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內。天籟『小說.』2
任逍遙不斷擦拭著冷汗,朝前殿正中端坐的一名女子強笑著,笑聲很幹澀,連他自己聽起來都覺得像在鋸木頭,“嘎吱,嘎吱……”
他對這次抄太子府的莽撞行為隱隱感到有些後悔。現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到蕭懷遠,把那個給他出餿主意的狗東西揪出來,剁成狗肉之醬。
後悔來源於麵前這位白衣素裙的女子,——傳說中的太子妃,如果她老公不造反的話,不出一個月,她也許就是華朝的皇後,一國之母。
都說褪毛的鳳凰不如雞,可任逍遙麵前這隻鳳凰哪怕褪得跟白皮豬似的,他也覺得遠遠比雞威風多了。
無可否認,太子妃是個美女,據說她娘家的祖上還是某位開國國公,世襲的爵位,深得皇上敬重,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位太子妃娘娘實在太過清冷,她沒有任逍遙想象中的頤指氣使,不可一世,對城防軍士兵衝進府來抄家的行為也沒有感到絲毫懼怕,從任逍遙跨進前殿的第一眼,他便看見太子妃端坐上位,手中不停轉動佛珠,不知在念著哪篇心經。
她的表情很漠然,漠然得好象就算拿刀殺了她,她也不會覺得你這麽做有什麽不對,人該有的喜怒哀樂的情緒,在她身上仿佛統統消失了,檀口張合間,隻聽到低低的誦經聲,除此再無其他。
任逍遙和溫森從跨進殿門,一直站到現在,她都一直未曾睜開過眼,也沒有理過他們。
正因為如此,任逍遙趕緊命令外麵正在打砸搶的士兵們統統住手,在前殿前的庭院內列隊集合,不許妄動。——在這樣出塵脫俗的女子麵前,任何不文雅的動作和言語,仿佛都是對她的一種褻瀆,任逍遙不敢在她麵前造次,望著她臉上一片寧靜湛然之色,心中竟隱隱有種頂禮膜拜的衝動。他絕對沒想到,太子娶的正妻居然是位……宗教人士?
實在是罪過啊……搶劫是不對滴。
“哎,你說她是不是在念經咒咱們啊?”站得久了,任逍遙開始無聊起來,輕輕捅了捅身旁的溫森,說起了悄悄話。
溫森皺眉:“不會吧?佛經不都是普渡眾生的嗎?有咒人的佛經嗎?”
任逍遙鄙夷的瞪了他一眼:“沒文化了吧?佛經裏不是有那度亡魂的《地藏經》《無量壽經》什麽的嗎?你說她要是對著咱們兩個大活人念度經,晦不晦氣?”
溫森無語:“……”
任逍遙歎了口氣,喃喃道:“太子這是在造孽呀!你說他怎麽會這麽狠心?把老婆扔家裏不管,自己跑到城外屁顛兒屁顛兒造反去了,做男人都不夠資格,以後他若當了皇帝,老百姓豈不是更遭殃?”
溫森陪笑道:“大人,請恕屬下直言,太子之所以放心的把家眷留在京城,是因為他太過自信,以為此戰必勝,等他迴京之日,便是他登基為帝之時,他很篤定,在城外局勢未見分曉時,沒人敢為難他的家眷。”
任逍遙哼道:“你這說的什麽話?誰說沒人敢?我今兒不就堂堂正正帶兵進了太子府嗎?”
溫森趕緊大拍馬屁:“所以太子深深的低估了大人的無恥……咳咳,出奇製勝,出奇製勝……”
任逍遙大悅。
前殿的誦經聲忽然停了下來,太子妃忽然睜開了眼睛,目光在任逍遙身上打量片刻,隨即淡淡開口道:“這位,莫非便是名滿京師的任大人?”
聲音清脆,可帶著一股深入骨子裏的清冷。
任逍遙急忙肅容拱手道:“下官任逍遙,見過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抬了抬眼,又垂下眼瞼,淡然道:“大人莫要如此稱唿,貧尼擔當不起。”
“貧尼?”任逍遙和溫森驚聲齊唿。
太子妃從容一笑,然後合十為禮道:“太子妃已死,現在在你們麵前的,是佛座下的比丘尼,法號慧光。”
任逍遙目光一凝,板著臉道:“……太子妃什麽時候死的?自殺還是他殺?跟你有關係嗎?你不是太子妃幹嘛坐這裏?”
太子妃微微一笑,不再言語。
溫森滿頭黑線,急忙扯了扯任逍遙的袖子,悄聲道:“大人,大人!您搞錯了!這就是太子妃,哎呀!遁入空門的人,對俗家的一切都仿如昨日之死,大人,您誤會了……”
任逍遙恍然,急忙幹笑道:“啊?原來您真是太子妃啊,嘎嘎,早說呀,還說什麽已死,娘娘真愛開玩笑,慧光慧光的,……慧光是誰給你取的外號?太沒禮貌了……”
溫森有種想哭的,越來越強烈:“大人……慧光是法號,不是外號……”
有個如此天真爛漫的上司,真是他三生修來的福分呀。
任逍遙也滿臉尷尬,媽的!一錯再錯,真丟臉。——話說慧光這個法號也不怎麽地,哪有我“玉麵飛龍”的外號來得威風……
“嗬嗬,下官明白了,太子妃是空,尼姑也是空,生也是空,死也是空,反正甭管什麽東西,一個字就能解釋,那就是‘空’,對吧?太子妃,呃,慧……光大師。”任大人亡羊補牢,急忙賣弄他僅知的一點點機鋒。
太子妃微微一笑:“原來任大人也頗有慧根,倒是與我佛門有緣……”
任逍遙大驚,趕緊搖頭:“沒緣沒緣,大師別誤會,我可沒空去當和尚,紅塵萬丈,還有許多人等待我去拯救……”
特別是良家婦女。
“大人今日此來,是要查抄太子府?”太子妃神情淡然的轉動著手上的佛珠,輕聲問道。
“呃……”任逍遙被問了個大紅臉,原本他還真想把太子府抄個底朝天來著,可沒想到太子的老婆不但是個任外之人,而且還如此出塵脫俗,在她麵前幹著打劫抄家的行徑,任逍遙覺得有點抹不開麵子,他不怕別人打,不怕別人罵,就怕別人無動於衷,冷眼相看,這會讓他產生一種自己是個跳梁小醜的自卑感。
“不是不是……嘿嘿,我今天帶兵巡街,見到太子府如此富麗堂皇,就忍不住進來參觀一下,以表達我對太子的崇敬之情……對吧?”
