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人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的史前時代在200萬年前所經曆的又一次巨大的變化。直立人所具有的一係列進步性特征大大地擴大了其適應性。因此,直立人再不象他們之前的那些人科成員那樣僅僅在非洲的原野上徘徊,而是在後來的歲月裏頑強地走出了非洲,散布到亞洲的廣大區域以及歐洲的許多地區。
此時撒哈拉沙漠還沒有徹底形成,所以直立人很快從北部遷徒到了撒哈拉以南,並且帶來了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
大體上來說180萬年前直立人離開東非,擴散向歐亞大陸,第一站是西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原本是非洲的一部分,在上新世末期與非洲分離,成為亞洲的一部分,並把地中海與印度洋隔開,所以這裏離非洲最近,成為歐亞非三洲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西亞是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期直立人通過西亞跨洲遷徙。遷徙來的直立人帶來了非洲的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所以西亞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同樣以礫石砍斫器和手斧為主要特征。
大量的直立人停留在了本地,但也有部分人繼續遷徙。一支向歐洲地區遷徙,成為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直立人。一支向東亞繼續遷徙,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地定居,部分人短暫停留之後繼續遷徙。所以在東亞留下了大量的遺跡。包括西侯度文化、元謀人、藍田人直到約50萬年前的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更晚些時候(約20萬年前),還有些直立人沿著印度尼西亞走廊遷徙到爪哇島,成為爪哇直立人。
歐洲是遷徙的西方目的地,主要是格魯吉亞直立人與海德堡直立人之間的年代。其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可分為兩大係統,一是手斧文化係統,包括阿布維利文化遺址和阿舍利文化遺址,基本是繼承了非洲的阿舍利文化;一是沒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係統,如克拉克當文化。兩者大體是平行發展的。
直立人遷徙的東方目的地是東亞和東南亞。東南亞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稱為“砍斫器傳統”屬於阿舍利文化係統。
在這個傳統之下,又可分出若幹地方類型。比如分布於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安雅辛文化;分布於泰國西部芬諾河流域的芬諾伊文化;發現於馬來西亞西北部霹靂河流域哥打淡地方的淡邊文化;分布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穀的巴芝丹文化;分布於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南海岸的塔邦文化等。”
“格魯吉亞人,生活在180萬年前的格魯吉亞,被認為是能人及直立人之間的過渡類型。
格魯吉亞人腦容量600毫升,頭蓋是非洲以外人種中最細小及原始的。格魯吉亞人是歐洲定居的第一種人族,屬於直立人。
早期直立人又稱匠人,較格魯吉亞人先進,生活在180~140萬年前。匠人腦容量約有700~850毫升,身高1.9米,匠人與現今人類有相同的身體比例。匠人能夠打製石器。另外發現燒焦的動物骨頭及營地的痕跡可見他們亦會使用火。這裏指的用火是說能夠使用天然火,需要保存火種,而不是鑽木取火。所以往往會留下巨大的火堆。
匠人直接進化成為中期直立人(又稱為先驅人),先驅人生活在約140~100萬前。先驅人腦容量大約1000毫升。先驅人可能是最早的食人族。
在約100萬年前先驅人從非洲出發擴散到歐亞大陸北部,分別適應當地的環境,發展出各種晚期直立人。
直立人的腦子已經明顯增大,早期成員的腦量就已經達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員則上升為1200毫升左右。而且,腦子不僅僅是體積增大了,它的結構也變得更加複雜並進行了重新改組,顯示出直立人已經有了相當複雜的文化行為。大腦左右兩半球出現了不對稱性,顯示出直立人已經有了掌握有聲語言的能力。
直立人麵部比較平扁,身材明顯增大,平均身高達到160厘米,體重達到約60公斤。直立人是最早會用火的人類物種;它們最早能夠按照心想的某種模式來製造石器。
直立人很可能有吃人的習慣(可能都是為了敲骨吸髓)。周口店沉積物中人類的頭骨化石較多,學者認為這是直立人獵頭風俗的證據。
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基本與歐洲同步,同時具備石片石器文化係統和阿舍利文化係統(有砍斫器,無手斧)。
西侯度文化:山西芮城西侯度村。時間:約180萬年前。遺址位於高出黃河河麵約170米的階地上。
文化遺物有石製品32件和燒骨、有切割痕跡的鹿角。
石器出土數量不多,主要類型有石核、石片(石片石器文化係統)、砍斫器(阿舍利文化係統)、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
燒骨的驚世發現說明人類在約180萬年前的匠人(早期直立人)階段已經能夠使用天然火,需要用火堆保存火種,有巨大的灰燼堆保存。
早期直立人能夠學會用火,開始熟食,從而減少了對大自然的依賴,促進了體質的進步和健康發展。
約180萬年前後,這裏是黃河岸邊,黃河比現在高出幾十米,幾百萬年前晉秦兩省僅是窄窄的但河穀較深的黃河相隔,幾百萬年過去了,黃河不斷倒岸,把疏鬆的黃土高原衝刷出一條寬深的河穀,同時,黃河與黃土高原塑造華北平原。黃河兩岸秦晉的黃土高原,以前是一個相同的整體,僅因黃河這個細細的河水不斷衝刷而形成寬深的河穀所阻隔。今天這又寬又深的河穀正是這奔騰不息的黃河所致。
元謀直立人: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時間:約170萬年前。遺址位於西北小山崗上。
文化遺物有兩枚牙齒、7件石製品、兩塊燒骨。
石製品器型不大,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刮削器和砍砸器(類似於阿舍利文化係統的手斧)。
