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 127 章
皇後,朕是你的真桃花 作者:碩鼠猛於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遠遠地傳來三更天的更鼓聲,沐澤半夢半醒間習慣性伸手去摸索枕邊的人,卻摸了個空。邱敏不在,沐澤瞬間清醒。
他立刻披上衣服下床,出了內室,外間屏風後亮著一盞暈黃宮燈,屏風上映出他再熟悉不過的身影。沐澤心中略鬆,繞過屏風,果然看見邱敏手執一卷書,靠躺在雙翹頭長竹塌上時間剛進入農曆五月,天漸漸熱了,她身上隨意套著一件半長月白寢衣,腰帶鬆鬆係著,酥胸半露,腰臀間搭著一條薄毯,下麵露出的兩條纖細柔軟的腿,不著寸縷,白花花得晃人眼。
雖然對她的身體已經很熟悉了,但是這樣隻露一部分,倒比全脫光了更讓人浮想。沐澤擠上長塌跟邱敏躺在一處,從背後擁住她,附她耳邊問:“在看什麽?”
邱敏將書的封皮露出給他看,隻見上麵寫著《百鬼錄》。
她不喜歡看風花雪月的話本子,小北便讓人收集了很多誌怪小說給她看。窗外的天還一片漆黑,萬籟俱寂,看著這個鬼氣森森的名字,沐澤覺得邱敏懷著身孕看這種小說不合適,萬一嚇到怎麽辦?要求邱敏跟他迴房去睡覺。
邱敏倒是不以為然,經過現代各種製作逼真的鬼片洗禮,古代這些鬼怪小說,在她看來驚悚程度也就一般。她白日吃的不多,半夜餓醒,然後又孕吐,睡不著起來看鬼故事打發時間。
沐澤等了一會,邱敏不肯跟他迴房,一隻手不安份地在她胸前摸。邱敏知道這家夥又想了,她帶著身孕不方便行房,但男女之事上的花樣其實有很多種,不一定要來真的。
在這方麵邱敏其實懂得很多,畢竟來自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曾經各種視頻和文章都看過,男人喜歡被怎麽樣對待她都一清二楚。而且沐澤正處在男子*的高峰期,她不想他去找別的女人,所以隻能自己替他解決,有時還會用些新花樣吊住他的胃口。
邱敏取了一點碎冰含在口中,緩緩垂下頭親吻沐澤的身體,經由他胸前往下滑,她吻得很有技巧,敏感帶找的準,沒多久沐澤的喘息就變得濁重,他渾身酥麻,不由自主握緊床榻的扶手,隨著漲滿的愉悅不斷的積累,大腦幾乎喪失思維能力。邱敏低著頭,沐澤看不到她的臉,急切地轉過視線去看屋中的等身銅鏡,他喜歡看著邱敏的臉爆發,占有她的心裏滿足能讓他體會到更強烈的快感,靈魂似乎飛出了天靈蓋,瞬間被她生擒活捉成了俘虜,失去對身體掌控的同時卻又暢快欲死……
沐澤靠在邱敏柔軟的身體上平複心跳,他知道這方麵邱敏如果肯放開,會的新鮮花樣倒是不少,帶給他的刺激幾乎要讓他發狂。但邱敏並不是每次都滿足他,要看她心情好不好,她心情不好,他就得餓上幾天。有時明知道邱敏在報曾經的仇故意折騰他,還得賤兮兮湊上去讓她折騰消氣,她心情好了他就有福利發,痛並快樂著。沐澤覺得他如今的生活,說慘談不上,說賤倒很貼切,一個賤字貫穿了他餘下的人生。
邱敏繼續看書,他抱著邱敏閉目養神,一隻手仍不安分地在她身上遊移,邱敏惱他好色,滿足過了還不消停,指著書上的故事想教育沐澤:“你看看這則故事。”
沐澤不喜歡看鬼故事,除非是描寫香豔的女鬼和書生滾床單的故事,懶洋洋迴道:“我不看,你念給我聽。”
邱敏隻好親口將故事講給他聽。故事很短,說的是長安有一個名叫許琥的小官,極好女色,一日無女都不行。有一天,許琥於長安東市前見一鈿車,車中婦人媚臉如花,香肌似玉。
好色的許琥一見美人,就像蒼蠅見到蜜糖一樣,心悅慕之,尾隨至其舍。
那個婦人也不是什麽良家女,見許琥跟來,就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小住,許琥大喜,在婦人家中流連數夜,樂而忘歸。
但世上哪有這麽便宜的好事呢,許琥初時還不覺有異,到了半夜總覺得身上發冷,即使多蓋了幾層被子也不頂用。直到某天許琥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孤身睡在一處慌園中,身上蓋著一層枯樹葉。這下許琥哪還不知道自己遇到鬼了!懼而出園,夜奔返家。
然而他跟女鬼睡了這麽多天,陽氣早已經被吸盡,迴家之後百病纏身,不久命喪黃泉。
邱敏用這個故事來嚇唬沐澤,告訴他色字頭上一把刀,他再這麽好色,遲早死在這上麵。沐澤心裏想的卻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他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好騙的小孩,隨便用兩個故事就能打發,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反倒越發無賴,沐澤慢騰騰地迴答邱敏:“這許琥太不解風情,依我看,他倒不如在那慌園中多呆上幾日,等他死了也成為鬼,不就可以跟美豔的女鬼夜夜風流快活了?”
這混蛋真是沒救了,邱敏不爽在他腰上掐了幾把。
“哎,別掐別掐……”沐澤求饒:“再掐就死了。”
邱敏拍了一下他不安分亂摸的手:“怕我掐你,你的手就安分點。”
沐澤立刻改口:“那你還是掐死我吧。”
邱敏白他一眼:“你不怕死啊?”