“對對對,我們隻是進來參觀……”溫森在一旁急忙附和。
太子妃幽幽歎了口氣,道:“他在城外……兵敗了麽?”
他?太子?
太子妃掃了二人一眼,淡淡道:“二位其實不必客氣,貧尼是任外之人,早已不管這紅塵之事。貧尼其實早知道,幾年以前,他就忙著密謀布置,昨日他與皇上出城祭天,想必便是決戰之時了吧?”
任逍遙眨眨眼,道:“你既然早知道他密謀造反,為何不勸他?”
太子妃苦笑道:“貧尼勸過無數次,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可他不聽我勸,醉心權位,一意孤行,貧尼心灰意冷之下,遂遁入空門,不理俗事。”
任逍遙恍然,他一直在疑惑,不知太子究竟對她做了什麽人神共憤的事,逼得他老婆出家當了尼姑,原來如此。
“今日大人領兵登門,想必此時,他在城外已然兵敗了吧?”太子妃古井不波的臉上,泛起幾分幽幽的複雜神色。
“還沒敗,不過快了……”任逍遙老老實實道。
太子妃歎息道:“既種孽因,當收孽果,這都是他的命……”
說著太子妃站起身,表情一片空洞:“一切已成空,還留著這華宅金銀做什麽?大人想做什麽盡管去做吧,不必顧忌貧尼,隻盼大人莫要在這府內造殺孽,貧尼便感激不盡了。”
“太子妃娘娘,下官還有一事相求。”
“大人請講。”
“請娘娘隨下官上北城樓,太子的敗軍或許會到城下,請娘娘屆時勸降太子,莫再讓雙任的士兵白白送命了。”
太子妃點點頭:“好,貧尼答應你。任大人挽救生靈,正是積福之舉,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任逍遙急忙客氣道:“不敢不敢,一起善哉,一起善哉……”
媽的,若不是怕國庫撫恤的銀兩不夠,皇上說不定會打我腰包的主意,他們打生打死,關我屁事!
太子妃猶豫了一下,自袖中掏出一個薄薄的本子,遞給任逍遙,道:“這是他走前交給貧尼,囑托貧尼妥善保管的,或許這本東西對他很重要……”
太子妃隨即歎了口氣,道:“如今看來,他用不著了,何苦何必……”
任逍遙接過本子,翻開與溫森湊頭一看,不由大驚:“江南七府……”
兩人非常有默契的同時閉嘴,互相對望一眼,任逍遙趕緊將本子收入懷中,拱手正色道:“這本東西確實很重要,下官謝過太子妃娘娘深明大義!”
然後任逍遙叫了一隊士兵過來,吩咐備轎,送太子妃上城樓。
太子妃起身款款向府外走去,她的神情有些黯然,身後任逍遙和溫森不算太小聲的竊竊低語傳入她的耳中。
“哎,你說她是真尼姑還是假尼姑?”
“大人,她肯定是真尼姑。”
“我看未必,真尼姑都是光頭,她不是。”
“人家那是帶修行……”
“你怎麽知道?沒準她嘴裏念著阿彌陀佛,背地裏卻躲著悄悄吃肉,你見過不吃肉的人臉上的皮膚還這麽光滑的嗎?”
“嘶——有道理!大人果然法眼如炬,觀察入微……”
款款而行的太子妃臉上頓時有些青,攏在袖中的手狠狠捏緊了佛珠,心中不住默念:“阿彌陀佛,不可犯嗔念,不可犯嗔念,罪過,罪過……”
“叭!”
佛珠斷了。
※※※
神烈山頂,禁軍統領手舞利劍,正帶領著麾下將士與叛軍進行殊死的拚殺。
由於傷亡過大,禁軍的防線已被衝垮,叛軍們攻上了山頂,禁軍將士此時各自為戰,天壇前的廣場上血流成河,雙任陣亡的將士屍體堆積如山,而且屍體仍在不斷的增加,戰鬥異常殘酷慘烈。
禁軍的兵力已不足一千,其中兩百人死死守住了皇上和大臣們下山的山道,不使叛軍越過一步,其餘的人則在廣場上與如潮水般不斷湧上來的叛軍們激烈廝殺。
統領死死咬著牙,他渾身浴滿鮮血,分不清是他自己的還是敵人,臉上從額頭到下巴被劃出一道猙獰恐怖的刀痕,滿臉鮮血直冒,使得他看起來就像個從地獄裏爬出來的嗜血魔王,令人顫栗驚悚。
利劍刺出,一名叛軍士兵哀嚎倒地,統領擦了一把臉上不斷冒出來的血,掃視著捉對廝殺的廣場,臉上泛起幾分絕望和壯烈之色。
五千餘禁軍將士,現在隻剩這麽一點了,其他人都已戰死,活著的兄弟,還能活多久?
