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戚帶領張氏騎卒迴到鄔堡之後,鮮卑胡騎的入侵暫告一段落。
事後得知,葬送於張氏鄔堡之下的奴酋,純粹是一支流散到馬邑縣境內的胡騎,見馬邑縣城防備森嚴,吳氏鄔堡嚴陣以待,這才在鄉野擄掠了一番,然後瞅準了張氏鄔堡富有又缺少力量防禦,想著美美劫掠之後滿載而歸,這才一頭撞死在了鄔堡之下。
當一個個消息從郡中以及縣中傳入張氏鄔堡之後,張遼對這次的鮮卑寇邊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並州之雁門郡、雲中郡和五原郡多受襲擾,幽州之代郡、上古郡、漁陽郡以及右北平郡皆被攻襲,其中,尤其對代郡的危害最重,而代郡正處於雁門郡的東麵。
史書記載這件事情非常簡單,光和三年,八月,鮮卑攻幽、並二州。
但對邊塞諸郡民眾的傷害無法彌補,尤其是越靠近邊地越是慘烈,有太多不忍言之事發生,讓人憤怒而悲歎。
張遼覺得,州郡官吏戰死那是理所當然,受到民眾的供養,理應擔負起保境安民的職責,讓郡民遭受刀斧加身之苦以及侮辱,才是最大的失責。
九月底,並州刺史董卓巡視雁門郡的消息不脛而走。
此刻的刺史職輕權重,負責監督和考核郡縣官員,然後上報朝廷。
以後,刺史同州牧等同,距離掌管一州的文武之事不遠矣。
張遼同兄長等人商議之後,刀槍入庫,糧庫封存,常備的千餘部曲減少了一半隱於暗中,脫下身上略顯華麗的衣服換上了整潔的粗布衣衫。
當著這位董刺史的麵,自然要守拙藏鋒,雖然董卓拜訪張氏鄔堡的可能性不大,可是,為了以防萬一藏拙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安排妥當,不至於讓刺史的耳目瞧出張氏的實力。
董卓離開太原郡晉陽的刺史府邸,北上經雁門關進入了雁門郡,穿過樓煩縣和埒縣抵達了馬邑縣境內。
當刺史車駕在太原郡卒的護衛下,頂著寒風出現在張氏鄔堡之外的時候,包括張遼在內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族長說他患了寒疾,讓你全權負責接待事宜。”張刑杵在張遼的身邊傳達張汛的意思。
張遼知道,兄長所患寒疾的病症乃是董卓,隻要董卓不來張氏做客肯定會人去病除。
他也明白,讓他接待董卓,如果這位刺史大人對張氏提出一定的要求,念在張遼年齡尚幼的份上也許不會太過刻薄。
就是為了這麽一個寄托在別人身上的單純想法,想著對方能夠大度一點,兄長竟說自己身患寒疾,實在是無奈之舉。
張遼帶領族中長輩以及像張刑這樣的張氏才俊,將能夠拿得出手的人手全部派上用場,這才將董刺史迎入了鄔堡之內。
張遼倍感自己沒甚出息,就算是杵在這位朝廷大員的車駕之旁,都感覺到莫大的壓力無形當中碾壓在心頭。
這就是官威帶給人的影響,即便是後世亦如此,更不要說這個時代的官威那是何等的森嚴,容不得張遼輕視。
張遼暗暗調整自己的情緒,盡量將官威的壓力從心頭釋放出去,為此,他的腦海當中想象著自己尿澆帶給他官威影響的人,以此讓自己的心理變得堅挺起來。
如此臆測,效果自然顯著,當這股壓力被他嗤之以鼻拋棄之後,心底這才輕鬆多了。
“張氏嫡子張遼,拜見刺史大人,家兄身患寒疾心憂過病給董刺史,這才委派下民來迎接刺史大人大駕。”張遼熱情洋溢的開口,盡量讓自己多表現出來一些真誠,免得被看出破綻。
睜眼說瞎話的功夫,張遼自然有所建樹。
“董刺史屬官議曹從事牛輔,見過張家小郎。”車駕之旁的一位壯碩猛士隨意的拱拱手朝張遼應付了一下算是見禮。
騎在馬上的牛輔,連多看一眼張遼的興趣都沒有。
此時此刻,張汛這個張氏主人未能親自出來迎接董刺史車駕,已經讓牛輔心頭動怒,不加掩飾的譏笑道:“區區地主豪門,好大的架子。”