“怕啊,但死在你手中我心甘情願,我連人帶這條命都是你的。”沐澤剛得了甜頭,正是心情暢快的時候,在她耳邊絮絮低語表忠心。邱敏懶得理他,男人在床上說的甜言蜜語多半是假話。
邱敏看一會書,本想叫沐澤先迴房去睡,沒想到身後卻傳來一陣均勻的唿吸聲。
居然睡著了……她可沒那個力氣將沐澤搬上床,也不想叫門口守夜的宮人進來,畢竟私密空間,她不喜歡外人踏足。這張長塌還算寬敞,兩個人也能躺得下,邱敏受他影響也覺得有些困,將薄毯抖開蓋在彼此身上,熄了燈和沐澤一同入睡。這一覺她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等她醒來時發現沐澤失魂落魄地坐在她身旁,手中拿著一份奏報。
“怎麽了?”邱敏觀沐澤神色,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沐澤沒答應,邱敏將他手中奏折拿來細看,才知道盧琛解了鄴城之圍。
三十萬祁軍將盧琛圍在鄴城這麽久以來,都沒能組織起一次有效的進攻,反而多次被盧琛打退。加上圍城日久,原本強行倒灌進鄴城的水陸續被排出,而祁軍糧運卻頻頻被劫毀,軍中糧草不濟,軍心渙散,甚至出現不少逃兵。
盧琛看準機會,突然對祁軍發動進攻,三十萬大軍被一波衝散後,竟然四散潰逃。邱敏知道,為了圍困盧琛,沐澤陸續從周邊地區征調軍隊前往鄴城,看著人多勢眾,其實這些士兵有很多是從災民、流民中臨時征來的。災民、流民大量存在,會照成社會不穩,所以沐澤下令將青壯男子征入軍隊。然而隻征青壯男子,人數根本不夠,地方官員為了完成征兵任務,將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也征入軍中,導致隊伍裏有的太老,有的太弱,還有城市無業懶漢、小混混、罪犯這種缺乏組織紀律性的不馴服份子,和盧琛手下的精兵根本不能比。
但這並不是這次戰事失利的關鍵,因為除了這些中看不中用的新兵,軍中其實還有不少和盧琛作戰多年的老兵,這些士兵原本是崔國公手下的部隊,也是大祁最精銳的部隊。
沐澤將崔氏調迴京城後,將崔國公手中的兵平分給底下的三位將軍:李晟、馬遂、封常光。沐澤這麽做是為了分權,防止一支獨大出現叛變,所以這次圍攻盧琛的軍事行動,軍中並沒有設立一個最高軍事長官,統一節度大軍。三位將領職務一般大,手下的兵也一樣多,導致這三人各自為戰,加上沐澤後來從周邊調集來的軍隊,這些軍隊也是各自獨立,互相不聽對方號令。
盧琛被水圍困的時候,這些將領各有主張,有的要圍,有的要打,有的觀望。因為大軍沒有統一指揮,戰事結束後就無法論功行賞,如果盧琛死了,功勞就是所有圍城將士的,但如果自己所帶部隊損失的人手最多,那麽罪責就是自己的。出於這種心理,導致不少將領出工不出力,帶著手下的士兵從頭到尾都在觀望,形勢好就去撿些便宜,形勢不好就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倒讓盧琛多存活了半年之久。這半年多來,想必盧琛也看清了這些部隊的虛實,等機會一到,他迅速發動起一次進攻,朝著三十萬大軍中薄弱的地方衝擊,竟然一舉將三十萬人衝散,那些新征來的兵卒不會打戰,逃跑倒是很快,潰逃時什麽都扔了,輜重丟了一地,讓盧琛撿了便宜。
畢竟和盧琛打了八年的戰,原本祁軍中也有不少有經驗的將士,並不都是慫包,然而大軍缺乏統一指揮,前方的一些將士還在跟盧琛交戰,迴頭一看,那些從周邊調來的部隊已經賣隊友先跑了!跑就算了,還把自己人的隊形給衝散!於是前麵的人也沒心思作戰,沒多久也撤退了。
邱敏輕輕一歎,這些逃跑的部隊,除了原來崔國公手下的那將士撤退時,軍隊井然有序,退到安全的地方,其他部隊簡直就是烏合之眾,一哄而散,帶兵的將軍止都止不住,結果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沒多少,能重新召集起來的兵卻不到三成,其他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圍城半年多,朝廷耗費大量錢糧,結果卻是聲勢浩大的開場,烏龍的匆匆落幕,祁軍的無能,估計要被北方各個叛軍笑死了。
邱敏理解戰事失利,沐澤必然是最難過的那個人,為了籌集糧餉,他連白頭發都愁出來,可他畢竟不懂軍事。從皇帝的角度來看,三十萬大軍都歸同一個將領來管,時間久了,將領就容易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將國家的軍隊變成自己的私人武裝,這樣一來,皇帝就處於被動的局麵。
一個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將軍,他反不反,全憑這個將領對國家的忠誠。邱敏知道以沐澤喜歡掌握主動權的性格,他顯然不願意被動的用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去賭對方的忠誠,何況八年前,朝廷已經賭輸了一次,當年盧膳手握二十萬幽州兵,毫不猶豫就反了。所以沐澤將軍隊權利分散,不設元帥統一節度,就是想避免某個將領獨大對中央構成威脅。然而在戰爭時期,全軍沒有統一調度,顯然是一個致命缺陷。
“其實,盧琛雖然跑出來了,但你圍困他這半年,也不是全無收獲……”邱敏試圖開解沐澤:“你看盧琛一擊將大軍衝散,可他並沒有趁勝追擊,說明他的實力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根本就不敢追。而且原來他父親手下的那些將軍都反叛了他,現在河北、遼寧叛軍四分五裂,各自為政,隻要他們不統一起來,他們最多隻能守著各自的地盤,根本沒實力再度南侵,對朝廷已經構不成威脅。這次祁軍被衝散,主力部隊卻還在,隻要休整一陣,還可以重頭再來……”
邱敏說著說著,聲音漸漸低了下來,沐澤垂著頭發呆,根本沒聽進去她說的話。
“要不……”她抬起手在他肩膀上輕輕拍了拍,喚醒他的注意力:“讓崔道遠官複原職?”