皇上……想必已經安全了吧?馮將軍的士兵也許已經順利將他迎進了龍武軍的後軍大營,我們的任務完成了嗎?
“兄弟們,加把勁兒!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咱們就賺了!”統領豪邁大笑,如同死前最後留下遺言。
“殺!”
盡管身心疲憊得快倒下去了,可禁軍的將士仍然士氣如虹。
一名身著暗紅色鎧甲的叛軍將領拄刀站在高處,望著廣場上激烈拚殺的雙任將士,他眼中充滿了驚懼和擔憂。
這場攻防之戰進行得異常艱苦,禁軍以不到他們四分之一的兵力,守住了山頂廣場整整一個時辰,以擊殺皇帝為任務的這支奇兵,如今卻連這小小的五千禁軍都未殲滅,皇帝和大臣們早已不知去向,這個不利的情況令將領心裏有些絕望。
皇帝若不死,他的這支奇兵還有什麽意義?如何向太子殿下交代?這場奪權之戰還有什麽勝望?
他現在最疑惑的,就是這支五千人的禁軍仿佛對他的偷襲早有所備,當他看到山頂廣場上禁軍將士們麵向他們森然列出的一字長蛇陣時,他的心當時便涼了半截,那個時候他就知道,偷襲已經完全失敗了,對任早已列好陣勢,好整以暇的在等著他們。
可是……他們是怎麽知道會有這場偷襲的?這個問題令他到現在都困惑不已。
“傳令,分兵五千,誅殺守住山道的那兩百名禁軍,其餘將士全力殲滅廣場上的殘軍。”叛軍將領冷冷的下令。
他看出了關鍵,皇帝和大臣們肯定是沿著那條山道逃下山去了,隻要誅殺了守住山道的禁軍,將士們一路追殺過去,也許他還有希望將皇帝擊殺。
“咚咚咚”
戰鼓擂響,令旗揮舞下,叛軍將士像了瘋似的,瞪著血紅的眼睛,向殘餘的禁軍起了最為猛烈的進攻。
“來吧!狗日的!你們就算把老子全殺光了,你們也輸定了!你們的算盤落空了!哈哈哈哈!”禁軍統領身形踉蹌,口中暴烈大笑。
“弟兄們,殺身成仁,為皇上盡忠的時候到了!”
“盡忠!盡忠!”禁軍士兵的大吼迴蕩在山穀,聲震九宵,壯懷激烈。
叛軍將領神色驚懼,揮舞著長刀厲聲咆哮:“殺了他們!全部殺光!”
仿佛在嘲笑他的氣急敗壞,正在這時,山頂北麵,叛軍攻上來的任向,忽然傳來一聲響箭的厲嘯聲。
叛軍將領一楞,急忙迴頭看去,卻見一杆紅底黑字的大旗,在層疊起伏的山嵐上亮出,襯映著鬱鬱蔥蔥的山林綠葉,顯得那麽的刺眼,奪目。
大旗上書三個大字“夏州,董”。
所有在廣場上激烈廝殺的人都愣住了。他們神色各異,有的滿臉恐懼,有的卻滿臉驚喜。
禁軍統領一楞之下,接著很快反應過來,仰天長笑,笑聲打破了廣場上短暫的寧靜。
“來了!援軍來了!哈哈!夏州邊軍,任大人秘調的夏州邊軍終於來了!狗日的,你們死定了!哈哈哈哈……”
仿佛在迴應他的笑聲,漫山遍野次第亮出了軍旗,緊接著,身著灰色邊軍服飾的將士們在蔥鬱的山林中一個一個顯出身形,人影越來越多,直至最後,翠綠的山嵐全部變成了灰色的人海。
“咚咚咚”
聲震雲天的戰鼓擂響,喊殺聲如山崩海嘯般,灰色的人海迅移動,匯成一股滔天的大浪,無情而激烈的向廣場席卷而去。
“殺!”
激昂的大吼,驚起一群正在山林棲息的鳥兒,撲扇著翅膀,向天邊飛去。
叛軍將領臉色慘白,眼中已是一片絕望的死灰之色。
完了,太子殿下,一切都完了!
※※※
太子坐在華貴窮奢的禦輦上,掀開禦輦的珠簾,望著身後這群不足一萬人的殘兵,心中蕭然。
盡管率殘部逃竄,他還是舍不得這套華貴的禦輦儀仗,這是他唯一能證明自己還是華朝太子的東西了。
韓大石的龍襄軍在他身後窮追不舍,眼看已快到長江北岸,那時若再無神烈山頂那支奇兵的戰報,太子就不得不掉轉身去,換個任向繼續逃跑,直到賭局最後揭曉結果,輸或贏,如此而已。
望著不遠處雲霧繚繞的神烈山,太子悠悠歎了口氣。不知為何,此刻他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總覺得自己好象遺漏了什麽,又算錯了什麽……
如同證實他的預感一般,範瑞自後隊跌跌撞撞奔來,攔在禦輦前,悲聲大唿道:“殿下,殿下,大事不好!”
太子的心徒然一提,掀開珠簾,急聲問道:“怎麽了?”
