年。”
“如此善行,可以讓張氏在郡內積聚名望。”
當張遼將這個理由拿出來之後,張汛陷入了沉思。
張舞看著張汛和張遼兩兄弟爭執,隻能在一邊傻看著。
張舞早就聽聞張遼變化極大,如今親眼目睹張遼的出眾大為驚奇,放在以前,張遼斷不會如此同兄長爭執。
“我聽說曲轅犁運用之後,已經為家族開辟出來了近萬畝耕田,比起往年多產了近三萬石糧食,隻要拿出來一部分就可以養活七百餘流民,斷然不會傷及家族根基。”
張舞及時的插嘴,將聽到的這個消息適當的提了出來。
“冶鐵作坊需要大量鐵料,所費錢糧甚多,想要製造鐵鎧及精良武器,即便是武裝一千部曲,那都是莫大的無底洞,三萬石糧食能有多少助益。”
張汛沒好氣的白了一眼張舞,這才看著張遼道:“家族正在更換兵器裝備,這都是你的方針,若是減少冶鐵作坊的投入,損失將會更大。”
“我聽說麻辣佐料出售以來,效果驚人,馬邑縣境內的商家店肆大多喜歡這種味道,擴散到的其他地方相信反響也不錯,肯定為家族聚集了大批家財。”
張舞為了完成郭澤的重托,隻能想著損失家族的錢糧。
為此,他將家族新近發展起來的產業所產生的利益點破。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麻辣佐料的利潤確實驚人,不過為了囤積香料,增加店鋪數量,所花費出去的錢財還沒有收攏迴來。”
張汛蹬著張舞道:“你要是不信你來當家,看一看家族的財產是否允許讓你這麽去敗壞。”
“不敢!”
張舞當即低頭,恨不得將腦袋杵進褲襠裏。
張汛執拗起來,張遼都無法勸說,對於張汛來說吸納佃戶肯定要做,但並不是全部招納,這會起到一個很壞的開頭,以後若是遇到同樣的事情,豈不是會累及到家族。
那些無法承擔朝廷賦稅,不得不破產的民戶都跑來了張氏甘為佃戶,那個時候情況可就險峻了。
必須要讓大多數地方豪門一起承擔,才能減少風險。
張遼知道,家族的財產在不斷擴大,並不像兄長說得這麽誇張,身為一族之長,考慮事情的方向比較深遠一點,要是張氏收納佃戶的名聲傳遞開來,自動甘為佃戶的人會更多,這樣做有可能會撐死家族。
隻有讓所有地方豪門,根據自己的實力吸納一部分佃戶,才能起到利益均沾的結果,如果有風險也是大家一起承擔。
董卓拋給郭澤的這個雷,不可謂不大,用心不可謂不毒。
張氏下麵的佃戶,也是承擔不住朝廷的賦稅以及郡縣的勞役攤派,這才變為破產者成為張氏的佃戶。
跟其他地方豪門一樣,佃戶的吸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突然之間暴漲的結果。
“要做,就要做獨一份,吸納一部分佃戶不夠增加家族聲望,還不如全部吸納才顯得獨特,方能在郡內引起反響。”
張遼為了勸解兄長,可謂是絞盡腦汁,繼續以利益為前提道:“趁著接納這部分流民,我們可以向縣尊討要更多的土地,打造農具的鐵料縣裏不缺,這也是不錯的進益,一切交給張舞去跟縣尊協商,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就好。”
“你既然打定了主意,那就去辦吧。”
張汛妥協了,無奈的道:“張氏斬首胡騎首級的功勞上報上去之後了無音訊,希望這次借助招納流民之舉獲得一個良善之家的評價,對你日後大有助益。”
他之所以輕視那些流民,完全是認為那七百餘人純粹是多餘。
張遼在這一點上麵並不這麽想,如果在家族承受範圍之內多增加一些佃戶,對他以後的助益哪怕多一絲也是劃算的。
想要立足於亂世,何其困難,任何一點微末之處都要計算在內。
一個部曲,一石糧食,都是助益。
像張氏這樣的地方豪門,想要真的有所作為真的很難,即便給你一個郡守的位置,能不能做好這是巨大的挑戰。
張氏雖然豪富一方,但是族內連個像樣的教書先生都沒有,並不是能否請得起的問題,實在是才學之士看不上地主之家,寧願投身於世家大族門下為賓客,成全主人家養士的雅趣,也不會接受鄉野之間的地主邀請成為座上賓。
張汛之所以同意了張遼想要招納全部流民的想法,完全是為了幫助張遼增加一點兒聲望,並不是真的對那些流民有任何看重的心思。
張舞見此行的目的達到了,當即笑著道:“我這就去向縣尊大人報喜,然後,爭取最大的可能,給家族爭取更多的土地和鐵料作為補償。”
張舞離開鄔堡奔向了縣城。
張汛看著張遼,語氣無奈的道:“七百餘流民,你自己親自去安置,不讓你親身體驗一下耗費之巨,你就不明白損失有多大。”
張遼隻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