最熟悉叛軍的人,莫過於崔道遠,盧琛最忌諱的人也是崔道遠。如果這次圍鄴城,崔道遠為元帥,統一指揮大軍,盧琛必死無疑。
沐澤靜靜地和邱敏對視了一陣,緩緩地搖了搖頭。
邱敏知道沐澤始終不信任崔道遠,但崔道遠平日裏的做法也確實讓人信任不起來。
崔道遠在軍中培植勢力,獨斷專行,要殺哪個將領甚至都不用上報朝廷,經過刑部調查、皇帝同意,私自就殺,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立自己在軍中的絕對權威,讓底下的將士知道自己的命運、前程掌握在他崔道遠手中。長此以往,士兵自然隻知聽他的軍令,而不知道效忠國家,成為崔道遠的私人武裝。之前沐澤撤了崔道遠的軍職,如果這次作戰失利後再起複他,崔道遠就會覺得朝廷無可用之人,非他不可,更加驕橫,未來想約束他將更難。何況唯一能約束崔道遠的崔國公,在去年冬季已經病逝。
“可是……”邱敏微歎:“就算不用崔道遠,你再換一個人做統帥,時間久了,也難保他不會和崔道遠一樣,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其實不管是崔道遠,還是另一個人,在手握重兵,一人獨大的情況下,時間久了都會野心膨脹,畢竟人性最經不住考驗。”歸根結底,朝廷的製度本身就有問題。
怎麽防止武將擁兵自重,曆代帝王都要考慮。邱敏參考宋明清三朝的兵製,為了防止武將叛亂,通用的做法就是以文官節製武官。
文官製軍會有各種弊端,但是一個武將利用軍隊實現個人陰謀的後果,遠比一個文官的貪腐來得嚴重。至少宋明清三朝滅亡,都不是亡在本國武將作亂上,就算是現代社會,像英美等國也一樣是文官控製軍隊。
從前因為戰事還沒平息,邱敏本想等戰爭結束後再讓沐澤改革軍製,但現在問題提前暴露出來,她參考古今中外各朝各國的做法,和沐澤商量朝廷以後軍製改革的方向。
然而沐澤的情緒卻不高,邱敏也不知道自己說的他聽進去多少,更別提讓他跟自己一起研究。一連數日,他時常一個人坐著發呆,奏折也不批改,各地送來的奏報積壓在案頭,堆得像座小山,這些奏折不全是重要的事,可如果皇帝不迴複批示,官員就沒法繼續開展工作。
邱敏看奏折實在積壓太多,主動挑出些比較急的事念給他聽,希望他聽完後能提筆批改,然而沐澤聽完後還是發呆。邱敏無法,隻好在念完奏折的內容後,再提出解決方案,問沐澤這樣行不行?沐澤基本沒聽她說什麽,邱敏問他行不行,他全都點頭,於是邱敏就代筆寫在奏折上,以前沐澤不方便親自寫字批改的時候,她也幫著代筆寫過。到了後來,她也問煩了,一般的事情她連問都懶得問,直接迴複。她在沐澤身邊多年,從沐澤親政起,就時常參與朝廷的決策,兩人的意見基本接近,沐澤現在情緒低落不想管事,邱敏便自己看著辦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邱敏的孕吐狀況逐漸減輕,有時一天也就吐一次,身體恢複了人精神也好,幫沐澤代批部分奏折倒也不累。其實邱敏覺得現在的形勢對朝廷有利。和八年前叛軍南侵時的局麵不同,這八年裏,盧琛反了他爹,他爹的手下又反了盧琛,叛軍內部經過一輪一輪的奪/權、清洗、分裂,聲勢早不如曾經那般浩大。行動上也從曾經的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守,不能對朝廷構成威脅,那麽接下來就該輪到朝廷將他們逐個收拾掉。
然而沐澤現在連奏折都不想看,邱敏猜測他大概是怕看到壞消息,她也不忍心對他說重話,隻希望他快點從這種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
邱敏代批的奏折,沐澤其實有看過,邱敏批奏折很簡單,有時甚至簡短的就迴複幾個字,“可”、“否”、“知道了”,具體的讓下麵的大臣自己看著辦,有問題再上報。如果是他批改,他一般會寫很多字,明確指示大臣具體怎麽做,不放心還派太監去監督。
以前邱敏笑他太愛操心,喜歡事事掌控,天生就是個受苦受累的命。官員辦事難免遇到突發事件,皇帝在深宮中不能及時知道消息,也不了解實際情況,倒不如放權讓官員自己去做。太監固然可以充當皇帝的耳目,但是派多了,讓臣子整日處在被監視的陰影下,反而會畏首畏尾不敢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時候他沒把邱敏的話當迴事。現在想想,這次圍鄴城最後會讓盧琛跑出來,就是因為他操心過度,不肯放權。
一開始他設陷阱將盧琛困住,致使河北、遼寧叛軍分裂,效果很不錯,如果那個時候,他肯任命元帥統一指揮攻城,盧琛必死。然而他不敢,怕軍權旁落,寧可多耗時間,多費錢糧去圍盧琛,想耗死他。原在崔國公手下擔任將軍的馬遂,就多次告誡過他,圍城日久恐會生變,當派一個元帥統一節度大軍,一舉攻城殲滅盧琛。可是他想平衡這些武將的權利,讓他們相互製衡,所以沒有提拔馬遂當元帥。現在看來,軍事畢竟不是政治,軍隊需要至上而下的統一號令,平衡權術用在軍隊中,隻會導致號令不一,給敵人可趁之機。沐澤合上奏折,忽然灰心喪氣,覺得也許邱敏比他更適合管理國家。
邱敏對沐澤的精神狀態比較擔心,他很少有這麽消沉的時候。邱敏想他畢竟才十八歲,第一次指揮軍事行動就受挫,可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這次軍事上的失敗,損失朝廷還承受得起,而且主力部隊沒什麽傷亡,邱敏覺得沐澤實在沒必要這麽消沉,她想讓沐澤開心些,安排一些能讓他高興的活動,然而想來想去,突然驚覺,其實沐澤這個人並沒有什麽愛好。
他平時生活很簡單,基本就是處理公事,和她在一起,閑暇時會出去騎馬跑兩圈,或射箭鍛煉身體,有時練書法下棋,然後……就沒有了。以前他還會看些描寫香豔的話本,然而那些故事大同小異,他看多了,現在也很少看。他不愛飲酒、除非是必要的場合,不愛賭博、從不出去玩不三不四的女人,因為骨子裏就厭惡,覺得會喜歡去這些汙濁之地的人都是自甘下賤。他也沒朋友,隻有伺候他的奴才和臣子。邱敏暗忖他根本就是個深度宅,也難怪他熱衷於房事,因為生活基本沒別的快樂,但她總不能成天跟沐澤躲在房裏吧?