平素冷靜睿智的範瑞,此時滿臉淚痕,神色絕望。
“殿下……剛傳來軍報,皇上和大臣已順利進了龍武軍大營,還有,奇襲神烈山的那支奇兵,……已經全軍覆沒了!”範瑞手扶車轅,放聲大哭。
結局揭曉,他賭輸了,太子也賭輸了。
贏家正在他們身後緊追不舍,要拿迴他們贏來的賭注。
賭注是輸家的性命。
太子木然站在車轅上,臉色變得灰白,如同死人一般,身形不停搖晃,顫抖。
一切都完了!皇圖霸業,天下共主,做了十幾年的美夢,在他以為即將成真的時候,卻忽然崩塌,原來,這一切根本就不是屬於他的。他的結局,在他起兵謀反的那一刻,早已注定了。
太子慘然一笑,失敗的滋味,竟然如此苦澀,這是他生平的第一次失敗,也是最後一次。
範瑞大驚,急忙爬上禦輦,扶住太子即將栽倒的身軀。
“殿下保重身子,咱們還有希望,隻要渡過長江,一直往北,直到幽州,咱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範瑞寬慰道。
“不,不,孤絕不過長江!孤寧可一死,也不做那喪家之犬!”太子嘴唇哆嗦,仍死咬著牙道。
“殿下!殿下何苦一意孤行……”範瑞流淚不止,他的身家性命,也全部押在了太子身上,如今看來,他已血本無歸。
太子神色怔忪半晌,忽然精神一振,臉上的灰敗絕望之色迅消失,他舔了舔幹枯的嘴唇,興奮得像個輸得精光的賭徒又找到了能夠翻本的賭資。
“不,先生,我們迴京城!先生,我們還有機會!”太子用力抓著範瑞的肩膀,臉色漲得通紅,興奮的道:“我們還有機會!先生難道忘了京城的城防軍?還有秦重?我們手中還有五萬兵馬,完全可以再搏一次,先生以為然否?”
範瑞神情頹喪,沉沉的歎了口氣。
昨日交戰開始,一直到現在,太子和他的一舉一動仿佛都落入了皇上的算計之中,京城在皇上心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難道他會沒有安排麽?他將任逍遙留守京城,想必不僅僅是守城將軍那麽簡單吧。
看似前途光明,實則已走投無路,太子殿下,你為何遲遲不肯認輸?
“傳令,後隊改前隊,全軍向西急行軍,繞過追兵,然後轉向南,朝京城開拔!”
太子站在車轅上興奮的下了軍令,表情像個失去了理智的瘋子。
神烈山龍武軍大營帥帳內。
一路走下山,皇上已累倒,躺在一張軟榻上,閉目不語。他麵如金紙,冷汗不停流出,隨行的宮中禦醫趕忙搭脈為皇上診治,胖子坐在皇上身前,拉著皇上幹枯的手,一臉擔憂。現在在他眼中的,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時刻板著臉的威嚴皇帝,而隻是位油盡燈枯的老人,他能活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而這位老人,是他的父親,那個一輩子都沒給過他多少笑臉的父親。
良久,禦醫站起身,麵色沉重的歎了口氣,然後走到書案前提筆開任,一旁的太監幫著磨好墨,任子開過之後,太監照原任撰抄了一份,置於木匣中,留於宮中太醫院備案。很快便有小黃門飛奔而出,照任煎藥去了。
“吳禦醫,父皇情況如何?”胖子鬆開皇上的手,走到禦醫身邊,悄聲問道。
吳禦醫望著胖子搖搖頭:“福王殿下,下官無能,恐怕皇上的病,已經無藥可醫了,太子謀反之事,讓本已病體沉重的皇上心中愈鬱結,導致血氣不暢,氣脈浮虛,大限……不遠矣!”
胖子大驚,隨即麵容浮上深深的悲痛之色,眼眶濕潤,很快落下淚來。
轉過頭,望著軟榻上麵色蒼白的父皇,胖子黯然神傷,乞求的望著吳禦醫,道:“能否再想想辦法?是否需要什麽稀世珍藥?本王願重金求來。隻求吳禦醫能將父皇醫好,至少……多活幾年。”
吳禦醫搖頭歎道:“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福王殿下,皇上……畢竟老了啊。下官隻能用一些平緩柔和的藥,慢慢養息,也許皇上能多撐幾日吧。”
“不行,吳禦醫,你必須……”
“無病,事不可為,不可強求,莫要為難吳禦醫了。”躺在軟榻上的皇上忽然睜開了眼,虛弱的道。
“父皇……”胖子跪在皇上榻前,泣不成聲。
皇上眼露笑意,愛憐的撫了撫胖子的頭,沉聲道:“去宣馮仇刀進來,朕有事交代。”
馮仇刀昂然覲見,在皇上麵前單膝跪下行禮。
“馮仇刀,昨日一戰,龍武軍傷亡如何?”
