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馬隊長一邊聽羅三爺幾個講,心裏一邊打小算盤:雖然才來珠溪河幾天,但是他已經覺察到,珠溪河這個地方不大,水卻是不淺:別的不說,自己已經打過照麵的李三家三弟兄、羅三爺、陳幺爸、曾大爺,沒打過照麵但已經聽說過的萬四爺、劉二哥、包七爺、林小虎,還有官場上的鎮長、議員、聯保主任等各路人馬,哪一個也不是燈心草——想啷個拈就啷個拈。自己雖然有道恆大爺的麵子,但這些人,你有你的靠山,我有我的後台,有的背後來頭,甚至不比道恆大爺小,以自己小小治安隊長的身份,未必惹得起。而且,自己一個外來人,不曉得水深水淺,要想在這個大鍋裏搶碗飯吃,分瓢水喝,怕是沒得那麽容易,如果一不小心惹到這個那個的,很有可能吃不了兜到走。但是這個朱幺爺就簡單多了,沒得那麽多筋筋絆絆,不用瞻前顧後,於是對羅三爺說道:“三爺放寬心,一個扒二哥,還能有三頭六臂不成?我就不信幹黃鱔是冷的(意為不信這個邪),他朱幺爺就是條真的莽子蛇(一種劇毒蛇,學名不知),我馬某人也要把他逮來當褲腰帶。”
陳幺爸聽到馬隊長牛皮吹得唔嘟嘟響,忍不住撇了撇嘴巴,道:“馬隊長不要把話說滿了,不要到時候幹黃鱔沒逮到,反而遭幹黃鱔咬了手,朱幺爺不是那麽好惹的。”
馬隊長聽了,也不惱火,笑道:“陳幺爸不要光長他人誌氣,不是我馬某人衝殼子,拋開治安隊十幾個弟兄夥、十幾把槍不算,就是單打獨鬥,我也不虛(虛火,害怕)他。”接著,把腦殼湊近羅三爺三個,神秘兮兮、又有幾分得意的說。“不瞞幾位說,我在當兵以前,是跟到懷忠師父操過扁掛(練過武)的,算是九和尚的徒孫。”
這句話一說出來,羅三爺三個倒是吃了一驚,陳幺爸道:“當真?”
“這還有假。”馬隊長看到三個吃驚的表情,更是得意,道。“今天這裏沒得外人,我給幾位露一手,看要不要得(行不行),你們把手拿下來,不要碰到桌子。”
等三人把手放下去,馬隊長雙手抓住桌子邊上,一使勁,把桌子平端起來,桌麵上茶碗裏的水卻紋絲不動。羅三爺等人見了,嘖嘖連聲,齊道馬隊長好功夫。
馬隊長放下桌子,向三人拱了拱手,連道:“見笑了,見笑了。”
其實,馬隊長跟懷忠和尚操過扁掛是不假,但並沒有學到家:他從小家道殷實,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長大後更多了一樣毛病,好色。十歲時跟懷忠和尚操扁掛,本來沒想過去當兵,有一迴毛病犯了,霸王硬上弓,壞了隔壁一個妹子的清白,被懷忠和尚一頓死捶,攆出了師門;隔壁家也有點勢力,不依不饒,非要上告。屋頭沒得辦法,才把他送出去當了兵,那年他十七歲。在部隊裏,因能打敢打,被他當時還是團長的道恆大爺發現,留到當了勤務兵,後來就一直跟到道恆大爺。