她想不出主意,便讓人把邱佩蘭找來,問問她有什麽辦法。邱佩蘭一聽,道:“這簡單啊,不如安排一場擊鞠賽,很多男人都喜歡看。”
邱敏一想,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體育活動能讓人放鬆心情,派遣抑鬱。
擊鞠就是打馬球,當今社會不管武人還是文人都喜歡參與的運動。這個時代的文人其實並不文弱,讀書人講究內外兼修,君子六藝中,射、禦是必修課。說文人弱,那是相對武人而言,就她周圍看到的文人,比二十一世紀的很多男人有野性。隻是科舉製到後世走了極端,文人才變得手無縛雞之力。
要舉辦馬球賽也簡單,從小北手下的侍衛中抽些人出來就能比,關鍵是比賽的場地。他們現在住在滎陽鄭家,以鄭家的家底,提供一個開闊的場地當然不難。邱敏本來隻是想讓小北抽幾個侍衛出來打一場馬球,鄭家的做法卻更加氣派,不但提供場地,還找來滎陽當地的貴族組成好幾支隊伍,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比賽。除了有男子馬球隊,還有女子馬球隊,每支隊伍都有統一的球服,又安排了伶人在開場前舞蹈助興(類似啦啦隊),滑稽的醜角在中場休息時表演逗樂,比賽要進行幾天,等到比賽結束,獲得頭三名的隊伍還要舉行頒獎,然後晚上還有宴會等等等。邱敏心想到底是幾百年的大貴族,論起玩樂,人家比她精通多了。她看鄭家這麽熱心安排活動,於是就將放手讓他們去折騰。
能招待皇帝,是天大的殊榮,而且鄭氏族長正愁不知道該怎麽討好沐澤。之前他兒子鄭雁翎給沐澤送女人,反而惹到沐澤不高興,被撤了官職,所以沐澤到滎陽後,鄭家人一直很老實,不敢再亂送禮觸皇帝黴頭。這次未來的皇後親口說要辦馬球賽,鄭氏族長一看好機會啊,把皇帝皇後討好高興了將功贖罪,也許他兒子能官複原職呢?
鄭家一頭熱的操持起比賽,底下的家庭成員每個人都被分攤到任務,殷如秀也不例外。她是鄭雁翎的正妻,父親又是帝師,在鄭家地位自然不低,地位高了責任也多,她要負責招待參與活動的貴族女眷。她出身於大家,從小有全麵的學過如何管家,這種事對她而言輕而易舉,但是隻要想到她做這些,都是為了讓邱敏開心,她就覺得不開心。
鄭雁翎的仕途前程她根本就不在意,何況自從鄭雁翎被罷官後,就再也沒有和她同房過,每日都睡在妾室的房中,夫妻感情已經名存實亡。殷如秀自是不在意的,她父親是堂堂帝師,朝廷大員,鄭雁翎納再多的妾也不敢動她一根毫毛。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和鄭雁翎和離,以她的家世,要再嫁根本不難。隻不過大家族的男人都是後院妾室成群,不管是嫁給鄭雁翎,還是嫁給其他男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反正她都不喜歡,也就無所謂嫁給誰。這麽一想,對於能獨霸住沐澤的邱敏,她就更加討厭。
她心煩意亂地檢查場地的布置,鄭家是大貴族,待客的一應用具都不能寒酸失了禮數。隨著管事婆子的帶領,殷如秀一路走到外院,從坊間定製的用具物品都集中在此給她過目,突然殷如秀注意到院中站著十幾個耍猴人,每個人身邊都帶著一隻猴子。
殷如秀怪道:“這些人……”
她身邊的婆子立刻接嘴:“老爺說如今皇上正寶貝著那位,擊鞠她未必喜歡看,故而讓管家再找些戲子伶人來給她解悶。管家在市坊間看到這些耍猴人,覺得新鮮有趣,便帶了迴來。但是老爺說猴戲難登大雅之堂,又讓給送出去。”
殷如秀自然知道“那位”指的是誰。邱慎行靠討好邱敏頂替鄭雁翎當了揚州知府,如今鄭雁翎也想效仿邱慎行,不過苦於沒有機會。幾個月前,在揚州的時候,底下的官員偶爾還能見到邱敏。而今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皇上突然就將邱敏重重保護了起來,誰都不給看。她自然是不稀罕去看邱敏,奈何鄭家的幾個小輩好奇心重,總是跑來問她玉真是不是真的會法術,手指能點火,還能預知未來,問東問西讓她煩不勝煩。
嘴碎的婆子偷偷附在殷如秀耳邊小聲說:“依老身看,皇上這麽緊張,那位恐怕是有了身子。”
殷如秀一驚:“你肯定?”
婆子道:“也是猜測,不過我有幾次看見宮人出門采買的吃食用品,看起來都是給孕婦用的,故有此猜測。”
殷如秀聞言暗恨,看到那十幾個就要被送出門的耍猴人,忽道:“等等,讓他們留下來!”
婆子一愣:“可是夫人,老爺說讓他們離開……”
殷如秀不耐煩道:“老爺那我會去同他說,猴戲這麽有趣,那位一定會喜歡。”她隨手指著一個耍猴人問道:“你這猴子聽話嗎?能不能讓人摸?”
那耍猴人正愁沒機會留下來,立刻迴道:“迴夫人的話,在下的猴子一直很聽話,你摸它,它也會乖乖的。”他吹了一個口哨,那小猴子乖乖地半坐在地上,耍猴人在猴背上撫摸了兩下,道:“夫人您看,這猴子很乖,您要不要親自摸摸看?它還能聽指令,給您端茶遞水。”
殷如秀聽他說話似帶有北地口音,問道:“聽口音你們不是本地人?”
耍猴人道:“我們這種雜耍藝人,四處漂泊賣藝求生,各地的口音都沾了一點。”
殷如秀也懶得管他們是哪裏人,不過她以前聽老人說,懷孕的女人最好不要碰動物,不然生下來的孩子可能會有問題。她也不知道這說法是不是真的,但看見動物第一反應就想送到邱敏麵前,最好邱敏看見猴子可愛,忍不住去摸兩下。反正邱敏懷有身孕的事皇上沒說,她也“不知道”!
