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半大娃兒叫狗兒,沒得大名,跟莽哥差不多,從懂事開始就在街上打爛仗,從來沒見過媽老漢兒;還有兩個朋友,一個比他大點,叫猴子,一個比他小點,叫小癩子,三個平時就住在城外的土地廟裏,靠偷雞摸狗、扒錢搶包生活。
狗兒說的土地廟在縣城西郊,不大,隻有一間屋,前頭供著土地公、土地婆,後麵的地上鋪了些穀草,堆著幾床爛棉絮。從廟子後門出來,是一小塊長滿雜草的空壩子,後門邊上有棵油珠子樹,壩子外頭是斜坡,坡上密密麻麻長了些灌木——這種地方對莽哥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平均起來,一年起碼要住個三、五幾迴。
兩個把穀草、爛棉絮堆到一邊,騰出塊地方,把吃的東西放到地上,狗兒一邊收拾,一邊拈起豬耳朵、切好的頭皮放進嘴巴裏。
天快擦黑的時候,廟子裏進來兩個半大娃兒,前頭那個大約十五、六歲,身材瘦高瘦高的,臉色發青,一條刀疤從眼角拖到嘴巴邊上,看到莽哥跟地上吃的東西,像是有些不安逸,冷冰冰的問道:“狗兒,這個是哪個(誰)?”
狗兒顯然是有點怕他,小聲說道:“哦,這個……這個是朱大哥,他給我們買了好多好吃的。”說著,拉拉莽哥衣袖,小聲說。“這個是猴子,後麵那個是小癩子。”
不曉得為啥子,莽哥第一眼看到這個叫猴子的娃兒,就不喜歡他,總覺得這個娃兒眼神裏,除了不相信他,還有一絲狠毒、陰鷙,根本不像一個半大娃兒,讓他很有些不舒服;但是猴子沒有惹他,也不好格外說啥子,笑嗬嗬的招唿道:“都迴來了?來,來,來,大家坐下來,一路(一起)吃。”
狗兒和小癩子歡唿一聲,跑過來圍到那堆吃的東西坐下,伸手就抓。猴子也露出一絲笑容,過來挨到狗兒坐下,伸手去抓吃的——畢竟,香噴噴的豬耳朵、豬頭皮、雞腳杆啥子的,對於平時輕易吃不到肉的小爛仗來說,還是有些誘惑的。
狗兒一邊吃,一邊把自己和莽哥認識的經過和兩個夥伴說了,當聽說莽哥給了兩個賣唱的一百塊錢的時候,猴子有意無意的問道:“朱大哥,你是不是很有錢啊?”
“不多,要是儉省一點的話,我們四個吃一、兩個月應該沒得問題。”
莽哥說著,把包袱裏跟身上的錢全部拿出來,數了數,還有八、九百塊——他這一路上來,邊走邊偷,師兄給他的錢基本上沒啷個花——三個半大娃兒不約而同的發出一聲驚唿,猴子也露出異樣的眼神,但卻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道:“也不多嘛。朱大哥是做啥子的?啷個跑到我們這裏來了呢?”