按說,羅三爺、陳幺爸、曾大爺三個也算是老油條了,見的世麵都不算少,為啥子一聽到馬隊長是懷忠和尚的徒弟,會那麽吃驚,這裏麵當然有名堂:懷忠和尚是龔家鄉朝陽洞的當家和尚,師從九和尚操練齊步雲腳盤破門多年,深得九和尚真傳。懷忠和尚倒還罷了,隻在資中團轉有些名氣,他師傅九和尚,卻是大大有名。九和尚俗名黃享遠,法名煥然,珠溪河人,羅泉肖天祿的徒弟,練習盤破門多年,得其精髓。民國十年(1921年),成都青羊宮打擂,九和尚代表盤破門獲銅獎;十一年又獲銀獎;同年,跟當時川軍駐資中的第32師國術教官李光培比武,傷了李光培,出去躲了一陣,第32師撤出資中才迴來;先後當過吳行光、郭汝棟、張幫本、劉文輝、鄧錫侯部隊的國術教師;十六年重慶打擂,敗了擂主餘鼎山和河南高手過良臣;二十年戰勝了上海大力士查瑞龍。可以說在四川,提到九和尚,隻要稍微有點見識的,沒得幾個人不曉得,難怪羅三爺三個會吃驚。【老狼小時候,曾有幸見過盤破門功夫,那時候老狼還在上初中(1987年),班上有個男生,喜歡惡作劇,一次惹惱了一位何姓女生,該女生身子微微一晃,手腳一動,老狼肉眼凡胎,根本沒看清怎麽迴事,那男生便跌了出去,好在沒受啥子傷,可能是何姓女生無意傷他吧。該何姓女生的爺爺就是盤破門弟子,在老狼家鄉也是小有名氣的人物。2006年,老狼迴老家時,還見了那何姓女生,早已嫁人生子,和她先生在街上開了個麵食館,賣些油條、油果子、麵條、水粉之類。隻不知道伊是否還記得,當年伊的身子曼妙一動,讓老狼崇拜了好多年,恨不能嫁給伊做個壓寨老公。】
四人又擺了哈兒龍門陣——話題當然離不開馬隊長這條過江龍,啷個鬥朱幺爺這個地頭蛇——羅三爺的跟班兒羅才,敲門進來問晌午在哪裏吃飯。陳幺爸和曾大爺都爭到作東,要為馬隊長接風,最後決定,今天陳幺爸請,再一天曾大爺請。羅三爺由於有道恆大爺這層關係,馬隊長不敢讓他請自己,說改天登門拜訪羅三爺。
酒桌上的事不必多說,馬隊長雖然能喝點,興致也高,但經不起曾大爺、陳幺爸兩個老油條三勸兩勸,還沒吃完飯,就喝得當場打起了兔兒(當場吐了);還想再喝,羅三爺看到他確實喝高了,好說歹說勸了,這才散了場。
馬隊長帶到兩個貼心弟兄張才生、吳輝,從館子裏出來,帽子歪了,領口也扯開了,腳底下左一步,右一步,偏偏倒倒的走到街上,也不管有沒得人,扯起喉嚨吼道:“得、得、得、得……切——嗆……得、得、切——嗆……得、得、切——嗆……遠觀見……金烏往西墜……,雀鳥……歸林玉兔……催。我家……住赤州火塘內,父……子八人……把宋歸。我的父……官拜金刀……令公位,母親娘……佘……氏太君女中魁……得……嗆……”
這是《五台會兄》楊五郎出場唱段,當年懷忠和尚愛唱川劇,尤其喜歡這《五台會兄》,馬隊長跟到懷忠和尚,久而久之,也會吼幾句。現在已經是下午三、四點鍾,趕場的人早迴去了,街上人不多,偶爾有幾個挑糞、背菜的,看到他三個的樣子,曉得是喝麻了,都遠遠的繞過去,飛快的走了。
三個一路左搖右晃來到上街子,馬隊長突然停下來,兩隻個眼睛直勾勾的盯到左邊的一個店鋪,張才生跟吳輝順到他的眼光望去,眼神也跟到直了:那是一個小雜貨店,店門大開,木頭櫃台後麵的貨架上,擺了些日用百貨;但這些對三個丘八沒的吸引力,吸引他們的是坐到門口納鞋底的那個婦人。婦人二十三、四年齡,穿一件緊身的白底藍邊碎花旗袍,勾勒出凹凸有致的玲瓏身材,兩條細長白嫩的小腿伸出來搭在一起,腳是天足(沒有纏過的腳),異常的小巧,隨隨便便的隻穿了雙涼板鞋;烏黑油亮的長頭發,在腦殼後頭隨意挽了個髻,用一根亮銀簪子別住,露出一段白皙柔滑的頸子。