他立刻披上衣服下床,出了內室,外間屏風後亮著一盞暈黃宮燈,屏風上映出他再熟悉不過的身影。沐澤心中略鬆,繞過屏風,果然看見邱敏手執一卷書,靠躺在雙翹頭長竹塌上時間剛進入農曆五月,天漸漸熱了,她身上隨意套著一件半長月白寢衣,腰帶鬆鬆係著,酥胸半露,腰臀間搭著一條薄毯,下麵露出的兩條纖細柔軟的腿,不著寸縷,白花花得晃人眼。
雖然對她的身體已經很熟悉了,但是這樣隻露一部分,倒比全脫光了更讓人浮想。沐澤擠上長塌跟邱敏躺在一處,從背後擁住她,附她耳邊問:“在看什麽?”
邱敏將書的封皮露出給他看,隻見上麵寫著《百鬼錄》。
她不喜歡看風花雪月的話本子,小北便讓人收集了很多誌怪小說給她看。窗外的天還一片漆黑,萬籟俱寂,看著這個鬼氣森森的名字,沐澤覺得邱敏懷著身孕看這種小說不合適,萬一嚇到怎麽辦?要求邱敏跟他迴房去睡覺。
邱敏倒是不以為然,經過現代各種製作逼真的鬼片洗禮,古代這些鬼怪小說,在她看來驚悚程度也就一般。她白日吃的不多,半夜餓醒,然後又孕吐,睡不著起來看鬼故事打發時間。
沐澤等了一會,邱敏不肯跟他迴房,一隻手不安份地在她胸前摸。邱敏知道這家夥又想了,她帶著身孕不方便行房,但男女之事上的花樣其實有很多種,不一定要來真的。
在這方麵邱敏其實懂得很多,畢竟來自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曾經各種視頻和文章都看過,男人喜歡被怎麽樣對待她都一清二楚。而且沐澤正處在男子*的高峰期,她不想他去找別的女人,所以隻能自己替他解決,有時還會用些新花樣吊住他的胃口。
邱敏取了一點碎冰含在口中,緩緩垂下頭親吻沐澤的身體,經由他胸前往下滑,她吻得很有技巧,敏感帶找的準,沒多久沐澤的喘息就變得濁重,他渾身酥麻,不由自主握緊床榻的扶手,隨著漲滿的愉悅不斷的積累,大腦幾乎喪失思維能力。邱敏低著頭,沐澤看不到她的臉,急切地轉過視線去看屋中的等身銅鏡,他喜歡看著邱敏的臉爆發,占有她的心裏滿足能讓他體會到更強烈的快感,靈魂似乎飛出了天靈蓋,瞬間被她生擒活捉成了俘虜,失去對身體掌控的同時卻又暢快欲死……
沐澤靠在邱敏柔軟的身體上平複心跳,他知道這方麵邱敏如果肯放開,會的新鮮花樣倒是不少,帶給他的刺激幾乎要讓他發狂。但邱敏並不是每次都滿足他,要看她心情好不好,她心情不好,他就得餓上幾天。有時明知道邱敏在報曾經的仇故意折騰他,還得賤兮兮湊上去讓她折騰消氣,她心情好了他就有福利發,痛並快樂著。沐澤覺得他如今的生活,說慘談不上,說賤倒很貼切,一個賤字貫穿了他餘下的人生。
邱敏繼續看書,他抱著邱敏閉目養神,一隻手仍不安分地在她身上遊移,邱敏惱他好色,滿足過了還不消停,指著書上的故事想教育沐澤:“你看看這則故事。”
沐澤不喜歡看鬼故事,除非是描寫香豔的女鬼和書生滾床單的故事,懶洋洋迴道:“我不看,你念給我聽。”
邱敏隻好親口將故事講給他聽。故事很短,說的是長安有一個名叫許琥的小官,極好女色,一日無女都不行。有一天,許琥於長安東市前見一鈿車,車中婦人媚臉如花,香肌似玉。
好色的許琥一見美人,就像蒼蠅見到蜜糖一樣,心悅慕之,尾隨至其舍。
那個婦人也不是什麽良家女,見許琥跟來,就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小住,許琥大喜,在婦人家中流連數夜,樂而忘歸。
但世上哪有這麽便宜的好事呢,許琥初時還不覺有異,到了半夜總覺得身上發冷,即使多蓋了幾層被子也不頂用。直到某天許琥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孤身睡在一處慌園中,身上蓋著一層枯樹葉。這下許琥哪還不知道自己遇到鬼了!懼而出園,夜奔返家。
然而他跟女鬼睡了這麽多天,陽氣早已經被吸盡,迴家之後百病纏身,不久命喪黃泉。
邱敏用這個故事來嚇唬沐澤,告訴他色字頭上一把刀,他再這麽好色,遲早死在這上麵。沐澤心裏想的卻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他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好騙的小孩,隨便用兩個故事就能打發,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反倒越發無賴,沐澤慢騰騰地迴答邱敏:“這許琥太不解風情,依我看,他倒不如在那慌園中多呆上幾日,等他死了也成為鬼,不就可以跟美豔的女鬼夜夜風流快活了?”
這混蛋真是沒救了,邱敏不爽在他腰上掐了幾把。
“哎,別掐別掐……”沐澤求饒:“再掐就死了。”
邱敏拍了一下他不安分亂摸的手:“怕我掐你,你的手就安分點。”
沐澤立刻改口:“那你還是掐死我吧。”
邱敏白他一眼:“你不怕死啊?”