不多?莽哥心裏笑了一下,把錢卷成一團,塞進褲腰裏,心想:一般家庭辛辛苦苦幾年,也不見得能掙到這麽多錢,這個猴子不過是個分文莫得(沒有)的爛仗娃兒,居然敢說不多,當真有點意思。聽到猴子問他,就伸出兩根手指拇,做了個夾的動作,道:“我跟你們差不多,是幹這個的,從四川來。”
幾個邊吃邊擺龍門陣,狗兒跟小癩子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吃的東西上頭,擺龍門陣成了敷衍了事;猴子話也不多,隻顧吃,但眼光卻總是有意無意的瞄一眼莽哥的褲腰。莽哥看到,假裝不曉得,心裏卻起了疑心,這個爛仗娃兒到底想做啥子。
吃完飯,幾個又擺了哈兒(一會兒)龍門陣,直到臨近半夜,才收拾幹淨各人睡了。迷迷糊糊中,莽哥像是又迴到老榆樹鎮的那個山坡上,雙手遭捆起來,一匹比小牛還大的狼,張開血盆大口朝他撲過來,到了跟前,變成了馬隊長,睜著一雙沒得眼珠子的死魚眼盯到他,陰森森的說道:“老子在奈何橋等你。”
莽哥吃了一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夢。從殺了馬隊長到現在,他隻在開始幾個晚上,夢到過馬隊長或者張才生、吳輝,沒想到過了這麽久,又夢到姓馬的了。莽哥讓這惡夢一攪,沒得瞌睡了,幹脆睜起眼睛,胡思亂想起來。
外頭,清亮的月光如水一般,從廟子後門照進來,把油珠子樹的影子投到地上,張牙舞爪的像一個怪物,團轉(周圍)清風啞靜一片,沒得一點聲音。廟子裏麵,三個半大娃兒睡得正安逸(舒服、爽),發出均勻細長的撲鼾聲。
突然,睡到小癩子那邊的猴子輕輕動了動,小聲喊道:“朱大哥。”
莽哥正要答應,卻聽到猴子嘴巴裏喊他,鼻子裏卻發出輕微的撲鼾聲,心裏一動,沒有答應,眯起眼睛,嘴裏裝出扯撲鼾(打鼾)的聲音。猴子又喊了兩聲,聽到莽哥沒得反應,掀開身上的爛棉絮爬了起來,輕手輕腳的從莽哥身上跨過去,出了後門。
莽哥有些奇怪:這個娃娃在夢遊?正想跟到出去看個究竟,卻聽到猴子又走了迴來,連忙裝成睡著了的樣子,眯起雙眼看著猴子的影子從後門進來,手裏好像搬著啥子東西;到了他跟前,猴子突然舉起手裏的東西,朝著他腦殼上狠狠砸了下來。莽哥嚇了一大跳,身子猛往裏麵一滾,隻聽咚的一聲,一塊鬥碗(海碗)大小的石頭砸在他腦殼旁邊,心裏說了聲好險,高聲喊道:“你狗日的做啥子?!”
猴子也嚇了一跳,一聲不吭,車轉身就跑。莽哥伸手薅了一下,沒抓到他,三下兩下扯掉裹在身上的爛棉絮,一個鯉魚打挺跳起來,攆了出去,隻見斜坡上樹影搖動,哪裏還有猴子的影子?跟到腳步聲攆了一陣,也沒有攆到——盡管他身手靈活,動作麻利,卻遠遠不如猴子熟悉地形。
莽哥氣得雙手發抖:這麽一個半大娃兒,為了區區幾百塊錢,居然想要他的命。起初,他隻默到(以為)猴子看到他的錢,頂多會像狗兒一樣,想辦法來偷,還有看他啷個下手的想法;沒想到,這個狗日的,心腸竟然這麽寡毒(歹毒)!
莽哥脾暴火起的迴到廟裏,狗兒和小癩子都醒了,不曉得發生了啥子事,看到莽哥,忙問出了啥子事情。莽哥一股邪火發不出來,甩手給了狗兒跟小癩子一個一耳什(耳光),吼道:“啥子事?!將才那個狗日,差點要老子的命!”