婦人雖然低著腦殼,看不清長相,但單是那一雙小巧的秀腳和柔滑的頸子,就足夠讓三個丘八想入非非,恨不得馬上過去摸之撫之。婦人可能感覺到有人看她,抬起腦殼,先是一愣,隨後朝著馬隊長三個微微一笑,低下腦殼繼續打她的鞋底。這一笑,三個丘八三魂頓時去了兩魂半,剩下的半魂禁不住心猿意馬起來。好在馬隊長還算清醒,想起自己初來乍到,不曉得對方啥子來頭,不敢亂來,隻好收拾心猿意馬,招唿張、吳兩個走人。張、吳兩個如夢方醒,一個抹了抹嘴巴邊上的口水,一個拍幹淨落到身上的煙灰,搖搖晃晃,三步一迴頭,五步一轉身,跟到馬隊長走了。
馬隊長迴到住的地方,喝了杯茶,酒勁上來,身子一歪,倒在床上,鼾聲漸起。不曉得過了多長時間,馬隊長被尿憋醒,一看外頭已經黑盡了,團轉清風啞靜(靜悄悄)的,也不曉得啥子時候,屙完尿迴來,倒在床上卻說啥子也睡不著了,腦殼裏盡是雜貨店那個婦人的影子。按說馬隊長本來好色,算得上風月場上的老手,接了婆嬢,生了娃娃後,仍然花心不改,閑花野柳、蕩婦嬌娃也會過不少,但跟下午看到的那個婦人一比,都成了狗尾巴草。媽喲,不把這個婆嬢弄到手,老子這輩子算是白過了。馬隊長心裏發狠。輾轉反側、翻來覆去好長時間,才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馬隊長將將起床,張才生過來喊他,說是鎮公所助理員讓他醒了到鎮公所開個會。馬隊長忙洗漱穿戴好了,急急忙忙向鎮公所去了——他倒不是怕鎮長怪他,隻是自己才來這個地方,麵子上還是要過得去才得行。
事先,馬隊長並不曉得鎮上開啥子會,隻聽說是歡迎他,順便跟鎮上的鄉紳名流、下頭的聯保主任、還有各個保的保長見個麵,認識一下,以後有事好說話。萬沒想到鎮長借著歡迎他的名義,喊那些有錢人給自己捐了一大筆錢,作為治安隊在珠溪河的安家費,還答應每年從鎮上的稅捐裏,拿出一成來,當治安隊的費用。這讓馬隊長高興極了,恨不得抱到鎮長親兩口;當場表示,要恪職盡守,廉潔奉公,為保珠溪河一方百姓平安,盡犬馬之勞。他曉得,珠溪河是資陽(現在屬資中)數一數二的大場鎮,管著成渝、翠流、張家橋、順河等十多個鄉,這一成稅捐就不得了。但他不曉得,這一成稅捐給了他,這些當官的肯定會想方設法,從老百姓身上再弄迴來,方法也很簡單,隨便立一個稅捐的名目就可以了。
那個時候,稅捐的花樣很多,隨便一件事情,就能弄出個稅捐來:啥子豬腸捐、人頭捐、飛機捐、新娘捐、草鞋捐、抗戰捐、柑橘捐……這捐那捐,林林總總不下百種,因此有人諷為“中華民國萬稅”;隻不過,老百姓勒緊褲腰帶捐了上來,真正上交國庫的卻是寥寥無幾,大部分飽了官吏們的私囊。有個笑話:說一個人在外頭,想屙尿了,於是趕緊往屋頭(家裏)跑,別人問他為啥子不在外頭屙,這人說:老子才不在外頭屙呢,讓狗日當官的看到,又要喊老子交屙尿捐。雖然是笑話,可見一斑。
晌午,為了感謝珠溪河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馬隊長作東,請開會的諸公到順河街“唐家老鯰魚”館子狠狠搓了一頓。馬隊長少不得要陪大家喝兩杯,自然又喝高了,張才生和吳輝兩個扶都扶不走,隻好喊了台滑杆抬迴去。