張遼能夠理解牛輔的倨傲和怒氣從何而來,自從兄長患了寒疾之後他就明白要處理這樣的問責,於是躬身賠罪道:“非是有意怠慢董刺史,家兄真的身體抱恙,這才居於家中將養,不敢出來迎接董刺史,還望董刺史贖罪。”
張遼對著車駕連連賠罪,必須要坐實兄長身體有恙的事實,萬萬不能引起董刺史的半點懷意,否則,輕視或者是慢待董刺史的罪過張氏可承擔不起。
“哼,諒你也不敢。”牛輔粗大的鼻孔裏麵噴出一片白霧。
張遼看得清楚,牛輔那探出鼻孔的鼻毛黝黑而粗壯,天寒地凍的時候若是這鼻涕流下來,鐵定會結成一根以鼻毛為柄的小巧冰棍,而且還黑白相間,欣賞起來應該甚是壯觀。
張遼的眼中閃過一絲輕鬆,終於讓這位未來的涼州悍將,董卓的女婿相信了他的話。
牛輔之所以還對張遼冷言冷語,完全是因為要每時每刻都要維護董刺史的威儀。
這跟個人的品行沒有太大關係,再說了,牛輔官職在身,對於一介地主豪門沒有好臉色也在情理當中。
讓張遼心有怨言的是,董卓穩坐於車馬之內,從鄔堡之外到鄔堡之內,自始至終不說露個麵放個字了,連車駕的簾子都不曾掀起一下,連看一眼迎接的張氏族人的興趣都沒有。
張遼甚是氣餒,即便心中再有怨言也隻能強迫自己咽下。
“誰讓對方是官呢,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不要說我乃區區一介孺子了,被對方小覷也說得過去。”張遼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他當初為了拉攏曹性,不計辛苦跨縣去尋覓,可謂是仁至義盡,怪不得曹性沒有應下他給出的豐厚條件,就憑他的誠意,肯定就足以讓曹性受寵若驚。
如果這個時候這位董刺史對他不說折節下交,禮下於人了,就算是稍微的青眼有加一下下,張遼相信自己也會受寵若驚。
即便不能真的受寵若驚,他也會裝得跟真的一樣。
隻可惜,事與願違。
事後得知,葬送於張氏鄔堡之下的奴酋,純粹是一支流散到馬邑縣境內的胡騎,見馬邑縣城防備森嚴,吳氏鄔堡嚴陣以待,這才在鄉野擄掠了一番,然後瞅準了張氏鄔堡富有又缺少力量防禦,想著美美劫掠之後滿載而歸,這才一頭撞死在了鄔堡之下。
當一個個消息從郡中以及縣中傳入張氏鄔堡之後,張遼對這次的鮮卑寇邊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並州之雁門郡、雲中郡和五原郡多受襲擾,幽州之代郡、上古郡、漁陽郡以及右北平郡皆被攻襲,其中,尤其對代郡的危害最重,而代郡正處於雁門郡的東麵。
史書記載這件事情非常簡單,光和三年,八月,鮮卑攻幽、並二州。
但對邊塞諸郡民眾的傷害無法彌補,尤其是越靠近邊地越是慘烈,有太多不忍言之事發生,讓人憤怒而悲歎。
張遼覺得,州郡官吏戰死那是理所當然,受到民眾的供養,理應擔負起保境安民的職責,讓郡民遭受刀斧加身之苦以及侮辱,才是最大的失責。
九月底,並州刺史董卓巡視雁門郡的消息不脛而走。
此刻的刺史職輕權重,負責監督和考核郡縣官員,然後上報朝廷。
以後,刺史同州牧等同,距離掌管一州的文武之事不遠矣。
張遼同兄長等人商議之後,刀槍入庫,糧庫封存,常備的千餘部曲減少了一半隱於暗中,脫下身上略顯華麗的衣服換上了整潔的粗布衣衫。
當著這位董刺史的麵,自然要守拙藏鋒,雖然董卓拜訪張氏鄔堡的可能性不大,可是,為了以防萬一藏拙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安排妥當,不至於讓刺史的耳目瞧出張氏的實力。
董卓離開太原郡晉陽的刺史府邸,北上經雁門關進入了雁門郡,穿過樓煩縣和埒縣抵達了馬邑縣境內。