兩個娃兒一聽,嚇得不敢說話了,他們隻曉得猴子平時打架下手狠,卻想不到他敢殺人。莽哥餘怒未消,又踢了兩個娃兒一腳,把吃剩下的東西全部丟到地上,使勁踩了幾腳,出了土地廟,連夜跑迴城裏,找了個不通風的牆角角,勉強湊合一晚上。
第二天,莽哥城裏城外找遍了,都沒有找到猴子,他越想越後怕,如果昨天晚上他不是遭惡夢驚醒了,那會是啥子後果?那麽大的石頭砸到腦殼上,還不死得梆硬(死定了)?他想找到猴子,好好教訓教訓那個娃娃。但是,一連好幾天,始終沒有看到猴子的影子;而且從那以後,再也沒得人在貴陽見到過他。直到十年後,解放軍在雲南剿匪時,打死一個臉色發青、臉上有條刀疤、曾經在一個晚上殺死二十多個老百姓的悍匪,說話就是一口貴陽口音。
後來莽哥曉得,猴子的事跟狗兒和小癩子沒得關係,就讓他兩個重新跟到自己。兩個娃兒歡喜醸了,一天到晚像莽哥的兩個跟班兒,跟到他屁股後頭。
狗兒說的土地廟在縣城西郊,不大,隻有一間屋,前頭供著土地公、土地婆,後麵的地上鋪了些穀草,堆著幾床爛棉絮。從廟子後門出來,是一小塊長滿雜草的空壩子,後門邊上有棵油珠子樹,壩子外頭是斜坡,坡上密密麻麻長了些灌木——這種地方對莽哥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平均起來,一年起碼要住個三、五幾迴。
兩個把穀草、爛棉絮堆到一邊,騰出塊地方,把吃的東西放到地上,狗兒一邊收拾,一邊拈起豬耳朵、切好的頭皮放進嘴巴裏。
天快擦黑的時候,廟子裏進來兩個半大娃兒,前頭那個大約十五、六歲,身材瘦高瘦高的,臉色發青,一條刀疤從眼角拖到嘴巴邊上,看到莽哥跟地上吃的東西,像是有些不安逸,冷冰冰的問道:“狗兒,這個是哪個(誰)?”
狗兒顯然是有點怕他,小聲說道:“哦,這個……這個是朱大哥,他給我們買了好多好吃的。”說著,拉拉莽哥衣袖,小聲說。“這個是猴子,後麵那個是小癩子。”
不曉得為啥子,莽哥第一眼看到這個叫猴子的娃兒,就不喜歡他,總覺得這個娃兒眼神裏,除了不相信他,還有一絲狠毒、陰鷙,根本不像一個半大娃兒,讓他很有些不舒服;但是猴子沒有惹他,也不好格外說啥子,笑嗬嗬的招唿道:“都迴來了?來,來,來,大家坐下來,一路(一起)吃。”
狗兒和小癩子歡唿一聲,跑過來圍到那堆吃的東西坐下,伸手就抓。猴子也露出一絲笑容,過來挨到狗兒坐下,伸手去抓吃的——畢竟,香噴噴的豬耳朵、豬頭皮、雞腳杆啥子的,對於平時輕易吃不到肉的小爛仗來說,還是有些誘惑的。
狗兒一邊吃,一邊把自己和莽哥認識的經過和兩個夥伴說了,當聽說莽哥給了兩個賣唱的一百塊錢的時候,猴子有意無意的問道:“朱大哥,你是不是很有錢啊?”
“不多,要是儉省一點的話,我們四個吃一、兩個月應該沒得問題。”
莽哥說著,把包袱裏跟身上的錢全部拿出來,數了數,還有八、九百塊——他這一路上來,邊走邊偷,師兄給他的錢基本上沒啷個花——三個半大娃兒不約而同的發出一聲驚唿,猴子也露出異樣的眼神,但卻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道:“也不多嘛。朱大哥是做啥子的?啷個跑到我們這裏來了呢?”