馬隊長一邊聽羅三爺幾個講,心裏一邊打小算盤:雖然才來珠溪河幾天,但是他已經覺察到,珠溪河這個地方不大,水卻是不淺:別的不說,自己已經打過照麵的李三家三弟兄、羅三爺、陳幺爸、曾大爺,沒打過照麵但已經聽說過的萬四爺、劉二哥、包七爺、林小虎,還有官場上的鎮長、議員、聯保主任等各路人馬,哪一個也不是燈心草——想啷個拈就啷個拈。自己雖然有道恆大爺的麵子,但這些人,你有你的靠山,我有我的後台,有的背後來頭,甚至不比道恆大爺小,以自己小小治安隊長的身份,未必惹得起。而且,自己一個外來人,不曉得水深水淺,要想在這個大鍋裏搶碗飯吃,分瓢水喝,怕是沒得那麽容易,如果一不小心惹到這個那個的,很有可能吃不了兜到走。但是這個朱幺爺就簡單多了,沒得那麽多筋筋絆絆,不用瞻前顧後,於是對羅三爺說道:“三爺放寬心,一個扒二哥,還能有三頭六臂不成?我就不信幹黃鱔是冷的(意為不信這個邪),他朱幺爺就是條真的莽子蛇(一種劇毒蛇,學名不知),我馬某人也要把他逮來當褲腰帶。”
陳幺爸聽到馬隊長牛皮吹得唔嘟嘟響,忍不住撇了撇嘴巴,道:“馬隊長不要把話說滿了,不要到時候幹黃鱔沒逮到,反而遭幹黃鱔咬了手,朱幺爺不是那麽好惹的。”
馬隊長聽了,也不惱火,笑道:“陳幺爸不要光長他人誌氣,不是我馬某人衝殼子,拋開治安隊十幾個弟兄夥、十幾把槍不算,就是單打獨鬥,我也不虛(虛火,害怕)他。”接著,把腦殼湊近羅三爺三個,神秘兮兮、又有幾分得意的說。“不瞞幾位說,我在當兵以前,是跟到懷忠師父操過扁掛(練過武)的,算是九和尚的徒孫。”
這句話一說出來,羅三爺三個倒是吃了一驚,陳幺爸道:“當真?”
“這還有假。”馬隊長看到三個吃驚的表情,更是得意,道。“今天這裏沒得外人,我給幾位露一手,看要不要得(行不行),你們把手拿下來,不要碰到桌子。”
等三人把手放下去,馬隊長雙手抓住桌子邊上,一使勁,把桌子平端起來,桌麵上茶碗裏的水卻紋絲不動。羅三爺等人見了,嘖嘖連聲,齊道馬隊長好功夫。
馬隊長放下桌子,向三人拱了拱手,連道:“見笑了,見笑了。”
其實,馬隊長跟懷忠和尚操過扁掛是不假,但並沒有學到家:他從小家道殷實,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長大後更多了一樣毛病,好色。十歲時跟懷忠和尚操扁掛,本來沒想過去當兵,有一迴毛病犯了,霸王硬上弓,壞了隔壁一個妹子的清白,被懷忠和尚一頓死捶,攆出了師門;隔壁家也有點勢力,不依不饒,非要上告。屋頭沒得辦法,才把他送出去當了兵,那年他十七歲。在部隊裏,因能打敢打,被他當時還是團長的道恆大爺發現,留到當了勤務兵,後來就一直跟到道恆大爺。