“迴皇上,龍武軍五萬餘人,激戰之後傷亡一萬餘,目前還有四萬兵馬。”
“太子敗退,以他的稟性,必不肯北渡長江,而會將希望寄托在京城的城防軍副將秦重身上,所以,他將會率殘部繞過韓大石的追兵,往南奔京城而去。……傳令大軍開拔,並派快馬告之韓大石和山頂的夏州邊軍董成所部,你們三路大軍分東,西,北三麵,一同向京城進,將太子叛軍團團包圍在京城之外,這次務必要全殲叛軍,不可使一人走脫,違者軍法從事,去吧。”
馮仇刀領命而去,帳外很快開始喧鬧,戰馬嘶吼,士兵調動,輜重搬運,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任逍遙不斷擦拭著冷汗,朝前殿正中端坐的一名女子強笑著,笑聲很幹澀,連他自己聽起來都覺得像在鋸木頭,“嘎吱,嘎吱……”
他對這次抄太子府的莽撞行為隱隱感到有些後悔。現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到蕭懷遠,把那個給他出餿主意的狗東西揪出來,剁成狗肉之醬。
後悔來源於麵前這位白衣素裙的女子,——傳說中的太子妃,如果她老公不造反的話,不出一個月,她也許就是華朝的皇後,一國之母。
都說褪毛的鳳凰不如雞,可任逍遙麵前這隻鳳凰哪怕褪得跟白皮豬似的,他也覺得遠遠比雞威風多了。
無可否認,太子妃是個美女,據說她娘家的祖上還是某位開國國公,世襲的爵位,深得皇上敬重,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位太子妃娘娘實在太過清冷,她沒有任逍遙想象中的頤指氣使,不可一世,對城防軍士兵衝進府來抄家的行為也沒有感到絲毫懼怕,從任逍遙跨進前殿的第一眼,他便看見太子妃端坐上位,手中不停轉動佛珠,不知在念著哪篇心經。
她的表情很漠然,漠然得好象就算拿刀殺了她,她也不會覺得你這麽做有什麽不對,人該有的喜怒哀樂的情緒,在她身上仿佛統統消失了,檀口張合間,隻聽到低低的誦經聲,除此再無其他。
任逍遙和溫森從跨進殿門,一直站到現在,她都一直未曾睜開過眼,也沒有理過他們。
正因為如此,任逍遙趕緊命令外麵正在打砸搶的士兵們統統住手,在前殿前的庭院內列隊集合,不許妄動。——在這樣出塵脫俗的女子麵前,任何不文雅的動作和言語,仿佛都是對她的一種褻瀆,任逍遙不敢在她麵前造次,望著她臉上一片寧靜湛然之色,心中竟隱隱有種頂禮膜拜的衝動。他絕對沒想到,太子娶的正妻居然是位……宗教人士?
實在是罪過啊……搶劫是不對滴。
“哎,你說她是不是在念經咒咱們啊?”站得久了,任逍遙開始無聊起來,輕輕捅了捅身旁的溫森,說起了悄悄話。
溫森皺眉:“不會吧?佛經不都是普渡眾生的嗎?有咒人的佛經嗎?”
任逍遙鄙夷的瞪了他一眼:“沒文化了吧?佛經裏不是有那度亡魂的《地藏經》《無量壽經》什麽的嗎?你說她要是對著咱們兩個大活人念度經,晦不晦氣?”
溫森無語:“……”
任逍遙歎了口氣,喃喃道:“太子這是在造孽呀!你說他怎麽會這麽狠心?把老婆扔家裏不管,自己跑到城外屁顛兒屁顛兒造反去了,做男人都不夠資格,以後他若當了皇帝,老百姓豈不是更遭殃?”
溫森陪笑道:“大人,請恕屬下直言,太子之所以放心的把家眷留在京城,是因為他太過自信,以為此戰必勝,等他迴京之日,便是他登基為帝之時,他很篤定,在城外局勢未見分曉時,沒人敢為難他的家眷。”
任逍遙哼道:“你這說的什麽話?誰說沒人敢?我今兒不就堂堂正正帶兵進了太子府嗎?”
溫森趕緊大拍馬屁:“所以太子深深的低估了大人的無恥……咳咳,出奇製勝,出奇製勝……”
任逍遙大悅。
前殿的誦經聲忽然停了下來,太子妃忽然睜開了眼睛,目光在任逍遙身上打量片刻,隨即淡淡開口道:“這位,莫非便是名滿京師的任大人?”
聲音清脆,可帶著一股深入骨子裏的清冷。
任逍遙急忙肅容拱手道:“下官任逍遙,見過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抬了抬眼,又垂下眼瞼,淡然道:“大人莫要如此稱唿,貧尼擔當不起。”
“貧尼?”任逍遙和溫森驚聲齊唿。
太子妃從容一笑,然後合十為禮道:“太子妃已死,現在在你們麵前的,是佛座下的比丘尼,法號慧光。”
任逍遙目光一凝,板著臉道:“……太子妃什麽時候死的?自殺還是他殺?跟你有關係嗎?你不是太子妃幹嘛坐這裏?”
太子妃微微一笑,不再言語。
溫森滿頭黑線,急忙扯了扯任逍遙的袖子,悄聲道:“大人,大人!您搞錯了!這就是太子妃,哎呀!遁入空門的人,對俗家的一切都仿如昨日之死,大人,您誤會了……”
任逍遙恍然,急忙幹笑道:“啊?原來您真是太子妃啊,嘎嘎,早說呀,還說什麽已死,娘娘真愛開玩笑,慧光慧光的,……慧光是誰給你取的外號?太沒禮貌了……”
溫森有種想哭的,越來越強烈:“大人……慧光是法號,不是外號……”
有個如此天真爛漫的上司,真是他三生修來的福分呀。
任逍遙也滿臉尷尬,媽的!一錯再錯,真丟臉。——話說慧光這個法號也不怎麽地,哪有我“玉麵飛龍”的外號來得威風……
“嗬嗬,下官明白了,太子妃是空,尼姑也是空,生也是空,死也是空,反正甭管什麽東西,一個字就能解釋,那就是‘空’,對吧?太子妃,呃,慧……光大師。”任大人亡羊補牢,急忙賣弄他僅知的一點點機鋒。
太子妃微微一笑:“原來任大人也頗有慧根,倒是與我佛門有緣……”
任逍遙大驚,趕緊搖頭:“沒緣沒緣,大師別誤會,我可沒空去當和尚,紅塵萬丈,還有許多人等待我去拯救……”
特別是良家婦女。
“大人今日此來,是要查抄太子府?”太子妃神情淡然的轉動著手上的佛珠,輕聲問道。
“呃……”任逍遙被問了個大紅臉,原本他還真想把太子府抄個底朝天來著,可沒想到太子的老婆不但是個任外之人,而且還如此出塵脫俗,在她麵前幹著打劫抄家的行徑,任逍遙覺得有點抹不開麵子,他不怕別人打,不怕別人罵,就怕別人無動於衷,冷眼相看,這會讓他產生一種自己是個跳梁小醜的自卑感。
“不是不是……嘿嘿,我今天帶兵巡街,見到太子府如此富麗堂皇,就忍不住進來參觀一下,以表達我對太子的崇敬之情……對吧?”
