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見到她,更沒有想到帶自己的前輩竟然會是——戚雨薇。


    戚雨薇神情自若,細長的眼微微抬眸,隻淡淡的看了她一眼。


    那一夜,她們一句話都沒有說,各自收拾著自己的行李。


    很明顯,她們都不善於打破這種尷尬,於是索性不去在意,各自洗漱完畢,沉沉入睡。


    在洛溪學院的第一堂課,不是在德惠堂,而是在宿舍。


    一大早淨心便拿來一整素色漢服,為她講解漢服的來源。


    “漢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禮典服製的文化總和,貫穿西周到明朝的儒教書史體係,是一個非常成熟並自成體係的千年文化,通過儒家和華夏法係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製度。”


    “-優-優-小-說-更-新-最-快--隻可惜到了近代卻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和摒棄,如今絕大多數漢族民眾對自己傳統的服裝根本不了解,很多人甚至認為我們的傳統服飾是什麽唐裝、馬甲、中山裝之類比較荒謬的認識。以至於如今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曆史最為悠久的大漢民族,竟然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丟失自己民族服飾的民族,不禁讓人唏噓歎息。”淨心道。


    嫣然不禁有些愕然,甚至有種羞恥感。


    尤其是那句“唯一一個丟失自己民族服飾的民族”。


    不過細細想來,其他民族過節時必定會穿戴自己的傳統服飾,可隻有漢族沒有。


    而她未來洛溪學院之前也從未思考過身為漢族的自己,到底應該穿著什麽樣的民族服飾。


    她一度認為旗袍是漢族服飾,也偶爾會看到穿著旗袍的女子走在街上走著,甚至連國家政要的夫人們出席比較正式的場合都會身著旗袍,以顯中華風韻。


    但實際上,旗袍並非漢族傳統服飾,而是滿族的改良服飾。


    突然有些好奇春節聯歡晚會56個民族在最後出場時,我們漢族到底穿的是什麽。


    其實包括她在內,關於屬於自己的漢民族的文化又了解多少呢?


    我們的文化傳遍了整個亞洲,韓國、日本、朝鮮在接收這些文化的同時也將自有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文化體係,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反觀漢族,卻淪落到文化失傳的境地。


    淨心打開漢服,一邊幫嫣然更衣,一邊進行講解。


    漢服從從形製上看,大體主要有“上衣下裳製”、“深衣製”、”襦裙製”、“通裁”製等類型。


    其中深衣是漢服的經典代表服飾,也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


    袖口寬大,象征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係大帶,象征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征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做工華美精致的漢服,經淨心這樣一番講解,更顯意義深遠,每個設計都包含了古人對禮教文化及為人處世之道的深刻理解,意義非凡。


    深衣又分很多種,裾深衣更是將中華女性文化的優雅含蓄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曲裾下擺都呈現出“喇叭花”的樣式,行不露足,盡顯女性體態婀娜之姿,是漢服中最美麗的衣服,把東方女性的古典、含蓄、輕盈、飄逸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也是在眾多漢服款式中,南華學院最終選擇采用曲裾深衣作為女生們及笄禮禮服的原因。


    緊接著便是發飾,女子的發髻,大體分為兩種。


    一種是梳在顱後的垂髻,一種是盤於頭頂的高髻。


    未成年時多梳垂髻,頭發自然下垂,在後腰之處用發繩綁住,自然、大方、得體即可,無須佩戴過多飾品。


    梳垂髻對頭發的要求很高,發量要密,發質要柔順,而最重要的是要長發及腰。


    如今的女孩子能養那麽長的頭發而且發質還要達標的是極少的,要麽頭發剪的比男孩子還要短,要麽頭發早就被染燙的損壞了發質。


    所以就需要用到假髻,淨心開始為嫣然束發,然後再帶上假髻。


    雖然是假發,但是看起來卻很逼真,發質濃密,如綢緞般柔順黑亮,漂亮極了。


    經過約一小時的講解和穿戴,嫣然終於身著一襲素色曲裾,她本就體態輕盈,再加之如此素雅精致的漢服,更顯淡然清雅。


    就連淨心也不由得被嫣然如此優雅清麗的容貌所動容,漂亮的女生淨心自是見得不少,她並非最美貌的,卻絕對是她見過氣質最為雅致清麗的。


    漢服雖是一種服飾,卻有著它自己的氣節和規矩。


    對立容、坐容更是極為苛刻。


    淨心叮囑嫣然要時刻謹記自己身上穿著的是漢服,要給與它最大的尊重,銘記它的含義。


    站立時,端正臉龐,目視前方,收斂表情,嘴角微笑,切忌不可大笑露牙。雙肩放平背部自然挺直,女態要得是自然柔軟,切忌不要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顯現婉約含蓄之美。手臂微曲,雙手相合藏掩在袖子裏,腿腳並攏,肢體不搖動,雙足藏與裙下。