按說,羅三爺、陳幺爸、曾大爺三個也算是老油條了,見的世麵都不算少,為啥子一聽到馬隊長是懷忠和尚的徒弟,會那麽吃驚,這裏麵當然有名堂:懷忠和尚是龔家鄉朝陽洞的當家和尚,師從九和尚操練齊步雲腳盤破門多年,深得九和尚真傳。懷忠和尚倒還罷了,隻在資中團轉有些名氣,他師傅九和尚,卻是大大有名。九和尚俗名黃享遠,法名煥然,珠溪河人,羅泉肖天祿的徒弟,練習盤破門多年,得其精髓。民國十年(1921年),成都青羊宮打擂,九和尚代表盤破門獲銅獎;十一年又獲銀獎;同年,跟當時川軍駐資中的第32師國術教官李光培比武,傷了李光培,出去躲了一陣,第32師撤出資中才迴來;先後當過吳行光、郭汝棟、張幫本、劉文輝、鄧錫侯部隊的國術教師;十六年重慶打擂,敗了擂主餘鼎山和河南高手過良臣;二十年戰勝了上海大力士查瑞龍。可以說在四川,提到九和尚,隻要稍微有點見識的,沒得幾個人不曉得,難怪羅三爺三個會吃驚。【老狼小時候,曾有幸見過盤破門功夫,那時候老狼還在上初中(1987年),班上有個男生,喜歡惡作劇,一次惹惱了一位何姓女生,該女生身子微微一晃,手腳一動,老狼肉眼凡胎,根本沒看清怎麽迴事,那男生便跌了出去,好在沒受啥子傷,可能是何姓女生無意傷他吧。該何姓女生的爺爺就是盤破門弟子,在老狼家鄉也是小有名氣的人物。2006年,老狼迴老家時,還見了那何姓女生,早已嫁人生子,和她先生在街上開了個麵食館,賣些油條、油果子、麵條、水粉之類。隻不知道伊是否還記得,當年伊的身子曼妙一動,讓老狼崇拜了好多年,恨不能嫁給伊做個壓寨老公。】
四人又擺了哈兒龍門陣——話題當然離不開馬隊長這條過江龍,啷個鬥朱幺爺這個地頭蛇——羅三爺的跟班兒羅才,敲門進來問晌午在哪裏吃飯。陳幺爸和曾大爺都爭到作東,要為馬隊長接風,最後決定,今天陳幺爸請,再一天曾大爺請。羅三爺由於有道恆大爺這層關係,馬隊長不敢讓他請自己,說改天登門拜訪羅三爺。
酒桌上的事不必多說,馬隊長雖然能喝點,興致也高,但經不起曾大爺、陳幺爸兩個老油條三勸兩勸,還沒吃完飯,就喝得當場打起了兔兒(當場吐了);還想再喝,羅三爺看到他確實喝高了,好說歹說勸了,這才散了場。
馬隊長帶到兩個貼心弟兄張才生、吳輝,從館子裏出來,帽子歪了,領口也扯開了,腳底下左一步,右一步,偏偏倒倒的走到街上,也不管有沒得人,扯起喉嚨吼道:“得、得、得、得……切——嗆……得、得、切——嗆……得、得、切——嗆……遠觀見……金烏往西墜……,雀鳥……歸林玉兔……催。我家……住赤州火塘內,父……子八人……把宋歸。我的父……官拜金刀……令公位,母親娘……佘……氏太君女中魁……得……嗆……”
這是《五台會兄》楊五郎出場唱段,當年懷忠和尚愛唱川劇,尤其喜歡這《五台會兄》,馬隊長跟到懷忠和尚,久而久之,也會吼幾句。現在已經是下午三、四點鍾,趕場的人早迴去了,街上人不多,偶爾有幾個挑糞、背菜的,看到他三個的樣子,曉得是喝麻了,都遠遠的繞過去,飛快的走了。
三個一路左搖右晃來到上街子,馬隊長突然停下來,兩隻個眼睛直勾勾的盯到左邊的一個店鋪,張才生跟吳輝順到他的眼光望去,眼神也跟到直了:那是一個小雜貨店,店門大開,木頭櫃台後麵的貨架上,擺了些日用百貨;但這些對三個丘八沒的吸引力,吸引他們的是坐到門口納鞋底的那個婦人。婦人二十三、四年齡,穿一件緊身的白底藍邊碎花旗袍,勾勒出凹凸有致的玲瓏身材,兩條細長白嫩的小腿伸出來搭在一起,腳是天足(沒有纏過的腳),異常的小巧,隨隨便便的隻穿了雙涼板鞋;烏黑油亮的長頭發,在腦殼後頭隨意挽了個髻,用一根亮銀簪子別住,露出一段白皙柔滑的頸子。