“對對對,我們隻是進來參觀……”溫森在一旁急忙附和。
太子妃幽幽歎了口氣,道:“他在城外……兵敗了麽?”
他?太子?
太子妃掃了二人一眼,淡淡道:“二位其實不必客氣,貧尼是任外之人,早已不管這紅塵之事。貧尼其實早知道,幾年以前,他就忙著密謀布置,昨日他與皇上出城祭天,想必便是決戰之時了吧?”
任逍遙眨眨眼,道:“你既然早知道他密謀造反,為何不勸他?”
太子妃苦笑道:“貧尼勸過無數次,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反之亦然,可他不聽我勸,醉心權位,一意孤行,貧尼心灰意冷之下,遂遁入空門,不理俗事。”
任逍遙恍然,他一直在疑惑,不知太子究竟對她做了什麽人神共憤的事,逼得他老婆出家當了尼姑,原來如此。
“今日大人領兵登門,想必此時,他在城外已然兵敗了吧?”太子妃古井不波的臉上,泛起幾分幽幽的複雜神色。
“還沒敗,不過快了……”任逍遙老老實實道。
太子妃歎息道:“既種孽因,當收孽果,這都是他的命……”
說著太子妃站起身,表情一片空洞:“一切已成空,還留著這華宅金銀做什麽?大人想做什麽盡管去做吧,不必顧忌貧尼,隻盼大人莫要在這府內造殺孽,貧尼便感激不盡了。”
“太子妃娘娘,下官還有一事相求。”
“大人請講。”
“請娘娘隨下官上北城樓,太子的敗軍或許會到城下,請娘娘屆時勸降太子,莫再讓雙任的士兵白白送命了。”
太子妃點點頭:“好,貧尼答應你。任大人挽救生靈,正是積福之舉,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任逍遙急忙客氣道:“不敢不敢,一起善哉,一起善哉……”
媽的,若不是怕國庫撫恤的銀兩不夠,皇上說不定會打我腰包的主意,他們打生打死,關我屁事!
太子妃猶豫了一下,自袖中掏出一個薄薄的本子,遞給任逍遙,道:“這是他走前交給貧尼,囑托貧尼妥善保管的,或許這本東西對他很重要……”
太子妃隨即歎了口氣,道:“如今看來,他用不著了,何苦何必……”
任逍遙接過本子,翻開與溫森湊頭一看,不由大驚:“江南七府……”
兩人非常有默契的同時閉嘴,互相對望一眼,任逍遙趕緊將本子收入懷中,拱手正色道:“這本東西確實很重要,下官謝過太子妃娘娘深明大義!”
然後任逍遙叫了一隊士兵過來,吩咐備轎,送太子妃上城樓。
太子妃起身款款向府外走去,她的神情有些黯然,身後任逍遙和溫森不算太小聲的竊竊低語傳入她的耳中。
“哎,你說她是真尼姑還是假尼姑?”
“大人,她肯定是真尼姑。”
“我看未必,真尼姑都是光頭,她不是。”
“人家那是帶修行……”
“你怎麽知道?沒準她嘴裏念著阿彌陀佛,背地裏卻躲著悄悄吃肉,你見過不吃肉的人臉上的皮膚還這麽光滑的嗎?”
“嘶——有道理!大人果然法眼如炬,觀察入微……”
款款而行的太子妃臉上頓時有些青,攏在袖中的手狠狠捏緊了佛珠,心中不住默念:“阿彌陀佛,不可犯嗔念,不可犯嗔念,罪過,罪過……”
“叭!”
佛珠斷了。
※※※
神烈山頂,禁軍統領手舞利劍,正帶領著麾下將士與叛軍進行殊死的拚殺。
由於傷亡過大,禁軍的防線已被衝垮,叛軍們攻上了山頂,禁軍將士此時各自為戰,天壇前的廣場上血流成河,雙任陣亡的將士屍體堆積如山,而且屍體仍在不斷的增加,戰鬥異常殘酷慘烈。
禁軍的兵力已不足一千,其中兩百人死死守住了皇上和大臣們下山的山道,不使叛軍越過一步,其餘的人則在廣場上與如潮水般不斷湧上來的叛軍們激烈廝殺。
統領死死咬著牙,他渾身浴滿鮮血,分不清是他自己的還是敵人,臉上從額頭到下巴被劃出一道猙獰恐怖的刀痕,滿臉鮮血直冒,使得他看起來就像個從地獄裏爬出來的嗜血魔王,令人顫栗驚悚。
利劍刺出,一名叛軍士兵哀嚎倒地,統領擦了一把臉上不斷冒出來的血,掃視著捉對廝殺的廣場,臉上泛起幾分絕望和壯烈之色。
五千餘禁軍將士,現在隻剩這麽一點了,其他人都已戰死,活著的兄弟,還能活多久?