“怕啊,但死在你手中我心甘情願,我連人帶這條命都是你的。”沐澤剛得了甜頭,正是心情暢快的時候,在她耳邊絮絮低語表忠心。邱敏懶得理他,男人在床上說的甜言蜜語多半是假話。
邱敏看一會書,本想叫沐澤先迴房去睡,沒想到身後卻傳來一陣均勻的唿吸聲。
居然睡著了……她可沒那個力氣將沐澤搬上床,也不想叫門口守夜的宮人進來,畢竟私密空間,她不喜歡外人踏足。這張長塌還算寬敞,兩個人也能躺得下,邱敏受他影響也覺得有些困,將薄毯抖開蓋在彼此身上,熄了燈和沐澤一同入睡。這一覺她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等她醒來時發現沐澤失魂落魄地坐在她身旁,手中拿著一份奏報。
“怎麽了?”邱敏觀沐澤神色,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沐澤沒答應,邱敏將他手中奏折拿來細看,才知道盧琛解了鄴城之圍。
三十萬祁軍將盧琛圍在鄴城這麽久以來,都沒能組織起一次有效的進攻,反而多次被盧琛打退。加上圍城日久,原本強行倒灌進鄴城的水陸續被排出,而祁軍糧運卻頻頻被劫毀,軍中糧草不濟,軍心渙散,甚至出現不少逃兵。
盧琛看準機會,突然對祁軍發動進攻,三十萬大軍被一波衝散後,竟然四散潰逃。邱敏知道,為了圍困盧琛,沐澤陸續從周邊地區征調軍隊前往鄴城,看著人多勢眾,其實這些士兵有很多是從災民、流民中臨時征來的。災民、流民大量存在,會照成社會不穩,所以沐澤下令將青壯男子征入軍隊。然而隻征青壯男子,人數根本不夠,地方官員為了完成征兵任務,將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也征入軍中,導致隊伍裏有的太老,有的太弱,還有城市無業懶漢、小混混、罪犯這種缺乏組織紀律性的不馴服份子,和盧琛手下的精兵根本不能比。
但這並不是這次戰事失利的關鍵,因為除了這些中看不中用的新兵,軍中其實還有不少和盧琛作戰多年的老兵,這些士兵原本是崔國公手下的部隊,也是大祁最精銳的部隊。
沐澤將崔氏調迴京城後,將崔國公手中的兵平分給底下的三位將軍:李晟、馬遂、封常光。沐澤這麽做是為了分權,防止一支獨大出現叛變,所以這次圍攻盧琛的軍事行動,軍中並沒有設立一個最高軍事長官,統一節度大軍。三位將領職務一般大,手下的兵也一樣多,導致這三人各自為戰,加上沐澤後來從周邊調集來的軍隊,這些軍隊也是各自獨立,互相不聽對方號令。
盧琛被水圍困的時候,這些將領各有主張,有的要圍,有的要打,有的觀望。因為大軍沒有統一指揮,戰事結束後就無法論功行賞,如果盧琛死了,功勞就是所有圍城將士的,但如果自己所帶部隊損失的人手最多,那麽罪責就是自己的。出於這種心理,導致不少將領出工不出力,帶著手下的士兵從頭到尾都在觀望,形勢好就去撿些便宜,形勢不好就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倒讓盧琛多存活了半年之久。這半年多來,想必盧琛也看清了這些部隊的虛實,等機會一到,他迅速發動起一次進攻,朝著三十萬大軍中薄弱的地方衝擊,竟然一舉將三十萬人衝散,那些新征來的兵卒不會打戰,逃跑倒是很快,潰逃時什麽都扔了,輜重丟了一地,讓盧琛撿了便宜。
畢竟和盧琛打了八年的戰,原本祁軍中也有不少有經驗的將士,並不都是慫包,然而大軍缺乏統一指揮,前方的一些將士還在跟盧琛交戰,迴頭一看,那些從周邊調來的部隊已經賣隊友先跑了!跑就算了,還把自己人的隊形給衝散!於是前麵的人也沒心思作戰,沒多久也撤退了。
邱敏輕輕一歎,這些逃跑的部隊,除了原來崔國公手下的那將士撤退時,軍隊井然有序,退到安全的地方,其他部隊簡直就是烏合之眾,一哄而散,帶兵的將軍止都止不住,結果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沒多少,能重新召集起來的兵卻不到三成,其他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圍城半年多,朝廷耗費大量錢糧,結果卻是聲勢浩大的開場,烏龍的匆匆落幕,祁軍的無能,估計要被北方各個叛軍笑死了。
邱敏理解戰事失利,沐澤必然是最難過的那個人,為了籌集糧餉,他連白頭發都愁出來,可他畢竟不懂軍事。從皇帝的角度來看,三十萬大軍都歸同一個將領來管,時間久了,將領就容易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將國家的軍隊變成自己的私人武裝,這樣一來,皇帝就處於被動的局麵。
一個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將軍,他反不反,全憑這個將領對國家的忠誠。邱敏知道以沐澤喜歡掌握主動權的性格,他顯然不願意被動的用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去賭對方的忠誠,何況八年前,朝廷已經賭輸了一次,當年盧膳手握二十萬幽州兵,毫不猶豫就反了。所以沐澤將軍隊權利分散,不設元帥統一節度,就是想避免某個將領獨大對中央構成威脅。然而在戰爭時期,全軍沒有統一調度,顯然是一個致命缺陷。
“其實,盧琛雖然跑出來了,但你圍困他這半年,也不是全無收獲……”邱敏試圖開解沐澤:“你看盧琛一擊將大軍衝散,可他並沒有趁勝追擊,說明他的實力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根本就不敢追。而且原來他父親手下的那些將軍都反叛了他,現在河北、遼寧叛軍四分五裂,各自為政,隻要他們不統一起來,他們最多隻能守著各自的地盤,根本沒實力再度南侵,對朝廷已經構不成威脅。這次祁軍被衝散,主力部隊卻還在,隻要休整一陣,還可以重頭再來……”
邱敏說著說著,聲音漸漸低了下來,沐澤垂著頭發呆,根本沒聽進去她說的話。
“要不……”她抬起手在他肩膀上輕輕拍了拍,喚醒他的注意力:“讓崔道遠官複原職?”