婦人雖然低著腦殼,看不清長相,但單是那一雙小巧的秀腳和柔滑的頸子,就足夠讓三個丘八想入非非,恨不得馬上過去摸之撫之。婦人可能感覺到有人看她,抬起腦殼,先是一愣,隨後朝著馬隊長三個微微一笑,低下腦殼繼續打她的鞋底。這一笑,三個丘八三魂頓時去了兩魂半,剩下的半魂禁不住心猿意馬起來。好在馬隊長還算清醒,想起自己初來乍到,不曉得對方啥子來頭,不敢亂來,隻好收拾心猿意馬,招唿張、吳兩個走人。張、吳兩個如夢方醒,一個抹了抹嘴巴邊上的口水,一個拍幹淨落到身上的煙灰,搖搖晃晃,三步一迴頭,五步一轉身,跟到馬隊長走了。
馬隊長迴到住的地方,喝了杯茶,酒勁上來,身子一歪,倒在床上,鼾聲漸起。不曉得過了多長時間,馬隊長被尿憋醒,一看外頭已經黑盡了,團轉清風啞靜(靜悄悄)的,也不曉得啥子時候,屙完尿迴來,倒在床上卻說啥子也睡不著了,腦殼裏盡是雜貨店那個婦人的影子。按說馬隊長本來好色,算得上風月場上的老手,接了婆嬢,生了娃娃後,仍然花心不改,閑花野柳、蕩婦嬌娃也會過不少,但跟下午看到的那個婦人一比,都成了狗尾巴草。媽喲,不把這個婆嬢弄到手,老子這輩子算是白過了。馬隊長心裏發狠。輾轉反側、翻來覆去好長時間,才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馬隊長將將起床,張才生過來喊他,說是鎮公所助理員讓他醒了到鎮公所開個會。馬隊長忙洗漱穿戴好了,急急忙忙向鎮公所去了——他倒不是怕鎮長怪他,隻是自己才來這個地方,麵子上還是要過得去才得行。
事先,馬隊長並不曉得鎮上開啥子會,隻聽說是歡迎他,順便跟鎮上的鄉紳名流、下頭的聯保主任、還有各個保的保長見個麵,認識一下,以後有事好說話。萬沒想到鎮長借著歡迎他的名義,喊那些有錢人給自己捐了一大筆錢,作為治安隊在珠溪河的安家費,還答應每年從鎮上的稅捐裏,拿出一成來,當治安隊的費用。這讓馬隊長高興極了,恨不得抱到鎮長親兩口;當場表示,要恪職盡守,廉潔奉公,為保珠溪河一方百姓平安,盡犬馬之勞。他曉得,珠溪河是資陽(現在屬資中)數一數二的大場鎮,管著成渝、翠流、張家橋、順河等十多個鄉,這一成稅捐就不得了。但他不曉得,這一成稅捐給了他,這些當官的肯定會想方設法,從老百姓身上再弄迴來,方法也很簡單,隨便立一個稅捐的名目就可以了。
那個時候,稅捐的花樣很多,隨便一件事情,就能弄出個稅捐來:啥子豬腸捐、人頭捐、飛機捐、新娘捐、草鞋捐、抗戰捐、柑橘捐……這捐那捐,林林總總不下百種,因此有人諷為“中華民國萬稅”;隻不過,老百姓勒緊褲腰帶捐了上來,真正上交國庫的卻是寥寥無幾,大部分飽了官吏們的私囊。有個笑話:說一個人在外頭,想屙尿了,於是趕緊往屋頭(家裏)跑,別人問他為啥子不在外頭屙,這人說:老子才不在外頭屙呢,讓狗日當官的看到,又要喊老子交屙尿捐。雖然是笑話,可見一斑。
晌午,為了感謝珠溪河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馬隊長作東,請開會的諸公到順河街“唐家老鯰魚”館子狠狠搓了一頓。馬隊長少不得要陪大家喝兩杯,自然又喝高了,張才生和吳輝兩個扶都扶不走,隻好喊了台滑杆抬迴去。