當刺史車駕在太原郡卒的護衛下,頂著寒風出現在張氏鄔堡之外的時候,包括張遼在內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族長說他患了寒疾,讓你全權負責接待事宜。”張刑杵在張遼的身邊傳達張汛的意思。
張遼知道,兄長所患寒疾的病症乃是董卓,隻要董卓不來張氏做客肯定會人去病除。
他也明白,讓他接待董卓,如果這位刺史大人對張氏提出一定的要求,念在張遼年齡尚幼的份上也許不會太過刻薄。
就是為了這麽一個寄托在別人身上的單純想法,想著對方能夠大度一點,兄長竟說自己身患寒疾,實在是無奈之舉。
張遼帶領族中長輩以及像張刑這樣的張氏才俊,將能夠拿得出手的人手全部派上用場,這才將董刺史迎入了鄔堡之內。
張遼倍感自己沒甚出息,就算是杵在這位朝廷大員的車駕之旁,都感覺到莫大的壓力無形當中碾壓在心頭。
這就是官威帶給人的影響,即便是後世亦如此,更不要說這個時代的官威那是何等的森嚴,容不得張遼輕視。
張遼暗暗調整自己的情緒,盡量將官威的壓力從心頭釋放出去,為此,他的腦海當中想象著自己尿澆帶給他官威影響的人,以此讓自己的心理變得堅挺起來。
如此臆測,效果自然顯著,當這股壓力被他嗤之以鼻拋棄之後,心底這才輕鬆多了。
“張氏嫡子張遼,拜見刺史大人,家兄身患寒疾心憂過病給董刺史,這才委派下民來迎接刺史大人大駕。”張遼熱情洋溢的開口,盡量讓自己多表現出來一些真誠,免得被看出破綻。
睜眼說瞎話的功夫,張遼自然有所建樹。
“董刺史屬官議曹從事牛輔,見過張家小郎。”車駕之旁的一位壯碩猛士隨意的拱拱手朝張遼應付了一下算是見禮。
騎在馬上的牛輔,連多看一眼張遼的興趣都沒有。
此時此刻,張汛這個張氏主人未能親自出來迎接董刺史車駕,已經讓牛輔心頭動怒,不加掩飾的譏笑道:“區區地主豪門,好大的架子。”
張遼能夠理解牛輔的倨傲和怒氣從何而來,自從兄長患了寒疾之後他就明白要處理這樣的問責,於是躬身賠罪道:“非是有意怠慢董刺史,家兄真的身體抱恙,這才居於家中將養,不敢出來迎接董刺史,還望董刺史贖罪。”
張遼對著車駕連連賠罪,必須要坐實兄長身體有恙的事實,萬萬不能引起董刺史的半點懷意,否則,輕視或者是慢待董刺史的罪過張氏可承擔不起。
“哼,諒你也不敢。”牛輔粗大的鼻孔裏麵噴出一片白霧。
張遼看得清楚,牛輔那探出鼻孔的鼻毛黝黑而粗壯,天寒地凍的時候若是這鼻涕流下來,鐵定會結成一根以鼻毛為柄的小巧冰棍,而且還黑白相間,欣賞起來應該甚是壯觀。
張遼的眼中閃過一絲輕鬆,終於讓這位未來的涼州悍將,董卓的女婿相信了他的話。
牛輔之所以還對張遼冷言冷語,完全是因為要每時每刻都要維護董刺史的威儀。
這跟個人的品行沒有太大關係,再說了,牛輔官職在身,對於一介地主豪門沒有好臉色也在情理當中。
讓張遼心有怨言的是,董卓穩坐於車馬之內,從鄔堡之外到鄔堡之內,自始至終不說露個麵放個字了,連車駕的簾子都不曾掀起一下,連看一眼迎接的張氏族人的興趣都沒有。
張遼甚是氣餒,即便心中再有怨言也隻能強迫自己咽下。
“誰讓對方是官呢,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不要說我乃區區一介孺子了,被對方小覷也說得過去。”張遼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他當初為了拉攏曹性,不計辛苦跨縣去尋覓,可謂是仁至義盡,怪不得曹性沒有應下他給出的豐厚條件,就憑他的誠意,肯定就足以讓曹性受寵若驚。
如果這個時候這位董刺史對他不說折節下交,禮下於人了,就算是稍微的青眼有加一下下,張遼相信自己也會受寵若驚。
即便不能真的受寵若驚,他也會裝得跟真的一樣。
隻可惜,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