    靜坐時,為了能夠盡顯曲裾的婉約之美,多采用雅座。


    雅座是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注意整理好裙擺,腳不要露到裙擺以外,脊背自然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也可收攏抱在腹部。兩腿不得叉開, 更不可盤坐,身體不要搖晃,也不可以因為久坐就開始敲腿或抖腿,露出不雅的行為。


    曲裾是最能展現女子美麗形態的禮服,講究飄逸自然,故在行禮時不需要像男子一樣作揖,弓腰翹臀對於女子來講視為不雅,也會破壞曲裾的美感,所以古代女子行禮時多行“萬福禮”。


    萬福禮,是日常女子的拜禮,姿勢是右手壓與左手,雙手放於右側腰際,右腳在後,左腳在前,屈膝半蹲,頭微低,以表恭敬。同時要說‘萬福’,表示祈禱、祈福之意。


    《周禮.春官.大祝》雲: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九拜中,前四種是日常生活種的交往禮節,後五種隻有特殊情況才使用,其中吉拜、兇拜是喪禮種的拜禮,肅拜是軍旅和婦人所行的拜禮。


    稽首是九拜之首,是拜禮中的最高規格,宗廟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新婚夫婦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禮。


    行禮時屈膝跪地,拱手於地,左手按在右手尚,頭緩緩伏至於手前麵的地上,並停留較長的一段時間。


    稽首同時也適用於及笄禮和及冠禮,於是淨心特意囑咐嫣然多家練習,千萬不能在正式場合出了差錯,失了禮節。


    沒想到古代的規矩這麽多,光是拜禮就分了九種,怪不得說是禮儀之邦,隻是到了現代,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這九種拜法。


    再就是講到了女子的走姿,步態要輕盈,挺胸抬頭,姿態自然,裙擺微微蕩漾,行不露足。更不可駝背弓腰,不可過度扭臀扭捏,不可腳尖先著地,顯輕浮之感。


    看來,曲裾雖美,可也並非那麽容易駕馭的,坐立行走跪皆要不失優雅,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失風度。


    可即便如此,也並非所有人都能穿出它的韻味和美感。


    但淨心幾番強調,無論如何都要給予自己這身漢服極大的尊重和榮耀,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我言行,嚴守禮教文化,保持它的清潔、優雅和美觀。


    若不小心破損一定要及時上報,會有人專門進行縫補維護。


    曲裾的用料極為考究,既要讓穿著的人感到舒適柔和,觸感細膩,又要保持它自身的華美精致,所有布料都是特製的,繡花更是純手工縫製。


    後來嫣然才知道,這些精美的繡花並非出自繡娘之手,而是由南華學院的學生親自完成,這也是女紅的重要課程之一。


    上午的講解完畢,淨心才帶著嫣然到膳食堂用餐。


    一路上亭台樓閣,假山瀑布,竹林池水,再加之深藏在這深山中的最高點,四周山脈延綿,好似綠意盎然間的精致珍寶,神秘如仙境。


    嫣然之前從未接受過相關培訓,才由淨心講解最基礎的漢文化知識,其他女生一早便在惠德堂進行訓教了。


    正值中午,女孩們從惠德堂出來,一改平時在南華學院下課時的瘋癲模樣,個個有理謙和,身著統一的素色曲裾,長發及腰,體態婀娜,在迴廊左側一一排列整齊,聘婷漫步,猶如從長卷古畫中走出來的美人。


    曲裾果真是最能顯示東方女性含蓄婉約之美的服飾,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和對美的認知。


    四周古韻古風,假山迴廊,樓榭亭台,再加之那樣一群從固化總走出的美人,不禁讓人產生某種錯覺,好似不小心置身與另一個時空,有種錯綜複雜的迷亂之感。r115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校園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田雨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田雨花並收藏校園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