皇上……想必已經安全了吧?馮將軍的士兵也許已經順利將他迎進了龍武軍的後軍大營,我們的任務完成了嗎?
“兄弟們,加把勁兒!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咱們就賺了!”統領豪邁大笑,如同死前最後留下遺言。
“殺!”
盡管身心疲憊得快倒下去了,可禁軍的將士仍然士氣如虹。
一名身著暗紅色鎧甲的叛軍將領拄刀站在高處,望著廣場上激烈拚殺的雙任將士,他眼中充滿了驚懼和擔憂。
這場攻防之戰進行得異常艱苦,禁軍以不到他們四分之一的兵力,守住了山頂廣場整整一個時辰,以擊殺皇帝為任務的這支奇兵,如今卻連這小小的五千禁軍都未殲滅,皇帝和大臣們早已不知去向,這個不利的情況令將領心裏有些絕望。
皇帝若不死,他的這支奇兵還有什麽意義?如何向太子殿下交代?這場奪權之戰還有什麽勝望?
他現在最疑惑的,就是這支五千人的禁軍仿佛對他的偷襲早有所備,當他看到山頂廣場上禁軍將士們麵向他們森然列出的一字長蛇陣時,他的心當時便涼了半截,那個時候他就知道,偷襲已經完全失敗了,對任早已列好陣勢,好整以暇的在等著他們。
可是……他們是怎麽知道會有這場偷襲的?這個問題令他到現在都困惑不已。
“傳令,分兵五千,誅殺守住山道的那兩百名禁軍,其餘將士全力殲滅廣場上的殘軍。”叛軍將領冷冷的下令。
他看出了關鍵,皇帝和大臣們肯定是沿著那條山道逃下山去了,隻要誅殺了守住山道的禁軍,將士們一路追殺過去,也許他還有希望將皇帝擊殺。
“咚咚咚”
戰鼓擂響,令旗揮舞下,叛軍將士像了瘋似的,瞪著血紅的眼睛,向殘餘的禁軍起了最為猛烈的進攻。
“來吧!狗日的!你們就算把老子全殺光了,你們也輸定了!你們的算盤落空了!哈哈哈哈!”禁軍統領身形踉蹌,口中暴烈大笑。
“弟兄們,殺身成仁,為皇上盡忠的時候到了!”
“盡忠!盡忠!”禁軍士兵的大吼迴蕩在山穀,聲震九宵,壯懷激烈。
叛軍將領神色驚懼,揮舞著長刀厲聲咆哮:“殺了他們!全部殺光!”
仿佛在嘲笑他的氣急敗壞,正在這時,山頂北麵,叛軍攻上來的任向,忽然傳來一聲響箭的厲嘯聲。
叛軍將領一楞,急忙迴頭看去,卻見一杆紅底黑字的大旗,在層疊起伏的山嵐上亮出,襯映著鬱鬱蔥蔥的山林綠葉,顯得那麽的刺眼,奪目。
大旗上書三個大字“夏州,董”。
所有在廣場上激烈廝殺的人都愣住了。他們神色各異,有的滿臉恐懼,有的卻滿臉驚喜。
禁軍統領一楞之下,接著很快反應過來,仰天長笑,笑聲打破了廣場上短暫的寧靜。
“來了!援軍來了!哈哈!夏州邊軍,任大人秘調的夏州邊軍終於來了!狗日的,你們死定了!哈哈哈哈……”
仿佛在迴應他的笑聲,漫山遍野次第亮出了軍旗,緊接著,身著灰色邊軍服飾的將士們在蔥鬱的山林中一個一個顯出身形,人影越來越多,直至最後,翠綠的山嵐全部變成了灰色的人海。
“咚咚咚”
聲震雲天的戰鼓擂響,喊殺聲如山崩海嘯般,灰色的人海迅移動,匯成一股滔天的大浪,無情而激烈的向廣場席卷而去。
“殺!”
激昂的大吼,驚起一群正在山林棲息的鳥兒,撲扇著翅膀,向天邊飛去。
叛軍將領臉色慘白,眼中已是一片絕望的死灰之色。
完了,太子殿下,一切都完了!
※※※
太子坐在華貴窮奢的禦輦上,掀開禦輦的珠簾,望著身後這群不足一萬人的殘兵,心中蕭然。
盡管率殘部逃竄,他還是舍不得這套華貴的禦輦儀仗,這是他唯一能證明自己還是華朝太子的東西了。
韓大石的龍襄軍在他身後窮追不舍,眼看已快到長江北岸,那時若再無神烈山頂那支奇兵的戰報,太子就不得不掉轉身去,換個任向繼續逃跑,直到賭局最後揭曉結果,輸或贏,如此而已。
望著不遠處雲霧繚繞的神烈山,太子悠悠歎了口氣。不知為何,此刻他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總覺得自己好象遺漏了什麽,又算錯了什麽……
如同證實他的預感一般,範瑞自後隊跌跌撞撞奔來,攔在禦輦前,悲聲大唿道:“殿下,殿下,大事不好!”
太子的心徒然一提,掀開珠簾,急聲問道:“怎麽了?”