不多?莽哥心裏笑了一下,把錢卷成一團,塞進褲腰裏,心想:一般家庭辛辛苦苦幾年,也不見得能掙到這麽多錢,這個猴子不過是個分文莫得(沒有)的爛仗娃兒,居然敢說不多,當真有點意思。聽到猴子問他,就伸出兩根手指拇,做了個夾的動作,道:“我跟你們差不多,是幹這個的,從四川來。”
幾個邊吃邊擺龍門陣,狗兒跟小癩子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吃的東西上頭,擺龍門陣成了敷衍了事;猴子話也不多,隻顧吃,但眼光卻總是有意無意的瞄一眼莽哥的褲腰。莽哥看到,假裝不曉得,心裏卻起了疑心,這個爛仗娃兒到底想做啥子。
吃完飯,幾個又擺了哈兒(一會兒)龍門陣,直到臨近半夜,才收拾幹淨各人睡了。迷迷糊糊中,莽哥像是又迴到老榆樹鎮的那個山坡上,雙手遭捆起來,一匹比小牛還大的狼,張開血盆大口朝他撲過來,到了跟前,變成了馬隊長,睜著一雙沒得眼珠子的死魚眼盯到他,陰森森的說道:“老子在奈何橋等你。”
莽哥吃了一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夢。從殺了馬隊長到現在,他隻在開始幾個晚上,夢到過馬隊長或者張才生、吳輝,沒想到過了這麽久,又夢到姓馬的了。莽哥讓這惡夢一攪,沒得瞌睡了,幹脆睜起眼睛,胡思亂想起來。
外頭,清亮的月光如水一般,從廟子後門照進來,把油珠子樹的影子投到地上,張牙舞爪的像一個怪物,團轉(周圍)清風啞靜一片,沒得一點聲音。廟子裏麵,三個半大娃兒睡得正安逸(舒服、爽),發出均勻細長的撲鼾聲。
突然,睡到小癩子那邊的猴子輕輕動了動,小聲喊道:“朱大哥。”
莽哥正要答應,卻聽到猴子嘴巴裏喊他,鼻子裏卻發出輕微的撲鼾聲,心裏一動,沒有答應,眯起眼睛,嘴裏裝出扯撲鼾(打鼾)的聲音。猴子又喊了兩聲,聽到莽哥沒得反應,掀開身上的爛棉絮爬了起來,輕手輕腳的從莽哥身上跨過去,出了後門。
莽哥有些奇怪:這個娃娃在夢遊?正想跟到出去看個究竟,卻聽到猴子又走了迴來,連忙裝成睡著了的樣子,眯起雙眼看著猴子的影子從後門進來,手裏好像搬著啥子東西;到了他跟前,猴子突然舉起手裏的東西,朝著他腦殼上狠狠砸了下來。莽哥嚇了一大跳,身子猛往裏麵一滾,隻聽咚的一聲,一塊鬥碗(海碗)大小的石頭砸在他腦殼旁邊,心裏說了聲好險,高聲喊道:“你狗日的做啥子?!”
猴子也嚇了一跳,一聲不吭,車轉身就跑。莽哥伸手薅了一下,沒抓到他,三下兩下扯掉裹在身上的爛棉絮,一個鯉魚打挺跳起來,攆了出去,隻見斜坡上樹影搖動,哪裏還有猴子的影子?跟到腳步聲攆了一陣,也沒有攆到——盡管他身手靈活,動作麻利,卻遠遠不如猴子熟悉地形。
莽哥氣得雙手發抖:這麽一個半大娃兒,為了區區幾百塊錢,居然想要他的命。起初,他隻默到(以為)猴子看到他的錢,頂多會像狗兒一樣,想辦法來偷,還有看他啷個下手的想法;沒想到,這個狗日的,心腸竟然這麽寡毒(歹毒)!
莽哥脾暴火起的迴到廟裏,狗兒和小癩子都醒了,不曉得發生了啥子事,看到莽哥,忙問出了啥子事情。莽哥一股邪火發不出來,甩手給了狗兒跟小癩子一個一耳什(耳光),吼道:“啥子事?!將才那個狗日,差點要老子的命!”
兩個娃兒一聽,嚇得不敢說話了,他們隻曉得猴子平時打架下手狠,卻想不到他敢殺人。莽哥餘怒未消,又踢了兩個娃兒一腳,把吃剩下的東西全部丟到地上,使勁踩了幾腳,出了土地廟,連夜跑迴城裏,找了個不通風的牆角角,勉強湊合一晚上。
第二天,莽哥城裏城外找遍了,都沒有找到猴子,他越想越後怕,如果昨天晚上他不是遭惡夢驚醒了,那會是啥子後果?那麽大的石頭砸到腦殼上,還不死得梆硬(死定了)?他想找到猴子,好好教訓教訓那個娃娃。但是,一連好幾天,始終沒有看到猴子的影子;而且從那以後,再也沒得人在貴陽見到過他。直到十年後,解放軍在雲南剿匪時,打死一個臉色發青、臉上有條刀疤、曾經在一個晚上殺死二十多個老百姓的悍匪,說話就是一口貴陽口音。
後來莽哥曉得,猴子的事跟狗兒和小癩子沒得關係,就讓他兩個重新跟到自己。兩個娃兒歡喜醸了,一天到晚像莽哥的兩個跟班兒,跟到他屁股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