最熟悉叛軍的人,莫過於崔道遠,盧琛最忌諱的人也是崔道遠。如果這次圍鄴城,崔道遠為元帥,統一指揮大軍,盧琛必死無疑。
沐澤靜靜地和邱敏對視了一陣,緩緩地搖了搖頭。
邱敏知道沐澤始終不信任崔道遠,但崔道遠平日裏的做法也確實讓人信任不起來。
崔道遠在軍中培植勢力,獨斷專行,要殺哪個將領甚至都不用上報朝廷,經過刑部調查、皇帝同意,私自就殺,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立自己在軍中的絕對權威,讓底下的將士知道自己的命運、前程掌握在他崔道遠手中。長此以往,士兵自然隻知聽他的軍令,而不知道效忠國家,成為崔道遠的私人武裝。之前沐澤撤了崔道遠的軍職,如果這次作戰失利後再起複他,崔道遠就會覺得朝廷無可用之人,非他不可,更加驕橫,未來想約束他將更難。何況唯一能約束崔道遠的崔國公,在去年冬季已經病逝。
“可是……”邱敏微歎:“就算不用崔道遠,你再換一個人做統帥,時間久了,也難保他不會和崔道遠一樣,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其實不管是崔道遠,還是另一個人,在手握重兵,一人獨大的情況下,時間久了都會野心膨脹,畢竟人性最經不住考驗。”歸根結底,朝廷的製度本身就有問題。
怎麽防止武將擁兵自重,曆代帝王都要考慮。邱敏參考宋明清三朝的兵製,為了防止武將叛亂,通用的做法就是以文官節製武官。
文官製軍會有各種弊端,但是一個武將利用軍隊實現個人陰謀的後果,遠比一個文官的貪腐來得嚴重。至少宋明清三朝滅亡,都不是亡在本國武將作亂上,就算是現代社會,像英美等國也一樣是文官控製軍隊。
從前因為戰事還沒平息,邱敏本想等戰爭結束後再讓沐澤改革軍製,但現在問題提前暴露出來,她參考古今中外各朝各國的做法,和沐澤商量朝廷以後軍製改革的方向。
然而沐澤的情緒卻不高,邱敏也不知道自己說的他聽進去多少,更別提讓他跟自己一起研究。一連數日,他時常一個人坐著發呆,奏折也不批改,各地送來的奏報積壓在案頭,堆得像座小山,這些奏折不全是重要的事,可如果皇帝不迴複批示,官員就沒法繼續開展工作。
邱敏看奏折實在積壓太多,主動挑出些比較急的事念給他聽,希望他聽完後能提筆批改,然而沐澤聽完後還是發呆。邱敏無法,隻好在念完奏折的內容後,再提出解決方案,問沐澤這樣行不行?沐澤基本沒聽她說什麽,邱敏問他行不行,他全都點頭,於是邱敏就代筆寫在奏折上,以前沐澤不方便親自寫字批改的時候,她也幫著代筆寫過。到了後來,她也問煩了,一般的事情她連問都懶得問,直接迴複。她在沐澤身邊多年,從沐澤親政起,就時常參與朝廷的決策,兩人的意見基本接近,沐澤現在情緒低落不想管事,邱敏便自己看著辦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邱敏的孕吐狀況逐漸減輕,有時一天也就吐一次,身體恢複了人精神也好,幫沐澤代批部分奏折倒也不累。其實邱敏覺得現在的形勢對朝廷有利。和八年前叛軍南侵時的局麵不同,這八年裏,盧琛反了他爹,他爹的手下又反了盧琛,叛軍內部經過一輪一輪的奪/權、清洗、分裂,聲勢早不如曾經那般浩大。行動上也從曾經的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守,不能對朝廷構成威脅,那麽接下來就該輪到朝廷將他們逐個收拾掉。
然而沐澤現在連奏折都不想看,邱敏猜測他大概是怕看到壞消息,她也不忍心對他說重話,隻希望他快點從這種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
邱敏代批的奏折,沐澤其實有看過,邱敏批奏折很簡單,有時甚至簡短的就迴複幾個字,“可”、“否”、“知道了”,具體的讓下麵的大臣自己看著辦,有問題再上報。如果是他批改,他一般會寫很多字,明確指示大臣具體怎麽做,不放心還派太監去監督。
以前邱敏笑他太愛操心,喜歡事事掌控,天生就是個受苦受累的命。官員辦事難免遇到突發事件,皇帝在深宮中不能及時知道消息,也不了解實際情況,倒不如放權讓官員自己去做。太監固然可以充當皇帝的耳目,但是派多了,讓臣子整日處在被監視的陰影下,反而會畏首畏尾不敢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時候他沒把邱敏的話當迴事。現在想想,這次圍鄴城最後會讓盧琛跑出來,就是因為他操心過度,不肯放權。
一開始他設陷阱將盧琛困住,致使河北、遼寧叛軍分裂,效果很不錯,如果那個時候,他肯任命元帥統一指揮攻城,盧琛必死。然而他不敢,怕軍權旁落,寧可多耗時間,多費錢糧去圍盧琛,想耗死他。原在崔國公手下擔任將軍的馬遂,就多次告誡過他,圍城日久恐會生變,當派一個元帥統一節度大軍,一舉攻城殲滅盧琛。可是他想平衡這些武將的權利,讓他們相互製衡,所以沒有提拔馬遂當元帥。現在看來,軍事畢竟不是政治,軍隊需要至上而下的統一號令,平衡權術用在軍隊中,隻會導致號令不一,給敵人可趁之機。沐澤合上奏折,忽然灰心喪氣,覺得也許邱敏比他更適合管理國家。
邱敏對沐澤的精神狀態比較擔心,他很少有這麽消沉的時候。邱敏想他畢竟才十八歲,第一次指揮軍事行動就受挫,可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這次軍事上的失敗,損失朝廷還承受得起,而且主力部隊沒什麽傷亡,邱敏覺得沐澤實在沒必要這麽消沉,她想讓沐澤開心些,安排一些能讓他高興的活動,然而想來想去,突然驚覺,其實沐澤這個人並沒有什麽愛好。
他平時生活很簡單,基本就是處理公事,和她在一起,閑暇時會出去騎馬跑兩圈,或射箭鍛煉身體,有時練書法下棋,然後……就沒有了。以前他還會看些描寫香豔的話本,然而那些故事大同小異,他看多了,現在也很少看。他不愛飲酒、除非是必要的場合,不愛賭博、從不出去玩不三不四的女人,因為骨子裏就厭惡,覺得會喜歡去這些汙濁之地的人都是自甘下賤。他也沒朋友,隻有伺候他的奴才和臣子。邱敏暗忖他根本就是個深度宅,也難怪他熱衷於房事,因為生活基本沒別的快樂,但她總不能成天跟沐澤躲在房裏吧?