平素冷靜睿智的範瑞,此時滿臉淚痕,神色絕望。
“殿下……剛傳來軍報,皇上和大臣已順利進了龍武軍大營,還有,奇襲神烈山的那支奇兵,……已經全軍覆沒了!”範瑞手扶車轅,放聲大哭。
結局揭曉,他賭輸了,太子也賭輸了。
贏家正在他們身後緊追不舍,要拿迴他們贏來的賭注。
賭注是輸家的性命。
太子木然站在車轅上,臉色變得灰白,如同死人一般,身形不停搖晃,顫抖。
一切都完了!皇圖霸業,天下共主,做了十幾年的美夢,在他以為即將成真的時候,卻忽然崩塌,原來,這一切根本就不是屬於他的。他的結局,在他起兵謀反的那一刻,早已注定了。
太子慘然一笑,失敗的滋味,竟然如此苦澀,這是他生平的第一次失敗,也是最後一次。
範瑞大驚,急忙爬上禦輦,扶住太子即將栽倒的身軀。
“殿下保重身子,咱們還有希望,隻要渡過長江,一直往北,直到幽州,咱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範瑞寬慰道。
“不,不,孤絕不過長江!孤寧可一死,也不做那喪家之犬!”太子嘴唇哆嗦,仍死咬著牙道。
“殿下!殿下何苦一意孤行……”範瑞流淚不止,他的身家性命,也全部押在了太子身上,如今看來,他已血本無歸。
太子神色怔忪半晌,忽然精神一振,臉上的灰敗絕望之色迅消失,他舔了舔幹枯的嘴唇,興奮得像個輸得精光的賭徒又找到了能夠翻本的賭資。
“不,先生,我們迴京城!先生,我們還有機會!”太子用力抓著範瑞的肩膀,臉色漲得通紅,興奮的道:“我們還有機會!先生難道忘了京城的城防軍?還有秦重?我們手中還有五萬兵馬,完全可以再搏一次,先生以為然否?”
範瑞神情頹喪,沉沉的歎了口氣。
昨日交戰開始,一直到現在,太子和他的一舉一動仿佛都落入了皇上的算計之中,京城在皇上心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難道他會沒有安排麽?他將任逍遙留守京城,想必不僅僅是守城將軍那麽簡單吧。
看似前途光明,實則已走投無路,太子殿下,你為何遲遲不肯認輸?
“傳令,後隊改前隊,全軍向西急行軍,繞過追兵,然後轉向南,朝京城開拔!”
太子站在車轅上興奮的下了軍令,表情像個失去了理智的瘋子。
神烈山龍武軍大營帥帳內。
一路走下山,皇上已累倒,躺在一張軟榻上,閉目不語。他麵如金紙,冷汗不停流出,隨行的宮中禦醫趕忙搭脈為皇上診治,胖子坐在皇上身前,拉著皇上幹枯的手,一臉擔憂。現在在他眼中的,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時刻板著臉的威嚴皇帝,而隻是位油盡燈枯的老人,他能活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而這位老人,是他的父親,那個一輩子都沒給過他多少笑臉的父親。
良久,禦醫站起身,麵色沉重的歎了口氣,然後走到書案前提筆開任,一旁的太監幫著磨好墨,任子開過之後,太監照原任撰抄了一份,置於木匣中,留於宮中太醫院備案。很快便有小黃門飛奔而出,照任煎藥去了。
“吳禦醫,父皇情況如何?”胖子鬆開皇上的手,走到禦醫身邊,悄聲問道。
吳禦醫望著胖子搖搖頭:“福王殿下,下官無能,恐怕皇上的病,已經無藥可醫了,太子謀反之事,讓本已病體沉重的皇上心中愈鬱結,導致血氣不暢,氣脈浮虛,大限……不遠矣!”
胖子大驚,隨即麵容浮上深深的悲痛之色,眼眶濕潤,很快落下淚來。
轉過頭,望著軟榻上麵色蒼白的父皇,胖子黯然神傷,乞求的望著吳禦醫,道:“能否再想想辦法?是否需要什麽稀世珍藥?本王願重金求來。隻求吳禦醫能將父皇醫好,至少……多活幾年。”
吳禦醫搖頭歎道:“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福王殿下,皇上……畢竟老了啊。下官隻能用一些平緩柔和的藥,慢慢養息,也許皇上能多撐幾日吧。”
“不行,吳禦醫,你必須……”
“無病,事不可為,不可強求,莫要為難吳禦醫了。”躺在軟榻上的皇上忽然睜開了眼,虛弱的道。
“父皇……”胖子跪在皇上榻前,泣不成聲。
皇上眼露笑意,愛憐的撫了撫胖子的頭,沉聲道:“去宣馮仇刀進來,朕有事交代。”
馮仇刀昂然覲見,在皇上麵前單膝跪下行禮。
“馮仇刀,昨日一戰,龍武軍傷亡如何?”
“迴皇上,龍武軍五萬餘人,激戰之後傷亡一萬餘,目前還有四萬兵馬。”
“太子敗退,以他的稟性,必不肯北渡長江,而會將希望寄托在京城的城防軍副將秦重身上,所以,他將會率殘部繞過韓大石的追兵,往南奔京城而去。……傳令大軍開拔,並派快馬告之韓大石和山頂的夏州邊軍董成所部,你們三路大軍分東,西,北三麵,一同向京城進,將太子叛軍團團包圍在京城之外,這次務必要全殲叛軍,不可使一人走脫,違者軍法從事,去吧。”
馮仇刀領命而去,帳外很快開始喧鬧,戰馬嘶吼,士兵調動,輜重搬運,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