元謀人會用捶擊法製造以及修理石器,且工具尺寸不大。元謀人不僅會使用自己製造的工具從事獰獵及采集活動,而且也會用火,用火烤食他們所獲取的獵物,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下一章介紹海德堡直立人
此時撒哈拉沙漠還沒有徹底形成,所以直立人很快從北部遷徒到了撒哈拉以南,並且帶來了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
大體上來說180萬年前直立人離開東非,擴散向歐亞大陸,第一站是西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原本是非洲的一部分,在上新世末期與非洲分離,成為亞洲的一部分,並把地中海與印度洋隔開,所以這裏離非洲最近,成為歐亞非三洲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西亞是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期直立人通過西亞跨洲遷徙。遷徙來的直立人帶來了非洲的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所以西亞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同樣以礫石砍斫器和手斧為主要特征。
大量的直立人停留在了本地,但也有部分人繼續遷徙。一支向歐洲地區遷徙,成為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直立人。一支向東亞繼續遷徙,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地定居,部分人短暫停留之後繼續遷徙。所以在東亞留下了大量的遺跡。包括西侯度文化、元謀人、藍田人直到約50萬年前的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更晚些時候(約20萬年前),還有些直立人沿著印度尼西亞走廊遷徙到爪哇島,成為爪哇直立人。
歐洲是遷徙的西方目的地,主要是格魯吉亞直立人與海德堡直立人之間的年代。其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可分為兩大係統,一是手斧文化係統,包括阿布維利文化遺址和阿舍利文化遺址,基本是繼承了非洲的阿舍利文化;一是沒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係統,如克拉克當文化。兩者大體是平行發展的。
直立人遷徙的東方目的地是東亞和東南亞。東南亞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稱為“砍斫器傳統”屬於阿舍利文化係統。
在這個傳統之下,又可分出若幹地方類型。比如分布於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安雅辛文化;分布於泰國西部芬諾河流域的芬諾伊文化;發現於馬來西亞西北部霹靂河流域哥打淡地方的淡邊文化;分布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穀的巴芝丹文化;分布於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南海岸的塔邦文化等。”
“格魯吉亞人,生活在180萬年前的格魯吉亞,被認為是能人及直立人之間的過渡類型。
格魯吉亞人腦容量600毫升,頭蓋是非洲以外人種中最細小及原始的。格魯吉亞人是歐洲定居的第一種人族,屬於直立人。
早期直立人又稱匠人,較格魯吉亞人先進,生活在180~140萬年前。匠人腦容量約有700~850毫升,身高1.9米,匠人與現今人類有相同的身體比例。匠人能夠打製石器。另外發現燒焦的動物骨頭及營地的痕跡可見他們亦會使用火。這裏指的用火是說能夠使用天然火,需要保存火種,而不是鑽木取火。所以往往會留下巨大的火堆。
匠人直接進化成為中期直立人(又稱為先驅人),先驅人生活在約140~100萬前。先驅人腦容量大約1000毫升。先驅人可能是最早的食人族。
在約100萬年前先驅人從非洲出發擴散到歐亞大陸北部,分別適應當地的環境,發展出各種晚期直立人。
直立人的腦子已經明顯增大,早期成員的腦量就已經達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員則上升為1200毫升左右。而且,腦子不僅僅是體積增大了,它的結構也變得更加複雜並進行了重新改組,顯示出直立人已經有了相當複雜的文化行為。大腦左右兩半球出現了不對稱性,顯示出直立人已經有了掌握有聲語言的能力。
直立人麵部比較平扁,身材明顯增大,平均身高達到160厘米,體重達到約60公斤。直立人是最早會用火的人類物種;它們最早能夠按照心想的某種模式來製造石器。
直立人很可能有吃人的習慣(可能都是為了敲骨吸髓)。周口店沉積物中人類的頭骨化石較多,學者認為這是直立人獵頭風俗的證據。
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基本與歐洲同步,同時具備石片石器文化係統和阿舍利文化係統(有砍斫器,無手斧)。
西侯度文化:山西芮城西侯度村。時間:約180萬年前。遺址位於高出黃河河麵約170米的階地上。
文化遺物有石製品32件和燒骨、有切割痕跡的鹿角。
石器出土數量不多,主要類型有石核、石片(石片石器文化係統)、砍斫器(阿舍利文化係統)、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
燒骨的驚世發現說明人類在約180萬年前的匠人(早期直立人)階段已經能夠使用天然火,需要用火堆保存火種,有巨大的灰燼堆保存。
早期直立人能夠學會用火,開始熟食,從而減少了對大自然的依賴,促進了體質的進步和健康發展。
約180萬年前後,這裏是黃河岸邊,黃河比現在高出幾十米,幾百萬年前晉秦兩省僅是窄窄的但河穀較深的黃河相隔,幾百萬年過去了,黃河不斷倒岸,把疏鬆的黃土高原衝刷出一條寬深的河穀,同時,黃河與黃土高原塑造華北平原。黃河兩岸秦晉的黃土高原,以前是一個相同的整體,僅因黃河這個細細的河水不斷衝刷而形成寬深的河穀所阻隔。今天這又寬又深的河穀正是這奔騰不息的黃河所致。
元謀直立人: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時間:約170萬年前。遺址位於西北小山崗上。
文化遺物有兩枚牙齒、7件石製品、兩塊燒骨。
石製品器型不大,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刮削器和砍砸器(類似於阿舍利文化係統的手斧)。
元謀人會用捶擊法製造以及修理石器,且工具尺寸不大。元謀人不僅會使用自己製造的工具從事獰獵及采集活動,而且也會用火,用火烤食他們所獲取的獵物,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下一章介紹海德堡直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