她想不出主意,便讓人把邱佩蘭找來,問問她有什麽辦法。邱佩蘭一聽,道:“這簡單啊,不如安排一場擊鞠賽,很多男人都喜歡看。”
邱敏一想,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體育活動能讓人放鬆心情,派遣抑鬱。
擊鞠就是打馬球,當今社會不管武人還是文人都喜歡參與的運動。這個時代的文人其實並不文弱,讀書人講究內外兼修,君子六藝中,射、禦是必修課。說文人弱,那是相對武人而言,就她周圍看到的文人,比二十一世紀的很多男人有野性。隻是科舉製到後世走了極端,文人才變得手無縛雞之力。
要舉辦馬球賽也簡單,從小北手下的侍衛中抽些人出來就能比,關鍵是比賽的場地。他們現在住在滎陽鄭家,以鄭家的家底,提供一個開闊的場地當然不難。邱敏本來隻是想讓小北抽幾個侍衛出來打一場馬球,鄭家的做法卻更加氣派,不但提供場地,還找來滎陽當地的貴族組成好幾支隊伍,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比賽。除了有男子馬球隊,還有女子馬球隊,每支隊伍都有統一的球服,又安排了伶人在開場前舞蹈助興(類似啦啦隊),滑稽的醜角在中場休息時表演逗樂,比賽要進行幾天,等到比賽結束,獲得頭三名的隊伍還要舉行頒獎,然後晚上還有宴會等等等。邱敏心想到底是幾百年的大貴族,論起玩樂,人家比她精通多了。她看鄭家這麽熱心安排活動,於是就將放手讓他們去折騰。
能招待皇帝,是天大的殊榮,而且鄭氏族長正愁不知道該怎麽討好沐澤。之前他兒子鄭雁翎給沐澤送女人,反而惹到沐澤不高興,被撤了官職,所以沐澤到滎陽後,鄭家人一直很老實,不敢再亂送禮觸皇帝黴頭。這次未來的皇後親口說要辦馬球賽,鄭氏族長一看好機會啊,把皇帝皇後討好高興了將功贖罪,也許他兒子能官複原職呢?
鄭家一頭熱的操持起比賽,底下的家庭成員每個人都被分攤到任務,殷如秀也不例外。她是鄭雁翎的正妻,父親又是帝師,在鄭家地位自然不低,地位高了責任也多,她要負責招待參與活動的貴族女眷。她出身於大家,從小有全麵的學過如何管家,這種事對她而言輕而易舉,但是隻要想到她做這些,都是為了讓邱敏開心,她就覺得不開心。
鄭雁翎的仕途前程她根本就不在意,何況自從鄭雁翎被罷官後,就再也沒有和她同房過,每日都睡在妾室的房中,夫妻感情已經名存實亡。殷如秀自是不在意的,她父親是堂堂帝師,朝廷大員,鄭雁翎納再多的妾也不敢動她一根毫毛。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和鄭雁翎和離,以她的家世,要再嫁根本不難。隻不過大家族的男人都是後院妾室成群,不管是嫁給鄭雁翎,還是嫁給其他男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反正她都不喜歡,也就無所謂嫁給誰。這麽一想,對於能獨霸住沐澤的邱敏,她就更加討厭。
她心煩意亂地檢查場地的布置,鄭家是大貴族,待客的一應用具都不能寒酸失了禮數。隨著管事婆子的帶領,殷如秀一路走到外院,從坊間定製的用具物品都集中在此給她過目,突然殷如秀注意到院中站著十幾個耍猴人,每個人身邊都帶著一隻猴子。
殷如秀怪道:“這些人……”
她身邊的婆子立刻接嘴:“老爺說如今皇上正寶貝著那位,擊鞠她未必喜歡看,故而讓管家再找些戲子伶人來給她解悶。管家在市坊間看到這些耍猴人,覺得新鮮有趣,便帶了迴來。但是老爺說猴戲難登大雅之堂,又讓給送出去。”
殷如秀自然知道“那位”指的是誰。邱慎行靠討好邱敏頂替鄭雁翎當了揚州知府,如今鄭雁翎也想效仿邱慎行,不過苦於沒有機會。幾個月前,在揚州的時候,底下的官員偶爾還能見到邱敏。而今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皇上突然就將邱敏重重保護了起來,誰都不給看。她自然是不稀罕去看邱敏,奈何鄭家的幾個小輩好奇心重,總是跑來問她玉真是不是真的會法術,手指能點火,還能預知未來,問東問西讓她煩不勝煩。
嘴碎的婆子偷偷附在殷如秀耳邊小聲說:“依老身看,皇上這麽緊張,那位恐怕是有了身子。”
殷如秀一驚:“你肯定?”
婆子道:“也是猜測,不過我有幾次看見宮人出門采買的吃食用品,看起來都是給孕婦用的,故有此猜測。”
殷如秀聞言暗恨,看到那十幾個就要被送出門的耍猴人,忽道:“等等,讓他們留下來!”
婆子一愣:“可是夫人,老爺說讓他們離開……”
殷如秀不耐煩道:“老爺那我會去同他說,猴戲這麽有趣,那位一定會喜歡。”她隨手指著一個耍猴人問道:“你這猴子聽話嗎?能不能讓人摸?”
那耍猴人正愁沒機會留下來,立刻迴道:“迴夫人的話,在下的猴子一直很聽話,你摸它,它也會乖乖的。”他吹了一個口哨,那小猴子乖乖地半坐在地上,耍猴人在猴背上撫摸了兩下,道:“夫人您看,這猴子很乖,您要不要親自摸摸看?它還能聽指令,給您端茶遞水。”
殷如秀聽他說話似帶有北地口音,問道:“聽口音你們不是本地人?”
耍猴人道:“我們這種雜耍藝人,四處漂泊賣藝求生,各地的口音都沾了一點。”
殷如秀也懶得管他們是哪裏人,不過她以前聽老人說,懷孕的女人最好不要碰動物,不然生下來的孩子可能會有問題。她也不知道這說法是不是真的,但看見動物第一反應就想送到邱敏麵前,最好邱敏看見猴子可愛,忍不住去摸兩下。反正邱敏懷有身孕的事皇上沒說,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